民間一直存在陰謀論,尤其是非常有個性的大明文人,特別喜歡關注朝廷刻意隱瞞的事。弘治帝下令收繳《京報》、報館停刊,反而加速了“太子尋找諸侯王”的消息傳播。
天下震動!
震動連個字已經無法形容朝野的反應。
不少朝臣以為朱厚照中邪,上書建議弘治帝請大德高僧、道士、薩滿給太子驅魔。有人說宮裏不幹淨。還有的指責太皇太後幹政。有抨擊弘治帝讓報館停刊禁了言路。
少數指責太子窮兵黷武、無緣無故侵略他國的,都是難得的明智之輩。
劉健已經不想發表意見。
“海外不歸朝廷。”劉健替朱厚照把想說的話說了出去。
首輔的這句話像按了暫停鍵,給天下所有的議論聲消音。
很久沒被禁足的朱厚照一高興,送了劉健一木箱的寶石。木箱不大,就是普通百姓人家裝衣服的箱籠。
大明很少有寶石礦。但海外好幾個國家盛產寶石。雖然貴,但經過貿易折算成絲綢布匹的話,這一匣子寶石也就一萬兩左右。
一下子收到十年俸祿的劉健臉皮抽搐,似乎能看到被太子一句諸侯王攪渾水的局勢。
朱厚照讓親衛敲鑼打鼓,像送嫁妝一樣打開木箱呈給天下人看。以十裏紅妝的誇張行事,表達了他真的想要找諸侯王的心思。
這下,什麽太子氣病太皇太後、皇太後、太子選妃、黎族起事、各地興建海船、逼遷建寧女真、滿勒加蘇丹暴斃之類,在“尋找諸侯王”事件下被所有人無視。
盯上了種子、種子培育技術的勢力縮手縮腳。他們找上的皇親國戚和權貴,都對諸侯王起了心思。
被關在端本宮的朱厚照,讓人聯係了想要進入報館當主編的胡禦史。現在的胡禦史已經致仕,改稱他胡老先生了。
胡老先生為了當《京報》主編把官都辭了,肯定願意替朱厚照辦點力所能及的事博好感。
在胡老先生的運作下,《大明報》,刊登了一篇介紹爪哇順塔國的文章。在海外島嶼爪哇島建國的順塔國,全都是南宋後裔。當年。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幼帝跳海。他的小兒子陸自立和其他南宋遺民逃到爪哇島建了國。永曆年間順塔國曾經派使者向明王朝朝貢,被記錄在史書上。
經過《大明報》的科普,大明上下對海外諸侯王有了全新的認識。
弘治帝對兒子的幾番騷操作哭笑不得。他再生氣也沒用。海外的滿勒加,自古以來就不是華夏的地盤。
滿勒加蘇丹在家族鬥爭中暴斃,沒有留下子嗣。弑君的同族被錢寧處決。滿勒加王室死的死,逃的逃。
失去蘇丹的滿勒加麵臨周圍國家的侵吞。滿勒加被遠征軍扶持上來的丞相,給大明遞上國書,請求大明庇護。
國書送達的時機很微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諸侯王”。
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朝,非大朝的日子裏,朝會臨時改在了奉天殿。被禁足的朱厚照出現在朝會上。
“禮部,滿剌加的國書可有先例?”弘治帝打破了奉天殿內的沉默。
禮部尚書張升張口結舌。中原朝代更迭的時候此類例子有很多。南唐後主李煜、吳越國的錢俶等等。但從未在海外不接壤之地收到他國請求歸附的國書。
張升看向朱厚照。想要從他臉上看出花來。
奉天殿雖大,也容不下所有在京六品以上官員。能站在奉天殿的,都是五府六部的實權官員。他們都是腦子清醒之輩,在朱厚照加派海船反擊敵人的時候就看出他對海外諸國的侵吞之心。或者說,在朱厚照要求拿迴河套的時候,就看出他開疆擴土的野心。
太子年紀雖小,心倒是大。老朱家上一個野心家是英宗。可惜才能有所欠缺,差點丟了祖宗基業。老臣們很擔憂太子會成為第二個英宗。結果就是……
奉天殿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朱厚照。
管教兒子失敗的弘治帝沒好氣地問:“太子學富五車、讀書萬卷,定然知道吧?”
