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財政困難,大明皇帝同樣缺銀子,大明皇太子就更缺銀子了。原本李廣一死弘治帝能富有一迴,誰曾想到錢財沒捂熱又灑了出去。
朱厚照搞出的白糖、奶茶的利潤,遠遠追不上花銷的速度。暗中接手禦馬監一個月,迅速花光禦馬監弘治十一年全年結餘的15萬兩白銀。其中興建從京師到蘭州、哈密、別失八裏、蒙古草原的北上絲綢之路,新造鄭和寶船重建海上絲綢之路,都是前期投入巨大、後期躺著賺錢的營生,砸鍋賣鐵都要做成的項目。
窮則思變。朱厚照想到來錢最快的海外貿易。
當朱厚照指著弘治帝禦桌擺放的《大學衍義補》,大談特談“食貨者,生命之根本也”。弘治帝有所動搖。
《大學衍義補》是弘治帝股肱之臣、已過世的丘濬,一生治國的心得。弘治帝繼位初始黃河大水災,正是丘濬想出了以工代賑的方法,聚集起十萬人力治理黃河。年前直隸饑荒,也是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快速救援、安置百姓。除了以工代賑,《大學衍義補》還在軍事、教育、律法、經濟等方麵有很貼近現實的想法和做法。
不止弘治帝把《大學衍義補》放在案頭,朝中官員幾乎人手一本。每當遇到束手無策的難題,翻翻《大學衍義補》找靈感。
朱厚照海貿賺錢的想法,也是源於《大學衍義補》廢除海禁一條。來自兩個月亮世界的朱厚照非常明白發達的商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海外貿易最興旺的國家。
可是由於弘治帝對外樹立“遵從祖製”的人設。被弘治帝格外推崇的《大學衍義補》,唯一被拒絕的主張就是廢除海禁。
朱厚照頭頭是道分析了太祖皇帝堅持海禁的原因。
最後又拿出用統計表格、阿拉伯數字繪製的《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宮廷收支表》,十二月皇宮總收入減去總支付負債兩白銀。
鮮紅的15萬兩負債狠狠刺激眼球。裏麵包含小公主喪事的花銷,也有一部分清寧宮重建的費用。
一起生活在大明皇宮裏的人太多太多。皇宮裏有大大小小的勢力,大家各守山頭。如果誰要插足另一個勢力的地盤,必定會遭遇激烈的抵抗。比如汪直率領的禦馬監挑戰司禮監的地位,鬧出無數的事。因此,從沒有人統計過宮裏一個月真正的收入和開支。
其實朱厚照統計的表格也不準。原始數據分別來源於二十四衙門、內承運庫、禦酒房等大大小小的部門。不說內承運庫的賬本有問題,哪怕是禦馬監當月的皇店收入,朱厚照也是不信的。
弘治帝兩眼盯著《收支表》瞅了半天,就差雙眼噴火把其燒光。
“父皇,孩兒原本不明白為何皇宮沒總賬。現在知道了。”朱厚照不怕死地撕去遮羞布,“大家都能稀裏糊塗過日子。”
弘治帝手癢。心裏默念“這是唯一的、親身的娃”,才止住了想打兒子的衝動。
“太祖禁止民間海貿,沒說禁止皇家海貿啊!父皇,內承運庫一堆好東西堆在那沒人用,不如賣到海外換金銀寶石,補貼家用?”朱厚照使勁搖著弘治帝的衣擺撒嬌。
他決定,如果皇帝爹不同意,再使出原地打滾的無賴招式。經過小半年的折騰,官員、宦官、百姓心中“皇太子”的分量越來越重。打滾的招式已經不太適合如今的身份了。禦書房除了他們父子倆,還有司禮監的一幫老狐狸。
司禮監太監、內承運庫掌印太監、韋泰,正一眼不眨地盯著皇帝爹的表情。皇帝爹雖然沒允許他插手內承運庫,但他執意要看內承運庫的賬本,韋泰敢不給?他拿了賬本,韋泰三天睡不著覺。知道他弄出了《收支表》,拖來司禮監所有人員一起頂雷。
弘治帝頹廢地靠在龍椅上,無奈地擺擺手,“照哥兒備好了出海的船、一切花費,朕拿什麽來反對?”
