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出了這麽個小插曲,但是母子倆倒是沒有出現什麽嫌隙。時辰到了,宴席也如期的開始了。
昨日就已經發出去了請帖,今日來向顧府道喜的人不少,畢竟是顧家擺的宴席,就是想在宴會之上結交人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因為顧國安的關係,來的還有很多是朝廷大員,所以這在大門處迎客的也是講究,除了顧啟珪還有已經入仕的二堂哥和三堂哥,包括安玨然也到了。
巳時過半,就來了第一批向他道喜的,這些倒是不用太照顧,他們大都是當初一起在國子監讀書的同窗,這一次來的很齊全,凡是在京中的都過來了。而且因為顧啟珪中間蹉跎了六年,他的這群小夥伴大都從太學學成直接進入了官場,現在小有成就的不少。當然以前最令人驚奇的依然還是王承肆,提起他人人都道鳳起二公主有了個爭氣的孫子,顧啟珪也是這樣認為的,風氣二公主雖然前半生苦難,但是現在確實是享了孫子的福,從以前開始就這樣,王承肆一直在跌破人的眼睛,從太學出來直接外放,去年迴了京城,現在已經是從四品的京官,前途很是不錯。
麵對他們,顧啟珪當然是非常輕鬆的,畢竟他們並沒有斷了聯係,尤其是張文欽,因為有他哥和他姐的事情在,所以顧啟珪使喚起張文欽更是絲毫的不手軟。看到張文欽下車,直接就說道:“今日我這正用人呢,你就發揮你的特長在這給我迎客吧。”張文欽從太學學成之後直接進了國子監,現在是一名實打實的授課先生,國子監的夫子有名的最是能說,所以顧啟珪才這樣說。
“唉唉唉,就是成了當今狀元郎,你也不能這樣欺負人吧,我下了馬車可是連一口水都沒有喝上呢,你就給我找事情做,”雖然成了傳道受業解惑的夫子,但是張文欽的性子是一點兒都沒有變就是了,而且雖然是這樣說,但是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站在了門邊兒。
到了差不多午時的時候,賓客差不多都到了,整個院子裏都很是和樂,總之不管是誰大家都是笑著的。這樣的聚會,與其說是來恭賀顧啟珪,不如說實在為他以後鋪路,顧國安領著他和各位他知道卻沒有搭過話的官員問好,有時他們還會說上幾句,顧啟珪就老實的站在那裏聽著。
就在這樣的氛圍裏,突然大門口處傳來聲音:“忠親王,義親王到。”
一時間,整個院子裏的人都停了下來,如今在大齊,除了宮裏的皇帝,這二位爺的地位算是最高的了,眾人自然是不敢怠慢。
正在聽教誨的顧啟珪也是愣了一下,按理說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二位爺應該避嫌的,怎麽就過來了。不過很快顧啟珪就反應了過來,和顧國安對看了一眼,就主動迎了出去,走到跟前就開始行禮,“王爺吉祥,不知道二位王爺今日要過來,有失遠迎,還請兩位王爺恕罪。”
“今日是顧府是你設宴,我們頂多算是湊熱鬧的,不要耽擱你們才好。”忠親王笑著說道,這幾年忠親王除了有了義親王的一層顧慮之外,過得算是比較舒爽的,從他的外形變化上就能看的出來,像是提前進入了中年期,膀大腰圓,現在笑著和顧啟珪說話,總是透著一種油膩。
忠親王盡力的扮演著無害的角色,與政事之上顧啟珪認同,要是沒有那些幕僚和袁家撐著,忠親王不知道已經死多少次了,就是五皇子那邊兒他就鬥不過。但是與生活上顧啟珪卻並不這樣認為,徐茯苓怎樣死的他是知道的,當時顧煙茗在成親時候說過徐茯苓之後,他還專門去查了一下,嗯,得到的結果讓顧啟珪惡心。當那些事情和忠親王畫上等號的時候,再加上之前北境時候的事情,顧啟珪對忠親王實在是不能產生什麽好的印象。
但是,現在顧啟珪還是看著忠親王,笑著迴話,“王爺說笑了,二位王爺能在百忙之中過來就是福氣,平日裏是盼都盼不過來的,啟珪甚感榮幸。”
旁邊的義親王沐澈就扮演者一個跟班的角色,一般有忠親王在的地方,他都非常的自覺,不會搶風頭,此時見到顧啟珪行禮也隻是點了一下頭,並沒有說話。
顧啟珪陪著這二位主子到了院子裏,眾人自然是都向這二位爺行禮,忠親王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前麵,看到大家對著他行禮之後,才說道:“不必多禮,我們也是奉父皇的口諭過來湊個熱鬧,就是捧個人氣兒,其他倒是沒什麽的,大家都該幹什麽幹什麽吧。”
話是這樣說,他們兩人一來,自然是都先緊著他們的,就是主座上的顧雍也是要讓出來的,忠親王推讓了一番,就坐上去了,義親王沐澈就默默的坐在了忠親王的下首的位置,總算是沒有讓顧雍太過尷尬。
雖然名義上來說宴會是為了給顧啟珪賀喜,但是就他目前的地位,是沒有可能充個主人家的,所以主要還是顧國安在陪著,連著還有幾個想和這二位套近乎的,所以顧啟珪頂多就隻能在旁邊聽著。
其實說起來,對於今日這二位爺過來,在場的人心裏都是有些小聲音的,誰都能看得出來皇帝派了這二位爺過來是在給顧國安麵子,也充分體會到了顧國安在朝中的不一般。顧家朝中中立大家都知道,看來這就是好處了,在皇上的心裏,顧國安從來就沒有失寵過。
而且,選在顧家大擺宴席、大家都在的時候,就更值得深思了,再想想今年的殿試試題,皇帝親自評出來的狀元郎,看來接下來皇帝要有大動作了,這是在場上位者的普遍心情。對於顧家,以後該是個什麽態度就更值得思考了。
第168章
顧府前院,隨著忠親王和義親王的到來,氣氛倒是更熱烈了一些。這麽些朝官聚集一堂,說的自然不會是東家長西家短,他們正在談論最近說的比較多的話題,不過也隻是談論,倒是有性子耿直的朝官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但大都被忽視了,大部分人都是高談論闊,說的都是些雖然聽到著很有道理,但真是仔細琢磨起來根本就沒有什麽內容的話。
現在他們在講雲南的事情,這一段時間雲南又是不大太平,或者說鬧的比較兇,不過因為雲南有長寧王在,大家倒是沒有太過擔心,大齊百姓乃至皇家對長寧王長寧軍的武力值一向信任。說起這個事情來又是十分的好笑,就是因為長寧王府的武力值,所以皇家對長寧王府一邊是不得不依賴一邊又是不得不忌憚,這是很矛盾的。不過總的來說,在長寧王府不反的情況之下,雲南就能安寧無恙。
所以現在說這個事情更多的是在試探,因為雲南那邊戰亂,所以京城這邊戶部那邊要出銀子置辦軍需物資,打仗耗費物資也是個現實的問題,這撥銀子,撥多少銀子都是戶部要決定的。而且當今聖上明確表示過,今年會專門派使臣過去雲南,不過這具體的人選卻到現在都沒有消息,現在顧國安在這裏,當然是最好的迴答這個問題的人了。
這個話頭是忠親王挑起來的,主要也是試探,畢竟人人都知道這給雲南供物資是個肥差,到現在戶部都沒有做出個計劃,當今聖上到現在也沒有公布和戶部配合著去雲南的官員是誰,大家當然都好奇著呢,就忠親王而言,他當然希望派過去的人起碼是他這一派的。
“聖上近來也很是苦惱,因為國庫近來不大寬裕,此事難辦的很,還需要仔細斟酌損益。”顧國安不是官場上的愣頭青,就算是知道皇帝的意思當然也不會在現在這個場合透露出什麽的,更何況他不知道,但就是不知道也不能直接說的,所以他直接上去就堵住了忠親王接下來的話。至於國庫不寬裕,在他們戶部這些人眼裏國庫就從來沒有充盈過。
顧國安這話一出,在明眼人眼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是變相的說不知道,但是在忠親王這裏不啊,他覺得這是顧國安在推脫呢,就想著再說幾句,但是話還沒有說出來,就被身邊的沐澈給截斷了,就像是隨意說出口的,“聽過近來兩廣的賦稅被壓縮的厲害?”
