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要用晚善了?我竟是睡過去了。”沐灃整個人半坐在床上,扶額,笑著說道。
“從晨起,您就沒用膳食,就來了解阿兄喜歡吃什麽,別是飯菜不和胃口。”顧啟珪說著,口氣恭敬中又帶著點調笑,總之讓人舒服。
當然,話是這樣說,真實的原因當然不是如此。雖然不宜顯露,但是沐灃的身份在那擺著呢,作為顧啟珪來講,他肯定不能裝不知道,住的這樣近,他肯定是每日就要來拜訪的,這是禮節。
“哦,倒是忘了,主人家還在這兒呢。”沐灃挑眉,“我口味沒什麽特殊喜好,什麽都吃得,不用特意為我準備,”就算以前還有些小愛好,現在山珍海味亦或是小吃家常在他這裏都是一樣。
正說著,雀端著托盤走了進來,“爺,顧少爺,廚房那邊把燒好的飯菜送來了。”
“一塊用些?”沐灃披著外衣站起來,一邊擦手,一邊看向顧啟珪。
“不了,阿兄,我還有些事情,今日就不了。”顧啟珪從剛剛就看見顧十六站在門外了,找他應是有事兒,而能讓十六出馬的事兒,肯定不是什麽小事兒。
沐灃順著顧啟珪的眼睛看去,了然的笑了笑。
“行,迴去吧。沒事兒在房間裏看看書,就不用特意來我這兒了,即使是縣試也是要認真對待的。”聰明如沐灃,當然知道顧啟珪此行的目的。
聽到沐灃以長者自居,為他著想,還教導他,顧啟珪有些暖意,“那阿兄,啟珪先迴去了。”
顧啟珪走向門口正等著的顧十六。
顧府前院書房
顧國安坐在太師椅上,皺眉看著另一張太師椅上坐著的安意榮。
“這事兒是你做的?”
安意榮沒迴答,雖不是他親手做的,但確是他一手造成的,或者說是因為他才會變成這樣。
“糊塗!”顧國安拍了一下桌子。“在這個時候動他,你是太閑了嗎?還是恐怕京中不夠亂?”
安意榮一臉陰沉,但是對顧國安說的,卻沒有反駁,也沒有絲毫不情願,他承認這次確實是他的失誤。
第67章 一波又起
“怎麽迴事兒?是京中出事了?”顧啟珪從沐灃房裏出來,帶著顧十六到了船頭,沉聲問道。
“安家三老爺的嫡孫怕是要不好了。”顧十六低聲說道。
安家三爺?嫡孫?那不就是吳中唐氏的後嗣,安姓的唐家嫡長子。從小由安氏祖學教養長大的安唐,比他還大一些,聽說頗為伶俐,做學問也不錯。
當年為了這個嫡子,安家三夫人和唐家夫人可沒少起衝突,就是名字也是帶了兩家的姓氏。
這個安家三房和唐家大房合力培養出來的本該是天之驕子一樣的。可是,奇怪的是,在京師,他一直才名不顯,顧啟珪與他從未見過。要知道,在京城學子這個圈子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太不尋常。更不用說,像他們這樣的世家了。
對啊,好像一直沒有見過他,顧啟珪蹙眉是啊,好像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本身太不尋常,京中各世家子弟的交流麵很廣,大家多多少少都是見過的。但是好像也沒聽安玨然提起過他。
一直以來,關於他,就隻是偶爾聽到這麽一嗓子,聽說他頗得安家老太太的寵愛,安家三房對他也是頗為依仗。
不過,“怎麽迴事兒?”顧啟珪疑惑的問道,這事兒是急事兒?安唐不好,怎麽和他有關?