弘治帝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將來也是交到兒子手裏。他堅持海禁的祖製,照哥兒繼位後一張聖旨下令廢除,他的堅持還有什麽意思?不過是少賺十幾年的銀子。
“老奴多一句嘴。”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有不同意見。
“說。”論打嘴仗,朱厚照不帶怕的。
“因為官員們強烈反對,在三保太監第七次下西洋後朝廷再也沒有成規模地組織出海。當時官員們反對的理由是出海花費巨大。而且離最後一次下海已有六十六年,太子爺從兵部找到的《鄭和航海圖》還能用嗎?周邊的國家有沒有發生變化?畢竟很多國家已經許久沒有來朝賀了。”
弘治帝應和道:“朕也有同樣的疑惑。”同意是一迴事,如何操作又是另一迴事。照哥兒畢竟年幼,未必能思慮周全。
朱厚照嗬嗬一笑,自信張揚地把雙手放背後,慢慢踱步到李榮身前,胸有成竹地迴答李榮的疑問。
“下海花費巨大,與此同時三保太監從海外帶迴的財富也相當可觀。韋公公應該很清楚,內承運庫積攢著不少西洋弄迴的好東西。除了錢財,三保太監的出行揚我大明之威,震懾周圍的宵小。永樂十九年大閱兵,二十七個國家來朝。號稱和大明一樣強大的帖木兒帝國,譴使朝貢。這是不能用錢財來衡量的。”
弘治帝頻頻點頭,讚成兒子的說法。
“既然如此,官員們為何反對?”李榮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朱厚照嘴角向右邊翹起,壞笑道,“永樂朝朝廷發不出俸祿,用下西洋弄來的胡椒發工資。以為還是唐朝嗎?胡椒能當貨幣用?《瀛涯勝覽》中清楚的記錄下,船隊在蘇門答刺國的100斤胡椒價值白銀一兩。而發俸祿時,則折價每斤20兩銀子。都當官員是傻子嗎?官員不反對,難道要他們喝西北風?”
弘治帝拿起禦桌上《收支表》砸向兒子的後腦勺:“好好說話!”
薄薄的一張《收支表》無力地飄蕩在半空中,最後……飄落在禦桌邊,慢慢滑落在地上。
“哦!”朱厚照瞄了眼可憐的表格,識相地用三言兩語結束原本的長篇大論。
“除非滄海變桑田,各國的地理位置不會變。航海圖隻是提供安全可靠的航海線。至於沿途的國家嘛……雖然強大的大明在六十六年裏倒退了不少。但體量擺在那,任憑周邊小國發憤圖強,也不會是我們大明的對手。正義在拳頭大的一方。怕什麽?!”
這下弘治帝忍不了了。
巴掌“啪”一下,狠狠打在兒子屁股上。
“父皇,忠言逆耳!”朱厚照捂著屁股大叫。
大明正在走下坡路,皇帝爹為何裝聾作啞呢?
朱厚照搞出的白糖、奶茶的利潤,遠遠追不上花銷的速度。暗中接手禦馬監一個月,迅速花光禦馬監弘治十一年全年結餘的15萬兩白銀。其中興建從京師到蘭州、哈密、別失八裏、蒙古草原的北上絲綢之路,新造鄭和寶船重建海上絲綢之路,都是前期投入巨大、後期躺著賺錢的營生,砸鍋賣鐵都要做成的項目。
窮則思變。朱厚照想到來錢最快的海外貿易。
當朱厚照指著弘治帝禦桌擺放的《大學衍義補》,大談特談“食貨者,生命之根本也”。弘治帝有所動搖。
《大學衍義補》是弘治帝股肱之臣、已過世的丘濬,一生治國的心得。弘治帝繼位初始黃河大水災,正是丘濬想出了以工代賑的方法,聚集起十萬人力治理黃河。年前直隸饑荒,也是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快速救援、安置百姓。除了以工代賑,《大學衍義補》還在軍事、教育、律法、經濟等方麵有很貼近現實的想法和做法。
不止弘治帝把《大學衍義補》放在案頭,朝中官員幾乎人手一本。每當遇到束手無策的難題,翻翻《大學衍義補》找靈感。
朱厚照海貿賺錢的想法,也是源於《大學衍義補》廢除海禁一條。來自兩個月亮世界的朱厚照非常明白發達的商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海外貿易最興旺的國家。
可是由於弘治帝對外樹立“遵從祖製”的人設。被弘治帝格外推崇的《大學衍義補》,唯一被拒絕的主張就是廢除海禁。
朱厚照頭頭是道分析了太祖皇帝堅持海禁的原因。
最後又拿出用統計表格、阿拉伯數字繪製的《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宮廷收支表》,十二月皇宮總收入減去總支付負債兩白銀。
