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門外錫拉胡同有一幢不起眼的三進院落。


    說它不起眼,因為門口未掛牌匾,大門緊閉、門庭冷落。在住滿京官的錫拉胡同,遍地是尚書府、侍郎府的地方,顯得不打眼。


    但路過的行人無不知此處住著何人。


    此為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前任首輔徐溥的府邸。門庭冷落,是因為主家閉門不見客。


    徐溥致仕後,徐家人陸續返迴南直隸宜興老家。家什、奴仆少了一大半,看上去像家道中落似的。事實上徐溥四朝元老,居首輔之位多年,門生故吏遍地。不說仁厚的弘治帝向來優待老臣,就是現在的三位內閣閣老,都受過徐溥的提拔之恩。


    “老太爺,劉閣老的管家送來拜帖。”徐管家聲如洪鍾。


    徐溥皺皺眉:“說得輕點,老夫不聾,聽得到。”


    徐管家賠笑:“這拜帖收還是不收?”


    “退迴去吧。”徐溥渾濁的眼睛看向管家,“記得下次要稱唿劉首輔。陰晴圓缺、潮起潮落、權力更迭都是天道輪迴,再正常不過。劉健是新任首輔,要保持恭敬。”


    徐溥閉門謝客,一部分原因是希望首輔權利順利交接。


    “小的記下,小的一定不會再犯。”徐管家忙不迭點頭。


    徐管家是上上任管家的孫子、上任管家的兒子,在父祖過世後接力。人生七十古來稀。像徐老太爺一般高壽的,不多見。


    “你和吳昊見麵沒遇到熟人吧?”徐溥一臉平靜地問。


    徐管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認真地迴道,“絕對沒有。小的喬裝易容,哪怕有熟人在遠處見到小的也認不出。”


    徐溥道:“為防萬一,你明日帶著老夫多年的收藏返迴宜興。記得不要走大運河,走陸路。對外就說怕老夫珍愛的書畫受潮。你收拾去吧。”


    “是。”徐管家退下。


    徐管家一直關注朝堂,自然知道官員和宦官圍繞京通倉吵了無數次,大運河上的漕運早晚會被牽連。老太爺做事謹慎,不會給人留下把柄。


    徐溥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


    自從眼睛視物不清,他便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劉希賢今日送拜帖,明日管家就迴老家。想必劉希賢、李賓之、楊介夫三人會領會老夫的意思。劉希賢善斷,一定會把握機會。皇上就算事後反應過來,也不會說什麽。就是太子讓他捉摸不透。


    徐溥歎了口氣。太子聰慧,不知對大明是禍還是福。他老了,管不了,下麵的事情交給劉希賢了。


    第二日,劉健收到徐府管家押送書畫走陸路離京的消息。


    劉健在文淵閣默然靜坐。


    李東陽和謝遷也都是聰明人。如果之前沒瞧出來,現在也發現了不同尋常。


    “公主死得太巧。”李東陽憂慮重重,“太子不會相信巧合的。”


    李東陽一直想親自教導太子,但近來朝堂沒安穩過。從楊廷和口中得知,太子七竅玲瓏、思維敏捷、性格剛毅。太子在永康公主靈堂前發誓要找出真相。如果被太子查出點什麽,哪怕隻是捕風捉影……


    謝遷喉嚨發幹、聲音苦澀:“我們什麽都沒做。不是嗎?”


    “順天意、盡人事。”劉健打斷兩人,“我們問心無愧,做好我們分內之事。”


    不管劉健本人讚不讚同徐溥的行為,身為內閣首輔,他必須做對大明最好的選擇。


    “讓都察院彈劾李廣嗎?”謝遷問。


    李東陽反對:“目的太明顯。皇上不會輕易同意處置李廣。反對的人多,皇上會更加護著李廣。介夫忘了何文鼎的事了嗎?”


    太監何文鼎因為看到皇後二弟建昌伯張延齡在宮中行不敬之事,上書彈劾,被下詔獄。言官們紛紛上書解救。一向寬厚的弘治帝一改常態,處死了何文鼎。何文鼎是太監,處死他不需要經過內閣。


    這事發生不久,李東陽記憶猶新。


    從何文鼎一事中可以看出皇上對皇後的獨寵,對宦官與官員站在同一立場的極度反感。官員彈劾宦官,少有能成功的。這或許是老首輔動用無奈之舉的原因吧?


    “該如何做?”


    “京營!”


    朱厚照把藤椅搬到大樹下,繼續躺下望天發呆的日子。


    躺著就有關注度,他還奮鬥什麽!如果關注度累計五十萬,夠他逍遙一段時間。


    他果然是不重要的!故意耽誤學業大半個月,也沒見皇帝爹和詹事府的師傅們找上門。


    “小爺,今日早朝兵部尚書馬文升上書,希望皇爺禁止工部使役京營士兵。馬尚書直言,京營士兵荒廢訓練,戰鬥力日益低下。”黃獻送來最新消息。


    朱厚照撇撇嘴。馬文升說得太對了!軍隊又不是泥瓦匠,軍隊平時不訓練,等到拉上戰場打仗一切都晚了。明明有土木堡戰役的前車之鑒,怎麽都不懂得吸取教訓呢?


    京師的禁軍,是指京營加上直屬皇帝的二十四衛。二十四衛一直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京營有點複雜。


    太祖吸取唐朝藩鎮的教訓,加強掌控兵馬。全國精銳的兵馬一半在京師,一半在北方守邊。駐守在京師的精銳兵馬分為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三大營統稱京營。三大營由勳貴掌管。


    土木堡之變後,於謙對京營進行改革,從三大營甄選好手成立十團營。曾爺爺就是用十團營的兵重新奪位的。


    爺爺憲宗繼位,廢掉十團營,組建十二團營,由十二位勳貴掌軍,挑選宦官當監軍。其中,汪直因為遼東的戰功總督十二團營。十二團營在宦官手上,就是掌握在皇帝手上。


    哪怕在兩個月亮的世界,軍隊也是各國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帝國、君主立憲還是聯邦,軍隊嘩變一定會造成政權變動。


    朱厚照舉雙腳讚成兵部尚書馬文升!


    不對!


    工部使役京營士兵?


    朱厚照“騰”一下站起。最近工部差遣京營士兵,不就是指李廣主張修建的毓秀亭嗎?欽天監監正指出,妹妹正是因為宮中修建毓秀亭犯了歲忌才亡故的。


    朱厚照不信命格,當然同樣不相信歲忌一說。


    在他看來,欽天監唯一的作用是修訂曆法,其他都是放屁!


    欽天監知道宇宙大爆炸嗎?知道太陽係是銀河係中的小弟弟嗎?知道行星會自轉、膨脹移動的嗎?什麽都不懂看什麽星相,說什麽封建迷信的胡話!


    官員們這是趁火打劫。朱厚照有經驗,他在另一個世界沒少做蹭熱度宣傳的事。


    他們和妹妹的事是否有關係再議。首先要找到妹妹為何病故。


    沒有法醫、科學的病理化檢驗,不好查啊!


    朱厚照很無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別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坑媳婦專業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坑媳婦專業戶並收藏太子別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