難不成和安玨然有關係?顧啟珪如此想著,迴頭看向顧十六,眼神中帶著疑惑。
“和安少爺沒關係。”顧十六解釋道,他總是能明白顧啟珪在想什麽。
顧啟珪鬆了口氣,無語的看著顧十六。
“但是,和安家大爺安意榮有莫大的關係。”顧十六自顧自地說道。
顧啟珪剛鬆下來的一口氣,又提了上來,安意榮還不是和安玨然有著莫大的關係。
說話能不能不大喘氣?顧啟珪不再說話了,隻等著下文。
“安家二老爺今晨遭遇意外,正好安二爺正跟著大伯,屬於誤傷,但傷勢頗為嚴重。”
安立稔遭遇意外?那和姑夫有什麽關係。自家姑父,顧啟珪還是有些了解的,不會這麽沉不住氣。想當年,他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安老爺子走了,他丁憂在家,不也是在江南蟄居兩年才有機會重新迴到京師嗎。
在安立稔才剛進入翰林院的當下,是個人都應該知道靜觀其變才是上策,怎麽能貿然出手呢?顧啟珪皺眉沉思。
“不過此事也不能說是安。”顧十六說著,低聲在顧啟珪耳邊說了幾句話。
顧啟珪站在船頭,沒有講話,神色莫名。
書房裏
顧國安如今已經平複了心情,整個書房是一片安靜。
“表哥,此事是我心急了,確有過錯。”安意榮開口打破一室的沉寂。
顧國安沒有立刻迴答。
“安意榮,凡事由著她來,如果不是因為……。”顧國安閉了閉眼,沉聲說道,剩下的話,他沒有說出口,但是,意思兩個人都明白。
“她不是……”安意榮下意識想辯解,他當然知道這種做法欠妥當,但是,難道他還能把人交出去,站在一旁袖手旁觀。
燕兒驕矜,但是,她做出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他,不管好的還是壞的。
他話有千千萬,隻是沒來的急說出來就被打斷了。
“我不好奇顧玲燕這樣做有什麽用意?”顧國安麵無表情,“我竟是不知道,她竟然能支配祖父留給你的影衛。”祖父逝世前,親自把手裏培養出來的影衛給了他二人,就是為了讓他們在以後能有個後路,在退無可退的時候給家族留下一絲生機。
這些都是跟著祖父上過戰場的兵將的後人,誓死效忠顧家的影衛,是為了家族繁榮而存在的秘密力量,現在竟然因為兄弟鬩牆、叔侄相鬥而出手。
雖說朝堂風雲,變換莫測,官場爭鬥並不能說什麽手段卑劣。
但是,“阿茂,就算是家宅分裂,政見不和,你的手上不能沾染安氏子弟的鮮血。影衛的存在是為了鞏固家族繁榮。現在你都沒有掌家之權,安家不是你的,你得憑借本事拿到手才行,再不是真正的兵戎相見。”顧國安低聲說道,他從來不想安意榮變成那樣一種人的。
自小,比起安意榮,顧國安就經曆過更多,起碼,在安老太爺去世前,安意榮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娶了自己喜歡的姑娘,走上自己該走的路,如果不是安老爺子突然離世,這一切都會變得不同。顧國安卻是自降生就曆經磨難的,母親不喜,父親忽視,在剛露鋒芒的時候,顧老爺子走了,他又一次跌落穀底。
但是,從內心來講,就算是極其不喜歡顧玲燕,顧玲燕做的事情,要是換了個人,……以顧國安的手段,肯定是不能這樣算了的。
因為,就算天生默然,他們流著一樣的血液。
安意榮低了低頭,沒有迴答。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就算是她出手,和你有什麽區別。”顧國安說道。
“此事肯定是算在你們頭上的,安立稔也不是傻瓜,不會輕舉妄動。但是,安唐出了此等意外,唐家也必是坐不住吧,你好自為之。”顧國安說著,這事兒他是不便出手的,但是此事也算是牽扯到孩子,他就得各種斟酌。
而且,安家三房怕也不會善罷甘休,有安立稔在,玨然那孩子隻會更危險些。
船上