“是,今明兩年恐怕都收不上來了。”顧國安接著話往下說道。
因為是義親王主動提起,現在大家又開始關心兩廣的洪災了。嗯,忠親王雖然還想說什麽,但是被大家的說話聲蓋住了。說起來,雖然義親王沐澈在正式場合的時候,表現的比較謙遜,也從來不讓自己搶了忠親王的風頭,但是時到今日,義親王靠著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位子上來,就足夠惹眼了。近幾年隻要是分管到他手裏的事情,都辦的漂亮,所以朝中有點兒想法的人也不少,畢竟朝中也不都是忠親王黨。
這也是顧啟珪認為的沐澈的高明之處,皇帝現在的意向還不顯明,太早的想奪權,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反噬,尤其是對正坐在那裏的人來說,隻要他知道你有了行動去謀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尤其對掌權掌了大半輩子的帝王來說。所以現在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暴露自己,蟄伏其中也是好的,不過這種方法也不是持久隻道就是了。
至於兩廣的事情,顧啟珪也是知道的,因為‘亨通’的關係,現在他的情報網很足,有些事情有可能他知道比官家還多些也說不定。今年兩廣雨水比較足,這還不到夏季,就開始發水了,所以朝廷上下很是重視,兩廣那邊也早就給了京中反饋,那些封疆大吏雖然在平常時候在自己的轄區範圍內是說一不二,有好處的時候那是爭著往上去,而且一旦到了這種時候,和朝廷哭窮也是說的比誰都可憐。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兩年的兩廣地區的賦稅是別想收到一分了,這對國庫來說是很大的打擊。要知道在大齊朝兩廣地區富饒,每年的賦稅僅次於江南,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國庫損失嚴重是一定的。
而且雲南又在此時發生戰亂,時機真的是很不巧,雖然雲南一直有儲備軍需,但是一直這麽消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就是這場仗持續不了很長時間,但是還得想著把雲南的儲備軍需補上,以備下一次的不時之需。所以不管怎麽說,這些軍需怎麽的都得給。
當然,這些都是顧啟珪的想法,現在是沒有人來問他的想法的,作為一個新官蛋子,他還沒有資格摻和到這種事情裏,他也識趣兒,一點往裏插的意思沒有。
看著眼前的這兩位王爺,就是作為顧啟珪也是知道相比起忠親王來講,沐澈更適合那個位子。但是,就算是他和沐澈還算熟悉,也從來沒有表示過要為他做什麽的,因為現在和前世不一樣,現在的顧啟珪不是一個孤家寡人,現在的他上有老,下也即將有小,可是賭不得。這奪嫡之事,極其兇險,一旦牽扯其中,想要脫身可就難了。所以,這幾年來,有關於政事的事情,他們隻聊羅國的紮布耶,不管是沐灃還是當年顧國安在北境的受傷,都與紮布耶脫不了幹係,所以他們也算是有共同的目標。
不過,這世上之事,不會都如一個人的意的,就是他不想牽扯進去,也許未來的某一時刻他們多有的人都躲不過去。到時候他該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其實現在他已經有自己的答案了。顧啟珪可以肯定,要是最後選擇的機會在他手裏,他會毫不猶豫的推沐澈一把。
兩位爺過來了,重要客人都在廳堂的主桌之上,這是貴賓不能苛待,但是這院子裏的客人也不能不照顧著,現在顧遠和顧國安都被絆住了手腳,所以這剩下的事情就是顧啟珪的了。
因為之前顧國安已經領著他介紹了一圈,所以顧啟珪現在還能有個印象,再加上有顧遠在一旁跟著,這一番問候下來,倒是沒有弄錯的時候。
而且,顧啟珪還在其中看到了剛剛沒有遇到的人,“這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劉大人,之後會和少爺一起共事。”顧遠在旁邊小聲的介紹著。
“劉大人,”顧啟珪挑眉走過去,俯身做了敬酒的動作。
劉坤也笑著迴答,“狀元郎客氣。”
“以後即是同僚,還請劉大人多多照顧著。”顧啟珪笑著把酒杯裏的水一飲而盡,動作甚是瀟灑,嗯,如果忽略酒杯裏裝的是水的話,大概看著更好些,這是顧啟珪身後顧遠和顧擎的想法。
顧啟珪眼前這人是劉坤,算起來和顧啟珪還是同期,自從府試的時候碰到,一直到鄉試兩人都是一起的,要不是顧啟珪中間錯過了,相信會試他們也會趕到一塊。因為當年在五房那裏發生的那事兒,所以顧啟珪對這個人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不過畢竟是沒有過多少交流,所以並不能算是很熟悉。
顧啟珪和劉坤寒暄了幾句,就去了其他桌,剛剛短短六年的時間,劉坤已經是當朝從四品的翰林侍讀學士,就算照著三年一升的規則,劉坤也升的太過快了些,要說這和背後沒人,顧啟珪是怎麽也不會相信的。
“記得之後去查一查劉坤,”顧啟珪吩咐身後的顧擎,他還真有些好奇,以後畢竟是要在一起共事兒的,還是多知道些的好。
“是。”顧擎迴道。
這場以慶祝顧啟珪高中的宴席,前院因為忠親王和義親王兩位主子的到來,氣氛變得更加的熱烈,後院之中各家夫人們聚在一起也很是熱鬧。
