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禦史和楊廷和協商推廣水力磨坊、水力榨油坊的事宜。輾轉反側了三日,最終還是決定去密雲作坊探訪。
他把戶部尚書周經,戶部右侍郎、前任順天府尹張憲,以及現任順天府尹韓重一起拉了去。雖然沒有太子的人帶路,找來順天府的父母官,密雲作坊的人也不得不放行。對戶部、順天府來說,想要統計出確切的戶籍黃冊,根本不可能忽視此處的二十多萬人口。
張憲像個木頭樁子一樣傻傻地站在刻有“密雲小鎮”的巨石前。“兩年前來此處時,這裏隻有密雲右衛。”
古北口是草原攻入中原的咽喉,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京畿要道。兩天前的弘治十年,韃靼小王子親自率兵入侵古北口。劍拔弩張時,張憲也曾來此處督軍。因將士守備森嚴,沒有給韃靼人找到破綻。也因為此地的重要性和危險性,方圓十裏範圍內除了衛所將士,沒有村落。
“太子把二十萬人安置在此地,我等竟然一無所知。”周經頭疼欲裂。難怪年後找不到大量流民的蹤跡。他讓官吏闖入權貴府邸統計人口,人沒找到還得罪了一幫子權貴。太子是存心難為他吧!
文質彬彬、儒雅穩重的韓重凝眉糾結:“太子與武官關係極好?”此處是密雲衛的衛所,太子若想瞞過順天府,必定有武官們的協助。
“英國公每日下午教太子兵法。掌密雲衛的高得林,是司禮監高鳳的親侄子。”胡禦史答道。
韓重憂心地問:“宣府、大同相繼出事。不知太子會不會阻擾調查。”
韓重曾任陝西布政使司,對陝西都司的那幫武將的德性知之甚深。對於宣府、大同出的事一點也不意外。太子一意孤行保河套,必須要獲得大同、宣府等地衛所的支持。韓重深怕太子橫插一腳維護武將,讓邊軍更加糜爛。一旦太子插手,皇上定然會站在太子一邊。犯事的武將和督軍被嚴懲的可能性不大。那些橫死的百姓真的就白死了。
“大同出了事?什麽事?”胡禦史一臉驚訝。
韓重沉默了。武將們官官相護瞞下大同的事在意料之中,內閣和馬尚書裝聾作啞就很有意思了。他剛被調入京師不足半年,一上任就被巡捕營分走了順天府的緝捕權責。京師水深,謹言慎行為上。
周經一聲唏噓:“三日前太子收到過一封北方急件,希望和大同的事無關。戶部怕是追不迴遼東的十萬兩預備銀。也沒銀子應付其餘的事。”
話雖如此,但周經知道一旦大同出了大事,戶部砸鍋賣鐵也要把漏洞補上。五十年前瓦剌兵臨京師的事不能再發生第二次。
“太子也知道了?”韓重把眉毛皺成倒八形。太子知道大同事也不聲張,是準備包庇他們嗎?
胡禦史瞅了瞅韓重的神色,似乎猜到了他的擔心。“太子心思叵測,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但太子不會做出枉顧大明利益的事。我等先探查清楚密雲作坊,商量如何處置二十多萬的流民。”
二十多萬的流民隻有工作和暫時容身之所,並無一畝土地傍身。萬一密雲作坊養不起這些人,又會是一大隱患。真不知道太子是如何打算的。至於第六個作坊的秘密,能查就查,查不了也就算了。總不會比二十萬流民的隱患更大。
“太子不會是想把二十萬人安排到河套吧?”張憲突發奇想。不然無法解釋太子為何要瞞著戶部不給流民們登記戶籍黃冊。
張憲的話猶如晴天霹靂,讓胡禦史失聲大叫,“所以太子真有可能把鐵器運到草原。不是要賣給韃靼人,而是要裝備流民?”
“太子把鐵器運到草原?”周經呆若木雞,“難怪內府突然加大遵化鐵冶的產量。”
“二十萬流民裏肯定還有老弱婦孺,把他們送上草原不是讓他們送死嗎?”韓重緊緊握住拳頭著急地道。
上任順天府尹張憲猶豫地道:“年前興王、衡王等藩王歸還直隸的王莊,皇上全部分給了流民。這些流民都登記造了黃冊,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本官那時還疑惑,流民中的青壯年去了哪裏。”
失了土地逃到直隸討生活的流民,很多都是青壯。體弱多病之人早死在逃亡的路途中。
“去探訪一下就知道了。”周經揉揉發脹的太陽穴。
韓重已經震驚的無以複加。此事環環相扣,難道太子年前就在打河套的主意了?細思極恐!太子現在才多大啊!
