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剩下的19艘戰艦在大明船隊抵達港口前撤離。蕭敬沒有下達追擊命令。


    彭甲脫去了破破爛爛的鋼甲。誰能想到隻能當廢鋼賣掉的鋼甲,在兩個時辰前還油光蹭亮。彭甲臉色陰沉,心情極度不佳。除去不知戰損情況的徐光祚,他和張桐兩人損失了283人,有538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重傷31人。


    “沒有地利、人和,把登陸戰打成這樣已經很好了。你應該知道,這場仗我們輸不起。”陳鏸拍著彭甲的肩膀安慰。


    第一次和葡萄牙遭遇敗退可以用準備不足、輕敵、中計各種借口搪塞。但如果第二次交鋒還落敗,會讓海域周圍的國家看輕大明,讓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起不該有的心思。彭甲出征前蕭敬雖沒有明說,可大家都明白隻許勝、不許敗。


    “以前和韃靼人交手,我們敗多勝少。一場仗打下來,死的人沒現在多。”彭甲心情沉重,“火器造成的傷亡太大了。”


    韃靼人缺少火器,邊軍分配到手的火器也不多。和韃靼對戰,大多數用的還是冷兵器。葡萄牙人人數不多,火器比他們好。如果沒有熱氣球從空中打擊,想要攻占港口至少還要死十倍以上的人數。


    陳鏸拿起繳獲的火繩槍看了眼:“把它送迴去。再呈上一份你的心得。殿下會重視火器研究。”


    “我還要寫信罵蕭敬。”彭甲磨牙。


    陳鏸發出無奈的歎息:“靖遠伯的身體越發不好。殿下把第二駐地定在了哈密城外100裏處的綠洲,偏離河套千裏,朝堂上的反對聲很大。”


    彭甲身子一顫。別人要爭的不單是青土城,還有甘肅總兵。蕭敬再可惡,偏向於對太子有利的一方行事。他的能力欠佳,讓自己人也不放心不下?


    “我們隻管做好自己的事。”陳鏸憂慮的不止於此。如果青土城的利益是塊肥肉,那麽海貿就是一個巨大的金礦。朝堂上要開海禁的唿聲越來越大,太子忙著賺錢貼補改革,在朝堂上沒有培養像樣的勢力。太子能扛得住嗎?


    彭甲甩甩頭,想把惱人的煩惱甩掉。“不乘勝追擊嗎?”


    “不。殿下除了要葡萄牙人的新式火器,也要通往西方的海路。我們的敵人還有阿拉伯商人。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陳鏸迴答他。


    彭甲聽得一個頭兩個大:“別說了。你們指哪我打哪!”


    這時,差點沉船的徐光祚淒淒慘慘戚戚地癱在兩人的腳邊。


    “葡萄牙人的火炮可以調整方向,一門火炮甚至能打出不同的射程,精度比我們的高很多。如果韃靼人手上有他們的火炮,我們早被打趴了!”徐光祚大叫,“有沒有繳獲他們的火炮?一定要送到弘仁殿讓那群能工巧匠好好研究。”


    “港口上留下的都是當地人的土炮。葡萄牙人連個鬼影都沒留下。你的人傷亡如何?”彭甲踢了踢徐光祚。


    徐光祚沉默片刻:“他們會得到足額的撫恤金,囚牛商行還會照顧他們的家人。他們死的很有價值。我們不能讓葡萄牙人接近大明海域。”


    出身定國公府的徐光祚在河套曆練了三年,早就不是對兵事一知半解的紈絝子弟。出征前家裏交代了很多,讓他出海是想為將來開海做準備。他是世子,有義務為家族打算。


    但與葡萄牙人交手後,徐光祚更重視從西方冒出來的葡萄牙人。定國公府與國同休,大明好,他們才好。賺錢的機會今後多的是。


    從元朝留下的記載可以看出,西方不知葡萄牙一個國家。葡萄牙的火器比大明先進,那其他國家呢?現在他們還沒找到正確的海路來往,但以後呢?


    “我又不是娘們!知道傷亡情況不會哭哭啼啼、尋死覓活的!”彭甲咬牙切齒。


    徐光祚嗤笑:“你這副哭喪的樣子還不像?掩耳盜鈴知道嗎?還記得殿下送給我們所有人的話嗎?禦敵於國門之外!我們在保家衛國呢,死了也其所!你剛才就應該命令張副將不惜一切代價搶下葡萄牙人的三桅船,保留一門完好的火炮。”


    “你搶的那艘船上的火炮呢?”


    “那艘船如果還有能發射的火炮,我還能完好無缺地站你麵前?”


    “找不出一門能修的?”


    “打仗呢,你以為過家家!我讓家將裏的神射手對準火炮的炮管扔。”


    “要不咱們搶艘船去追逃走的葡萄牙人吧?”


    “還想搶船?扣除福船、運船、快船,45條寶船被你弄毀了3條。你等著蕭公公削你吧!”


    “說得好像你沒份一樣。”


    “……”


    陳鏸笑著搖頭離開。錢寧不在,彭甲一根筋,還需要他出麵和當地人打交道。


    “怎麽樣,安撫好了那隻牛犢了嗎?”蕭敬在港口臨時搭建的帳篷裏閉目沉思。他專程等陳鏸迴來。他們在外作戰,最忌諱將帥二心。


    陳鏸笑道:“彭甲心裏明白公公的苦心。他就是嘴欠。”


    若戰敗,彭甲肯定不適合接管青土城。如若勝利,即將失去靖遠伯支持的彭甲有此軍功在身,能讓反對他的人閉嘴。


    “也不知道咱們的太子爺怎麽想的!一天到晚折騰。”蕭敬很頭疼。按照計劃拿下河套什麽麻煩事都不會有,偏偏要去哈密插一腳。有了通往西方的海路,哪還需要打通草原絲綢之路。


    -------------------------------------


    朱厚照打算把太子府從青土城移到距離哈密100裏外的綠洲,提出反對的不止是官員,還有一直很支持他的皇帝爹。


    拍賣會讓弘治帝看出了達延汗的窘境。作為皇帝,弘治帝也想要文治武功。河套對西北防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時就應該趁著韃靼勢弱把河套牢牢掌控在大明手裏。兒子偏要去哈密那幹涉東察哈爾汗國的事。


    “父皇,我們不能讓土魯番做大。”就因為朱厚照對掌控河套把握極大,所以才想借東察哈爾汗國分裂掣肘土魯番。


    河套生活著人數眾多的草原人。朱厚照想用時間慢慢地讓他們靠近大明,接受大明,最後同化成大明的一份子。兩個月亮世界的世界史教會他,文化侵略比武力更加持久和有效。


    怎麽這次最喜歡教化四夷、反對血腥屠殺的官員們會和他唱反調?


    果然,決定頭腦的不是腦子,而是屁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