朱氏領著陸呦給各家的長輩說話,也算是正式的把她介紹給京中的各個家族。兩年前成親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大辦,賓客來的並不多,朱氏心裏一直不舒服。這兩年陸呦在京中各世家麵前露臉露的也少,加上她本來的出身,背地裏兒子兒媳不知道被說成什麽樣了呢,現在兒子爭氣,怎麽的也得找迴場子才行。
“你這兒子爭氣,女兒又早已不用擔心,這以後你就隻管享福就是了,”相熟的不相熟世家夫人這樣對朱氏說。
朱氏嘴上說著哪裏哪裏,還有的操心呢,心裏卻是非常的高興。看著一直跟在自己身邊,說話禮儀都沒得挑的陸呦更是滿意,總之心裏樂滋滋的。今日倒是沒有人破壞朱氏的好心情,雖然與婆婆不是很親近,現在也覺得婆婆偏心二房的蔡氏也沒有說讓朱氏不高興的話。
經過這場宴會,京城裏的夫人倒是都認識了顧家的嫡次媳,要知道她們本來是看朱氏的笑話的。畢竟當初顧家去陸家提親可就跌破了不少人的眼睛,要知道雖然當時皇帝判罰了顧啟珪,但是依照顧家在京城地位,要是想結親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的,誰知道就真的娶了個庶出的。不過現在看朱氏和庶出兒媳相處的不要太好,今日還主動拉著兒媳走動,果然傳言不可信啊。
主人樂意,客人配合,總的來說,這場宴會也算是賓至如歸,和樂融融。
第169章 (雙更合一)
顧家的宴會結束的第二日,大家還是各幹各的事情,但是都開始重新評估顧府是肯定的。
今日陽光明媚,因為有風,並不是很曬,總之就是很舒服就是了。此時的城門口處,聽著十幾輛馬車,陣仗不小,但是因為在京城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常見了,倒是沒有引起轟動圍觀就是了。
這正是顧家五房進京了,不過五房進京不僅這些路人不大在意,就是顧家也是不怎麽在意的,來迎接他們進城的仆人不多,甚至可以說少的可憐了。顧家的這些人倒是知道這個事情的,畢竟這不是什麽秘密,各房都有自己的關係網,就算五房自己不專門來信,通過身邊的朋友也能是知道的。
隻是大家都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就是了,顧家大房不用說了,因為有安玨然的事情在,誰都不會再和五房多親近,何況在安慶的時候朱氏已經和五房撕破臉了,所以他們隻裝做不知道這件事情。其他幾房和五房也都說不上親近,自然更是不在意。至於‘南行院’那邊,安氏少有的和朱氏站在一邊兒,庶出的五房是她恥辱的象征,不去奚落一番就不錯了,自然是不能要求她多熱情的。唯一還關心關心五房的就是顧雍了,但是他也知道五房和大房的過往,所以也不能輕易做主把這個兒子安排進顧府這邊先住著,別人不清楚,他可是很清楚的,當初安玨然退親的真相,這事兒不好辦。
所以五房進京城的時候,也就是顧雍派人去城門口迎接了一下,也算是能在這陌生的京城裏帶個路。
此時,夏氏看到這零星的幾個人,整個人都不好了,她當然是生氣的,覺得這是在輕看他們一房呢。她兒子爭氣,更是娶了江南總督家的姑娘,這嫁妝是數一數二的豪氣,比當年朱氏的也不逞多讓,因為這她在江南時候是受盡了推崇,也讓她過度的膨脹了一番。這種優越感,一直維持到顧煙茗出嫁。
朱氏為他的大女兒配備了十裏紅妝,這還不算婆家準備的聘禮,再加上後來顧煙茗時常出現在安慶的夫人圈子裏,每每看到原本推崇自己的夫人變成了推崇大房的女兒,夏氏心裏就很是難受。而且之後陸瑤出嫁,她簡直就是恨了,朱氏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自然是不明白她們這些人的疾苦的。
而且經過這些時候,她也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千秋萬求的兒媳婦就不是個好惹的,那哥脾氣呦,不過兒子還是聽自己的話,這是夏氏最滿意的事情。想起陸瑤,夏氏直覺就是不喜,但是不可否認陸瑤給她帶來了無盡的虛榮心,當然她覺得都是因為兒子才這樣的。
不過,夏氏的低落心情一直維持到兩年前,那時候顧啟珪和陸呦成親了,當時她心裏那個美啊,想想作為庶出,她兒子娶到了兩江總督的嫡出獨生女兒,想想就令人興奮,而大房嫡出的兒子竟然娶了陸家二房的庶出女兒,這讓她更有優越感。
但是現實卻狠狠的砸了她一臉,看著麵前這零星的幾個人,夏氏簡直咬碎了牙齒,本來她覺得自己這一次來京,其他幾房必定是都來迎接她的,沒想到各房竟然都不理她,來了這幾個仆人,還是為了給他們介紹客棧住處才來的,夏氏心裏就更是不舒爽,就是顧家五老爺顧國和的臉色也是不好看的,但是有什麽辦法。
對於城門口發生的這些事情,顧啟珪是完全不知道的,因為殿試一甲前三名,不用參加朝考,這就意味著這幾日顧啟珪沒有什麽事情要忙,時間也多些。
昨日忙,顧啟珪和陸呦是在顧府歇下的,因為昨日就和安玨然說好要出去的,所以顧啟珪把陸呦送迴梨花胡同就出發來了櫞閣。
此時,顧啟珪和安玨然正坐在‘櫞閣’二樓的包間裏說著話,安玨然剛剛迴到京城,到現在也隻是掛了個閑職,並沒有被分管事情,所以整日也是閑的緊,顧啟珪則是還沒有入職,所以也沒有事情忙,兩個人倒是好湊到一塊去。
“義親王當初在北境表現的如何?”安玨然問道,當初啟珪有零散的說過一些,但是具體的事情安玨然是不知道的,畢竟顧啟珪不是一個喜歡在背後評論人的人。雖然知道忠親王的性格,但是安玨然還是想了解一下的。
“嗯,隻能說在戰爭結束前麵沒有離開驛站,”顧啟珪這樣說道,“怎麽想起來說他了?”
