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中狀元的謝遷,生平第一次被人喊話“多讀點書”。


    謝遷臉上有點掛不住,從小培養的涵養有那麽一瞬間差點消散。


    “若臣記得沒錯,水力大紡車最多同時運轉四五十個錠子。達不到一晝夜紡兩石紗的程度。”謝遷不再藏拙,說出了他所了解的水力大紡車。


    “哈哈哈。”


    朱厚照向謝遷挑了挑眉,叉著腰放蕩不羈地大笑。


    “謝閣老紹興人士,離鬆江不遠。本宮出不了大明門,也知道江南棉紡業發達。素聞‘買不盡鬆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商人逐利,為了增加利潤自發地改進生產工具。如去籽的攪車、彈棉的彈弓,以及本宮在文華殿提到的新式繅車和趕車。”


    “本宮還知道謝閣老到處托人尋找一本元朝木匠所著的《梓人遺製》。書中有提花織機、立織機、羅機子、布臥機子四大類木織機的型製。書裏也提到了水力大紡車。《梓人遺製》當初隻留下孤本,明初被收入《永樂大典》。可惜正統年間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原稿付之一炬。謝閣老尋找多年,也隻找到半本《梓人遺製》。”


    “就算半本《梓人遺製》,足夠聰明的匠人改製出新式繅車和趕車。東廠密報,‘鬆江地區家紡戶織、遠近流通。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江南商人嚐盡技術改良的甜頭。”


    “謝閣老太壞了。”個頭到謝遷胳膊肘的朱厚照,努力抬起小臉直視謝遷的雙眼,“本宮原以為您最能理解囚牛寶鈔、囚牛商行如何得利。可您在文華殿為何不幫著本宮遊說呢?您看破了,為何也不對其他人說破呢?反而讓李閣老出頭。”


    謝遷臉色乍青乍白。


    一時間,“太子不好相與”的念頭同時湧入劉健、周經等人心頭。


    看到謝遷尷尬的想挖地洞,李東陽心裏像喝了蜜汁一樣甜。太子終於換了對象禍害了。首輔審視的目光也不會再針對他一人。


    弘治帝不想讓謝遷難下台,輕輕拍了下兒子的屁股,“照哥兒找到另外半本《梓人遺製》,改進了水力大紡車?”


    朱厚照給皇帝爹麵子,暫且放過了謝遷。他口裏抱怨:“東廠太不給力!不但沒能找到《梓人遺製》的孤本,也找不到遺存的水力大紡車。孩兒和手下的匠人提了水力大紡車,集思廣益弄出了一台。也不知和宋元的水力大紡車有什麽區別,反正比之現在的腳踏式紡車好用很多。”


    說到這,朱厚照提及另一件事。


    “父皇,孩兒要告欽天監瞎摻和!原本大紡車上裝了150個錠子。機器做好後,老木匠想請欽天監選個良辰吉日慶賀一下。可吳監正硬說什麽大紡車上錠子數不吉利!老木匠就把多餘的錠子取下,留下九十九個。效率大打折扣!欽天監吃飽了撐著來插手孩兒的事,他們是不是閑得慌?他們無所事事,孩兒可以幫他們找點事情做!”


    木匠技術高超的老木匠不信魯班,信什麽神棍!“滿百不吉”個屁!兩個月亮世界的紡織廠裏的錠子都滿萬了!


    欽天監這一出打消了朱厚照推行科技興國的打算。兩個世界的思想差距太大。若像太祖一樣用強硬推行實不可取。瞧瞧那名存實亡的大明寶鈔。


    沒必要對外宣傳提什麽科技,隻要囚牛商行大把大把賺銀子,一幫人自會重視科技。


    隻要他保下傳奉官,給出色的匠人授官、提高匠人待遇,定能網羅天下能工巧匠。


    想在大明幹大事,就得符合大明國情,走有特色的大明道路。


    對付手長嘴碎的欽天監,得靠皇帝爹出馬。


    “父皇會派人去敲打欽天監。”弘治帝興致勃勃地問,“也就是說水力大紡車的紡紗能力不止一晝夜兩石?”


    “嗯。但老木匠偏信吳監正的話,死活不肯研究下去。”


    打死朱厚照也想不到,他偷偷搞先進生產力,遇上的難題不是什麽技術屏障,而是神學!


    程敏政不由得笑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製冰作坊源源不斷產冰的時候,大家都相信是製冰術強大,無人敢偷窺其中的技藝。”程敏政時刻記著詹事的責任,逮著機會教育朱厚照。


    “待知道沒什麽製冰術,製冰作坊大批量製冰的秘密很快被人破解。今夏,各地不知道會冒出多少賣冰的鋪子。”


    朱厚照哼哼,他讓寧瑾在威海衛、蘭州開辦製冰作坊的時候就猜到,鹵水製冰術早晚會流出去。當初二十四衙門都有人參與,想要查是誰傳出去的,得廢不少功夫。


    弘治帝敲敲兒子的額頭笑罵:“別指桑罵槐。今日在場的都是朝中重臣,無人會透露弘仁殿內的所見所聞。”


    朱厚照先是一愣。馬上反應過來皇帝爹在暗中敲打在場的官員不要對外泄密。


    還是皇帝爹疼兒子,知道兒子搗鼓技術不容易。


    明白水力大紡車的重要性,弘治帝隻是在門口站了站,沒有近距離觀察。


    水力大紡車除了右側的圓形繩輪,與常見的腳踏式紡車沒有相像之處。水力大紡車的繩輪由水力驅動。連房後背開鑿溝渠連通廣場上的水池。溝渠中有木製龍骨。水池中高聳的水車帶動木製龍骨轉動,龍骨再帶動繩輪,取代人力轉動。


    紡紗用的錠子全部垂直豎立,大紡車上加撚和卷繞同時進行,粗紗經過滾筒再繞到錠子上。錠子二十個一排,上下五排。最上麵的一排缺了一個。如果仔細瞧,能瞧出錠子被拆除一部分的痕跡。


    朱厚照讓人取了一卷做好的棉線。


    弘治帝瞧了一眼,遞給劉健。劉健傳給英國公,一位位傳下去。


    比較懂紡織的謝遷厚著臉皮扯了扯棉線:“粗細均勻,結實。就是太細了,織布費時。”如上等的鬆江棉布又細又密,染色後不易褪色。織布耗時長,價格也貴。


    謝遷想,水力大紡車紡出的棉線再快,織布需要的時間沒有變化,對江南織造業的衝擊應該不會很大。


    “下麵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也是本宮自信能讓囚牛寶鈔不貶值的底氣所在。”


    朱厚照帶他們前往下一間屋子。


    “見見老木匠最牛的發明,飛梭織布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