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胡禦史說對了,朝堂就和市集一樣,有商有量。
弘治帝和首輔劉健在一問一答之間,開了從未有過的出租鹽場一事。看似輕而易舉,實則背後早就談妥了交易。
山東布政使雍泰因為即將上繳的夏糧打上戶部。山東和直隸一樣遭遇了旱災,糧食減產。如果按照往年的田賦納稅,山東百姓會與直隸一樣餓死一批人。雍泰因為上頭有人打過招唿,遲報了山東的旱情。此次京察血洗了直隸官場。上頭的人原先給出的承諾作廢,急得雍泰顧不上京察,鬧到了弘治帝麵前。
弘治帝原想把事情推給內閣。既然當初有能力鼓動直隸官員欺上瞞下,現在就應該有能力擦幹淨屁股。三位內閣閣臣很冤,此事與他們無關,但他們職責所在不得不抗下所有。左右為難的當屬戶部尚書周經。他要聽弘治帝,也要聽內閣的。
弘治帝同意免去山東去年的夏糧,三方都有台階下。周經也知道如今的大明其實不缺糧,糧食就像那啥一樣,擠擠也就有了。
大佬們商定的事,自然沒有下麵的人置喙的地步。
鹽引的價格降了下來,上交的產量多了兩成。都察院怎麽算,都沒算出戶部吃虧,更沒人多言。隻是派出胡禦史盯住天津長蘆鹽場,怕太子苛刻鹽戶。
朱厚照原以為會花些時日才能搞定的事,兩日內就有了結果。
朱厚照一高興,借口肚子痛,單方麵停了文華殿的講課。
“張永,你來負責鹽場。別忽略了鹽戶。用新式曬鹽法能節省大量的勞力,多出來的鹽戶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運輸、調去榨甘蔗汁等。你要記住,勞力用好了也是一大筆財富!”
心花怒放的朱厚照一刻也不想耽誤,恨不得手下的人今日就去接管鹽場。
張永是宮裏的老人。曾經在乾清宮伺候過憲宗爺爺。他調來端本宮沒幾年,一直挺低調的。朱厚照根據舒三整理出的宮人名冊,把他找出來抬上去。不為別的,就衝著張永曾在憲宗爺爺身邊伺候,熟悉很多成化朝得勢的太監,尤其是伺候過萬貴妃的人。
這宮裏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和成化朝得勢的太監脫不開關係。當初有一部人與皇帝爹結怨,皇帝爹登基後為了仁厚的人設沒有處置他們。他們光榮退休,隱居在京師繼續發光發熱。
突然被重用的張永一臉錯愕,覺得難以置信。
“鹽場增產,一是看風力水車,二是看鹽池。你隻需要聽從本宮派去的工匠指導辦事,並讓鹽戶們乖乖聽話便可。”朱厚照找了個借口搪塞。
不管在皇宮還是宮外,工匠的地位一如既往的低。張永還從沒聽說過宮裏派出去管事的太監要聽工匠的話。但小爺抬舉匠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到解釋了小爺為何會突然重用他了。因為他資曆足,為人低調,平日和老木匠的關係處的相當不錯。
不能叫老木匠了。應該稱唿他為朱魯班。老木匠是孤兒,之前的名字是內宮監一位少監給取的。老木匠根據朱厚照的描述弄出來水力大紡車和飛梭織布機。又根據朱厚照的異想天開,融合了風車和水車的概念,弄出了能把海水提取到鹽池的風力水車。弘治帝一高興之下,特賜老木匠國姓。
老木匠喜若癲狂。為了不負皇恩,特意以魯班為名,激勵自己趕超祖師爺魯班的手藝。
