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致富先修路。還發展海貿,先造船。早在永樂朝,大明就能造出容下五千料的鄭和寶船。中間因為禁海,造船業一度萎靡。隨著囚牛商行遠航隊擴張,浙江、湖廣、江西、蘇州等地的造船廠恢複原有的規模,源源不斷地建造海船。
至少有二十艘兩千料的海船長期停留在瓊州港。這裏有通往南京龍江關、天津衛的專門航線。瓊州產的棉花、甘蔗、稻米、水果等經由海船送往兩京。
瓊州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因為離開瓊州島需要船隻,交通不便,瓊州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也是因為出了撰寫《大學衍義補》的丘濬,瓊中才入了皇帝和朝臣的耳中。
瓊州的氣候適宜生長棉花,種植棉花成了當地人主要的收入。後來朱厚照到處找適宜甘蔗種植的地區。荒地多、土地廉價的瓊州入了他的眼。朱厚照先後在瓊州購入5000傾土地。隨著他的到來,權貴們也陸續跟進,瓊州漸漸熱鬧。整座海島都被開發,極少有荒地閑置。
時間是一把殺豬刀,能改變很多事物。三年裏,囚牛商行從白糖中獲利良多。隨著囚牛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朱厚照開始逐漸放開壟斷民生行業。先是製冰業,其次輪到白糖。
在《大明報》刊登玉米粒不能直接播種導致報紙熱賣的第二天,朱厚照以囚牛商行的名義在《京報》公開了黃泥水製白糖法。
一時間《京報》有價無市,此期刊印的五十萬份全部售空。囚牛商行裏白糖價格每斤跌掉十文,隻賣30文一斤。與之相應的,甘蔗的購買價格上漲了兩成,每畝可獲利三兩到四兩銀子。
在朱厚照的調控下,沿海適宜甘蔗生長的地區即將迎來經濟上漲。瓊州的土地價格理所當然地上漲。
朱厚照還嫌不夠。把瓊州可以大麵積種植三季稻的消息散播出去。瓊州的土地翻倍暴漲。
土地上漲,值得出手。
“小爺,瓊州的上等良田已經從三兩一畝漲到六兩一畝。已經接近京師上等良田的價格。為何要賣!不種甘蔗,也可以種棉花、種三季稻啊。”禦馬監大太監寧瑾火急火燎地追到文華殿。打斷朱厚照和劉瑾等《京報》一幹管事的會議。
因為寧瑾的闖入,文華殿中的古怪氣氛暫時消散。
朱厚照揮揮手,讓劉瑾等人退下。“把名單上的人員辭退,今後永不錄用。登報招聘,家中有在河套、九邊當兵者優先。盡快把人招滿,不要耽誤報紙的發行。還有,瓊州也要設立賣報處。隨海船走海路。至於內部監察處部成員,本宮親自招收。他們直屬本宮,與總社平級,不相統屬。”
《大明報》對《京報》的敵意濃烈。刑部專門派出查案好手調查報社成員。從劉瑾、舒三、到十二位撰稿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問題。劉瑾管人還是很有一套的,他們犯的錯誤雖大,卻沒有一人違反報社的規定。朱厚照挑出問題最嚴重的幾人,讓劉瑾辭退了事。
朱厚照重新補充了報社規章製度。打算新建內部監察部,監察報紙上下是否違反規章。同時提高報社人員一半的工錢,用高薪養廉的方法杜絕他們為了小利與人方便。今後一旦被監察部抓到,會被辭退丟掉高薪的工作。
劉瑾、舒三等人得知胡禦史把一份名單交給朱厚照。忐忑不安地等待朱厚照的怒火降臨。沒成想等來了加薪!每人提高一半工錢,舒三這位王牌記者每個月可以拿到三十兩!相當於正二品的月俸!
舒三二丈摸不到頭腦:“這是懲罰還算是獎勵?”
主編胡寄恆背著手搖晃腦袋:“太子殿下此招高!”
“說了等於沒說。”舒三翻白眼。
胡寄恆低著頭自言自語:“如果此招用在官員身上……不行,俸祿太高國庫支撐不起。宋朝俸祿高,貪汙受賄官員一樣沒少。或許可以用在極個別的官職上。比如六科給事中、都察院?”
