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朔望大朝,隱身幕後多日的弘治帝高高興興地出現在奉天門。
弘治帝早早體會到養兒防老的好處。弘治八年因為種種原因開始減少上朝次數,時值徐溥為首輔,沒少勸諫他勤於上朝。這次“休養”了一個多月,有照哥兒在前頭看著,很少有官員念叨他。兒子在河套開了個好頭,與甘肅鎮的總兵彭清聯手,送了他一份天大的萬壽節賀禮!
不日前,蘭州衛第二次擊退韃靼太師亦不剌的進犯,此次出城追擊五百裏,重創亦不剌的本部乜克力。亦不剌率殘部向西北逃竄。此戰剿滅敵寇6246人,俘虜2864人,繳獲戰馬5000多匹。同時控製了跟隨韃靼軍隊行軍的永謝布男女老少兩萬多人!
這是繼正統三年於亦集乃幾乎全殲韃靼阿台汗兵馬後,明朝對韃靼的又一次大勝。去年的賀蘭山之戰雖然戰勝了達延汗,但殺敵42人,並沒有全殲某一部的人馬。隻是暫時把韃靼趕出河套。賀蘭山之戰弘治帝龍顏大悅,不是因為戰果,而是王越結束了十幾年來對韃靼的頹勢,讓弘治帝在位期間終於有了一個能說得過去的勝績。
剿滅敵寇6246人,俘虜兩萬多人的戰績,能與另一場亦集乃大戰媲美!那是洪武十七年,西寧侯宋晟大敗北元殘兵,俘虜近兩萬人。
相隔整整一百多年啊!
弘治帝收到戰報之時,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
這是一場足以與先皇媲美的戰績。
“諸位愛卿有何事啟奏?”弘治帝容光煥發,搶了鴻臚寺官員的開場白。
馬文升瞟了眼裝聾的首輔劉健,思索片刻,沒有出列發言。
英國公在大同未歸,站在武將之首的是成國公朱輔。
朱輔很尷尬。他能感受到背後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弘治帝的視線掃過他多次。可他不能說!
雖然賣報人趕在他們上朝前四處吆喝蘭州大勝的消息,可五軍都督府沒收到陝西行都司、甘肅鎮的奏報!
朱輔一臉幽怨地望向乖巧地站在弘治帝下手邊的太子。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此事。朱輔甚至懷疑亦不剌再次襲擊蘭州的真實性。上朝前五軍都督府幾人湊在一起分析戰果,合理推斷蘭州衛奇襲亦不剌的臨時軍營,才會有驚人的殲敵和俘虜人數。
為什麽要把奇襲說成反擊?原因很簡單,將士無軍令不得離開衛所!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兵部有調兵權,甘肅總兵隻有防禦反擊的權利。想要搞什麽奇襲,除非是像王威寧一樣有朝廷的旨意。
兵部刻意壓製,軍中再無“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甘肅總兵彭清敢把奇襲說成反攻,背後必定有太子撐腰。鬧不好弘治帝也是知情者。唯獨漏了五軍都督府和兵部。
弘治帝左看看右看看,皺著眉不悅地問劉健,“劉愛卿,無事啟奏嗎?”
“迴皇上,臣的確有事起奏。但怕說出來驚擾聖體。”劉健滿臉擔憂不似做作。
弘治帝擺擺手:“王院使今晨把過脈,朕的身體恢複得不錯。有事便說。”
劉健猶猶豫豫。
“朕恕劉愛卿無罪。”
“南直隸遭遇水災,請求免去稅糧。”
朱厚照心裏的怒氣一下子串到臉上,上前一步正欲和劉健說理。
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完工沒幾年,長江又發了大水。按說南直隸有疏通河道、應付水患的經驗,為何頻頻遭災?據東廠與囚牛商行南京分行的上報,長江兩岸圍湖造田、違規砍伐樹木。當地官府和百姓都知道,就是不處理。
朱厚照不愛管這等破事,如果事事上心,他會長不高的。可劉健在今日提這個話題,明顯是故意的!就是不讓他們父子痛快一下。
“咳!”