鮮紅的15萬兩負債狠狠刺激眼球。裏麵包含小公主喪事的花銷,也有一部分清寧宮重建的費用。
一起生活在大明皇宮裏的人太多太多。皇宮裏有大大小小的勢力,大家各守山頭。如果誰要插足另一個勢力的地盤,必定會遭遇激烈的抵抗。比如汪直率領的禦馬監挑戰司禮監的地位,鬧出無數的事。因此,從沒有人統計過宮裏一個月真正的收入和開支。
其實朱厚照統計的表格也不準。原始數據分別來源於二十四衙門、內承運庫、禦酒房等大大小小的部門。不說內承運庫的賬本有問題,哪怕是禦馬監當月的皇店收入,朱厚照也是不信的。
弘治帝兩眼盯著《收支表》瞅了半天,就差雙眼噴火把其燒光。
“父皇,孩兒原本不明白為何皇宮沒總賬。現在知道了。”朱厚照不怕死地撕去遮羞布,“大家都能稀裏糊塗過日子。”
弘治帝手癢。心裏默念“這是唯一的、親身的娃”,才止住了想打兒子的衝動。
“太祖禁止民間海貿,沒說禁止皇家海貿啊!父皇,內承運庫一堆好東西堆在那沒人用,不如賣到海外換金銀寶石,補貼家用?”朱厚照使勁搖著弘治帝的衣擺撒嬌。
他決定,如果皇帝爹不同意,再使出原地打滾的無賴招式。經過小半年的折騰,官員、宦官、百姓心中“皇太子”的分量越來越重。打滾的招式已經不太適合如今的身份了。禦書房除了他們父子倆,還有司禮監的一幫老狐狸。
司禮監太監、內承運庫掌印太監、韋泰,正一眼不眨地盯著皇帝爹的表情。皇帝爹雖然沒允許他插手內承運庫,但他執意要看內承運庫的賬本,韋泰敢不給?他拿了賬本,韋泰三天睡不著覺。知道他弄出了《收支表》,拖來司禮監所有人員一起頂雷。
弘治帝頹廢地靠在龍椅上,無奈地擺擺手,“照哥兒備好了出海的船、一切花費,朕拿什麽來反對?”
弘治帝破罐子破摔。反正大明將來也是交到兒子手裏。他堅持海禁的祖製,照哥兒繼位後一張聖旨下令廢除,他的堅持還有什麽意思?不過是少賺十幾年的銀子。
“老奴多一句嘴。”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有不同意見。
“說。”論打嘴仗,朱厚照不帶怕的。
“因為官員們強烈反對,在三保太監第七次下西洋後朝廷再也沒有成規模地組織出海。當時官員們反對的理由是出海花費巨大。而且離最後一次下海已有六十六年,太子爺從兵部找到的《鄭和航海圖》還能用嗎?周邊的國家有沒有發生變化?畢竟很多國家已經許久沒有來朝賀了。”
弘治帝應和道:“朕也有同樣的疑惑。”同意是一迴事,如何操作又是另一迴事。照哥兒畢竟年幼,未必能思慮周全。
朱厚照嗬嗬一笑,自信張揚地把雙手放背後,慢慢踱步到李榮身前,胸有成竹地迴答李榮的疑問。
“下海花費巨大,與此同時三保太監從海外帶迴的財富也相當可觀。韋公公應該很清楚,內承運庫積攢著不少西洋弄迴的好東西。除了錢財,三保太監的出行揚我大明之威,震懾周圍的宵小。永樂十九年大閱兵,二十七個國家來朝。號稱和大明一樣強大的帖木兒帝國,譴使朝貢。這是不能用錢財來衡量的。”
弘治帝頻頻點頭,讚成兒子的說法。
“既然如此,官員們為何反對?”李榮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朱厚照嘴角向右邊翹起,壞笑道,“永樂朝朝廷發不出俸祿,用下西洋弄來的胡椒發工資。以為還是唐朝嗎?胡椒能當貨幣用?《瀛涯勝覽》中清楚的記錄下,船隊在蘇門答刺國的100斤胡椒價值白銀一兩。而發俸祿時,則折價每斤20兩銀子。都當官員是傻子嗎?官員不反對,難道要他們喝西北風?”
弘治帝拿起禦桌上《收支表》砸向兒子的後腦勺:“好好說話!”
薄薄的一張《收支表》無力地飄蕩在半空中,最後……飄落在禦桌邊,慢慢滑落在地上。
“哦!”朱厚照瞄了眼可憐的表格,識相地用三言兩語結束原本的長篇大論。
“除非滄海變桑田,各國的地理位置不會變。航海圖隻是提供安全可靠的航海線。至於沿途的國家嘛……雖然強大的大明在六十六年裏倒退了不少。但體量擺在那,任憑周邊小國發憤圖強,也不會是我們大明的對手。正義在拳頭大的一方。怕什麽?!”
這下弘治帝忍不了了。
巴掌“啪”一下,狠狠打在兒子屁股上。
“父皇,忠言逆耳!”朱厚照捂著屁股大叫。
大明正在走下坡路,皇帝爹為何裝聾作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