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人性的惡極易在名、利、權的漩渦中心被放大。
在兩個月亮世界,有主播為了直播間的人氣、粉絲的打賞,做出虐待動物等違背道德、觸犯法律、漠視生命的瘋狂行為。但和大明武官的所作所為相比,連小兒科都算不上。
朱厚照手邊放著一疊卷宗。是劉健從臨近京師的幾個按察使司調來,全是武官犯下的罪案。虐殺軍戶、***女、逼良為娼、搶劫殺人種種暴行罄竹難書。克扣軍餉、放高利貸、霸占軍囤、強迫軍士淪為奴仆、受賄、索賄等不勝枚舉。
“啟稟殿下,武官世襲造成軍隊中下層武官階級固化,他們一級級官官相護,所犯罪行不易被察覺。在駐地膽大妄為,軍戶深受其害。又有公主子孫、後妃娘家子弟、勳貴子弟寄祿錦衣衛中,世代襲承。錦衣衛武官多達數千人之巨。這群人毫無顧忌吞並百姓土地,民怨沸騰。”
劉健準備多日,手頭的資料充足,說話理直氣壯、鏗鏘有力。
“年前京師缺糧,雖有官員瞞報至饑荒加重,也與邊疆屯田政策幾近廢弛有關。邊關武官中飽私囊,把軍屯化為私有。原本能自給自足的北邊,現在需要從京通倉調糧食養活。不但加重了京師糧倉的壓力,也增加了南方的賦稅。”
“修訂《文武職旁支襲蔭遞降法》,起到類似推恩令的作用,打破階級固化。”
朱厚照淡淡地瞟了眼劉健。“階級固化”是他匿名發表在揭帖欄的幾篇文章中的用詞。若真要解決階級固化的問題,隻怕得先推翻皇家。他就不信劉健不明白,改朝換代、新勢力上台才是打破階級固化最好的辦法。
朱厚照從中挑了一卷。卷中描述的是一衛所百戶收受當地一富戶雇傭,把富戶鄰居全族上下三十五口殺害,替富戶拿下鄰居的土地、房產。再翻了一份,一隊士兵運糧的時候經過小村子假扮劫匪搶劫,真麵目暴露,殺盡整個村子一百二十三口人。
合上卷宗,朱厚照掩下眼眸中的憤怒。人性中的惡,需要國家暴力機器強力壓製。大明這台機器故障頻出,如今的震懾力有限。欲帶皇冠必受其重。今後繼承家業,也要擔負起重振家業的重擔。任重道遠啊!
“本宮不反對。李公公批紅吧。”
有了朱厚照的同意,李榮小心翼翼地在《文武職旁支襲蔭遞降法》的奏章上蓋印。
有票擬和批紅的奏章才能生效,六部收到後依章辦事。如果沒有批紅,官員們萬萬不敢執行。若隻有批紅沒有票擬,六科敢仗著規矩退迴中旨。皇帝想要繞過內閣執行,先得更換內閣成員。
說實話,朱厚照覺得這套雙保險係統比兩個月亮世界的議會製好。
有能力壓製所有者,或獨裁,或成為權臣。能力欠缺者可得到輔助。都挺好的。
朱厚照輕易的同意,令劉健不由得多了幾分打量。太子一手揭帖欄,簡單又粗暴,偏偏讓他們投鼠忌器。原本用來密奏的揭帖,差點成為武周時期供人舉報的銅匭。此風不可長!匿名舉報的先例一開,朝臣們還怎麽處理政務!
朱厚照笑眯眯地問:“首輔大人,本宮有個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殿下請講。”劉健挺了挺身子,嚴陣以待。
朱厚照給出小建議:“光節流不開源,也不是長久之道。不如開武舉,從天下軍戶中遴選武官?”
武舉起源於武周,元代廢止。大明雖重啟,但詳細的製度在成化朝時才確定下來,還是汪直的提議。武舉仿製科舉,同樣設鄉試、會試。因為是選拔指揮作戰的武官,需能文能武。先考策略,再考弓馬。且策略不中者不得參與弓馬考試。
與科舉三年一次不同,六年一次的武舉未必能如期舉行。比如上一屆是弘治六年,今年應該開武舉,但朝廷至今沒有音訊。
主要是,不重視。
以及,武官太多了!
虛職、實職武官眾多,朝廷都快負擔不起俸祿!
朱厚照心裏嘀咕:皇帝爹為了仁厚的人設,賞賜出去太多武職。如果要搞武舉,財政怕是有困難。
劉健沒有馬上迴答:“臣需與馬尚書等人商議。”
“當然!以上隻是本宮不成熟的小建議。諸位大人施政經驗豐富,你們的考慮會更周全。”朱厚照露出弘治帝的同款溫和笑臉。
他提出開武舉建議,在收獲武官人心時已經加分。成功不成功不重要。
錢是英雄膽。手中若有錢,他以太子身份擔保今年能開武舉。
沒錢,先慫著吧~
九天的奏折花了一下午看完。效率絕對杠杠的!