弘治帝一聲咳嗽。李榮趕緊把朱厚照拉迴來。
“朕知道了。江南糧庫本就缺糧,屋漏偏逢連夜雨。百姓苦啊!免了吧。”
弘治帝明麵上不上朝不看奏章。實際上朱厚照會把每日會議紀要、奏章簡報上報,司禮監、東廠也會把大大小小的朝政告訴弘治帝。江南的事很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朱厚照一半的心思在河套、一半的心思在賺錢,對江南的了解反而並不深入。
“皇上聖明。”群臣異口同聲。
朱厚照冷笑:“父皇聖明的前提是國朝糧食充裕。若像去年一樣缺糧鬧饑荒,父皇是免還是不免糧稅啊?弘治元年應天及浙江饑;弘治五年又是應天、浙江饑。弘治八年蘇嘉鬆湖四府饑。什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太湖熟,天下足’。是古人欺本宮,還是地方官員治理不善?”
眾人請罪:“臣等無能。”
朱厚照翻白眼。以為他不知道官員們在罵他是吧?《京報》連夜趕印,在上朝前把天大的好消息告訴眾人。從那時起關注度不停向上攀升。現在別說每日扣五萬關注度,每日扣五十萬關注度他都不怵!經過一個多月監國,關注度再次突破千萬大關。
“報!蘭州大捷!”
通政司官員把剛收到的捷報呈送上來。
弘治帝喜上眉梢:“李伴伴,念。”
“臣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甘肅總兵彭清啟奏,六月初二韃靼亦不剌太師率永謝布一萬六千多人攻打蘭州、涼州。賴將士們奮力反擊……”
“好!好!好!”弘治帝撫掌大笑。
“父皇,”朱厚照躬身出列,“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則為善者日進、為惡者日止。兒臣以為應該給彭總兵封爵!”
“肯定要賞!此等大功,值一個世襲伯爵!”弘治帝相當大方。
軍功爵位分為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像威寧伯王越的爵位便是不世襲的。彭清的戰果比王越的大,賜下重賞還能緩和照哥兒和武官僵硬的關係。一舉兩得!
“嘩~”奉天門上一陣喧嘩。
“肅靜!”鴻臚寺官員忙整肅朝堂紀律。
弘治帝在位十二年還沒封賞過世襲的爵位!
武官隊伍無不羨慕妒忌恨,彭清走了狗屎運抱上太子大腿!
“皇上,前有開原衛冒領軍功。臣以為應該等查清事實再做定奪。”劉健頭鐵地再次攪和了皇家父子的好心情。
弘治帝早早體會到養兒防老的好處。弘治八年因為種種原因開始減少上朝次數,時值徐溥為首輔,沒少勸諫他勤於上朝。這次“休養”了一個多月,有照哥兒在前頭看著,很少有官員念叨他。兒子在河套開了個好頭,與甘肅鎮的總兵彭清聯手,送了他一份天大的萬壽節賀禮!
不日前,蘭州衛第二次擊退韃靼太師亦不剌的進犯,此次出城追擊五百裏,重創亦不剌的本部乜克力。亦不剌率殘部向西北逃竄。此戰剿滅敵寇6246人,俘虜2864人,繳獲戰馬5000多匹。同時控製了跟隨韃靼軍隊行軍的永謝布男女老少兩萬多人!
這是繼正統三年於亦集乃幾乎全殲韃靼阿台汗兵馬後,明朝對韃靼的又一次大勝。去年的賀蘭山之戰雖然戰勝了達延汗,但殺敵42人,並沒有全殲某一部的人馬。隻是暫時把韃靼趕出河套。賀蘭山之戰弘治帝龍顏大悅,不是因為戰果,而是王越結束了十幾年來對韃靼的頹勢,讓弘治帝在位期間終於有了一個能說得過去的勝績。
剿滅敵寇6246人,俘虜兩萬多人的戰績,能與另一場亦集乃大戰媲美!那是洪武十七年,西寧侯宋晟大敗北元殘兵,俘虜近兩萬人。
相隔整整一百多年啊!
弘治帝收到戰報之時,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
這是一場足以與先皇媲美的戰績。
“諸位愛卿有何事啟奏?”弘治帝容光煥發,搶了鴻臚寺官員的開場白。
馬文升瞟了眼裝聾的首輔劉健,思索片刻,沒有出列發言。
英國公在大同未歸,站在武將之首的是成國公朱輔。
朱輔很尷尬。他能感受到背後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弘治帝的視線掃過他多次。可他不能說!
雖然賣報人趕在他們上朝前四處吆喝蘭州大勝的消息,可五軍都督府沒收到陝西行都司、甘肅鎮的奏報!
