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真?”


    “如何養老?給地還是糧?”


    “確定包括士卒嗎?太子府真的會撫養戰死士卒的妻兒老小嗎?”


    “......”激動的彭清像炮仗一樣劈裏啪啦發出一連串的疑問。


    彭甲驚唿:“三爺爺快鬆手!”


    “彭總兵,我們找個地點坐下說!”徐經使出渾身的勁掰扯彭清的雙手,唯恐他把唐寅弄斷了氣。


    唐寅雙腳離地,臉已經漲得通紅!


    彭清訕笑著把人放下。


    “老夫太激動了,沒傷到唐公子吧?”


    “咳、咳,”唐寅虛弱地笑笑:“沒事。小子能理解彭總兵的心情。當初我和徐兄聽到太子這般說的時候,比您還要激動!”


    他們第一反應是不相信。明初軍戶的日子過得尚可。但這麽多年過去了,尤其在土木堡之變後,軍戶的日子苦不堪言。民籍百姓不願與軍戶通婚,常有三四十歲的軍戶娶不到媳婦。除了武官們把軍戶視為奴隸外,還有一半的原因出於朝廷財政困難。


    給將士們養老與給宮人養老是兩迴事。宮人再多總有一個上限。河套不比陝西行都司小。太子若想徹底收迴河套,至少需要養十萬的兵馬。再加上軍隊出現死傷補充兵員,將來贍養的人數相會當可觀。


    這也是唐寅和徐經一開始沒敢把這個承諾說出去的原因。


    “我們去衛所談。”難掩興奮之情的彭清一手一個,把唐寅和徐經拽進了涼州千戶所。


    “軍中無酒,老夫以茶代酒,替先前的無理向兩位公子道歉。”彭清一口幹掉了杯中的茶水。


    “彭總兵此話嚴重。”徐經同樣一口悶下茶水,“我們兩位小子的確給榆林帶去了不小的麻煩。”


    唐寅接口道:“我們募得的兵源有很多是軍戶。軍中發現軍戶逃匿會進行清勾,從族人中再拉一位充軍。我們上報給了太子,太子答應會親自去一趟五軍都督府、兵部交代此事。彭總兵安心,有太子出麵,朝廷多半會對榆林大量軍戶逃離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唐寅和徐經兩人琢磨過彭清不待見他們的原因。清勾已經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隻能把難題扔給太子。


    太子派他們出來前特意交代,隻做他們能力範圍之內的事。如果察覺完不成立刻上報。上官有義務解決下屬無法解決的問題。這話讓兩人大受感動,這才冒險接受了河套太子府教授的職位。


    彭清動容。原以為是兩個什麽都不懂的毛頭小子受太子指派從榆林招兵。不曾想,他們會設身處地的替軍戶們著想。


    “太子身邊不留無用之人。”彭清自嘲,“老夫早該想到的。太子把兩位派出來,兩位公子必有真才實學。哎,你們知道什麽是最絕望的嗎?”


    “人生看不到希望。”唐寅和徐經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


    他們陷入了官員之間的明爭暗鬥,被關在北鎮撫司時絕望過。此生科舉無望,寒窗苦讀,家人的殷殷期望都在刹那間灰飛煙滅。尤其是唐寅,更是收到了妻子的和離書。如果沒有遇到太子招攬,他們兩人這輩子都走不出科舉泄題的陰影。


    彭清一滯,咽下了想要說出口的話。這兩人真沒在榆林白待兩個月。


    “被認定軍戶後,人生就看不到希望。”彭清又灌了一口茶,眼底微微濕潤。


    “戰場上刀劍無眼。若是傷殘了,以前還能拿到一兩畝田地。現在,什麽都沒了!如果戰死家人還能分到半石的糧食。軍戶的命,不如一頭羊值錢!”


    雖然彭家世襲武官,日子比軍戶們好像千倍百倍。但他把手下的兵看成自家的孩子,為他們的遭遇感到心痛。要不是知道太子有意更改軍戶製度,彭清根本不敢說出這些話。


    唐寅一臉正色:“彭總兵,小子不敢在您麵前誇海口。隻想說,河套不在朝廷的管轄範圍。河套由太子說了算。”


    “太子給我們的書信上說,大明若龐然大物,不能貿然改革。太子會把很多改革放在河套先行運行,不斷完善後推廣全國。”徐經補充道。


    “《京報》每一期老夫都沒拉下。”彭清笑了笑。如果不是認同太子討某些觀點,他不會任由徐唐二人忽悠走榆林的年輕人。


    “關於服役將士的養老,以及傷殘、撫恤製度會不斷的完善。現在無法給出具體的承諾。”


    “但是太子許諾,會用海貿的利潤養河套的兵。”


    “海上貿易利潤極大。京官們雖然一致反對開海禁,可是去沿海瞧瞧,有多少巨賈私下出海!這銀子與其讓他們賺,賄賂官員敗壞朝綱。不如交給太子養軍隊保家衛國。”


    彭清雙手輕顫,心中動容不已。


    他除了鎮守甘肅總兵還是右軍都督府的都僉事。聽聞軍中的勳貴入股太子的海船,貌似收益很是了不得。


    太子扣押分紅不給,逼得他們不敢輕言反對軍製改革。勳貴的爵位是世襲,和武官世襲不太一樣。太子此舉,挑撥了勳貴和武官的關係。彭清得知時震驚太子年紀輕輕手段高明。


    見到彭清徹底改變了態度,膽大的唐寅眼珠子轉了轉。他附在徐經耳邊說了幾句。徐經麵色猶豫。唐寅又說了幾句。徐經終於點了頭。


    彭清不動聲色地喝茶。


    “彭總兵若能抽出兩三天時間,可隨我們一起去河套見見太子府護衛軍是如何剿殺來犯的韃靼。”唐寅做出邀請。


    彭清雙目圓瞪:“韃靼在哪?”


    “就是此前攻打甘州未遂的那部韃靼人。他們準備和攻打涼州的韃靼一起去蘭州支援。太子府已經解決了攻打涼州的韃靼騎兵,替涼州衛報了仇。即將半路伏擊從甘州撤迴的韃靼三四千殘部。”


    “帶老夫去!”彭清二話不說地同意。


    彭清意味深長:“太子殿下悄然之間做了很多準備啊!”


    他先去的甘州,太子護衛軍已經不見蹤跡。原來是追韃靼人去了。


    打仗不但要靠將士們的勇猛,還有軍隊的後勤保障。他很想知道護衛軍在河套如何得到補給。


    王威寧死後,明軍撤迴長城,幾乎把河套拱手讓給了韃靼。韃靼人一路打來,身後的部族一路跟隨。部族一邊放牧找居住地,一邊補給戰士。在草原,韃靼人打仗更具優勢。


    唐寅得瑟地朝徐經挑眉。仿佛在說:看,我成功把老彭清忽悠過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