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當日,在京師百姓湧去糧店搶糧的時候,開在京師內城九門附近的彩票點,被同時貼上了揭帖。揭帖揭露禮部尚書徐瓊的兩大罪狀。


    至此揭開了弘治十二年黑色二月的開端。


    京師熱議徐瓊、偷偷摸摸隱喻張皇後的時候,弘治帝昏迷的消息如驚雷一般傳遍天下。


    大明上下恐慌之情還沒有蔓延開,彩票點被撕下的揭帖重新粘上,其後附上太子監國的重磅消息。


    九歲的太子能監國嗎?


    朝野內外並不知道太子是否有履行監國的能力,但京師的局勢並未發生動蕩。皇宮穩妥,朝堂安穩,京師與平常無異。


    一日後,弘治帝醒來。


    官員們沒有在奉天殿坍台上見到清醒的弘治帝,沒有看到太子監國消息被撤下的痕跡。等了半天,等到了朝陽門有運糧隊伍絡繹不絕送糧入囚牛商行。


    京師缺糧的謠言起源於戶部的一則通告。戶部通告京師官吏,二月俸祿取消祿米改發囚牛寶鈔。直隸有資格食廩的生員、秀才、舉人等同樣接到官府通知,二月的廩米取消,改成囚牛寶鈔。


    不知怎麽的,傳出去變成了京師缺糧。年前缺糧餓死人的消息太嚇人,造成了京師百姓恐慌性搶糧。


    看到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運抵囚牛商行,人群中有人猜測戶部取消祿米、廩米的原因在此。


    很多人說,京師不缺糧。不然弘治帝也不會取消山東去年的夏糧。江南的糧食運不來,不還有湖廣嘛!


    百姓圍觀時,有一個麻袋從腳夫的肩上掉落,灑出一地的大米。囚牛商行裝不下,緊急聯係總督倉場,把大部分大米暫存在皇城四倉的東安門倉。有官吏能證明存入東安門倉都是貨真價實的大米。


    為了澄清虛假消息,彩票點宣布生肖彩票、時時樂不再接受大米和寶鈔購買。


    因為突發事件,購買生肖彩票的日期從二月二日延長到二月五日。從糧店搶米迴家,手持一疊寶鈔等候在彩票點期待中獎的百姓不滿了。彩票點前圍了數千人!


    為了避免在特殊時期發生意外事故,彩票點馬上收迴新的規定,恢複大米和寶鈔購買彩票的權利。缺糧的謠傳下,幾乎沒人會用大米購買彩票。彩票點收到了全是大明寶鈔。


    一張彩票二十文,或者五貫寶鈔。有鈔戶私下以十五文打包價出售五貫寶鈔。相當於一張彩票隻要十五文!不傻的人肯定用寶鈔買彩票。


    買彩票的同時,是不是看到蒙麵戴鬥笠的黑衣人貼上新的揭帖。


    有人故意把影射張皇後的揭帖貼在彩票點。太子反其道而行,在彩票點旁樹起一塊一丈見長的木板,命名“揭帖欄”。提供漿糊,專門用來張貼揭帖。有東廠番子在揭帖欄徘徊,不是抓貼揭帖的人,而是撕去揭帖的人。


    “我要揭發糧荒背後的真相。沒聽說京師的大小胡同裏有餓死的人,隻感受到年前迴落的大米又漲價了。詛咒哪些缺德抄高糧價的商人,咒他們生兒子沒**!”


    揭帖欄的內容五花八門。有文縐縐的錦繡文章,也有滿是髒話的大白話,還有諷刺連環畫。無一例外,九門旁九個揭帖欄最上麵的,都是最早期彈劾徐瓊的揭帖。不過看多了揭帖,那張的內容也就那麽迴事。新的揭帖更有看頭。


    “瞧,又有人貼新內容了。”


    人群中有識字的上前給眾人宣讀:“宸太妃曾為揚州瘦馬,被杭州鎮守太監章壽收為養女送入宮中。”


    “臥槽!”


