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梆”,夜幕如漆,打更的更夫敲響了四更鼓。
著甲的惠安伯行色匆匆,身後跟著同樣全副武裝的五名家將。巡捕營總督張桐陪同在側,一路上一直在交代各種注意事項。
路過的夜巡人上前,幾人一邊出示身份銅牌,一邊前行,沒有停下腳步。此舉招致了夜巡人不好的猜測。
惠安伯一行人與獨自一人的都察院右都禦史侶鍾在緊閉的正陽門前碰頭。
惠安伯抱拳:“此行還需要侶大人多多幫襯。”
惠安伯即刻擔任宣大總兵。在一天以前,朝廷甚至沒有宣大總兵一職。為了火篩的不明動向而臨時增設的職位。宣府和大同是拱衛京師的重鎮。除了鎮守的總兵,還有權利不在總兵之下的巡撫。侶鍾此行為了溝通兩地的巡撫,讓他們協助惠安。
正陽門城門官仔細核查幾人的身份銅牌。身份驗證後守門官兵合力打開笨重的正陽門。
等到惠安伯他們走到大明門前時,二十個熱汽球已經把廣場鋪滿。
空地四周放滿了弘治燈。弘仁殿總管太監帶領百多名匠人忙碌地來迴穿梭,二十台鼓風機正在給氣囊吹風。被深夜叫醒的吳昊舉著小旗測試風速。
這時,劉健、馬文升、英國公三人從宮門內走出。還有數位行人司官員捧著新鮮出廬的聖旨尾隨。
“啟稟首輔大人,今晚吹東南風,風速可達每時辰400至600裏。如果一切順利,惠安伯可在起飛一個時辰後到達大同。”吳昊畢恭畢敬地道。
馬文升一臉驚駭:“一個時辰!今日午時送達的情報也隻花了一個時辰嗎?”
“從大同飛往京師乃逆風而行,花了半天時間。”吳昊驕傲地道,“大同和京師之間多山。驛路要繞山而行。因此哪怕熱氣球逆風,也比800裏加急的速度快一倍。”
吳昊現在每天充滿激情的工作。太子殿下答應他,等河套一切穩定後,同意他坐熱氣球上天。能飛得多高就飛多高!吳昊想在夜晚升空,近距離觀望星象。希望能看出前人看不到的東西。
吳昊這般模樣,讓劉健想要熱氣球的意誌更加的強烈。或許能在河套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太子一把,讓太子透露煤油的來源。
地麵上的二十個熱氣球有大有小。有些氣囊一看就是新的。英國公環視一圈:“此行共十二人,用不著如此多的熱氣球吧?”
熱氣球載人數量有限。雖然惠安伯此行風險巨大,可身邊也沒帶多少人。英國公為此焦慮不安。
“老奴會領著部分工匠陪同惠安伯前往大同。在大同設立熱氣球作坊,以助京師隨時了解前方戰局。”看上去年紀比馬文升還大的弘仁殿總管欠身道。
劉健目光一凝。他是知道這位老太監的身份。奪門之變後,宮中多了一個神秘的組織,專門保護皇帝的安全。太子把老太監派到大同,定是為了保護熱氣球的技術!
劉健的臉色很不好。情報的滯後讓他處處受到掣肘。他甚至不知道太子在河套做了些什麽。火篩此次大舉進犯有諸多疑點。幾十年官場曆練,讓劉健敏銳的察覺到草原發生了變故。而這一定與太子脫不開關係。可是他沒有證據。
二十個氣囊騰空飄起。一切準備就緒。
本著人數越少越輕、速度越快的原則,惠安伯、侶鍾以及兩名家將上了最大的一個氣球。加上操縱氣球的兩人,一共才六人。而同樣大小的乘坐匠人的上了十五個人。
臨行時,英國公看到熱氣球未滿載,要求加人。神英私下與火篩見麵,怎麽看都不像會痛快交出兵權的樣子。
老太監同意了。這次派往大同的熱氣球都是大個,能支持遠距離飛行。此行的工匠除了製造熱氣球,還有幾人專門製造火藥。一旦大同開戰,熱氣球必將助力。
英國公親自爬上吊籃。張桐不放心,也擠到了工匠們的氣球裏隨行。
“老頭子沒什麽斤兩,跟諸位大人同路吧。”老太監想了想,上了惠安伯的氣球。
地麵人員解開固定繩索。劉健、馬文升,目送熱氣球遠飛。
“首輔為何要推薦惠安伯?不怕將來太子重用武官嗎?”抬頭遠眺的馬文升問。
劉健笑了笑:“讓我們拭目以待。”
派往守衛京師要塞的巡撫,都是百裏挑一的。宣府巡撫許進、大同巡撫馬中錫都能上馬打仗。
隨著熱氣球升起,惠安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何在漆黑的夜裏辯別方向?”惠安伯有點慌,他怕出生未捷身先死。
老太監淡淡地道:“地麵上有燈火指引。”
惠安伯愣了愣:“我們不從宣府飛,是要飛過山林直飛大同。山中如何點火?太子在那裏修了烽火台嗎?”
