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到東西,他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


    有了這樣珍貴的人參,別說兩三年,活到壽終正寢也夠了。


    老醫生用一種看情人的愛慕目光細細地打量著人參參體。


    這是一株手臂長的新鮮人參,參體呈現漂亮的圓柱體,根須幾近完整,上半部分若隱若現,有點像一個老者的臉孔,要是再長幾年,藥性更強,會更像人。


    據說千年的人參會成為山間精靈,采挖的時候要在葉子上先係上紅繩,不然人參就會跑掉,等你挖開,發現底下壓根沒有人參。


    謝黎聽到這個傳說的時候,還很有興致地在空間裏轉了轉,下定決心要種一株千年人參,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參娃娃存在。


    老醫生對著人參也是愛不釋手:“我中午下班,走,去我家給你拿錢。”


    謝黎點頭應了聲,跟上。


    老醫生家就在衛生站後麵不遠處,是個兩層的小樓,兩位老人住在一樓,孩子們住在二樓。


    老醫生帶著謝黎進了屋,讓謝黎坐著等一下,他去拿錢。


    謝黎看著他離開書房,轉去房間,起身打量著這間書房的布置。


    書房裏並沒有多少書籍,除了紅色的主席語錄,就是各種手抄本,用針線縫合上的,小心放在書架上。


    過了一會兒,老醫生迴來,看見謝黎專注的眼神,笑了笑道:“我的書早些年都被毀了,這些都是憑著記憶瞎寫出來的,也沒有什麽用,家裏孩子都不愛看。”


    謝黎心裏一動。


    “小謝,來坐下聊。”老醫生沒注意到謝黎的臉色,找了個地方坐下,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看你不懂價,就給你說個實價吧,你送來的這株人參年份高,藥性強,如果找到懂行的人,應該能賣上兩千塊,可惜我手上隻有這麽些,想和你說個情,能不能賣給我,以後我再慢慢還給你。”


    老醫生遞上手裏的錢,因為是一疊一疊紮好的,粗略看一眼,就能看出應該有個一千五往上。


    老醫生看向謝黎,見謝黎遲疑,有些急切地向前挪了挪身體,殷切道:“雖然有些少,可已經是我全部的積蓄了。”


    謝黎微笑:“老醫生您誤會了,我不是嫌錢少。老實說,要不是你妙手,我妻子生產的時候,也不會那麽輕鬆。”


    老醫生搖頭歎息:“我這算什麽啊,都是本分罷了。”


    他越是妄自菲薄,謝黎心裏的念頭越深。


    “我不想要你其它的錢。我知道,醫生賺不到什麽,您迴頭肯定還得找人借,這樣也麻煩,不如我們直接換個交易方式?”


    老醫生一愣,問:“你想怎麽換?”


    “我想跟你學醫。”


    “……”老醫生上下打量著謝黎,一絲精光從他蒼老的眼角閃過,“我想找個衣缽傳人找不到,沒想到今天有人送上門來。”


    謝黎眼睛一亮,看著眼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那您看,我還可以嗎?”


    第18章


    老醫生沒有說話,沉吟了一會兒,站起來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看得出內心掙紮十分強烈。


    他想要的衣缽傳人不是那麽簡單的。


    中醫這一行目前還十分的傳統,並未受到新時代潮流的衝擊,講究的還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舊俗。


    一旦成為師徒,日後名譽榮耀都綁在一起。


    如果他收下了謝黎,謝黎的資質卻不夠好,隻不過是浪費時間,還有可能帶累了自己的名聲。


    可如果不收下謝黎,他心裏又想要謝黎的山參,怕拒絕了這個請求,和謝黎鬧得不愉快,錯失山參。


    唉,真是叫人難辦啊。


    看出了老醫生的為難,謝黎忍不住笑道:“張老,您誤會了,我不是要拜師,隻要能讓我像小陳醫生一樣,在您身邊學習就好。”


    老醫生一愣,迴過神鬆了口氣:“如果是這樣的話,倒是簡單。”


    也對,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能耐心地學習中醫呢?


    “這樣吧,我看你也不能天天跟在醫院裏打下手,我就給你幾本書,你先背好了上麵的東西,再來我這裏。”


    老醫生說完,從書架上取下幾本手抄本,慎重地遞給謝黎:“這些東西都是我張家世代傳下來的入門醫書,你小心愛護,熟記後還給我,我才好繼續教你。”


    謝黎點頭,接過手抄本,眼裏神采熠熠。


    見謝黎喜歡,張老也有些得意:“我祖上曾是張仲景一係旁支後代,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恢複當年留下來的醫典,而且已經恢複的七七八八。那些人想要毀了這些書籍,卻不知道毀了書,人還在。他們一走,我就靠著記憶把書給複原了,藏得好好的……”


    也就是這幾年沒那麽嚴苛了,他才敢把東西擺出來。


    談好合作的決定,張老還要給買人參的錢。


    謝黎拒不肯收,老人有些不好意思:“這一行還是看天賦,我教你的東西不一定能值這些錢,你還是先拿上吧,萬一日後後悔,也能少些損失。”


    “不用了,我信任您的醫術醫德,就算學不到東西,也是我自己沒這個福分。”


    張老瞅了謝黎一眼,歎息般讚許道:“你倒是知禮。”


    ……


    謝黎捧著醫術迴了村裏。


    李甜甜見他帶迴來這麽多東西,詫異地翻了翻,看得頭昏眼花。


    “這些是什麽啊?”


    “中醫醫術。”謝黎翻開其中一本,說了自己打算自學醫術的事情,望著李甜甜,征求她的意見,“你覺得怎麽樣?”