這次朱魯班與張永同行,指導鹽場建風力水車。張永把朱厚照搪塞的話當了真,明裏暗裏都以朱魯班為尊。在朱厚照不知道的情況下,匠人在端本宮的地位水漲船高,成了非常獨特的一群人。
朱魯班、張永剛離開端本殿,壽寧侯和建昌伯兄弟連袖而來。
“照哥兒一點也不像肚子痛的樣子。”建昌伯當麵拆穿朱厚照的謊言。
朱厚照臉皮超級皮厚:“剛蹲坑拉幹淨,現在不疼了。小舅不信可以去淨室查看,裏麵味道濃鬱得能熏死人。”
建昌伯皮膚白皙、俊朗非凡,看上去和長相秀氣的朱厚照有三四分的相似。自打朱厚照出生,總有非皇後親子的謠言。張皇後常召幼弟進宮,就為了甥舅兩人待一起玩鬧,以攻破謠言。建昌伯被家人寵壞了,又年輕氣盛,很像兩個月亮世界肆意的年輕人。朱厚照和他挺投緣,常能聊到一塊去。
不過朱厚照非常鄙視建昌伯猥褻宮女的行為。不是因為衝撞了皇權,而是建昌伯做了身為太子的他做不到的事。宮裏有一群水靈靈的小姐姐,他隻能遠遠看著,連親近的機會都沒有。
都怪坑孫子的憲宗爺爺。寵什麽女人不好,要寵從小貼身伺候、大了17歲的宮女!憲宗爺爺給後宮的女人們造成了無法磨滅的恐懼記憶。從太皇太後、皇太後到女官,那麽多雙眼睛全都盯著朱厚照,確保朱厚照接觸不到一個小姐姐。在讓朱厚照遠離宮女這方麵,深受萬貴妃迫害的皇帝爹也是舉雙手讚成的。
建昌伯挑眉:“有段時間沒見了,照哥兒嘴巴越發利索。”
“那是,不看看我小舅是誰!小舅一張嘴,能把禦史言官氣吐血。”朱厚照拱手表示佩服。
“嘿嘿嘿,照哥兒氣人的功力遠在小舅之上啊。虧你想得出《京報》的餿主意。”建昌伯甘拜下風。
朱厚照眼角一抽,他急不可耐地弄出《京報》,是見不得皇後娘全攬了牛痘法的好處。《京報》一出,能搶下一點風頭是一點。
畢竟他還欠著二十四衙門太監們六萬五千兩的本錢。
他真不是會為他人做嫁衣的慈善人士。
朱厚照仔細端詳大舅、小舅的表情,發現他們都沒察覺他的真正用意。
他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呢?
建昌伯打了半天哈哈終於暴露出了此次前來的目的:“照哥兒要租用鹽場?”
“製冰技術流了出去,今年賣冰賺不了多少。”壽寧侯幽幽地補充一句。
“我要在密雲建紡織作坊。兩位舅舅可有興趣?”朱厚照醜話先說在前頭,“鹽乃是朝廷專營的營生,兩位舅舅碰不得。”
壽寧侯驚起:“照哥兒舍得把你捂得嚴嚴實實的紡織作坊交給舅舅們經營?”
“我早就說大哥想得太多。照哥兒是我們的親外甥,有好東西肯定會想著我們。”建昌伯翹起二郎腿嘚瑟地道。
“大舅……”朱厚照用受傷的眼神看了眼壽寧侯,輕輕一歎。
獨愴然而涕下的表情到位。
壽寧侯很自責,說了一通好話。
於是,甥舅三人圍坐一起用了午膳,感情又進了一步。
最後,會麵在友好的氛圍下解散。
“小爺真的要把紡織作坊給壽寧侯、建昌伯經營?”親眼看著朱厚照從無到有折騰出弘仁殿的黃獻很不舍。
朱厚照無所謂:“紡織作坊交給誰管都一樣。”
他有自知之明。他能無礙地租下鹽場,和太子的身份脫不開關係。換個人要租,皇帝爹和劉健非得把對方整掉一層皮。
搞事業隻是過程。
他搞《京報》、囚牛商行、奶茶鋪子等等,主要是為了繼承家業!
就像紡織作坊,真正的核心不在作坊,而是紡織機械。
隻是看透的人幾乎沒有。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真香!