“沒有,聽說最近忠親王派人去了北境,就有些好奇,”安玨然淡淡的說道。
“你也聽說了?不過想也知道這番示好成功的概率不是很大,陸家的祖孫三個就沒有一個糊塗的,尤其是陸家大老爺陸岩,除了在陸世叔和嶽父這裏的事情辦的實在是讓人很是不理解,其他可是沒有幹過什麽糊塗事。而且就當是忠親王在北境的所作所為,陸家人除非是瞎了眼睛,否則根本根本就沒有什麽練手的可能。”顧啟珪一邊煮茶,一邊毫不在意的說道。也隻有在真正輕鬆的時候,顧啟珪才會費功夫煮茶,其他時候,顧啟珪是沒有這個閑工夫的。雖然泡茶更是清香一些,但是顧啟珪就是喜歡不怎麽有味道的煮出來的茶水。
安玨然點了點頭,就他的想法也是這樣的,現在確實不是站隊的好時機。
“再說了,忠親王近來的這些行動應該就隻能表示他不安而已。現在他大概也隻是派人去試探陸家的意思,其他想法怕是沒有的。”現在也不敢有吧,顧啟珪心裏想著,近來護城軍的行動可不是嚴了一星半點。
“不過忠親王現在把顧家五房拉了近來,這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啊,怕是想一石二鳥呢。”安玨然接過顧啟珪遞過來的茶杯,說道。陸家五房牽扯顧家和陸家大房,能讓哪一家站隊,都會令己方實力大增。
顧啟珪點了點有頭,這事兒他也是知道的,不過也是說起這事兒來他才想起來,這五房也要進京了吧。雖然玨然現在說起顧家五房已經沒有什麽感覺了,但是顧啟珪這邊兒可是還沒有放下呢。
不過想是這樣想,顧啟珪並沒有說什麽,轉而說道:“這個倒是可以放心,陸家世叔不是個迂腐死板的,那是頂聰明的人,所以根本用不著去擔心現在他會去來投靠忠親王,不過還是應該仔細觀察著就是了。”作為兩江總督,江南的軍政大臣,也算是封疆大吏了,陸平在皇帝換屆時候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誰讓他手裏有兵有馬還有銀子呢。但是陸平此人向來油鹽不進,在他那裏誰說話都不好使,一直就堅持著自己的中立身份。其實說起來這也是這麽些年以來,當今聖上從來沒有想過要對陸平做什麽的原因之所在。因為足夠安分,所以安全,在這個比較敏感的時間段,陸平當然不會輕易的站隊。
安玨然點了點頭,這些話題都是他們以前也經常聊,對於一些政事,他們的看法往往出奇的一致。
等這些事情聊完之後,“當年的事情……”安玨然主動開口。
顧啟珪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進來其實他很少與安玨然聊這個的,雖然他想開口,但是又怕安玨然誤會甚至反感,再怎麽說在這件事情之中安玨然是最大的不幸。
“我從來都不準備知道真相的,也不想在追究下去……”安玨然接著說了一句話。
他說謊,這是顧啟珪心裏立刻就出現的一句話,他非常了解安玨然,就算是一個表情,他大概也能知道對方的情緒變化,剛剛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安玨然的小指敲了幾下案幾,這是他說謊的直接反應,自小就是這樣。
“不管以前的原因是什麽,這一件事情都發生了,所以就算是知道了又能怎麽樣,我隻要還生活在這個圈子裏,我的身份就不可能變成第二個人不是嗎?”安玨然呢喃的說道,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在過去的六年裏,除了對顧啟珪那事兒的愧疚之情,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想著為什麽當年會發生這樣一個事情,不管是基於什麽原因,這件事情最終不還是發生了。他承認他也曾想著恨過這些人,這所有的人,但是自小就在這樣的家族裏長大,他又知道這其中肯定是有什麽原因的。畢竟他和顧家相處了這麽些時間,對於顧家夫婦的性子他是有一些了解的,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就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總之,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讓他沒有再追著這個事情發展下去的意願。
在一段時間裏,他都有一種自我厭棄的感覺,而讓他思想改變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等他真正上了戰場,手上染滿了鮮血,有可能一不留神他就可能失去生命,他突然就覺得這些都沒有什麽幹係了,不管是當年的事情還是現在他遇到的困局,在生命麵前似乎都是渺小的。
而且,一直跟在他身邊,屢次就他危難的人是顧十一這一眾暗衛,這都是顧家培養出來的一群人,被隨隨便便的就給了他,似乎自小到大,都是這樣的,不管是什麽啟珪有什麽他都有一份,就算是在安慶生活的那幾年,啟珪有的他也是一樣不落的全有,以前不理解,現在知道了一些皮毛,卻沒法不在意。似乎從小都大,顧家的影子就一直沒沒有消失過,所以有什麽幹係,就這樣吧。
一直這樣下去也還是不錯的,安玨然在南靖的時候就時常這樣想著。但是還是有什麽變化了的,以前時候,要是顧玲燕說他或者是表現出對他的不冷不熱,他心裏會難過,但是現在就完全不會了,也許血緣就是這麽的奇妙。
顧啟珪看看安玨然,其實他一直都知道,玨然是一個良善的,自小就是這樣。這些年雖然性子變了很多,但是心性似乎都沒有變過,還是保持著當年拿著那個鑲滿珠寶的陀螺過來找他玩的感覺。
過了一會兒,顧啟珪才笑了笑說道:“行啊,你想好了就行,不說就不說吧,總之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我都還是你兄長。”
安玨然點了點頭,兩兄弟像誰達成了某種協議一樣相視而笑。
“既然這樣,今日就去我那裏吧,就當去認認門。”顧啟珪說道,他現在竟然有種想喝幾杯的感覺。
“行,”安玨然沒有拒絕,把事情說開了也好,兩個人都能輕鬆些。
兩人正準備離開,就在此時,從外麵傳來顧擎的聲音,“主子,家裏送信兒過來,四少爺和四夫人送了拜帖進府,少夫人想問問少爺現在方便嗎,能不能迴去一趟。”說起來依照禮節,現在顧啟珪是要迴去接待客人的,因為再怎麽說顧啟裴是顧啟珪的堂兄,而陸瑤和陸呦也不是沒有關係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神,才開口問道:“五房那邊已經進京了?”