傳旨的行人司兵分兩路。一路跟隨他們往大同,一路去往宣府。飛行隊飛出沒多遠,兩個飛往宣府的熱氣球離開了隊伍。
“晚上看不到狼煙。”侶鍾忍不住提醒。惠安伯從沒有率兵打仗的經曆,也不知道首輔大人為何會推薦他。
侶鍾隱諱地看了眼英國公。英國公臨行前突然加入,應該是擔心會惠安伯無法掌控局勢。
“小爺沒讓人建烽火台。但沿途造了幾個弘治馬燈。”老太監笑道,“巨型的那種。”
老太監手持望遠鏡,時不時提點控製方向的操盤手。
“哇!”惠安伯朝下麵望去,誇張地吸了一口氣。
地麵星火燎原,像一條長龍一直沿向遠方,為他們指明了方向。英國公倒不奇怪。京師和南京之間也有這麽一條“光路”。
侶鍾好奇地湊到吊籃的邊緣向下張望,對太子的大手筆感慨萬千。
“沿途點煤油,需要很多人手吧?”侶鍾隱諱地詢問。
太子正大光明地公開募兵,肯定不缺人手。侶鍾想知道煤油的成本。一直在叫窮、花錢精打細算的太子,不像會鋪張浪費。煤油的成本應該很便宜。
“也不知道小爺的腦袋瓜子是怎麽長的。經常會做出驚人之舉。”老太監故意道,“這樣的光路一共有六條。隻要夜晚天氣好就會全部點亮。最長的一條全程三千多裏,最後一段還沒有完成。”
侶鍾驚:“一晚上需要消耗多少煤油!”
囚牛商行一罐能點5個晝夜的煤油賣50文。因常常缺貨,黑市炒到了七八十文!
老太監嗬嗬一笑:“估計是挺費銀子的。小爺顧及麵子不漲價,於是讓人把煤油放到黑市賣。以小爺的脾氣,漲價後每日的消耗應該能抹平。”
侶鍾身體一晃,差點掉下熱氣球。被惠安伯迅速伸手拉住。
“你老迴去後不會被太子罵嗎?”英國公很是無語。
老太監眯了眯眼:“近來很多勢力想要找到煤油的出處。寧瑾做事不謹慎,留下了把柄。諸位早晚會知道。”
否則太子也不會讓他去大同護著熱氣球作坊了。
著甲的惠安伯行色匆匆,身後跟著同樣全副武裝的五名家將。巡捕營總督張桐陪同在側,一路上一直在交代各種注意事項。
路過的夜巡人上前,幾人一邊出示身份銅牌,一邊前行,沒有停下腳步。此舉招致了夜巡人不好的猜測。
惠安伯一行人與獨自一人的都察院右都禦史侶鍾在緊閉的正陽門前碰頭。
惠安伯抱拳:“此行還需要侶大人多多幫襯。”
惠安伯即刻擔任宣大總兵。在一天以前,朝廷甚至沒有宣大總兵一職。為了火篩的不明動向而臨時增設的職位。宣府和大同是拱衛京師的重鎮。除了鎮守的總兵,還有權利不在總兵之下的巡撫。侶鍾此行為了溝通兩地的巡撫,讓他們協助惠安。
正陽門城門官仔細核查幾人的身份銅牌。身份驗證後守門官兵合力打開笨重的正陽門。
等到惠安伯他們走到大明門前時,二十個熱汽球已經把廣場鋪滿。
空地四周放滿了弘治燈。弘仁殿總管太監帶領百多名匠人忙碌地來迴穿梭,二十台鼓風機正在給氣囊吹風。被深夜叫醒的吳昊舉著小旗測試風速。
這時,劉健、馬文升、英國公三人從宮門內走出。還有數位行人司官員捧著新鮮出廬的聖旨尾隨。
“啟稟首輔大人,今晚吹東南風,風速可達每時辰400至600裏。如果一切順利,惠安伯可在起飛一個時辰後到達大同。”吳昊畢恭畢敬地道。
馬文升一臉驚駭:“一個時辰!今日午時送達的情報也隻花了一個時辰嗎?”
“從大同飛往京師乃逆風而行,花了半天時間。”吳昊驕傲地道,“大同和京師之間多山。驛路要繞山而行。因此哪怕熱氣球逆風,也比800裏加急的速度快一倍。”
吳昊現在每天充滿激情的工作。太子殿下答應他,等河套一切穩定後,同意他坐熱氣球上天。能飛得多高就飛多高!吳昊想在夜晚升空,近距離觀望星象。希望能看出前人看不到的東西。
吳昊這般模樣,讓劉健想要熱氣球的意誌更加的強烈。或許能在河套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太子一把,讓太子透露煤油的來源。
地麵上的二十個熱氣球有大有小。有些氣囊一看就是新的。英國公環視一圈:“此行共十二人,用不著如此多的熱氣球吧?”