“哎,看來太子是真的缺銀子了。”胡禦史被朱厚照在河套付出的心血感動了。他心中一軟,想著如何暗中幫太子一把。
泡麵的事可行,兵部用夏糧交付,囚牛商行直接到百姓處收糧,於國於民有利。他們也不能平白地從太子手裏拿走水磨坊、榨油坊的技術,不如讓每家出一筆錢買技術。一家十兩銀子,聚少成多也是一大筆。
……
胡禦史他們還沒接近密雲作坊,朱厚照就收到了消息。
在商品經濟發達、資訊爆炸的兩個月亮世界,大部分人都有一顆靈活的頭腦。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展開副業,是大部分人的生存之道。不然僅僅隻靠工資如何發家致富。
朱厚照有身份和地位動用巨大的資源,更懂得用手段獲得最大利益。
比如賣慘。曾經主播圈流行過一陣子通過賣慘博取他人同情心賣貨。敬業的朱厚照當然不會錯過。但以朱厚照現在的身份,裝哭賣慘有損他的麵子。為了能把密雲作坊出產的產品賣個好價錢,他死了不少腦細胞。
“但願有效。不然怎麽對得起我的頭發。”朱厚照愁眉苦臉地拽著幾根頭發。
最近用腦過度,脫發現象有點嚴重。他不會和皇帝爹一樣禿頂吧?
“小爺,宣府有捷報。”
被朱厚照打發到司禮監的高鳳往他這跑得很勤,朝堂上一有動態就過來報信。
“宣府……捷報?”朱厚照笑得一臉玩味。
高鳳興奮地道:“韃靼人又打來了。這一次衛所將士出城追殺,反搶了韃靼人一百多匹戰馬!”
“嗬嗬。”接下來就要爆出大同的事了吧?
武將們先給皇帝爹一個好消息,再把壞消息報上去,小心思不少嘛。
不過,馬文升可不會繼續看戲。
他把戶部尚書周經,戶部右侍郎、前任順天府尹張憲,以及現任順天府尹韓重一起拉了去。雖然沒有太子的人帶路,找來順天府的父母官,密雲作坊的人也不得不放行。對戶部、順天府來說,想要統計出確切的戶籍黃冊,根本不可能忽視此處的二十多萬人口。
張憲像個木頭樁子一樣傻傻地站在刻有“密雲小鎮”的巨石前。“兩年前來此處時,這裏隻有密雲右衛。”
古北口是草原攻入中原的咽喉,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京畿要道。兩天前的弘治十年,韃靼小王子親自率兵入侵古北口。劍拔弩張時,張憲也曾來此處督軍。因將士守備森嚴,沒有給韃靼人找到破綻。也因為此地的重要性和危險性,方圓十裏範圍內除了衛所將士,沒有村落。
“太子把二十萬人安置在此地,我等竟然一無所知。”周經頭疼欲裂。難怪年後找不到大量流民的蹤跡。他讓官吏闖入權貴府邸統計人口,人沒找到還得罪了一幫子權貴。太子是存心難為他吧!
文質彬彬、儒雅穩重的韓重凝眉糾結:“太子與武官關係極好?”此處是密雲衛的衛所,太子若想瞞過順天府,必定有武官們的協助。
“英國公每日下午教太子兵法。掌密雲衛的高得林,是司禮監高鳳的親侄子。”胡禦史答道。
韓重憂心地問:“宣府、大同相繼出事。不知太子會不會阻擾調查。”
韓重曾任陝西布政使司,對陝西都司的那幫武將的德性知之甚深。對於宣府、大同出的事一點也不意外。太子一意孤行保河套,必須要獲得大同、宣府等地衛所的支持。韓重深怕太子橫插一腳維護武將,讓邊軍更加糜爛。一旦太子插手,皇上定然會站在太子一邊。犯事的武將和督軍被嚴懲的可能性不大。那些橫死的百姓真的就白死了。
“大同出了事?什麽事?”胡禦史一臉驚訝。
韓重沉默了。武將們官官相護瞞下大同的事在意料之中,內閣和馬尚書裝聾作啞就很有意思了。他剛被調入京師不足半年,一上任就被巡捕營分走了順天府的緝捕權責。京師水深,謹言慎行為上。
周經一聲唏噓:“三日前太子收到過一封北方急件,希望和大同的事無關。戶部怕是追不迴遼東的十萬兩預備銀。也沒銀子應付其餘的事。”
話雖如此,但周經知道一旦大同出了大事,戶部砸鍋賣鐵也要把漏洞補上。五十年前瓦剌兵臨京師的事不能再發生第二次。
“太子也知道了?”韓重把眉毛皺成倒八形。太子知道大同事也不聲張,是準備包庇他們嗎?
