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安玨然很是驚訝,他是完全沒有想到的,任誰也想不到吧。二皇子可是隨手就放棄了這滔天的權力,怎麽還會摻和這些事情。不過,想起那天在‘櫞閣’遇到的二皇子和四皇子,是為了四皇子?可這樣未免太冒險了些吧。
“二皇子身中劇毒,見到吳柳先生尚有生機,他有可能會跟我一塊去安慶。”顧啟珪又投下一顆雷。
安玨然皺眉,“太危險了,現在皇上命禁衛府盯著整個京城,最近尤其的嚴格,出城不簡單。”
“這事兒,看爹爹怎麽安排吧。”顧啟珪當然知道其中的危險,可是,不是有一句話說‘富貴險中求’嗎?其他也是一樣的,要想得到,就得先給出足夠的籌碼。
“對了,我已經派人把消息傳給他們了,今日,我把他們都叫來這邊,算是簡單給你踐行。”安玨然其實都明白的,他們都急於長大,這次的機會,順寶一定不想錯過,所以他不出口詢問,更不會勸阻。
“好,”顧啟珪迴答,“屆時我就不去和大家一起用膳食,你來招唿。還有,你要替我把張文麟帶到,其他的我來安排。”大姐姐得婚事一直是他的心事,張家這事兒他實在不想往後拖,所以大姐和張文麟還是要見麵的,速戰速決是最好的了。
“我知道,你不要操心了,我知道該怎麽辦。”安玨然站起身,“我先去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然後轉去‘閔熙堂’,迴頭我再迴來。”安玨然說著,出了顧啟珪的房間。
巳時一刻(早上九點鍾左右)剛到,張文欽就到了。安玨然本來請的就是顧啟珪的一些同窗好友,大都是他在國子監認識的人。
張文欽進府的第一件事,自是來看顧啟珪,本來今日該是顧啟珪的踐行宴,但昨日聽說他感風寒,甚是嚴重,就覺得可能這次考試要推後了,今日就算單純來看他的。
“這下,你可清閑了吧?”張文欽調侃的說道。
“嗬。”顧啟珪饒有趣味的看著他。“倒沒有清閑下來,我出發還有些時日,倒是應該就好了。”雖然顧啟珪也是在認真迴答問題,但語氣好像總有一些不尋常。
“啊,你還要去?”張文欽很是驚訝。
“嗯哼,本來就定好的事情,要是大夫屆時允許的話,我自是要去的。”顧啟珪解釋道,不過看向張文欽的表情還是有些趣味。
“呃,啟珪,關於三哥那事兒可不能算在我頭上,是祖母和娘親做主,我是無意間聽到的。要是提前與你細說詳細,最後卻沒有這樣幹,不也是給你徒增煩惱。再說了,與顧姐姐的名聲也不好不是。”張文欽訕訕笑道,他終於反應過來顧啟珪對他如此態度的原因。
“誰是你姐姐,我大姐與你可無關,我也明話告訴你,今日我會安排張文麟和我大姐姐見一麵,隻要我姐說一個不字,這事兒就不可能成。”顧啟珪把話撂了出來。
張文欽征了一下,這是要給機會了?“好,你放心,我哥你還不知道嗎?最是的女孩子喜歡,呃……”張文欽頓了一下,他好像說了不該說的。
“是啊,挺招女子喜歡的,不過不要把我姐想的這樣膚淺,我顧家最不缺的就是相貌英俊之人。”顧啟珪倒是沒說搭話,爹爹暫且不論,就是大哥也是美男子一枚,幾個叔叔,堂哥皆相貌出眾。再說了,就是二姐審美都是極高的,更不用說大姐最是文靜知禮的性子,才不會如此膚淺。
張文欽其實有些驚訝的,他哪見過顧啟珪有如此孩子氣的時候,顧啟珪在他心裏一直都是臨危不亂、少年老成的樣子。
現在他隻能祈禱自家老哥可以通過顧家大小姐的考驗,不然啊,別說抱得美人歸了,恐怕還得惹得一身仇恨啊。
張文欽不免有些幸災樂禍,想到自家翩翩君子的哥哥碰的一鼻子灰,也是挺不錯的。不過想到祖母和母親對顧大小姐滿意的不得了的樣子,張文欽決定還是不發表意見。
第55章 還是要相看