熱氣球載人數量有限。雖然惠安伯此行風險巨大,可身邊也沒帶多少人。英國公為此焦慮不安。
“老奴會領著部分工匠陪同惠安伯前往大同。在大同設立熱氣球作坊,以助京師隨時了解前方戰局。”看上去年紀比馬文升還大的弘仁殿總管欠身道。
劉健目光一凝。他是知道這位老太監的身份。奪門之變後,宮中多了一個神秘的組織,專門保護皇帝的安全。太子把老太監派到大同,定是為了保護熱氣球的技術!
劉健的臉色很不好。情報的滯後讓他處處受到掣肘。他甚至不知道太子在河套做了些什麽。火篩此次大舉進犯有諸多疑點。幾十年官場曆練,讓劉健敏銳的察覺到草原發生了變故。而這一定與太子脫不開關係。可是他沒有證據。
二十個氣囊騰空飄起。一切準備就緒。
本著人數越少越輕、速度越快的原則,惠安伯、侶鍾以及兩名家將上了最大的一個氣球。加上操縱氣球的兩人,一共才六人。而同樣大小的乘坐匠人的上了十五個人。
臨行時,英國公看到熱氣球未滿載,要求加人。神英私下與火篩見麵,怎麽看都不像會痛快交出兵權的樣子。
老太監同意了。這次派往大同的熱氣球都是大個,能支持遠距離飛行。此行的工匠除了製造熱氣球,還有幾人專門製造火藥。一旦大同開戰,熱氣球必將助力。
英國公親自爬上吊籃。張桐不放心,也擠到了工匠們的氣球裏隨行。
“老頭子沒什麽斤兩,跟諸位大人同路吧。”老太監想了想,上了惠安伯的氣球。
地麵人員解開固定繩索。劉健、馬文升,目送熱氣球遠飛。
“首輔為何要推薦惠安伯?不怕將來太子重用武官嗎?”抬頭遠眺的馬文升問。
劉健笑了笑:“讓我們拭目以待。”
派往守衛京師要塞的巡撫,都是百裏挑一的。宣府巡撫許進、大同巡撫馬中錫都能上馬打仗。
隨著熱氣球升起,惠安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何在漆黑的夜裏辯別方向?”惠安伯有點慌,他怕出生未捷身先死。
老太監淡淡地道:“地麵上有燈火指引。”
惠安伯愣了愣:“我們不從宣府飛,是要飛過山林直飛大同。山中如何點火?太子在那裏修了烽火台嗎?”
傳旨的行人司兵分兩路。一路跟隨他們往大同,一路去往宣府。飛行隊飛出沒多遠,兩個飛往宣府的熱氣球離開了隊伍。
“晚上看不到狼煙。”侶鍾忍不住提醒。惠安伯從沒有率兵打仗的經曆,也不知道首輔大人為何會推薦他。
侶鍾隱諱地看了眼英國公。英國公臨行前突然加入,應該是擔心會惠安伯無法掌控局勢。
“小爺沒讓人建烽火台。但沿途造了幾個弘治馬燈。”老太監笑道,“巨型的那種。”
老太監手持望遠鏡,時不時提點控製方向的操盤手。
“哇!”惠安伯朝下麵望去,誇張地吸了一口氣。
地麵星火燎原,像一條長龍一直沿向遠方,為他們指明了方向。英國公倒不奇怪。京師和南京之間也有這麽一條“光路”。
侶鍾好奇地湊到吊籃的邊緣向下張望,對太子的大手筆感慨萬千。
“沿途點煤油,需要很多人手吧?”侶鍾隱諱地詢問。
太子正大光明地公開募兵,肯定不缺人手。侶鍾想知道煤油的成本。一直在叫窮、花錢精打細算的太子,不像會鋪張浪費。煤油的成本應該很便宜。
“也不知道小爺的腦袋瓜子是怎麽長的。經常會做出驚人之舉。”老太監故意道,“這樣的光路一共有六條。隻要夜晚天氣好就會全部點亮。最長的一條全程三千多裏,最後一段還沒有完成。”
侶鍾驚:“一晚上需要消耗多少煤油!”
囚牛商行一罐能點5個晝夜的煤油賣50文。因常常缺貨,黑市炒到了七八十文!
老太監嗬嗬一笑:“估計是挺費銀子的。小爺顧及麵子不漲價,於是讓人把煤油放到黑市賣。以小爺的脾氣,漲價後每日的消耗應該能抹平。”
侶鍾身體一晃,差點掉下熱氣球。被惠安伯迅速伸手拉住。
“你老迴去後不會被太子罵嗎?”英國公很是無語。
老太監眯了眯眼:“近來很多勢力想要找到煤油的出處。寧瑾做事不謹慎,留下了把柄。諸位早晚會知道。”
否則太子也不會讓他去大同護著熱氣球作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