“我之前讓你選人撥給安玨然,已經到安府了嗎?”顧啟珪問著身後的顧擎。
“是的,現在已經在安少爺處當值了。”
“傳信給去安玨然那邊兒的人,要是發生什麽事,不要迴安府求助,直接去顧府找爹爹,爹爹不在,直接去顧一那。”反正是他顧府的人,去就是了。
“是。”顧擎聞聽此言倒是吃了一驚,畢竟,一個府裏隱藏在暗處的力量往往是一個家族最後的保障,雖說主子和安少爺關係好,送去影衛就已經是很大的冒險了。還不行,又要……不過,他也沒多嘴,這消息肯定會先經過老爺,老爺如是應了,這也就沒有問題了。就像是當初,他覺得如果去挑人,老爺肯定不能同意,可最後竟是應了,不是嗎。
顧啟珪畢竟不在京城,就是他在京都,對這件事情也是沒有話語權的。主要是因為爹爹還在,一定不會讓他在現在介入朝中之事兒的。也隻是能對保護著點安玨然。
感覺他就是離個家,真的是多事之秋,且不論二皇子沐灃的事情,就自己家裏的事情都是事兒砸事兒。
大姐姐的事情還沒有訂下來,想來他是不能看見定下來的那天了,今年太忙。二叔出了那樣的事情,還沒個定論,爹爹已經知道了,到時候又是一筆糊塗賬。再加上今日安府的事情,本是內亂,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
雖說是安府兩支,素來不和,但是安意榮絕對不能動手,這是孝禮,那是他叔父,怎麽能沾染他的手,這樣讓安玨然怎麽辦,德行有失,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兒。
對於長輩,顧啟珪從來都很少評價理論,亦或是頂撞的。唯一一次,還是因為二嬸小安氏在離京去保定時,離間娘親和兄長的時候。不過,那也隻是找了一句,二嬸話中的漏洞。
對於其他,即使不喜,也是不顯得。但目前為止,顧啟珪還是比較幸運的,他有愛護他的父親母親,有相處的很好的姐姐,和目前看來還不錯的哥哥,以及安玨然。所以就算是顧雍和安氏,全國各也從來沒有要把他們怎樣怎樣的想法的。
再如爹爹,看似薄情,可這樣的人最是長情,這個情,可一直愛情,當然也包括親情。爹爹對待姑父安意榮不就是這樣嗎,即使是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也還是不能完全放手,當然其中也有安玨然的因素就是了。
顧啟珪想的有些遠,但不論怎樣,他想不明白,顧玲燕到底是怎樣想的,稍有不慎就影響仕途的舉動都能做出來。不知道是該說她有魄力,還是該說她蠢。
這天之後,顧啟珪很少能受到京中的消息了。上次也就是當時趕巧了,他們剛從平壤出發,京中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他才能知道的,隨著船隻的行進,這消息就不會如此迅速的到來他這裏了。
七天之後,顧啟珪一行人到了金陵城,這也算是到了江南的地界,比顧啟珪想象中的還要快一些。不過距離顧啟珪的目的地——吉城,還需要一些時候。
這到了金陵城,自然是要停船的,且不說要采買,就是觀光一下也是極好的。
而且,時間到了現在,這都到了江南,二皇子沐灃,就不用隻待在船裏了。就是現在有人見了也不會怎麽樣。反正,二皇子沐灃本就該在江南出現。
“去問問阿兄,要下船去看看嗎?這裏倒是熱鬧。”顧啟珪吩咐人去傳話,自從上了船,沐灃還從來沒有下過船呢。
他的傷口基本已經痊愈了,剩下的就全靠養。最大的問題就是他身上的‘花離’。因為,顧啟珪對沐灃的生活習慣什麽的,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是和沐灃相處了這些時間,顧啟珪也沒發現他有什麽不妥。一舉一動,還是翩翩公子的氣度。