張文欽覺得自己還是不要這樣咒自家親哥了,好像與他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再說了,現在他們張家確實也需要這樣一個當家主婦。他們急需找到一個缺口,讓他們從祖規的牢籠中掙脫出來的缺口,一個名正言順的缺口,而,求娶顧家女就有了這樣一個契機。
不過,看到顧啟珪的樣子,他覺得娶了顧家女,自家三哥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有個這麽厲害的小舅子,現在看樣子在有關自家姐姐的事情上還是是非不分的,哎……難啊。這要是以後有個什麽事兒,也夠三哥受的。
不知道張文欽一臉糾結的在想什麽,反正顧啟珪看著張文欽是怎麽也不開心不起來的,真是的,自家的小白菜,就要……哎。
時辰過得很快,顧啟珪的同窗大都到了顧府,當然第一件事就是去‘明璋院’看望‘臥病在床’的顧啟珪。
這些客人之中有世家子弟,也有貧苦子弟,但總的來說,都是顧啟珪在國子監交好的。
安居然對顧啟珪的同窗很熟,熟到他本來請的都是顧啟珪平時交流比較多的。不過因為今日恰逢國子監旬假,顧啟珪生病的消息又鬧的比較大,來探望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
不過這也是顧啟珪想要的就是了,得讓大家知道,他確實生病了,但是今日已經有所好轉。因為他還是要去江南,起碼讓他去江南此事變的不再那麽突兀。
大家都在一起說話,顧啟珪當然把如果大夫允許他就還是要去江南的消息說了一遍又一遍。
“那就是說,啟珪你還是要去安慶了。”說話的是剛進門的沐誌建,一聽姓氏,就知道他必是皇親國戚,他也確實是,但是身份還並不高。
沐誌建的祖父是先帝爺的親弟弟,親封的親王,但是由於沐誌建父親不占長嫡,不能承襲爵位。本來還能稱郡王,但也因種種原因降等襲封,就是說給你郡王的封號,但是級別降了。
所以,等到了沐誌建這一輩,除了父親當初繼承的郡王府,其他幾乎什麽沒有,府裏過得極其樸素。顧啟珪去過郡王府一次,非常震驚,原來皇親國戚中也有過這樣的日子的人存在啊。不過,郡王和郡王妃都是極好的人,沐誌建又上進,一家人過的都還不錯。
“是啊,現在當然沒法去,不過離出發還有幾日,屆時如果大夫說可以,我是極想去看一看的,不想再等三年。”顧啟珪又一次迴答道,千篇一律的解釋,他今天已經說了好多次,卻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沐誌建現在也在太學上課,他大概也懂顧啟珪的感覺,但也止步於似懂非懂。他家隻是個空殼子,他也是早懂事的孩子,自然知道要自己趕快立起來,但是他長大的環境過於的單純,不能理解顧啟珪這急迫的心情。
“凡事還是得養好身體再去做。”這句話是王承肆說的,他看起來還是瘦瘦小小的,卻也文質彬彬,他的身體從小就不好,稍微有些風寒,就得在在床上躺個十天半月。
“我知道,身體是本錢嘛,所以說要是大夫說可以的話,我才能去。不然家裏人也不答應的。”顧啟珪笑著說。
“看你這精神頭兒,倒是好了很多,能趕上也未可知啊。”王承肆也笑著說,顧啟珪看起來真的好了很多,雖然麵上還有些憔悴。相比小時候的不說話,隻知道愣愣的站著,現在的王承肆倒是開朗了很多,與人辦事也自有一套章法。總之他是很好的長大了,就算是在鳳起二公主的教養下,還是靠自己長成了一顆沒被折彎的小白楊。
顧啟珪和王承肆倒是很合得來,再加上張文欽和他的關係,這幾年,在國子監他們幾人都是經常在一起的,讀書識禮。
