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朱厚照集結手上的力量,拉出一支不亞於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開赴滿勒加。
京師離古裏有萬裏之遙。色目人見到被毀丟棄船隻上的貨物,必會起貪婪之心。從雙方槍戰過去了5個月,他們也應該摸到了海外大本營滿勒加了吧?
不管官營還是私營的船廠都接到了囚牛商行的大單子造船。每艘海船的造價以及配備的火器不少於三萬兩。三萬人的遠征軍在海外每日的開銷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寬裕了沒多久的朱厚照又遇到了財政危機。
此外,朱厚照還擔憂和色目人的第二次碰撞。如果第二次對敵失敗,色目人的膽子會更大。說不定會摸到大明家門口。
全球化的進程充滿血腥!兩個月亮世界記錄了無數固步自封的族裔被外部侵略者殘殺的曆史。元帝國時代,東方碾壓西方。不知道百年之後會是何等情況。
朱厚照不敢把他的擔憂告訴皇帝爹。唯恐皇帝爹和他一樣吃不下睡不著。
心靜不下來的朱厚照來到弘仁殿。觀看匠人們用玉米秸稈造紙。
賣地來錢快。手頭缺銀子的朱厚照等著大寧土地的拍賣款。想要把拍賣會辦好,各個細節都不能忽視。
請柬別出心裁地使用玉米秸稈,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會灑金。為了體現請柬的獨特,朱厚照還讓玻璃作坊生產比普通請柬寬半尺的玻璃盒。玻璃盒中裝入灑金請柬、上百年的野山參。
大寧能從女真、韃靼等異族手裏交換到人參、鹿茸、貂皮等關內罕見之物。用野山參提醒受邀者大寧的獨特。
放野山參還有一個目的。萬一拍賣會上他的開價把人嚇死,還能用野山參吊一口氣。
“太子爺,露天演講場修好了。”
老木匠神氣活現地出現在朱厚照麵前。老木匠自從風力水車之後沒有驚世之作,愧對弘治帝的賜國姓榮恩,處處躲著人。朱厚照想要有擴音效果的演講場,其他人抓破腦袋也想不出法子。老木匠運用戲台上常見的藻井、戲台下埋水缸等法子,結合朱厚照要求的階梯型坐台,終於了弄出來。
唯一不足之處在於,為了達到坐在最後一排也能聽到演講台清晰聲音的效果,露天演講場不大,隻能容納500人左右。
心情沉重的朱厚照沒有出宮的興致。讓劉瑾組織報社的人辦一場土地如何高產的演講,試試實際效果。也算是拍賣會的熱場。
“效果驗證後,老先生到端本宮領5000兩,給發大家。”朱厚照窮,可再窮也不能窮技術。人隻會在金錢的誘惑下保持前進的動力。就像他堅持走向大海一樣。
朱厚照的一舉一動牽動八方。
錦衣衛在大明門和正陽門之間圈出一塊場地。弘仁殿的匠人們拉起巨大的圓形帷幕遮住大家的視線。他們在帷幕裏不知道搗鼓什麽。由於有錦衣衛看守,好奇的百姓沒能入內一觀。
突然有一天下午帷幕被撤下。露出一個奇怪地建築。石材呈扇形搭建出一條條台階。台階一共七級。第一級最矮,長度也最短。第七級最高,長度最長。前方是一個像戲台又不是戲台的亭子。亭子很矮,站在第四級長階就可以看到亭子的頂。
京師好奇心的百姓聚在外圍指指點點,和身邊人分享自己的推測。
劉瑾站到矮亭中間清喉嚨。
“咳咳。”咳嗽聲向外擴散。站在百步之外的百姓也能清晰地聽到。
“今天會由《京報》的主編胡寄垣先生給大家普及如何提高土地產出。想進來聽的人依次坐上七級坐台。聽完講課後,每人獲送一張彩票。僅限500人!”
劉瑾原本想每人給一斤大米。送大米是百姓們最喜歡的促銷手段。但現在占城航線停止,大米能省就省。至於問為什麽要送東西,沒東西拿誰願意聽種田的知識。在京師內外城生活的人,很少有種田的農民。劉瑾覺得請說書先生上演講台,也比胡寄垣聊什麽提高土地產出吸引人。不過最近小爺心情不好,劉瑾可不想上前找罵。
聽到有東西送,哪怕是一張彩票也足夠讓人心動。一盞茶的功夫,七級坐台500個名額很快坐滿。
胡寄垣換上儒袍站到了矮亭中央。他很不習慣地抬頭,讓坐在最上麵的聽眾看到他的臉而不是頭頂上的四方巾。
“今日的主題是太子殿下定的。不過鄙人並不認為在座的會敢興趣。不如我們聊點其他。有住在京師,家中有一方小院種花、種菜的嗎?”