顧啟珪看著街岸,這裏岸兩邊兒都是灰白相間的屋脊房子,有著典型的江南水墨風格。獨特的建築,人文水情相映其中,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尤其是像顧啟珪一樣站在船頭,穿梭其中,景兒是真美。
第68章 到達
顧啟珪看著船下漸漸後順的水花,等著顧擎帶來的消息。
越往南走,顧啟珪越發明顯的感覺到從南向北這個國家多樣文化的集合。不論建築,服侍衣著,還是風土人情都個各有各的不同,充分展示著大齊朝的地大物博。
近幾朝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江南,現在已經變成了其他地區望塵莫及的地區,並且還在一直欣欣向榮的發展著。
“少爺,”身後響起一個少年的聲音,隨後顧啟珪身上就被披上了一件厚厚的鬥篷。
顧啟珪迴頭衝他笑笑,這是老磨從莊子帶來的那幾個人中的一個。
顧啟珪讓顧擎把他們都安排在自己身邊當值,作為自己的內侍,想看一看他們的表現。
如果看著還可以,顧啟珪是不介意留下他們的。當然了,他自是不會留下這些個少年都當他的內侍的,他也不需要,還是要看各自的性格適合做什麽。
他們都已經十七八歲的年紀,成親了也未可知,性格心態基本已經定型,顧啟珪不想也不可能去強行改變一個人的認知。
隨著七八天過去,這性子就漸漸顯露出來了。
眼前這個少年,是老磨的兒子磨石宇,和他爹爽朗的性格不同,是個頗為內斂的少年。
和其他少年比起來,小兩歲的他不善言辭,做事卻是麵麵俱到。
“今日,怎麽想起到我這邊兒來了?”顧啟珪笑了笑,問道。
石宇是不常出現在他麵前的,據說他能來這邊兒,也是老磨一意孤行的結果。正因為這樣,在這群少年中,隱隱有被欺壓的趨勢,處於弱勢的少年。
“我想跟著少爺。”磨石宇抬起頭來,看著顧啟珪,堅定的聲音。
顧啟珪迴過神來,就聽見了這麽一句話,他是有些驚愕的。這孩子平時話不多,是有些極其內斂,甚至可以說是極其令人忽視的存在。
“和你爹爹說了?”顧啟珪問道。
“阿爹,定是同意。”磨石宇說道,本來就是因為這事兒,他爹爹才帶他來的,為了讓他有個好出路。
“好,等到了吉城,記得收拾東西,跟我去安慶。”顧啟珪笑著說,他倒是很喜歡這個孩子。
“從晨起,您就沒用膳食,就來了解阿兄喜歡吃什麽,別是飯菜不和胃口。”顧啟珪說著,口氣恭敬中又帶著點調笑,總之讓人舒服。
當然,話是這樣說,真實的原因當然不是如此。雖然不宜顯露,但是沐灃的身份在那擺著呢,作為顧啟珪來講,他肯定不能裝不知道,住的這樣近,他肯定是每日就要來拜訪的,這是禮節。
“哦,倒是忘了,主人家還在這兒呢。”沐灃挑眉,“我口味沒什麽特殊喜好,什麽都吃得,不用特意為我準備,”就算以前還有些小愛好,現在山珍海味亦或是小吃家常在他這裏都是一樣。
正說著,雀端著托盤走了進來,“爺,顧少爺,廚房那邊把燒好的飯菜送來了。”
“一塊用些?”沐灃披著外衣站起來,一邊擦手,一邊看向顧啟珪。
“不了,阿兄,我還有些事情,今日就不了。”顧啟珪從剛剛就看見顧十六站在門外了,找他應是有事兒,而能讓十六出馬的事兒,肯定不是什麽小事兒。
沐灃順著顧啟珪的眼睛看去,了然的笑了笑。
“行,迴去吧。沒事兒在房間裏看看書,就不用特意來我這兒了,即使是縣試也是要認真對待的。”聰明如沐灃,當然知道顧啟珪此行的目的。
聽到沐灃以長者自居,為他著想,還教導他,顧啟珪有些暖意,“那阿兄,啟珪先迴去了。”
顧啟珪走向門口正等著的顧十六。
顧府前院書房
顧國安坐在太師椅上,皺眉看著另一張太師椅上坐著的安意榮。
“這事兒是你做的?”
安意榮沒迴答,雖不是他親手做的,但確是他一手造成的,或者說是因為他才會變成這樣。
“糊塗!”顧國安拍了一下桌子。“在這個時候動他,你是太閑了嗎?還是恐怕京中不夠亂?”