“是,今日上午剛剛進京。”
顧啟珪皺了皺眉頭,上午剛剛進京,就是要拜訪也該是去顧府看望他的祖父祖母吧,再不濟也應該是去陸府,怎麽過來他這邊呢。顧啟珪不待見五房的人,甚至是有些厭煩,就是母親在安慶的時候都和五房那邊兒鬧成了那個樣子,就是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麽心情上自己家裏去拜訪。
顧啟珪皺著眉頭看了看安玨然,因為來的人有陸瑤,所以他不想安玨然見到,雖然不在意,但畢竟是添堵。
“我沒有關係的。”安玨然笑笑。
安玨然自然是已經反應過來了外麵說的是誰,隻是沒想到剛剛他們還在說這個事情,現在正主就到了,他其實對陸瑤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畢竟沒有見過麵,而且在退婚的時候他都還沒有開始對另一半產生什麽幻想。因為本來沒有什麽期待,所以也就談不上失望。
“就去看看吧。”顧啟珪說道,要是五房在京中,以後遇到的機會還有很多,總不能一直躲著。
兩個人到家的時候,就看了門口停著的馬車,剛剛才送來了拜帖,這是已經到了?倒是夠迅速的啊。
昨日就已經發出去了請帖,今日來向顧府道喜的人不少,畢竟是顧家擺的宴席,就是想在宴會之上結交人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因為顧國安的關係,來的還有很多是朝廷大員,所以這在大門處迎客的也是講究,除了顧啟珪還有已經入仕的二堂哥和三堂哥,包括安玨然也到了。
巳時過半,就來了第一批向他道喜的,這些倒是不用太照顧,他們大都是當初一起在國子監讀書的同窗,這一次來的很齊全,凡是在京中的都過來了。而且因為顧啟珪中間蹉跎了六年,他的這群小夥伴大都從太學學成直接進入了官場,現在小有成就的不少。當然以前最令人驚奇的依然還是王承肆,提起他人人都道鳳起二公主有了個爭氣的孫子,顧啟珪也是這樣認為的,風氣二公主雖然前半生苦難,但是現在確實是享了孫子的福,從以前開始就這樣,王承肆一直在跌破人的眼睛,從太學出來直接外放,去年迴了京城,現在已經是從四品的京官,前途很是不錯。
麵對他們,顧啟珪當然是非常輕鬆的,畢竟他們並沒有斷了聯係,尤其是張文欽,因為有他哥和他姐的事情在,所以顧啟珪使喚起張文欽更是絲毫的不手軟。看到張文欽下車,直接就說道:“今日我這正用人呢,你就發揮你的特長在這給我迎客吧。”張文欽從太學學成之後直接進了國子監,現在是一名實打實的授課先生,國子監的夫子有名的最是能說,所以顧啟珪才這樣說。
“唉唉唉,就是成了當今狀元郎,你也不能這樣欺負人吧,我下了馬車可是連一口水都沒有喝上呢,你就給我找事情做,”雖然成了傳道受業解惑的夫子,但是張文欽的性子是一點兒都沒有變就是了,而且雖然是這樣說,但是身體還是很誠實的站在了門邊兒。
到了差不多午時的時候,賓客差不多都到了,整個院子裏都很是和樂,總之不管是誰大家都是笑著的。這樣的聚會,與其說是來恭賀顧啟珪,不如說實在為他以後鋪路,顧國安領著他和各位他知道卻沒有搭過話的官員問好,有時他們還會說上幾句,顧啟珪就老實的站在那裏聽著。
就在這樣的氛圍裏,突然大門口處傳來聲音:“忠親王,義親王到。”
一時間,整個院子裏的人都停了下來,如今在大齊,除了宮裏的皇帝,這二位爺的地位算是最高的了,眾人自然是不敢怠慢。
正在聽教誨的顧啟珪也是愣了一下,按理說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二位爺應該避嫌的,怎麽就過來了。不過很快顧啟珪就反應了過來,和顧國安對看了一眼,就主動迎了出去,走到跟前就開始行禮,“王爺吉祥,不知道二位王爺今日要過來,有失遠迎,還請兩位王爺恕罪。”
“今日是顧府是你設宴,我們頂多算是湊熱鬧的,不要耽擱你們才好。”忠親王笑著說道,這幾年忠親王除了有了義親王的一層顧慮之外,過得算是比較舒爽的,從他的外形變化上就能看的出來,像是提前進入了中年期,膀大腰圓,現在笑著和顧啟珪說話,總是透著一種油膩。
忠親王盡力的扮演著無害的角色,與政事之上顧啟珪認同,要是沒有那些幕僚和袁家撐著,忠親王不知道已經死多少次了,就是五皇子那邊兒他就鬥不過。但是與生活上顧啟珪卻並不這樣認為,徐茯苓怎樣死的他是知道的,當時顧煙茗在成親時候說過徐茯苓之後,他還專門去查了一下,嗯,得到的結果讓顧啟珪惡心。當那些事情和忠親王畫上等號的時候,再加上之前北境時候的事情,顧啟珪對忠親王實在是不能產生什麽好的印象。
但是,現在顧啟珪還是看著忠親王,笑著迴話,“王爺說笑了,二位王爺能在百忙之中過來就是福氣,平日裏是盼都盼不過來的,啟珪甚感榮幸。”
旁邊的義親王沐澈就扮演者一個跟班的角色,一般有忠親王在的地方,他都非常的自覺,不會搶風頭,此時見到顧啟珪行禮也隻是點了一下頭,並沒有說話。
顧啟珪陪著這二位主子到了院子裏,眾人自然是都向這二位爺行禮,忠親王自然而然的站在了前麵,看到大家對著他行禮之後,才說道:“不必多禮,我們也是奉父皇的口諭過來湊個熱鬧,就是捧個人氣兒,其他倒是沒什麽的,大家都該幹什麽幹什麽吧。”
話是這樣說,他們兩人一來,自然是都先緊著他們的,就是主座上的顧雍也是要讓出來的,忠親王推讓了一番,就坐上去了,義親王沐澈就默默的坐在了忠親王的下首的位置,總算是沒有讓顧雍太過尷尬。
雖然名義上來說宴會是為了給顧啟珪賀喜,但是就他目前的地位,是沒有可能充個主人家的,所以主要還是顧國安在陪著,連著還有幾個想和這二位套近乎的,所以顧啟珪頂多就隻能在旁邊聽著。
其實說起來,對於今日這二位爺過來,在場的人心裏都是有些小聲音的,誰都能看得出來皇帝派了這二位爺過來是在給顧國安麵子,也充分體會到了顧國安在朝中的不一般。顧家朝中中立大家都知道,看來這就是好處了,在皇上的心裏,顧國安從來就沒有失寵過。
而且,選在顧家大擺宴席、大家都在的時候,就更值得深思了,再想想今年的殿試試題,皇帝親自評出來的狀元郎,看來接下來皇帝要有大動作了,這是在場上位者的普遍心情。對於顧家,以後該是個什麽態度就更值得思考了。
第168章
顧府前院,隨著忠親王和義親王的到來,氣氛倒是更熱烈了一些。這麽些朝官聚集一堂,說的自然不會是東家長西家短,他們正在談論最近說的比較多的話題,不過也隻是談論,倒是有性子耿直的朝官會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但大都被忽視了,大部分人都是高談論闊,說的都是些雖然聽到著很有道理,但真是仔細琢磨起來根本就沒有什麽內容的話。
現在他們在講雲南的事情,這一段時間雲南又是不大太平,或者說鬧的比較兇,不過因為雲南有長寧王在,大家倒是沒有太過擔心,大齊百姓乃至皇家對長寧王長寧軍的武力值一向信任。說起這個事情來又是十分的好笑,就是因為長寧王府的武力值,所以皇家對長寧王府一邊是不得不依賴一邊又是不得不忌憚,這是很矛盾的。不過總的來說,在長寧王府不反的情況之下,雲南就能安寧無恙。
所以現在說這個事情更多的是在試探,因為雲南那邊戰亂,所以京城這邊戶部那邊要出銀子置辦軍需物資,打仗耗費物資也是個現實的問題,這撥銀子,撥多少銀子都是戶部要決定的。而且當今聖上明確表示過,今年會專門派使臣過去雲南,不過這具體的人選卻到現在都沒有消息,現在顧國安在這裏,當然是最好的迴答這個問題的人了。
這個話頭是忠親王挑起來的,主要也是試探,畢竟人人都知道這給雲南供物資是個肥差,到現在戶部都沒有做出個計劃,當今聖上到現在也沒有公布和戶部配合著去雲南的官員是誰,大家當然都好奇著呢,就忠親王而言,他當然希望派過去的人起碼是他這一派的。
“聖上近來也很是苦惱,因為國庫近來不大寬裕,此事難辦的很,還需要仔細斟酌損益。”顧國安不是官場上的愣頭青,就算是知道皇帝的意思當然也不會在現在這個場合透露出什麽的,更何況他不知道,但就是不知道也不能直接說的,所以他直接上去就堵住了忠親王接下來的話。至於國庫不寬裕,在他們戶部這些人眼裏國庫就從來沒有充盈過。
顧國安這話一出,在明眼人眼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就是變相的說不知道,但是在忠親王這裏不啊,他覺得這是顧國安在推脫呢,就想著再說幾句,但是話還沒有說出來,就被身邊的沐澈給截斷了,就像是隨意說出口的,“聽過近來兩廣的賦稅被壓縮的厲害?”