離放衙還有半個時辰,朱厚照勾勾手指,讓隨行的黃獻取出鉛槧和速寫紙。朱厚照節選感興趣的奏折內容抄了下來。比如在朵顏三衛攻入遼東衛所的奏折中,摘錄官兵追出塞斬首149人,獲得馬匹2匹,獎勵鎮守太監、總兵官官紳一級、賜衣、鈔一千貫。
朱厚照摸著下巴想了想,劃去“鈔一千貫”。京師一貫寶鈔賣3文,一千貫寶鈔3000文。700文折銀1兩。總共賞賜4兩多銀子!
難怪一直沒取消官麵上的大明寶鈔。原來是為了賞賜的時候宣旨好聽!
劉健氣得嘴歪:“殿下!”
文淵閣的奏折屬於機密,隻有經過允許的內容才會讓通政司登入邸報刊發下去。
“本宮心中有數。本宮用列祖列宗的名義發誓,絕對不把朝廷機密要事泄露出去。”朱厚照信誓旦旦,“消息登在《京報》上能賣錢。第二期京報刊印一次賺了1000多兩,交了30多兩的商稅。”
太仆寺新任少卿上書草場改革的幾點意見。票擬、批紅都全了,隻等太仆寺落實。不錯,之前讓寧瑾上心馬政,他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朱厚照打算在第三期《京報》上透露點消息,讓佃種牧草的農戶高興高興。
劉健能說什麽?難道為了此等小事和監國太子吵架?
李東陽對朱厚照用來抄寫的速寫紙很敢興趣。鉛槧自古有之,隻不過把夾住鉛條的木板換成圓形而已。但速寫紙明顯與宣紙不同。李東陽要了張,用狼毫筆寫下幾個字,墨水暈開,字跡糊掉。李東陽皺眉。
“速寫紙厚,但不吸水。弘仁殿為鉛槧研究出的專用紙張。方便攜帶與速寫。”朱厚照解釋道。
劉健哼哼:“浪費!”
“速寫紙采用甘蔗渣為原料,是廢物利用,不是浪費。看來閣老們沒去過囚牛商行!速寫紙成本低廉、賣價便宜。是囚牛商行裏賣得最快的商品。”朱厚照聳肩。
花十文可以買一百張a4紙大小的速寫紙,外加送一隻鉛槧。比筆墨毛邊紙實惠多了,深受商人、小吏歡迎。
他可是一直在努力賺錢養家!
在兩個月亮世界,有主播為了直播間的人氣、粉絲的打賞,做出虐待動物等違背道德、觸犯法律、漠視生命的瘋狂行為。但和大明武官的所作所為相比,連小兒科都算不上。
朱厚照手邊放著一疊卷宗。是劉健從臨近京師的幾個按察使司調來,全是武官犯下的罪案。虐殺軍戶、***女、逼良為娼、搶劫殺人種種暴行罄竹難書。克扣軍餉、放高利貸、霸占軍囤、強迫軍士淪為奴仆、受賄、索賄等不勝枚舉。
“啟稟殿下,武官世襲造成軍隊中下層武官階級固化,他們一級級官官相護,所犯罪行不易被察覺。在駐地膽大妄為,軍戶深受其害。又有公主子孫、後妃娘家子弟、勳貴子弟寄祿錦衣衛中,世代襲承。錦衣衛武官多達數千人之巨。這群人毫無顧忌吞並百姓土地,民怨沸騰。”
劉健準備多日,手頭的資料充足,說話理直氣壯、鏗鏘有力。
“年前京師缺糧,雖有官員瞞報至饑荒加重,也與邊疆屯田政策幾近廢弛有關。邊關武官中飽私囊,把軍屯化為私有。原本能自給自足的北邊,現在需要從京通倉調糧食養活。不但加重了京師糧倉的壓力,也增加了南方的賦稅。”
“修訂《文武職旁支襲蔭遞降法》,起到類似推恩令的作用,打破階級固化。”
朱厚照淡淡地瞟了眼劉健。“階級固化”是他匿名發表在揭帖欄的幾篇文章中的用詞。若真要解決階級固化的問題,隻怕得先推翻皇家。他就不信劉健不明白,改朝換代、新勢力上台才是打破階級固化最好的辦法。
朱厚照從中挑了一卷。卷中描述的是一衛所百戶收受當地一富戶雇傭,把富戶鄰居全族上下三十五口殺害,替富戶拿下鄰居的土地、房產。再翻了一份,一隊士兵運糧的時候經過小村子假扮劫匪搶劫,真麵目暴露,殺盡整個村子一百二十三口人。
合上卷宗,朱厚照掩下眼眸中的憤怒。人性中的惡,需要國家暴力機器強力壓製。大明這台機器故障頻出,如今的震懾力有限。欲帶皇冠必受其重。今後繼承家業,也要擔負起重振家業的重擔。任重道遠啊!