“又來了。”舒三一臉無奈。他已經習慣了胡寄恆有事沒事指點一番朝政的癖好。小爺盡量避免參政,更不會聽從落榜舉子不成熟的小建議。胡寄恆也沒指望他的建議會被接納,可每每總是要忍不住指點江山。也幸虧東廠、錦衣衛不再因言抓人。否則胡寄恆定要到詔獄走一遭。
劉瑾麵沉如水,提醒大家,“今後行事大家都小心點。”
眥睚必報的劉瑾已經想好了如何報複《大明報》。派人跟蹤他發現了他和晉商會館之間心照不宣的配合!最重要的是還在小爺麵前給他上眼藥。欺人太甚!
-------------------------------------
文華殿中,寧瑾千方百計想要阻止朱厚照賣出瓊州土地。三季稻隻能在瓊州、廣東、福建等少部分地方種植。三季稻的種子由弘仁殿的匠人培育,寧瑾十分看好三季稻的前景。瓊州的土地價格隻會漲不會跌。
寧瑾低眉垂眼:“小爺手頭上周轉不靈嗎?按照計劃,前往古裏的海船即將歸港。如果小爺急需用銀子,可以從皇店挪一挪。”
在朱厚照的帶領下,囚牛商行花了三年時間成為龐然大物。隱隱可以和龐大的晉商、徽商、江右商幫等大型商會抗衡。朱厚照在囚牛商行內的威望極重。此次公開白糖製糖法,連名義上的東家寧瑾都不敢公開質疑。
“瓊州的土地再貴也不能比順義的貴。此時賣出去,還能招個好名聲。”朱厚照對身邊的老人很給麵子地解釋,“本宮決定開發東番島。東番島和瓊州島環境類似,同樣能種植棉花、甘蔗、三季稻。同樣盛產水果。”
最主要的是:土地不要錢。
東番島荒蕪一片,島上隻有少量的土著,偶爾會有福建沿海的老漁民違反海禁出海到此打魚。東番島比瓊州島還要大。島上有海盜和賊人,那是一片目無法紀的原始土地。別人開發要費一番勁。對於他來說,都是小事。
雖然東番島的土地不要錢,但要開墾荒地、搭建灌溉係統、造房建城都需要財物。朱厚照做過預算。如果賣掉除實驗田之外所有瓊州的土地,換得的銀子正好可以開發東番島。
在寧瑾還在思考東番島在哪裏的時候,負責海貿版塊的東宮典兵局局郎魏彬跌跌撞撞地跑進來。
魏彬“噗通”下跪,膝蓋重重砸在地麵的金磚上。
“小爺,奴婢灰溜溜逃迴來。給小爺丟臉了!”
至少有二十艘兩千料的海船長期停留在瓊州港。這裏有通往南京龍江關、天津衛的專門航線。瓊州產的棉花、甘蔗、稻米、水果等經由海船送往兩京。
瓊州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因為離開瓊州島需要船隻,交通不便,瓊州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也是因為出了撰寫《大學衍義補》的丘濬,瓊中才入了皇帝和朝臣的耳中。
瓊州的氣候適宜生長棉花,種植棉花成了當地人主要的收入。後來朱厚照到處找適宜甘蔗種植的地區。荒地多、土地廉價的瓊州入了他的眼。朱厚照先後在瓊州購入5000傾土地。隨著他的到來,權貴們也陸續跟進,瓊州漸漸熱鬧。整座海島都被開發,極少有荒地閑置。
時間是一把殺豬刀,能改變很多事物。三年裏,囚牛商行從白糖中獲利良多。隨著囚牛商行的規模越來越大,朱厚照開始逐漸放開壟斷民生行業。先是製冰業,其次輪到白糖。
在《大明報》刊登玉米粒不能直接播種導致報紙熱賣的第二天,朱厚照以囚牛商行的名義在《京報》公開了黃泥水製白糖法。
一時間《京報》有價無市,此期刊印的五十萬份全部售空。囚牛商行裏白糖價格每斤跌掉十文,隻賣30文一斤。與之相應的,甘蔗的購買價格上漲了兩成,每畝可獲利三兩到四兩銀子。
在朱厚照的調控下,沿海適宜甘蔗生長的地區即將迎來經濟上漲。瓊州的土地價格理所當然地上漲。
朱厚照還嫌不夠。把瓊州可以大麵積種植三季稻的消息散播出去。瓊州的土地翻倍暴漲。
土地上漲,值得出手。
“小爺,瓊州的上等良田已經從三兩一畝漲到六兩一畝。已經接近京師上等良田的價格。為何要賣!不種甘蔗,也可以種棉花、種三季稻啊。”禦馬監大太監寧瑾火急火燎地追到文華殿。打斷朱厚照和劉瑾等《京報》一幹管事的會議。