朱輔一臉幽怨地望向乖巧地站在弘治帝下手邊的太子。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此事。朱輔甚至懷疑亦不剌再次襲擊蘭州的真實性。上朝前五軍都督府幾人湊在一起分析戰果,合理推斷蘭州衛奇襲亦不剌的臨時軍營,才會有驚人的殲敵和俘虜人數。
為什麽要把奇襲說成反擊?原因很簡單,將士無軍令不得離開衛所!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兵部有調兵權,甘肅總兵隻有防禦反擊的權利。想要搞什麽奇襲,除非是像王威寧一樣有朝廷的旨意。
兵部刻意壓製,軍中再無“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甘肅總兵彭清敢把奇襲說成反攻,背後必定有太子撐腰。鬧不好弘治帝也是知情者。唯獨漏了五軍都督府和兵部。
弘治帝左看看右看看,皺著眉不悅地問劉健,“劉愛卿,無事啟奏嗎?”
“迴皇上,臣的確有事起奏。但怕說出來驚擾聖體。”劉健滿臉擔憂不似做作。
弘治帝擺擺手:“王院使今晨把過脈,朕的身體恢複得不錯。有事便說。”
劉健猶猶豫豫。
“朕恕劉愛卿無罪。”
“南直隸遭遇水災,請求免去稅糧。”
朱厚照心裏的怒氣一下子串到臉上,上前一步正欲和劉健說理。
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完工沒幾年,長江又發了大水。按說南直隸有疏通河道、應付水患的經驗,為何頻頻遭災?據東廠與囚牛商行南京分行的上報,長江兩岸圍湖造田、違規砍伐樹木。當地官府和百姓都知道,就是不處理。
朱厚照不愛管這等破事,如果事事上心,他會長不高的。可劉健在今日提這個話題,明顯是故意的!就是不讓他們父子痛快一下。
“咳!”
弘治帝一聲咳嗽。李榮趕緊把朱厚照拉迴來。
“朕知道了。江南糧庫本就缺糧,屋漏偏逢連夜雨。百姓苦啊!免了吧。”
弘治帝明麵上不上朝不看奏章。實際上朱厚照會把每日會議紀要、奏章簡報上報,司禮監、東廠也會把大大小小的朝政告訴弘治帝。江南的事很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朱厚照一半的心思在河套、一半的心思在賺錢,對江南的了解反而並不深入。
“皇上聖明。”群臣異口同聲。
朱厚照冷笑:“父皇聖明的前提是國朝糧食充裕。若像去年一樣缺糧鬧饑荒,父皇是免還是不免糧稅啊?弘治元年應天及浙江饑;弘治五年又是應天、浙江饑。弘治八年蘇嘉鬆湖四府饑。什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太湖熟,天下足’。是古人欺本宮,還是地方官員治理不善?”
眾人請罪:“臣等無能。”
朱厚照翻白眼。以為他不知道官員們在罵他是吧?《京報》連夜趕印,在上朝前把天大的好消息告訴眾人。從那時起關注度不停向上攀升。現在別說每日扣五萬關注度,每日扣五十萬關注度他都不怵!經過一個多月監國,關注度再次突破千萬大關。
“報!蘭州大捷!”
通政司官員把剛收到的捷報呈送上來。
弘治帝喜上眉梢:“李伴伴,念。”
“臣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甘肅總兵彭清啟奏,六月初二韃靼亦不剌太師率永謝布一萬六千多人攻打蘭州、涼州。賴將士們奮力反擊……”
“好!好!好!”弘治帝撫掌大笑。
“父皇,”朱厚照躬身出列,“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則為善者日進、為惡者日止。兒臣以為應該給彭總兵封爵!”
“肯定要賞!此等大功,值一個世襲伯爵!”弘治帝相當大方。
軍功爵位分為世襲和不世襲兩種。像威寧伯王越的爵位便是不世襲的。彭清的戰果比王越的大,賜下重賞還能緩和照哥兒和武官僵硬的關係。一舉兩得!
“嘩~”奉天門上一陣喧嘩。
“肅靜!”鴻臚寺官員忙整肅朝堂紀律。
弘治帝在位十二年還沒封賞過世襲的爵位!
武官隊伍無不羨慕妒忌恨,彭清走了狗屎運抱上太子大腿!
“皇上,前有開原衛冒領軍功。臣以為應該等查清事實再做定奪。”劉健頭鐵地再次攪和了皇家父子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