    “揚州瘦馬是什麽意思?”


    “比青樓妓子高一級的那種女人。”


    “什麽!青樓女子當上了先皇的宮妃!”


    “何人膽敢誹謗皇族!”特意趕來此地巡查的中城兵馬指揮王洵聽到有人議論,衝進人群中要把說話的人揪出來。


    “朝廷命官無辜打人!”


    “救命啊!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


    巡捕營提督官張桐正巧趕到阻止:“王指揮,你在做什麽!”


    “抓誹謗皇族之人。”彩票點人太多,王洵鬧得雞飛狗跳還沒抓到人。


    張桐沉聲問:“證據呢?”


    “在場很多人都聽到。”王洵吼道。


    “沒人誹謗。”


    “我沒聽到。”


    “……”人群一堆否認的聲音。


    王洵氣得七竅生煙:“聽到的站出來!本指揮重重有賞。”


    結果現場沒一人出來指證。


    王洵知道議論的源頭在哪,衝到揭帖欄準備撕下揭帖。


    突然有人無聲無息靠近:“王指揮想去詔獄住幾天?”


    王洵一抬頭,眼孔一縮。剛混在人群中的一個大漢舉著東廠腰牌。


    “有人誹謗皇族!該撕。”王洵據理力爭。


    “誹謗還是事實得查實。”大漢摳摳鼻孔,“太子殿下有令,任何人不得破壞揭帖欄。太祖廣開言路,允許言官聞風奏報。竟沒想到會有人張貼揭帖彈劾朝廷命官。定是言官群體出了問題。殿下想知道民間真正的輿情。”


    王洵大怒:“議論皇室也不管嗎?”


    “王指揮沒瞧見上麵有大罵殿下與民爭利的揭帖嗎?”大漢渾不在意。


    揭帖上罵太子的不止與民爭利一點,還有縱馬傷人、縱容宦官斂財、不敬師長等等。


    也有罵弘治帝的。說什麽皇上包庇壽寧侯欺壓百姓。


    罵當今皇上和太子的揭帖沒撕去,罵一個宮妃的算得上什麽。


    王洵聽人群中有人在問:“王指揮怎麽發火了?”


    “王指揮的女兒嫁給了岐王。宸太妃是岐王的生母。”


    “原來如此。青樓……”


    “誰說的!”王洵整個人都要炸了,但現場人實在太多,他找不到罪魁禍首。


    巡捕營和東廠一旁看戲,置若罔聞。


    官員們對揭帖欄的出現褒貶不一。發現貼上任何內容東廠都不會抓人後,官員反對的聲音並不強烈。弘治帝養病休朝,名義上監國的太子不見蹤影,內閣主政。特殊時期沒必要關注小小的揭帖欄。


    三位內閣閣臣想管也沒精力管。朝政的擔子都壓在他們身上。監國的太子粗粗掃一眼他們的票擬,再讓掌印太監李榮批紅,並不發表任何意見。太子隻是說“誰批的奏折出了事誰擔責”而已。


    有內閣誥敕房舍人跌跌撞撞地衝進文淵閣:“不好了,揭帖欄出了新的匿名揭帖,建議朝廷‘商稅加半,田賦減半’。”


    劉健臉上布滿陰雲:“殿下,您在玩火!”


    朱厚照噗呲一笑,這才哪到哪。


    “首輔大人,這篇《大明財政困局》鞭辟入裏,您一定要看。”胡禦史手裏拿著剛抄下的揭帖內容。


    “寫《論官紳一體納糧》之人其心可誅,該殺!”周經飛奔而來。


    馬文升暴躁地殺上文淵閣:“豈能容忍《乞丐皇帝為何幫不了天下百姓》之類的東西出現在人前,內閣不準備管管嗎?”


    朱厚照抱著雙手說風涼話:“規矩既是束縛,也是保護。有人打破規矩,就要承受反噬的後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