安意榮一臉陰沉,但是對顧國安說的,卻沒有反駁,也沒有絲毫不情願,他承認這次確實是他的失誤。
第67章 一波又起
“怎麽迴事兒?是京中出事了?”顧啟珪從沐灃房裏出來,帶著顧十六到了船頭,沉聲問道。
“安家三老爺的嫡孫怕是要不好了。”顧十六低聲說道。
安家三爺?嫡孫?那不就是吳中唐氏的後嗣,安姓的唐家嫡長子。從小由安氏祖學教養長大的安唐,比他還大一些,聽說頗為伶俐,做學問也不錯。
當年為了這個嫡子,安家三夫人和唐家夫人可沒少起衝突,就是名字也是帶了兩家的姓氏。
這個安家三房和唐家大房合力培養出來的本該是天之驕子一樣的。可是,奇怪的是,在京師,他一直才名不顯,顧啟珪與他從未見過。要知道,在京城學子這個圈子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太不尋常。更不用說,像他們這樣的世家了。
對啊,好像一直沒有見過他,顧啟珪蹙眉是啊,好像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本身太不尋常,京中各世家子弟的交流麵很廣,大家多多少少都是見過的。但是好像也沒聽安玨然提起過他。
一直以來,關於他,就隻是偶爾聽到這麽一嗓子,聽說他頗得安家老太太的寵愛,安家三房對他也是頗為依仗。
不過,“怎麽迴事兒?”顧啟珪疑惑的問道,這事兒是急事兒?安唐不好,怎麽和他有關?
難不成和安玨然有關係?顧啟珪如此想著,迴頭看向顧十六,眼神中帶著疑惑。
“和安少爺沒關係。”顧十六解釋道,他總是能明白顧啟珪在想什麽。
顧啟珪鬆了口氣,無語的看著顧十六。
“但是,和安家大爺安意榮有莫大的關係。”顧十六自顧自地說道。
顧啟珪剛鬆下來的一口氣,又提了上來,安意榮還不是和安玨然有著莫大的關係。
說話能不能不大喘氣?顧啟珪不再說話了,隻等著下文。
“安家二老爺今晨遭遇意外,正好安二爺正跟著大伯,屬於誤傷,但傷勢頗為嚴重。”
安立稔遭遇意外?那和姑夫有什麽關係。自家姑父,顧啟珪還是有些了解的,不會這麽沉不住氣。想當年,他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安老爺子走了,他丁憂在家,不也是在江南蟄居兩年才有機會重新迴到京師嗎。
在安立稔才剛進入翰林院的當下,是個人都應該知道靜觀其變才是上策,怎麽能貿然出手呢?顧啟珪皺眉沉思。
“不過此事也不能說是安。”顧十六說著,低聲在顧啟珪耳邊說了幾句話。
顧啟珪站在船頭,沒有講話,神色莫名。
書房裏
顧國安如今已經平複了心情,整個書房是一片安靜。
“表哥,此事是我心急了,確有過錯。”安意榮開口打破一室的沉寂。
顧國安沒有立刻迴答。
“安意榮,凡事由著她來,如果不是因為……。”顧國安閉了閉眼,沉聲說道,剩下的話,他沒有說出口,但是,意思兩個人都明白。
“她不是……”安意榮下意識想辯解,他當然知道這種做法欠妥當,但是,難道他還能把人交出去,站在一旁袖手旁觀。
燕兒驕矜,但是,她做出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他,不管好的還是壞的。
他話有千千萬,隻是沒來的急說出來就被打斷了。
“我不好奇顧玲燕這樣做有什麽用意?”顧國安麵無表情,“我竟是不知道,她竟然能支配祖父留給你的影衛。”祖父逝世前,親自把手裏培養出來的影衛給了他二人,就是為了讓他們在以後能有個後路,在退無可退的時候給家族留下一絲生機。
這些都是跟著祖父上過戰場的兵將的後人,誓死效忠顧家的影衛,是為了家族繁榮而存在的秘密力量,現在竟然因為兄弟鬩牆、叔侄相鬥而出手。
雖說朝堂風雲,變換莫測,官場爭鬥並不能說什麽手段卑劣。