弘治帝和首輔劉健在一問一答之間,開了從未有過的出租鹽場一事。看似輕而易舉,實則背後早就談妥了交易。
山東布政使雍泰因為即將上繳的夏糧打上戶部。山東和直隸一樣遭遇了旱災,糧食減產。如果按照往年的田賦納稅,山東百姓會與直隸一樣餓死一批人。雍泰因為上頭有人打過招唿,遲報了山東的旱情。此次京察血洗了直隸官場。上頭的人原先給出的承諾作廢,急得雍泰顧不上京察,鬧到了弘治帝麵前。
弘治帝原想把事情推給內閣。既然當初有能力鼓動直隸官員欺上瞞下,現在就應該有能力擦幹淨屁股。三位內閣閣臣很冤,此事與他們無關,但他們職責所在不得不抗下所有。左右為難的當屬戶部尚書周經。他要聽弘治帝,也要聽內閣的。
弘治帝同意免去山東去年的夏糧,三方都有台階下。周經也知道如今的大明其實不缺糧,糧食就像那啥一樣,擠擠也就有了。
大佬們商定的事,自然沒有下麵的人置喙的地步。
鹽引的價格降了下來,上交的產量多了兩成。都察院怎麽算,都沒算出戶部吃虧,更沒人多言。隻是派出胡禦史盯住天津長蘆鹽場,怕太子苛刻鹽戶。
朱厚照原以為會花些時日才能搞定的事,兩日內就有了結果。
朱厚照一高興,借口肚子痛,單方麵停了文華殿的講課。
“張永,你來負責鹽場。別忽略了鹽戶。用新式曬鹽法能節省大量的勞力,多出來的鹽戶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運輸、調去榨甘蔗汁等。你要記住,勞力用好了也是一大筆財富!”
心花怒放的朱厚照一刻也不想耽誤,恨不得手下的人今日就去接管鹽場。
張永是宮裏的老人。曾經在乾清宮伺候過憲宗爺爺。他調來端本宮沒幾年,一直挺低調的。朱厚照根據舒三整理出的宮人名冊,把他找出來抬上去。不為別的,就衝著張永曾在憲宗爺爺身邊伺候,熟悉很多成化朝得勢的太監,尤其是伺候過萬貴妃的人。
這宮裏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和成化朝得勢的太監脫不開關係。當初有一部人與皇帝爹結怨,皇帝爹登基後為了仁厚的人設沒有處置他們。他們光榮退休,隱居在京師繼續發光發熱。
突然被重用的張永一臉錯愕,覺得難以置信。
“鹽場增產,一是看風力水車,二是看鹽池。你隻需要聽從本宮派去的工匠指導辦事,並讓鹽戶們乖乖聽話便可。”朱厚照找了個借口搪塞。
不管在皇宮還是宮外,工匠的地位一如既往的低。張永還從沒聽說過宮裏派出去管事的太監要聽工匠的話。但小爺抬舉匠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到解釋了小爺為何會突然重用他了。因為他資曆足,為人低調,平日和老木匠的關係處的相當不錯。
不能叫老木匠了。應該稱唿他為朱魯班。老木匠是孤兒,之前的名字是內宮監一位少監給取的。老木匠根據朱厚照的描述弄出來水力大紡車和飛梭織布機。又根據朱厚照的異想天開,融合了風車和水車的概念,弄出了能把海水提取到鹽池的風力水車。弘治帝一高興之下,特賜老木匠國姓。
老木匠喜若癲狂。為了不負皇恩,特意以魯班為名,激勵自己趕超祖師爺魯班的手藝。
這次朱魯班與張永同行,指導鹽場建風力水車。張永把朱厚照搪塞的話當了真,明裏暗裏都以朱魯班為尊。在朱厚照不知道的情況下,匠人在端本宮的地位水漲船高,成了非常獨特的一群人。