“是,今明兩年恐怕都收不上來了。”顧國安接著話往下說道。
因為是義親王主動提起,現在大家又開始關心兩廣的洪災了。嗯,忠親王雖然還想說什麽,但是被大家的說話聲蓋住了。說起來,雖然義親王沐澈在正式場合的時候,表現的比較謙遜,也從來不讓自己搶了忠親王的風頭,但是時到今日,義親王靠著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這個位子上來,就足夠惹眼了。近幾年隻要是分管到他手裏的事情,都辦的漂亮,所以朝中有點兒想法的人也不少,畢竟朝中也不都是忠親王黨。
這也是顧啟珪認為的沐澈的高明之處,皇帝現在的意向還不顯明,太早的想奪權,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反噬,尤其是對正坐在那裏的人來說,隻要他知道你有了行動去謀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尤其對掌權掌了大半輩子的帝王來說。所以現在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暴露自己,蟄伏其中也是好的,不過這種方法也不是持久隻道就是了。
至於兩廣的事情,顧啟珪也是知道的,因為‘亨通’的關係,現在他的情報網很足,有些事情有可能他知道比官家還多些也說不定。今年兩廣雨水比較足,這還不到夏季,就開始發水了,所以朝廷上下很是重視,兩廣那邊也早就給了京中反饋,那些封疆大吏雖然在平常時候在自己的轄區範圍內是說一不二,有好處的時候那是爭著往上去,而且一旦到了這種時候,和朝廷哭窮也是說的比誰都可憐。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兩年的兩廣地區的賦稅是別想收到一分了,這對國庫來說是很大的打擊。要知道在大齊朝兩廣地區富饒,每年的賦稅僅次於江南,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國庫損失嚴重是一定的。
而且雲南又在此時發生戰亂,時機真的是很不巧,雖然雲南一直有儲備軍需,但是一直這麽消耗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就是這場仗持續不了很長時間,但是還得想著把雲南的儲備軍需補上,以備下一次的不時之需。所以不管怎麽說,這些軍需怎麽的都得給。
當然,這些都是顧啟珪的想法,現在是沒有人來問他的想法的,作為一個新官蛋子,他還沒有資格摻和到這種事情裏,他也識趣兒,一點往裏插的意思沒有。
看著眼前的這兩位王爺,就是作為顧啟珪也是知道相比起忠親王來講,沐澈更適合那個位子。但是,就算是他和沐澈還算熟悉,也從來沒有表示過要為他做什麽的,因為現在和前世不一樣,現在的顧啟珪不是一個孤家寡人,現在的他上有老,下也即將有小,可是賭不得。這奪嫡之事,極其兇險,一旦牽扯其中,想要脫身可就難了。所以,這幾年來,有關於政事的事情,他們隻聊羅國的紮布耶,不管是沐灃還是當年顧國安在北境的受傷,都與紮布耶脫不了幹係,所以他們也算是有共同的目標。
不過,這世上之事,不會都如一個人的意的,就是他不想牽扯進去,也許未來的某一時刻他們多有的人都躲不過去。到時候他該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其實現在他已經有自己的答案了。顧啟珪可以肯定,要是最後選擇的機會在他手裏,他會毫不猶豫的推沐澈一把。
兩位爺過來了,重要客人都在廳堂的主桌之上,這是貴賓不能苛待,但是這院子裏的客人也不能不照顧著,現在顧遠和顧國安都被絆住了手腳,所以這剩下的事情就是顧啟珪的了。
因為之前顧國安已經領著他介紹了一圈,所以顧啟珪現在還能有個印象,再加上有顧遠在一旁跟著,這一番問候下來,倒是沒有弄錯的時候。
而且,顧啟珪還在其中看到了剛剛沒有遇到的人,“這是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劉大人,之後會和少爺一起共事。”顧遠在旁邊小聲的介紹著。
“劉大人,”顧啟珪挑眉走過去,俯身做了敬酒的動作。
劉坤也笑著迴答,“狀元郎客氣。”
“以後即是同僚,還請劉大人多多照顧著。”顧啟珪笑著把酒杯裏的水一飲而盡,動作甚是瀟灑,嗯,如果忽略酒杯裏裝的是水的話,大概看著更好些,這是顧啟珪身後顧遠和顧擎的想法。
顧啟珪眼前這人是劉坤,算起來和顧啟珪還是同期,自從府試的時候碰到,一直到鄉試兩人都是一起的,要不是顧啟珪中間錯過了,相信會試他們也會趕到一塊。因為當年在五房那裏發生的那事兒,所以顧啟珪對這個人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不過畢竟是沒有過多少交流,所以並不能算是很熟悉。
顧啟珪和劉坤寒暄了幾句,就去了其他桌,剛剛短短六年的時間,劉坤已經是當朝從四品的翰林侍讀學士,就算照著三年一升的規則,劉坤也升的太過快了些,要說這和背後沒人,顧啟珪是怎麽也不會相信的。
“記得之後去查一查劉坤,”顧啟珪吩咐身後的顧擎,他還真有些好奇,以後畢竟是要在一起共事兒的,還是多知道些的好。
“是。”顧擎迴道。
這場以慶祝顧啟珪高中的宴席,前院因為忠親王和義親王兩位主子的到來,氣氛變得更加的熱烈,後院之中各家夫人們聚在一起也很是熱鬧。