但是,“阿茂,就算是家宅分裂,政見不和,你的手上不能沾染安氏子弟的鮮血。影衛的存在是為了鞏固家族繁榮。現在你都沒有掌家之權,安家不是你的,你得憑借本事拿到手才行,再不是真正的兵戎相見。”顧國安低聲說道,他從來不想安意榮變成那樣一種人的。
自小,比起安意榮,顧國安就經曆過更多,起碼,在安老太爺去世前,安意榮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娶了自己喜歡的姑娘,走上自己該走的路,如果不是安老爺子突然離世,這一切都會變得不同。顧國安卻是自降生就曆經磨難的,母親不喜,父親忽視,在剛露鋒芒的時候,顧老爺子走了,他又一次跌落穀底。
但是,從內心來講,就算是極其不喜歡顧玲燕,顧玲燕做的事情,要是換了個人,……以顧國安的手段,肯定是不能這樣算了的。
因為,就算天生默然,他們流著一樣的血液。
安意榮低了低頭,沒有迴答。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就算是她出手,和你有什麽區別。”顧國安說道。
“此事肯定是算在你們頭上的,安立稔也不是傻瓜,不會輕舉妄動。但是,安唐出了此等意外,唐家也必是坐不住吧,你好自為之。”顧國安說著,這事兒他是不便出手的,但是此事也算是牽扯到孩子,他就得各種斟酌。
而且,安家三房怕也不會善罷甘休,有安立稔在,玨然那孩子隻會更危險些。
船上
“我之前讓你選人撥給安玨然,已經到安府了嗎?”顧啟珪問著身後的顧擎。
“是的,現在已經在安少爺處當值了。”
“傳信給去安玨然那邊兒的人,要是發生什麽事,不要迴安府求助,直接去顧府找爹爹,爹爹不在,直接去顧一那。”反正是他顧府的人,去就是了。
“是。”顧擎聞聽此言倒是吃了一驚,畢竟,一個府裏隱藏在暗處的力量往往是一個家族最後的保障,雖說主子和安少爺關係好,送去影衛就已經是很大的冒險了。還不行,又要……不過,他也沒多嘴,這消息肯定會先經過老爺,老爺如是應了,這也就沒有問題了。就像是當初,他覺得如果去挑人,老爺肯定不能同意,可最後竟是應了,不是嗎。
顧啟珪畢竟不在京城,就是他在京都,對這件事情也是沒有話語權的。主要是因為爹爹還在,一定不會讓他在現在介入朝中之事兒的。也隻是能對保護著點安玨然。
感覺他就是離個家,真的是多事之秋,且不論二皇子沐灃的事情,就自己家裏的事情都是事兒砸事兒。
大姐姐的事情還沒有訂下來,想來他是不能看見定下來的那天了,今年太忙。二叔出了那樣的事情,還沒個定論,爹爹已經知道了,到時候又是一筆糊塗賬。再加上今日安府的事情,本是內亂,可是在這個節骨眼上……
雖說是安府兩支,素來不和,但是安意榮絕對不能動手,這是孝禮,那是他叔父,怎麽能沾染他的手,這樣讓安玨然怎麽辦,德行有失,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兒。
對於長輩,顧啟珪從來都很少評價理論,亦或是頂撞的。唯一一次,還是因為二嬸小安氏在離京去保定時,離間娘親和兄長的時候。不過,那也隻是找了一句,二嬸話中的漏洞。
對於其他,即使不喜,也是不顯得。但目前為止,顧啟珪還是比較幸運的,他有愛護他的父親母親,有相處的很好的姐姐,和目前看來還不錯的哥哥,以及安玨然。所以就算是顧雍和安氏,全國各也從來沒有要把他們怎樣怎樣的想法的。
再如爹爹,看似薄情,可這樣的人最是長情,這個情,可一直愛情,當然也包括親情。爹爹對待姑父安意榮不就是這樣嗎,即使是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也還是不能完全放手,當然其中也有安玨然的因素就是了。