“本宮不反對。李公公批紅吧。”
有了朱厚照的同意,李榮小心翼翼地在《文武職旁支襲蔭遞降法》的奏章上蓋印。
有票擬和批紅的奏章才能生效,六部收到後依章辦事。如果沒有批紅,官員們萬萬不敢執行。若隻有批紅沒有票擬,六科敢仗著規矩退迴中旨。皇帝想要繞過內閣執行,先得更換內閣成員。
說實話,朱厚照覺得這套雙保險係統比兩個月亮世界的議會製好。
有能力壓製所有者,或獨裁,或成為權臣。能力欠缺者可得到輔助。都挺好的。
朱厚照輕易的同意,令劉健不由得多了幾分打量。太子一手揭帖欄,簡單又粗暴,偏偏讓他們投鼠忌器。原本用來密奏的揭帖,差點成為武周時期供人舉報的銅匭。此風不可長!匿名舉報的先例一開,朝臣們還怎麽處理政務!
朱厚照笑眯眯地問:“首輔大人,本宮有個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殿下請講。”劉健挺了挺身子,嚴陣以待。
朱厚照給出小建議:“光節流不開源,也不是長久之道。不如開武舉,從天下軍戶中遴選武官?”
武舉起源於武周,元代廢止。大明雖重啟,但詳細的製度在成化朝時才確定下來,還是汪直的提議。武舉仿製科舉,同樣設鄉試、會試。因為是選拔指揮作戰的武官,需能文能武。先考策略,再考弓馬。且策略不中者不得參與弓馬考試。
與科舉三年一次不同,六年一次的武舉未必能如期舉行。比如上一屆是弘治六年,今年應該開武舉,但朝廷至今沒有音訊。
主要是,不重視。
以及,武官太多了!
虛職、實職武官眾多,朝廷都快負擔不起俸祿!
朱厚照心裏嘀咕:皇帝爹為了仁厚的人設,賞賜出去太多武職。如果要搞武舉,財政怕是有困難。
劉健沒有馬上迴答:“臣需與馬尚書等人商議。”
“當然!以上隻是本宮不成熟的小建議。諸位大人施政經驗豐富,你們的考慮會更周全。”朱厚照露出弘治帝的同款溫和笑臉。
他提出開武舉建議,在收獲武官人心時已經加分。成功不成功不重要。
錢是英雄膽。手中若有錢,他以太子身份擔保今年能開武舉。
沒錢,先慫著吧~
九天的奏折花了一下午看完。效率絕對杠杠的!
離放衙還有半個時辰,朱厚照勾勾手指,讓隨行的黃獻取出鉛槧和速寫紙。朱厚照節選感興趣的奏折內容抄了下來。比如在朵顏三衛攻入遼東衛所的奏折中,摘錄官兵追出塞斬首149人,獲得馬匹2匹,獎勵鎮守太監、總兵官官紳一級、賜衣、鈔一千貫。
朱厚照摸著下巴想了想,劃去“鈔一千貫”。京師一貫寶鈔賣3文,一千貫寶鈔3000文。700文折銀1兩。總共賞賜4兩多銀子!
難怪一直沒取消官麵上的大明寶鈔。原來是為了賞賜的時候宣旨好聽!
劉健氣得嘴歪:“殿下!”
文淵閣的奏折屬於機密,隻有經過允許的內容才會讓通政司登入邸報刊發下去。
“本宮心中有數。本宮用列祖列宗的名義發誓,絕對不把朝廷機密要事泄露出去。”朱厚照信誓旦旦,“消息登在《京報》上能賣錢。第二期京報刊印一次賺了1000多兩,交了30多兩的商稅。”
太仆寺新任少卿上書草場改革的幾點意見。票擬、批紅都全了,隻等太仆寺落實。不錯,之前讓寧瑾上心馬政,他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朱厚照打算在第三期《京報》上透露點消息,讓佃種牧草的農戶高興高興。
劉健能說什麽?難道為了此等小事和監國太子吵架?
李東陽對朱厚照用來抄寫的速寫紙很敢興趣。鉛槧自古有之,隻不過把夾住鉛條的木板換成圓形而已。但速寫紙明顯與宣紙不同。李東陽要了張,用狼毫筆寫下幾個字,墨水暈開,字跡糊掉。李東陽皺眉。
“速寫紙厚,但不吸水。弘仁殿為鉛槧研究出的專用紙張。方便攜帶與速寫。”朱厚照解釋道。
劉健哼哼:“浪費!”
“速寫紙采用甘蔗渣為原料,是廢物利用,不是浪費。看來閣老們沒去過囚牛商行!速寫紙成本低廉、賣價便宜。是囚牛商行裏賣得最快的商品。”朱厚照聳肩。
花十文可以買一百張a4紙大小的速寫紙,外加送一隻鉛槧。比筆墨毛邊紙實惠多了,深受商人、小吏歡迎。
他可是一直在努力賺錢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