朱氏領著陸呦給各家的長輩說話,也算是正式的把她介紹給京中的各個家族。兩年前成親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大辦,賓客來的並不多,朱氏心裏一直不舒服。這兩年陸呦在京中各世家麵前露臉露的也少,加上她本來的出身,背地裏兒子兒媳不知道被說成什麽樣了呢,現在兒子爭氣,怎麽的也得找迴場子才行。
“你這兒子爭氣,女兒又早已不用擔心,這以後你就隻管享福就是了,”相熟的不相熟世家夫人這樣對朱氏說。
朱氏嘴上說著哪裏哪裏,還有的操心呢,心裏卻是非常的高興。看著一直跟在自己身邊,說話禮儀都沒得挑的陸呦更是滿意,總之心裏樂滋滋的。今日倒是沒有人破壞朱氏的好心情,雖然與婆婆不是很親近,現在也覺得婆婆偏心二房的蔡氏也沒有說讓朱氏不高興的話。
經過這場宴會,京城裏的夫人倒是都認識了顧家的嫡次媳,要知道她們本來是看朱氏的笑話的。畢竟當初顧家去陸家提親可就跌破了不少人的眼睛,要知道雖然當時皇帝判罰了顧啟珪,但是依照顧家在京城地位,要是想結親家,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的,誰知道就真的娶了個庶出的。不過現在看朱氏和庶出兒媳相處的不要太好,今日還主動拉著兒媳走動,果然傳言不可信啊。
主人樂意,客人配合,總的來說,這場宴會也算是賓至如歸,和樂融融。
第169章 (雙更合一)
顧家的宴會結束的第二日,大家還是各幹各的事情,但是都開始重新評估顧府是肯定的。
今日陽光明媚,因為有風,並不是很曬,總之就是很舒服就是了。此時的城門口處,聽著十幾輛馬車,陣仗不小,但是因為在京城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常見了,倒是沒有引起轟動圍觀就是了。
這正是顧家五房進京了,不過五房進京不僅這些路人不大在意,就是顧家也是不怎麽在意的,來迎接他們進城的仆人不多,甚至可以說少的可憐了。顧家的這些人倒是知道這個事情的,畢竟這不是什麽秘密,各房都有自己的關係網,就算五房自己不專門來信,通過身邊的朋友也能是知道的。
隻是大家都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就是了,顧家大房不用說了,因為有安玨然的事情在,誰都不會再和五房多親近,何況在安慶的時候朱氏已經和五房撕破臉了,所以他們隻裝做不知道這件事情。其他幾房和五房也都說不上親近,自然更是不在意。至於‘南行院’那邊,安氏少有的和朱氏站在一邊兒,庶出的五房是她恥辱的象征,不去奚落一番就不錯了,自然是不能要求她多熱情的。唯一還關心關心五房的就是顧雍了,但是他也知道五房和大房的過往,所以也不能輕易做主把這個兒子安排進顧府這邊先住著,別人不清楚,他可是很清楚的,當初安玨然退親的真相,這事兒不好辦。
所以五房進京城的時候,也就是顧雍派人去城門口迎接了一下,也算是能在這陌生的京城裏帶個路。
此時,夏氏看到這零星的幾個人,整個人都不好了,她當然是生氣的,覺得這是在輕看他們一房呢。她兒子爭氣,更是娶了江南總督家的姑娘,這嫁妝是數一數二的豪氣,比當年朱氏的也不逞多讓,因為這她在江南時候是受盡了推崇,也讓她過度的膨脹了一番。這種優越感,一直維持到顧煙茗出嫁。
朱氏為他的大女兒配備了十裏紅妝,這還不算婆家準備的聘禮,再加上後來顧煙茗時常出現在安慶的夫人圈子裏,每每看到原本推崇自己的夫人變成了推崇大房的女兒,夏氏心裏就很是難受。而且之後陸瑤出嫁,她簡直就是恨了,朱氏出生就含著金湯匙,自然是不明白她們這些人的疾苦的。
而且經過這些時候,她也算是看明白了,這個千秋萬求的兒媳婦就不是個好惹的,那哥脾氣呦,不過兒子還是聽自己的話,這是夏氏最滿意的事情。想起陸瑤,夏氏直覺就是不喜,但是不可否認陸瑤給她帶來了無盡的虛榮心,當然她覺得都是因為兒子才這樣的。
不過,夏氏的低落心情一直維持到兩年前,那時候顧啟珪和陸呦成親了,當時她心裏那個美啊,想想作為庶出,她兒子娶到了兩江總督的嫡出獨生女兒,想想就令人興奮,而大房嫡出的兒子竟然娶了陸家二房的庶出女兒,這讓她更有優越感。
但是現實卻狠狠的砸了她一臉,看著麵前這零星的幾個人,夏氏簡直咬碎了牙齒,本來她覺得自己這一次來京,其他幾房必定是都來迎接她的,沒想到各房竟然都不理她,來了這幾個仆人,還是為了給他們介紹客棧住處才來的,夏氏心裏就更是不舒爽,就是顧家五老爺顧國和的臉色也是不好看的,但是有什麽辦法。
對於城門口發生的這些事情,顧啟珪是完全不知道的,因為殿試一甲前三名,不用參加朝考,這就意味著這幾日顧啟珪沒有什麽事情要忙,時間也多些。
昨日忙,顧啟珪和陸呦是在顧府歇下的,因為昨日就和安玨然說好要出去的,所以顧啟珪把陸呦送迴梨花胡同就出發來了櫞閣。
此時,顧啟珪和安玨然正坐在‘櫞閣’二樓的包間裏說著話,安玨然剛剛迴到京城,到現在也隻是掛了個閑職,並沒有被分管事情,所以整日也是閑的緊,顧啟珪則是還沒有入職,所以也沒有事情忙,兩個人倒是好湊到一塊去。
“義親王當初在北境表現的如何?”安玨然問道,當初啟珪有零散的說過一些,但是具體的事情安玨然是不知道的,畢竟顧啟珪不是一個喜歡在背後評論人的人。雖然知道忠親王的性格,但是安玨然還是想了解一下的。
“嗯,隻能說在戰爭結束前麵沒有離開驛站,”顧啟珪這樣說道,“怎麽想起來說他了?”