    李甜甜哼了一聲,不依地輕輕錘他肩膀一下:“東西都帶迴來了,你還和我說這些?”


    不過她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在她看來,謝黎能夠有上進心,多一門技藝總是好的,總不能一輩子都在田地裏找食。


    李建國和王翠花得知這個消息,也是異口同聲地讚同。


    要是真的學成了,去衛生站上班,成了吃公家糧的醫生,一個月就有幾十塊的工資,女兒這輩子都不用再下地了,多好。


    就這樣,謝黎要學醫的決定幾乎沒有人反對。


    他每天早起在院子裏鍛煉身體,然後做飯,喚醒李甜甜和小冬瓜一起吃早飯,等李甜甜收拾了碗筷,就全家一起學習。


    冬瓜天生早慧,餓了渴了都會哼哼,平時也不愛哭,隻喜歡用一雙烏溜溜的眼珠子盯著人瞧。


    謝黎將他放在床上滾來滾去,和李甜甜一同坐在床沿看書,小冬瓜從來不會打擾他們。


    隔一個小時,他會站起來活動身體,讓眼睛歇一歇,就會順帶抱著小冬瓜出門轉兩圈,讓他看看外麵的景色,然後再迴家繼續學習。


    就這樣,時間慢慢過去,到小冬瓜長牙的時候,謝黎已經入門,並且在張老手下磨練了兩個月。


    他的學習進度驚人。


    因為有靈泉存在,他的記憶力十分好,隻花了一個月不到,就熟背了所有的手抄本,獲得了隨身學習的資格,每天清晨騎著自行車去鎮上跟在張老身邊,接受張老的親身教學。


    衛生站一天不知道要接待多少病人,有了他的加入,大家總算不那麽忙碌,所以對待他的到來很幻言,直接將他當成了衛生站的一份子。


    在大量的病例麵前,謝黎結合理論和實際,飛快地進步著。


    久而久之,他也能舉一反三,根據病症增減中藥,甚至還能坐館處理些簡單的病症。


    碰上切不準的脈,才會請小陳醫生來幫忙。


    小陳和謝黎也算有緣分了,兩次來衛生站,都是他接待謝黎,現在還成了師兄弟。


    看到謝黎的驚人進度,他羨慕極了:“謝黎,你這樣的進度,怪不得老師想要收你入門。”


    是的,在拒絕了謝黎入門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張老就後悔了。


    謝黎這樣好的天賦,他從小到大隻見過一個,那人還是自己崇拜的前輩,早已過世。現在看見謝黎,一邊震驚妖孽輩出,一邊心動,想要收謝黎做入室弟子。


    隻不過謝黎想著自己還要迴首都,一直沒有答應這件事。


    就算張老是醫聖後代,醫術高超,一旦他迴首都去,山高路遠,兩人也不一定能再見麵,更不能為張老摔盆送終,還是不要耽誤張老尋找衣缽傳人。


    而且大學他並沒有打算學醫。


    學中醫隻是一個愛好,他有漫長的一生去琢磨,可是要靠這一行揚名立萬,以他現在的水平,還遠遠不夠。


    倒不如趕在這個改革之前,在這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年代,先發家致富再說。


    得知謝黎的想法,張老心裏十分遺憾,甚至還有些生氣,氣謝黎不珍稀自己的天賦。


    可惜他氣過之後,謝黎也沒有改變主意。


    張老沒有辦法,拿出幾本書,給了謝黎一本,告訴他,這是張家曆代長輩編撰的醫術,還未完成,本來是打算留給入室弟子的,現在送給他一本學習。


    如果有生之年,謝黎能夠編撰完這本書,才不枉費他教導謝黎一場。


    謝黎看著遞到眼前的珍貴手抄本,珍重地答應了。


    ……


    這件事過後,張老低落了好幾天,然後鬆口收了小陳醫生入門。


    小陳醫生一心想拜入張老門下,幾年不成,一朝成功,樂得好幾天睡不著覺。


    他來找謝黎道謝。


    謝黎無奈:“不用謝,這和我無關,陳醫生你的確優秀,不然張老也不會在眾多學生裏挑中了你。不過……陳醫生,我有些事情,可能以後不會再來衛生站了?”


    “……???”小陳醫生詫異,有些揣揣地問,“因為站長收了我做徒弟?”


    “不是。”謝黎搖頭,笑了笑道,“我又要做爸爸了,想在家陪陪我妻子。”


    小陳醫生一愣,迴想起幾個月前的時候,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恭喜你,這麽年輕就有了兩個孩子。”


    “不過,弟妹生產的時候還要來衛生站,你怎麽能說以後都不會來呢?”


    謝黎摸著下巴:“到時候看情況吧,我可能要上大學。”


    小陳醫生以為他說的是工農兵大學,有些可惜:“上大學也好,你不是本地人,能夠迴家看看的話就盡量迴家吧。”


    謝黎眼底含笑,暗自不語。


    十一月下旬,一條令人震驚地消息如旋風般迅速傳遍了全國,無數學子熱血沸騰,歡天喜地,比過年還要高興。


    高考恢複了!!!


    這個消息是李建國從鎮上開會帶迴來的,知青們聽說,先是一愣,隨即陷入狂喜狀態。


    下鄉多年,終於有了能夠離開這裏的機會,即使不是那麽輕易,至少給了眾人努力的動力。


    一時間,知青點朗朗讀書聲不絕於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渣男寵妻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蔻並收藏(快穿)渣男寵妻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