朱魯班、張永剛離開端本殿,壽寧侯和建昌伯兄弟連袖而來。
“照哥兒一點也不像肚子痛的樣子。”建昌伯當麵拆穿朱厚照的謊言。
朱厚照臉皮超級皮厚:“剛蹲坑拉幹淨,現在不疼了。小舅不信可以去淨室查看,裏麵味道濃鬱得能熏死人。”
建昌伯皮膚白皙、俊朗非凡,看上去和長相秀氣的朱厚照有三四分的相似。自打朱厚照出生,總有非皇後親子的謠言。張皇後常召幼弟進宮,就為了甥舅兩人待一起玩鬧,以攻破謠言。建昌伯被家人寵壞了,又年輕氣盛,很像兩個月亮世界肆意的年輕人。朱厚照和他挺投緣,常能聊到一塊去。
不過朱厚照非常鄙視建昌伯猥褻宮女的行為。不是因為衝撞了皇權,而是建昌伯做了身為太子的他做不到的事。宮裏有一群水靈靈的小姐姐,他隻能遠遠看著,連親近的機會都沒有。
都怪坑孫子的憲宗爺爺。寵什麽女人不好,要寵從小貼身伺候、大了17歲的宮女!憲宗爺爺給後宮的女人們造成了無法磨滅的恐懼記憶。從太皇太後、皇太後到女官,那麽多雙眼睛全都盯著朱厚照,確保朱厚照接觸不到一個小姐姐。在讓朱厚照遠離宮女這方麵,深受萬貴妃迫害的皇帝爹也是舉雙手讚成的。
建昌伯挑眉:“有段時間沒見了,照哥兒嘴巴越發利索。”
“那是,不看看我小舅是誰!小舅一張嘴,能把禦史言官氣吐血。”朱厚照拱手表示佩服。
“嘿嘿嘿,照哥兒氣人的功力遠在小舅之上啊。虧你想得出《京報》的餿主意。”建昌伯甘拜下風。
朱厚照眼角一抽,他急不可耐地弄出《京報》,是見不得皇後娘全攬了牛痘法的好處。《京報》一出,能搶下一點風頭是一點。
畢竟他還欠著二十四衙門太監們六萬五千兩的本錢。
他真不是會為他人做嫁衣的慈善人士。
朱厚照仔細端詳大舅、小舅的表情,發現他們都沒察覺他的真正用意。
他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呢?
建昌伯打了半天哈哈終於暴露出了此次前來的目的:“照哥兒要租用鹽場?”
“製冰技術流了出去,今年賣冰賺不了多少。”壽寧侯幽幽地補充一句。
“我要在密雲建紡織作坊。兩位舅舅可有興趣?”朱厚照醜話先說在前頭,“鹽乃是朝廷專營的營生,兩位舅舅碰不得。”
壽寧侯驚起:“照哥兒舍得把你捂得嚴嚴實實的紡織作坊交給舅舅們經營?”
“我早就說大哥想得太多。照哥兒是我們的親外甥,有好東西肯定會想著我們。”建昌伯翹起二郎腿嘚瑟地道。
“大舅……”朱厚照用受傷的眼神看了眼壽寧侯,輕輕一歎。
獨愴然而涕下的表情到位。
壽寧侯很自責,說了一通好話。
於是,甥舅三人圍坐一起用了午膳,感情又進了一步。
最後,會麵在友好的氛圍下解散。
“小爺真的要把紡織作坊給壽寧侯、建昌伯經營?”親眼看著朱厚照從無到有折騰出弘仁殿的黃獻很不舍。
朱厚照無所謂:“紡織作坊交給誰管都一樣。”
他有自知之明。他能無礙地租下鹽場,和太子的身份脫不開關係。換個人要租,皇帝爹和劉健非得把對方整掉一層皮。
搞事業隻是過程。
他搞《京報》、囚牛商行、奶茶鋪子等等,主要是為了繼承家業!
就像紡織作坊,真正的核心不在作坊,而是紡織機械。
隻是看透的人幾乎沒有。
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滋味,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