胡禦史瞅了瞅韓重的神色,似乎猜到了他的擔心。“太子心思叵測,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但太子不會做出枉顧大明利益的事。我等先探查清楚密雲作坊,商量如何處置二十多萬的流民。”
二十多萬的流民隻有工作和暫時容身之所,並無一畝土地傍身。萬一密雲作坊養不起這些人,又會是一大隱患。真不知道太子是如何打算的。至於第六個作坊的秘密,能查就查,查不了也就算了。總不會比二十萬流民的隱患更大。
“太子不會是想把二十萬人安排到河套吧?”張憲突發奇想。不然無法解釋太子為何要瞞著戶部不給流民們登記戶籍黃冊。
張憲的話猶如晴天霹靂,讓胡禦史失聲大叫,“所以太子真有可能把鐵器運到草原。不是要賣給韃靼人,而是要裝備流民?”
“太子把鐵器運到草原?”周經呆若木雞,“難怪內府突然加大遵化鐵冶的產量。”
“二十萬流民裏肯定還有老弱婦孺,把他們送上草原不是讓他們送死嗎?”韓重緊緊握住拳頭著急地道。
上任順天府尹張憲猶豫地道:“年前興王、衡王等藩王歸還直隸的王莊,皇上全部分給了流民。這些流民都登記造了黃冊,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本官那時還疑惑,流民中的青壯年去了哪裏。”
失了土地逃到直隸討生活的流民,很多都是青壯。體弱多病之人早死在逃亡的路途中。
“去探訪一下就知道了。”周經揉揉發脹的太陽穴。
韓重已經震驚的無以複加。此事環環相扣,難道太子年前就在打河套的主意了?細思極恐!太子現在才多大啊!
“哎,看來太子是真的缺銀子了。”胡禦史被朱厚照在河套付出的心血感動了。他心中一軟,想著如何暗中幫太子一把。
泡麵的事可行,兵部用夏糧交付,囚牛商行直接到百姓處收糧,於國於民有利。他們也不能平白地從太子手裏拿走水磨坊、榨油坊的技術,不如讓每家出一筆錢買技術。一家十兩銀子,聚少成多也是一大筆。
……
胡禦史他們還沒接近密雲作坊,朱厚照就收到了消息。
在商品經濟發達、資訊爆炸的兩個月亮世界,大部分人都有一顆靈活的頭腦。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展開副業,是大部分人的生存之道。不然僅僅隻靠工資如何發家致富。
朱厚照有身份和地位動用巨大的資源,更懂得用手段獲得最大利益。
比如賣慘。曾經主播圈流行過一陣子通過賣慘博取他人同情心賣貨。敬業的朱厚照當然不會錯過。但以朱厚照現在的身份,裝哭賣慘有損他的麵子。為了能把密雲作坊出產的產品賣個好價錢,他死了不少腦細胞。
“但願有效。不然怎麽對得起我的頭發。”朱厚照愁眉苦臉地拽著幾根頭發。
最近用腦過度,脫發現象有點嚴重。他不會和皇帝爹一樣禿頂吧?
“小爺,宣府有捷報。”
被朱厚照打發到司禮監的高鳳往他這跑得很勤,朝堂上一有動態就過來報信。
“宣府……捷報?”朱厚照笑得一臉玩味。
高鳳興奮地道:“韃靼人又打來了。這一次衛所將士出城追殺,反搶了韃靼人一百多匹戰馬!”
“嗬嗬。”接下來就要爆出大同的事了吧?
武將們先給皇帝爹一個好消息,再把壞消息報上去,小心思不少嘛。
不過,馬文升可不會繼續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