“沒有,聽說最近忠親王派人去了北境,就有些好奇,”安玨然淡淡的說道。
“你也聽說了?不過想也知道這番示好成功的概率不是很大,陸家的祖孫三個就沒有一個糊塗的,尤其是陸家大老爺陸岩,除了在陸世叔和嶽父這裏的事情辦的實在是讓人很是不理解,其他可是沒有幹過什麽糊塗事。而且就當是忠親王在北境的所作所為,陸家人除非是瞎了眼睛,否則根本根本就沒有什麽練手的可能。”顧啟珪一邊煮茶,一邊毫不在意的說道。也隻有在真正輕鬆的時候,顧啟珪才會費功夫煮茶,其他時候,顧啟珪是沒有這個閑工夫的。雖然泡茶更是清香一些,但是顧啟珪就是喜歡不怎麽有味道的煮出來的茶水。
安玨然點了點頭,就他的想法也是這樣的,現在確實不是站隊的好時機。
“再說了,忠親王近來的這些行動應該就隻能表示他不安而已。現在他大概也隻是派人去試探陸家的意思,其他想法怕是沒有的。”現在也不敢有吧,顧啟珪心裏想著,近來護城軍的行動可不是嚴了一星半點。
“不過忠親王現在把顧家五房拉了近來,這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啊,怕是想一石二鳥呢。”安玨然接過顧啟珪遞過來的茶杯,說道。陸家五房牽扯顧家和陸家大房,能讓哪一家站隊,都會令己方實力大增。
顧啟珪點了點有頭,這事兒他也是知道的,不過也是說起這事兒來他才想起來,這五房也要進京了吧。雖然玨然現在說起顧家五房已經沒有什麽感覺了,但是顧啟珪這邊兒可是還沒有放下呢。
不過想是這樣想,顧啟珪並沒有說什麽,轉而說道:“這個倒是可以放心,陸家世叔不是個迂腐死板的,那是頂聰明的人,所以根本用不著去擔心現在他會去來投靠忠親王,不過還是應該仔細觀察著就是了。”作為兩江總督,江南的軍政大臣,也算是封疆大吏了,陸平在皇帝換屆時候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誰讓他手裏有兵有馬還有銀子呢。但是陸平此人向來油鹽不進,在他那裏誰說話都不好使,一直就堅持著自己的中立身份。其實說起來這也是這麽些年以來,當今聖上從來沒有想過要對陸平做什麽的原因之所在。因為足夠安分,所以安全,在這個比較敏感的時間段,陸平當然不會輕易的站隊。
安玨然點了點頭,這些話題都是他們以前也經常聊,對於一些政事,他們的看法往往出奇的一致。
等這些事情聊完之後,“當年的事情……”安玨然主動開口。
顧啟珪一下子就來了精神,進來其實他很少與安玨然聊這個的,雖然他想開口,但是又怕安玨然誤會甚至反感,再怎麽說在這件事情之中安玨然是最大的不幸。
“我從來都不準備知道真相的,也不想在追究下去……”安玨然接著說了一句話。
他說謊,這是顧啟珪心裏立刻就出現的一句話,他非常了解安玨然,就算是一個表情,他大概也能知道對方的情緒變化,剛剛顧啟珪明顯的感覺到安玨然的小指敲了幾下案幾,這是他說謊的直接反應,自小就是這樣。
“不管以前的原因是什麽,這一件事情都發生了,所以就算是知道了又能怎麽樣,我隻要還生活在這個圈子裏,我的身份就不可能變成第二個人不是嗎?”安玨然呢喃的說道,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在過去的六年裏,除了對顧啟珪那事兒的愧疚之情,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想著為什麽當年會發生這樣一個事情,不管是基於什麽原因,這件事情最終不還是發生了。他承認他也曾想著恨過這些人,這所有的人,但是自小就在這樣的家族裏長大,他又知道這其中肯定是有什麽原因的。畢竟他和顧家相處了這麽些時間,對於顧家夫婦的性子他是有一些了解的,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就能做出這樣的事情。總之,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讓他沒有再追著這個事情發展下去的意願。
在一段時間裏,他都有一種自我厭棄的感覺,而讓他思想改變的是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等他真正上了戰場,手上染滿了鮮血,有可能一不留神他就可能失去生命,他突然就覺得這些都沒有什麽幹係了,不管是當年的事情還是現在他遇到的困局,在生命麵前似乎都是渺小的。
而且,一直跟在他身邊,屢次就他危難的人是顧十一這一眾暗衛,這都是顧家培養出來的一群人,被隨隨便便的就給了他,似乎自小到大,都是這樣的,不管是什麽啟珪有什麽他都有一份,就算是在安慶生活的那幾年,啟珪有的他也是一樣不落的全有,以前不理解,現在知道了一些皮毛,卻沒法不在意。似乎從小都大,顧家的影子就一直沒沒有消失過,所以有什麽幹係,就這樣吧。
一直這樣下去也還是不錯的,安玨然在南靖的時候就時常這樣想著。但是還是有什麽變化了的,以前時候,要是顧玲燕說他或者是表現出對他的不冷不熱,他心裏會難過,但是現在就完全不會了,也許血緣就是這麽的奇妙。
顧啟珪看看安玨然,其實他一直都知道,玨然是一個良善的,自小就是這樣。這些年雖然性子變了很多,但是心性似乎都沒有變過,還是保持著當年拿著那個鑲滿珠寶的陀螺過來找他玩的感覺。
過了一會兒,顧啟珪才笑了笑說道:“行啊,你想好了就行,不說就不說吧,總之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我都還是你兄長。”
安玨然點了點頭,兩兄弟像誰達成了某種協議一樣相視而笑。
“既然這樣,今日就去我那裏吧,就當去認認門。”顧啟珪說道,他現在竟然有種想喝幾杯的感覺。
“行,”安玨然沒有拒絕,把事情說開了也好,兩個人都能輕鬆些。
兩人正準備離開,就在此時,從外麵傳來顧擎的聲音,“主子,家裏送信兒過來,四少爺和四夫人送了拜帖進府,少夫人想問問少爺現在方便嗎,能不能迴去一趟。”說起來依照禮節,現在顧啟珪是要迴去接待客人的,因為再怎麽說顧啟裴是顧啟珪的堂兄,而陸瑤和陸呦也不是沒有關係的。
顧啟珪愣了一下神,才開口問道:“五房那邊已經進京了?”
“是,今日上午剛剛進京。”
顧啟珪皺了皺眉頭,上午剛剛進京,就是要拜訪也該是去顧府看望他的祖父祖母吧,再不濟也應該是去陸府,怎麽過來他這邊呢。顧啟珪不待見五房的人,甚至是有些厭煩,就是母親在安慶的時候都和五房那邊兒鬧成了那個樣子,就是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麽心情上自己家裏去拜訪。
顧啟珪皺著眉頭看了看安玨然,因為來的人有陸瑤,所以他不想安玨然見到,雖然不在意,但畢竟是添堵。
“我沒有關係的。”安玨然笑笑。
安玨然自然是已經反應過來了外麵說的是誰,隻是沒想到剛剛他們還在說這個事情,現在正主就到了,他其實對陸瑤沒有什麽太大的想法,畢竟沒有見過麵,而且在退婚的時候他都還沒有開始對另一半產生什麽幻想。因為本來沒有什麽期待,所以也就談不上失望。
“就去看看吧。”顧啟珪說道,要是五房在京中,以後遇到的機會還有很多,總不能一直躲著。
兩個人到家的時候,就看了門口停著的馬車,剛剛才送來了拜帖,這是已經到了?倒是夠迅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