顧啟珪想的有些遠,但不論怎樣,他想不明白,顧玲燕到底是怎樣想的,稍有不慎就影響仕途的舉動都能做出來。不知道是該說她有魄力,還是該說她蠢。
這天之後,顧啟珪很少能受到京中的消息了。上次也就是當時趕巧了,他們剛從平壤出發,京中發生了那樣的事情,他才能知道的,隨著船隻的行進,這消息就不會如此迅速的到來他這裏了。
七天之後,顧啟珪一行人到了金陵城,這也算是到了江南的地界,比顧啟珪想象中的還要快一些。不過距離顧啟珪的目的地——吉城,還需要一些時候。
這到了金陵城,自然是要停船的,且不說要采買,就是觀光一下也是極好的。
而且,時間到了現在,這都到了江南,二皇子沐灃,就不用隻待在船裏了。就是現在有人見了也不會怎麽樣。反正,二皇子沐灃本就該在江南出現。
“去問問阿兄,要下船去看看嗎?這裏倒是熱鬧。”顧啟珪吩咐人去傳話,自從上了船,沐灃還從來沒有下過船呢。
他的傷口基本已經痊愈了,剩下的就全靠養。最大的問題就是他身上的‘花離’。因為,顧啟珪對沐灃的生活習慣什麽的,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是和沐灃相處了這些時間,顧啟珪也沒發現他有什麽不妥。一舉一動,還是翩翩公子的氣度。
顧啟珪看著街岸,這裏岸兩邊兒都是灰白相間的屋脊房子,有著典型的江南水墨風格。獨特的建築,人文水情相映其中,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尤其是像顧啟珪一樣站在船頭,穿梭其中,景兒是真美。
第68章 到達
顧啟珪看著船下漸漸後順的水花,等著顧擎帶來的消息。
越往南走,顧啟珪越發明顯的感覺到從南向北這個國家多樣文化的集合。不論建築,服侍衣著,還是風土人情都個各有各的不同,充分展示著大齊朝的地大物博。
近幾朝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江南,現在已經變成了其他地區望塵莫及的地區,並且還在一直欣欣向榮的發展著。
“少爺,”身後響起一個少年的聲音,隨後顧啟珪身上就被披上了一件厚厚的鬥篷。
顧啟珪迴頭衝他笑笑,這是老磨從莊子帶來的那幾個人中的一個。
顧啟珪讓顧擎把他們都安排在自己身邊當值,作為自己的內侍,想看一看他們的表現。
如果看著還可以,顧啟珪是不介意留下他們的。當然了,他自是不會留下這些個少年都當他的內侍的,他也不需要,還是要看各自的性格適合做什麽。
他們都已經十七八歲的年紀,成親了也未可知,性格心態基本已經定型,顧啟珪不想也不可能去強行改變一個人的認知。
隨著七八天過去,這性子就漸漸顯露出來了。
眼前這個少年,是老磨的兒子磨石宇,和他爹爽朗的性格不同,是個頗為內斂的少年。
和其他少年比起來,小兩歲的他不善言辭,做事卻是麵麵俱到。
“今日,怎麽想起到我這邊兒來了?”顧啟珪笑了笑,問道。
石宇是不常出現在他麵前的,據說他能來這邊兒,也是老磨一意孤行的結果。正因為這樣,在這群少年中,隱隱有被欺壓的趨勢,處於弱勢的少年。
“我想跟著少爺。”磨石宇抬起頭來,看著顧啟珪,堅定的聲音。
顧啟珪迴過神來,就聽見了這麽一句話,他是有些驚愕的。這孩子平時話不多,是有些極其內斂,甚至可以說是極其令人忽視的存在。
“和你爹爹說了?”顧啟珪問道。
“阿爹,定是同意。”磨石宇說道,本來就是因為這事兒,他爹爹才帶他來的,為了讓他有個好出路。
“好,等到了吉城,記得收拾東西,跟我去安慶。”顧啟珪笑著說,他倒是很喜歡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