“有!”看台上有不少人舉手。能有閑情看熱鬧的,大部分人家中必有薄產。
胡寄垣用比平時說話聲高一度的音調說話,但見第七級上不少人舉手。
“弘仁殿弄出的露天演講場正好。看來鄙人今日演講無須廢嗓子了。”胡寄垣開了一句玩笑,“我們先說如何讓花開得更美,小院的菜更肥沃。”
“這也和囚牛商行的農肥配方有一定關係。大家可要留心鄙人的每一句話哦。”
“……”
胡寄垣是個風趣地演講者。短短幾句話就讓聽眾入了迷。周圍沒散去的百姓也認真聽了起來。如何誰從中聽出了農肥配方,發財就在眼前。
換下官府的侶鍾站在人群之外。哪怕他前方密密麻麻的腦袋,壓根看不到露天演講場的全貌,也不耽誤他聽胡寄垣說書。
“演講場的擴聲效果的確非凡。”侶鍾不得不佩服弘仁殿的能工巧匠。
侶鍾聽完,馬上到文淵閣上報。“太子打算在露天演講場進行大寧土地拍賣。演講場聲音效果極佳,站在外圍也能聽清講話的內容。恐太子沒有保密的意思。”
“不止不保密,還想搞事。”劉健惡狠狠地把剛得到的請柬扔在桌子上,有意避開放置玻璃盒的地方。裏麵有一支百年野山參,賣到藥店至少能得500兩。
侶鍾拿起玻璃盒端詳裏麵的野山參:“大寧的土地賣的不會便宜。隻怕戶部準備的銀子不足。”
“太子把請柬發給了衡王、涇王、肅王、代王等幾位王爺。還有人看到一份請柬上寫了達延汗的名諱!真不知道太子安的什麽心!”劉健頭疼欲裂,“戶部多備些銀子。拍賣會上見機行事。”
京師離古裏有萬裏之遙。色目人見到被毀丟棄船隻上的貨物,必會起貪婪之心。從雙方槍戰過去了5個月,他們也應該摸到了海外大本營滿勒加了吧?
不管官營還是私營的船廠都接到了囚牛商行的大單子造船。每艘海船的造價以及配備的火器不少於三萬兩。三萬人的遠征軍在海外每日的開銷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寬裕了沒多久的朱厚照又遇到了財政危機。
此外,朱厚照還擔憂和色目人的第二次碰撞。如果第二次對敵失敗,色目人的膽子會更大。說不定會摸到大明家門口。
全球化的進程充滿血腥!兩個月亮世界記錄了無數固步自封的族裔被外部侵略者殘殺的曆史。元帝國時代,東方碾壓西方。不知道百年之後會是何等情況。
朱厚照不敢把他的擔憂告訴皇帝爹。唯恐皇帝爹和他一樣吃不下睡不著。
心靜不下來的朱厚照來到弘仁殿。觀看匠人們用玉米秸稈造紙。
賣地來錢快。手頭缺銀子的朱厚照等著大寧土地的拍賣款。想要把拍賣會辦好,各個細節都不能忽視。
請柬別出心裁地使用玉米秸稈,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會灑金。為了體現請柬的獨特,朱厚照還讓玻璃作坊生產比普通請柬寬半尺的玻璃盒。玻璃盒中裝入灑金請柬、上百年的野山參。
大寧能從女真、韃靼等異族手裏交換到人參、鹿茸、貂皮等關內罕見之物。用野山參提醒受邀者大寧的獨特。
放野山參還有一個目的。萬一拍賣會上他的開價把人嚇死,還能用野山參吊一口氣。
“太子爺,露天演講場修好了。”
老木匠神氣活現地出現在朱厚照麵前。老木匠自從風力水車之後沒有驚世之作,愧對弘治帝的賜國姓榮恩,處處躲著人。朱厚照想要有擴音效果的演講場,其他人抓破腦袋也想不出法子。老木匠運用戲台上常見的藻井、戲台下埋水缸等法子,結合朱厚照要求的階梯型坐台,終於了弄出來。
唯一不足之處在於,為了達到坐在最後一排也能聽到演講台清晰聲音的效果,露天演講場不大,隻能容納500人左右。