因為寧瑾的闖入,文華殿中的古怪氣氛暫時消散。
朱厚照揮揮手,讓劉瑾等人退下。“把名單上的人員辭退,今後永不錄用。登報招聘,家中有在河套、九邊當兵者優先。盡快把人招滿,不要耽誤報紙的發行。還有,瓊州也要設立賣報處。隨海船走海路。至於內部監察處部成員,本宮親自招收。他們直屬本宮,與總社平級,不相統屬。”
《大明報》對《京報》的敵意濃烈。刑部專門派出查案好手調查報社成員。從劉瑾、舒三、到十二位撰稿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問題。劉瑾管人還是很有一套的,他們犯的錯誤雖大,卻沒有一人違反報社的規定。朱厚照挑出問題最嚴重的幾人,讓劉瑾辭退了事。
朱厚照重新補充了報社規章製度。打算新建內部監察部,監察報紙上下是否違反規章。同時提高報社人員一半的工錢,用高薪養廉的方法杜絕他們為了小利與人方便。今後一旦被監察部抓到,會被辭退丟掉高薪的工作。
劉瑾、舒三等人得知胡禦史把一份名單交給朱厚照。忐忑不安地等待朱厚照的怒火降臨。沒成想等來了加薪!每人提高一半工錢,舒三這位王牌記者每個月可以拿到三十兩!相當於正二品的月俸!
舒三二丈摸不到頭腦:“這是懲罰還算是獎勵?”
主編胡寄恆背著手搖晃腦袋:“太子殿下此招高!”
“說了等於沒說。”舒三翻白眼。
胡寄恆低著頭自言自語:“如果此招用在官員身上……不行,俸祿太高國庫支撐不起。宋朝俸祿高,貪汙受賄官員一樣沒少。或許可以用在極個別的官職上。比如六科給事中、都察院?”
“又來了。”舒三一臉無奈。他已經習慣了胡寄恆有事沒事指點一番朝政的癖好。小爺盡量避免參政,更不會聽從落榜舉子不成熟的小建議。胡寄恆也沒指望他的建議會被接納,可每每總是要忍不住指點江山。也幸虧東廠、錦衣衛不再因言抓人。否則胡寄恆定要到詔獄走一遭。
劉瑾麵沉如水,提醒大家,“今後行事大家都小心點。”
眥睚必報的劉瑾已經想好了如何報複《大明報》。派人跟蹤他發現了他和晉商會館之間心照不宣的配合!最重要的是還在小爺麵前給他上眼藥。欺人太甚!
-------------------------------------
文華殿中,寧瑾千方百計想要阻止朱厚照賣出瓊州土地。三季稻隻能在瓊州、廣東、福建等少部分地方種植。三季稻的種子由弘仁殿的匠人培育,寧瑾十分看好三季稻的前景。瓊州的土地價格隻會漲不會跌。
寧瑾低眉垂眼:“小爺手頭上周轉不靈嗎?按照計劃,前往古裏的海船即將歸港。如果小爺急需用銀子,可以從皇店挪一挪。”
在朱厚照的帶領下,囚牛商行花了三年時間成為龐然大物。隱隱可以和龐大的晉商、徽商、江右商幫等大型商會抗衡。朱厚照在囚牛商行內的威望極重。此次公開白糖製糖法,連名義上的東家寧瑾都不敢公開質疑。
“瓊州的土地再貴也不能比順義的貴。此時賣出去,還能招個好名聲。”朱厚照對身邊的老人很給麵子地解釋,“本宮決定開發東番島。東番島和瓊州島環境類似,同樣能種植棉花、甘蔗、三季稻。同樣盛產水果。”
最主要的是:土地不要錢。
東番島荒蕪一片,島上隻有少量的土著,偶爾會有福建沿海的老漁民違反海禁出海到此打魚。東番島比瓊州島還要大。島上有海盜和賊人,那是一片目無法紀的原始土地。別人開發要費一番勁。對於他來說,都是小事。
雖然東番島的土地不要錢,但要開墾荒地、搭建灌溉係統、造房建城都需要財物。朱厚照做過預算。如果賣掉除實驗田之外所有瓊州的土地,換得的銀子正好可以開發東番島。
在寧瑾還在思考東番島在哪裏的時候,負責海貿版塊的東宮典兵局局郎魏彬跌跌撞撞地跑進來。
魏彬“噗通”下跪,膝蓋重重砸在地麵的金磚上。
“小爺,奴婢灰溜溜逃迴來。給小爺丟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