“迴父皇的話,永樂五年設立舊港宣慰司。可惜隻存在了33年,就被滿者伯夷國吞並。正統年間,定下滿者伯夷國三年一貢。但他們好像已經停止朝貢了很多年。據本宮的船隊反饋,滿者伯夷國還在使用永樂通寶。對了,囚牛商行最近剛上市的檀香就是從滿者伯夷國購得。”
“不好意思,本宮忘提了一點。滿者伯夷國已經被東爪哇國滅了。現在是迴迴統治的國家。《大明報》上介紹的順塔國,也沒了。現在也屬於東爪哇國。”
朱厚照見眾人表情麻木、反應遲鈍,好心地科普,“諸位都不知道舊港在哪裏吧?離滿勒加不遠,也就隔著占碑。唐代的高僧曾前往占碑學習梵語和佛法。宋朝與占碑貿易往來密切。占碑現在也被迴迴人統治。”
“我們的海域原本信佛的國家都已經物是人非。諸位若是得空,可以學學迴迴文。說不得以後會用得上。”
弘治帝深吸一口氣:“現在討論滿勒加國書一事,別把話題扯開。”弘治帝怕兒子再說下去會提議恢複舊港宣慰司。
“殿下以為應該如何迴複滿勒加的國書?”劉健開門見山地問。
遠征軍有二萬七千人。人數一多難免消息容易外泄。蕭敬一到滿勒加,協助蘇丹弄死了首相。蘇丹之位牢固,怎麽好好的會有王室成語攻打皇宮搶奪蘇丹之位。最可疑的是,事後王室無人。
劉健懷疑朱厚照想在滿勒加分封一位朱姓諸侯王。
“本宮覺得,還是先派一位總督去吧。”朱厚照義正言辭,“滿勒加的地理位置優越,注定成為大明海外的第一道國門。不能掌握在外人手中。”
朱厚照此言,差不多承認了滿勒加的政局變動是他在幕後一手策劃。實際上朱厚照是給下麵的人背鍋。他真沒這個想法。能用貿易牽製的小國,何必要動用武力呢?鎮壓當地人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不過,朝堂上有不少人精通此事。讓朝廷派遣總督,能省不少的事。
“不派諸侯王?”弘治帝笑罵道。
朱厚照冷哼:“孩兒又沒孩子,哪願意把打下的土地分給外人。天上不會掉黃金。想要當諸侯王,當然得靠自己。孩兒隻是提供他們機會。”
劉健心頭一顫,怎麽覺得海外諸侯王的事越來越靠譜了呢?
天下震動!
震動連個字已經無法形容朝野的反應。
不少朝臣以為朱厚照中邪,上書建議弘治帝請大德高僧、道士、薩滿給太子驅魔。有人說宮裏不幹淨。還有的指責太皇太後幹政。有抨擊弘治帝讓報館停刊禁了言路。
少數指責太子窮兵黷武、無緣無故侵略他國的,都是難得的明智之輩。
劉健已經不想發表意見。
“海外不歸朝廷。”劉健替朱厚照把想說的話說了出去。
首輔的這句話像按了暫停鍵,給天下所有的議論聲消音。
很久沒被禁足的朱厚照一高興,送了劉健一木箱的寶石。木箱不大,就是普通百姓人家裝衣服的箱籠。
大明很少有寶石礦。但海外好幾個國家盛產寶石。雖然貴,但經過貿易折算成絲綢布匹的話,這一匣子寶石也就一萬兩左右。
一下子收到十年俸祿的劉健臉皮抽搐,似乎能看到被太子一句諸侯王攪渾水的局勢。
朱厚照讓親衛敲鑼打鼓,像送嫁妝一樣打開木箱呈給天下人看。以十裏紅妝的誇張行事,表達了他真的想要找諸侯王的心思。
這下,什麽太子氣病太皇太後、皇太後、太子選妃、黎族起事、各地興建海船、逼遷建寧女真、滿勒加蘇丹暴斃之類,在“尋找諸侯王”事件下被所有人無視。
盯上了種子、種子培育技術的勢力縮手縮腳。他們找上的皇親國戚和權貴,都對諸侯王起了心思。
被關在端本宮的朱厚照,讓人聯係了想要進入報館當主編的胡禦史。現在的胡禦史已經致仕,改稱他胡老先生了。
胡老先生為了當《京報》主編把官都辭了,肯定願意替朱厚照辦點力所能及的事博好感。
在胡老先生的運作下,《大明報》,刊登了一篇介紹爪哇順塔國的文章。在海外島嶼爪哇島建國的順塔國,全都是南宋後裔。當年。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幼帝跳海。他的小兒子陸自立和其他南宋遺民逃到爪哇島建了國。永曆年間順塔國曾經派使者向明王朝朝貢,被記錄在史書上。