心情沉重的朱厚照沒有出宮的興致。讓劉瑾組織報社的人辦一場土地如何高產的演講,試試實際效果。也算是拍賣會的熱場。
“效果驗證後,老先生到端本宮領5000兩,給發大家。”朱厚照窮,可再窮也不能窮技術。人隻會在金錢的誘惑下保持前進的動力。就像他堅持走向大海一樣。
朱厚照的一舉一動牽動八方。
錦衣衛在大明門和正陽門之間圈出一塊場地。弘仁殿的匠人們拉起巨大的圓形帷幕遮住大家的視線。他們在帷幕裏不知道搗鼓什麽。由於有錦衣衛看守,好奇的百姓沒能入內一觀。
突然有一天下午帷幕被撤下。露出一個奇怪地建築。石材呈扇形搭建出一條條台階。台階一共七級。第一級最矮,長度也最短。第七級最高,長度最長。前方是一個像戲台又不是戲台的亭子。亭子很矮,站在第四級長階就可以看到亭子的頂。
京師好奇心的百姓聚在外圍指指點點,和身邊人分享自己的推測。
劉瑾站到矮亭中間清喉嚨。
“咳咳。”咳嗽聲向外擴散。站在百步之外的百姓也能清晰地聽到。
“今天會由《京報》的主編胡寄垣先生給大家普及如何提高土地產出。想進來聽的人依次坐上七級坐台。聽完講課後,每人獲送一張彩票。僅限500人!”
劉瑾原本想每人給一斤大米。送大米是百姓們最喜歡的促銷手段。但現在占城航線停止,大米能省就省。至於問為什麽要送東西,沒東西拿誰願意聽種田的知識。在京師內外城生活的人,很少有種田的農民。劉瑾覺得請說書先生上演講台,也比胡寄垣聊什麽提高土地產出吸引人。不過最近小爺心情不好,劉瑾可不想上前找罵。
聽到有東西送,哪怕是一張彩票也足夠讓人心動。一盞茶的功夫,七級坐台500個名額很快坐滿。
胡寄垣換上儒袍站到了矮亭中央。他很不習慣地抬頭,讓坐在最上麵的聽眾看到他的臉而不是頭頂上的四方巾。
“今日的主題是太子殿下定的。不過鄙人並不認為在座的會敢興趣。不如我們聊點其他。有住在京師,家中有一方小院種花、種菜的嗎?”
“有!”看台上有不少人舉手。能有閑情看熱鬧的,大部分人家中必有薄產。
胡寄垣用比平時說話聲高一度的音調說話,但見第七級上不少人舉手。
“弘仁殿弄出的露天演講場正好。看來鄙人今日演講無須廢嗓子了。”胡寄垣開了一句玩笑,“我們先說如何讓花開得更美,小院的菜更肥沃。”
“這也和囚牛商行的農肥配方有一定關係。大家可要留心鄙人的每一句話哦。”
“……”
胡寄垣是個風趣地演講者。短短幾句話就讓聽眾入了迷。周圍沒散去的百姓也認真聽了起來。如何誰從中聽出了農肥配方,發財就在眼前。
換下官府的侶鍾站在人群之外。哪怕他前方密密麻麻的腦袋,壓根看不到露天演講場的全貌,也不耽誤他聽胡寄垣說書。
“演講場的擴聲效果的確非凡。”侶鍾不得不佩服弘仁殿的能工巧匠。
侶鍾聽完,馬上到文淵閣上報。“太子打算在露天演講場進行大寧土地拍賣。演講場聲音效果極佳,站在外圍也能聽清講話的內容。恐太子沒有保密的意思。”
“不止不保密,還想搞事。”劉健惡狠狠地把剛得到的請柬扔在桌子上,有意避開放置玻璃盒的地方。裏麵有一支百年野山參,賣到藥店至少能得500兩。
侶鍾拿起玻璃盒端詳裏麵的野山參:“大寧的土地賣的不會便宜。隻怕戶部準備的銀子不足。”
“太子把請柬發給了衡王、涇王、肅王、代王等幾位王爺。還有人看到一份請柬上寫了達延汗的名諱!真不知道太子安的什麽心!”劉健頭疼欲裂,“戶部多備些銀子。拍賣會上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