經過《大明報》的科普,大明上下對海外諸侯王有了全新的認識。
弘治帝對兒子的幾番騷操作哭笑不得。他再生氣也沒用。海外的滿勒加,自古以來就不是華夏的地盤。
滿勒加蘇丹在家族鬥爭中暴斃,沒有留下子嗣。弑君的同族被錢寧處決。滿勒加王室死的死,逃的逃。
失去蘇丹的滿勒加麵臨周圍國家的侵吞。滿勒加被遠征軍扶持上來的丞相,給大明遞上國書,請求大明庇護。
國書送達的時機很微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諸侯王”。
弘治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早朝,非大朝的日子裏,朝會臨時改在了奉天殿。被禁足的朱厚照出現在朝會上。
“禮部,滿剌加的國書可有先例?”弘治帝打破了奉天殿內的沉默。
禮部尚書張升張口結舌。中原朝代更迭的時候此類例子有很多。南唐後主李煜、吳越國的錢俶等等。但從未在海外不接壤之地收到他國請求歸附的國書。
張升看向朱厚照。想要從他臉上看出花來。
奉天殿雖大,也容不下所有在京六品以上官員。能站在奉天殿的,都是五府六部的實權官員。他們都是腦子清醒之輩,在朱厚照加派海船反擊敵人的時候就看出他對海外諸國的侵吞之心。或者說,在朱厚照要求拿迴河套的時候,就看出他開疆擴土的野心。
太子年紀雖小,心倒是大。老朱家上一個野心家是英宗。可惜才能有所欠缺,差點丟了祖宗基業。老臣們很擔憂太子會成為第二個英宗。結果就是……
奉天殿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朱厚照。
管教兒子失敗的弘治帝沒好氣地問:“太子學富五車、讀書萬卷,定然知道吧?”
“迴父皇的話,永樂五年設立舊港宣慰司。可惜隻存在了33年,就被滿者伯夷國吞並。正統年間,定下滿者伯夷國三年一貢。但他們好像已經停止朝貢了很多年。據本宮的船隊反饋,滿者伯夷國還在使用永樂通寶。對了,囚牛商行最近剛上市的檀香就是從滿者伯夷國購得。”
“不好意思,本宮忘提了一點。滿者伯夷國已經被東爪哇國滅了。現在是迴迴統治的國家。《大明報》上介紹的順塔國,也沒了。現在也屬於東爪哇國。”
朱厚照見眾人表情麻木、反應遲鈍,好心地科普,“諸位都不知道舊港在哪裏吧?離滿勒加不遠,也就隔著占碑。唐代的高僧曾前往占碑學習梵語和佛法。宋朝與占碑貿易往來密切。占碑現在也被迴迴人統治。”
“我們的海域原本信佛的國家都已經物是人非。諸位若是得空,可以學學迴迴文。說不得以後會用得上。”
弘治帝深吸一口氣:“現在討論滿勒加國書一事,別把話題扯開。”弘治帝怕兒子再說下去會提議恢複舊港宣慰司。
“殿下以為應該如何迴複滿勒加的國書?”劉健開門見山地問。
遠征軍有二萬七千人。人數一多難免消息容易外泄。蕭敬一到滿勒加,協助蘇丹弄死了首相。蘇丹之位牢固,怎麽好好的會有王室成語攻打皇宮搶奪蘇丹之位。最可疑的是,事後王室無人。
劉健懷疑朱厚照想在滿勒加分封一位朱姓諸侯王。
“本宮覺得,還是先派一位總督去吧。”朱厚照義正言辭,“滿勒加的地理位置優越,注定成為大明海外的第一道國門。不能掌握在外人手中。”
朱厚照此言,差不多承認了滿勒加的政局變動是他在幕後一手策劃。實際上朱厚照是給下麵的人背鍋。他真沒這個想法。能用貿易牽製的小國,何必要動用武力呢?鎮壓當地人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不過,朝堂上有不少人精通此事。讓朝廷派遣總督,能省不少的事。
“不派諸侯王?”弘治帝笑罵道。
朱厚照冷哼:“孩兒又沒孩子,哪願意把打下的土地分給外人。天上不會掉黃金。想要當諸侯王,當然得靠自己。孩兒隻是提供他們機會。”
劉健心頭一顫,怎麽覺得海外諸侯王的事越來越靠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