今日來了不少人,安玨然一人很難招唿的過來,顧啟珪就讓顧擎去請了兄長顧啟陵來陪客,雖說兄弟倆客氣多過親近,但是兄長畢竟是兄長。這個場合,娘親姐姐們都不適合在場,不請兄長是說不過去的。不止顧啟陵,他還請了四房的堂哥顧啟汀,再加上安玨然,應該是足可以應付了。
不過,午膳還是要母親幫著張羅就是了,說是張羅,也隻是張羅一半就可以了。主菜是“京三樣”,這是原本就定好的,主菜已經定下來了,其他都隻要配著主菜張羅就行了,不過因為來的人不少,所以但還是會費些功夫就是了,因為午膳安排在了家裏,還要做些家裏的招牌菜。
因為這都是孩子的同窗好友,朱氏自是拿著十分的真心在準備的。
南行院
“今日前院是在幹什麽,這麽吵。”前院的動靜自然也是影響到了安氏,聽著動靜她問著身邊的怡文。
“是七少爺的同窗來府裏做客了,是為七少爺踐行。”怡文迴答道。
“踐行?他不是病的嚴重,難道還能去江南參加縣試?”安氏本來還有些慶幸,覺得就是老天也是幫著啟陵的,老七又不占長嫡,和她又不親近,實在不用太過優秀。參加科舉可以,但要是越過他哥去,安氏就不樂意了。
“聽說是這樣的,要是在原本出發的日子前,大夫能同意,七少爺應該是準備去的,畢竟院試三年才隻有一次。”怡文說著,“聽說,這局兒原本是咱們表少爺組的,專門為了七少爺踐行,但是七少爺現在不是不方便,就安排在了家裏。”她不比跟在老夫人身邊多時的桂嬤嬤,實在想不清楚夫人為什麽老和大老爺一家過不去,要說是為了大少爺,那不應該讓大少爺多和大房交流嗎?而不是處處擋著。
安氏沒再說話,手裏擰著手帕,顯然有些氣憤,“要是身子真的這麽不好,怎麽還亂跑,老實呆在家裏不是挺好。”
顯而易見,這話當然沒人迴答。
前院
顧啟陵、顧啟汀和安玨然在會客廳陪著這些個客人用膳,顧啟珪這個真正的主人公隻能留在自己的房間裏,用的是朱氏讓人送來的極清淡的飯食。
今日外男多,娘親和姐姐們沒有親自來看他,倒是著人給他送了一些消遣的東西。顧啟珪把玩著手裏的九連環,這大姐姐莫不還是覺得他是小孩子吧。
“少爺,安少那邊兒準備好了。”顧擎從外麵進來。
顧啟珪答了一聲“好”,這是他們之間的暗號,隻要有了這一句話,就是說行動可以開始了,那邊兒已經把人叫出來了。
顧啟珪暗戳戳的計劃現在就要拉開序幕了。
“你去母親那裏叫上林嬤嬤,讓她去‘茗琪閣’走上一趟,她知道怎麽做。”顧啟珪吩咐著。他當然要事先和姐姐說清楚,有個心裏準備,讓陌生的男女突然地遇見,並不是一個好方法。
“是,”顧擎領命出去了。
現在的張文麟是有些懵的,隨著景致的變化,他已經穿過了幾道長廊,路過幾道亭子,眼見就要到後院了,帶路的人終於是停了下來,把他請進了涼亭裏,“張三少爺,請您在這等一下。”說完,就走了。
偌大個亭子,隻剩下張文麟一個人。他大致明白,他被叫出來的目的。再結合祖母和娘親之前的言語,他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之前,祖母親自去請了永寧侯伯父伯母親自來說親卻並沒有得到顧氏夫婦確切的迴答。
當然,就是他其實也沒想著此事能成的,顧國安是朝堂重臣,且一直保持中立,顧家身份特殊,祖上是有爵位的,但顧國安硬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到了現在這個地位。這樣一個人自是京城多方勢力都想要拉攏的,他的嫡長女自是百家求娶。
而他張家,家族混亂,又有祖規限製,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去處。平心而論,如果他是顧國安,也是要考量考量的。
張文麟從不自負,身在大家族,他從小見慣了各種事情,女兒家的婚事關乎到一個女子的一生,嫁人嫁的可不是一個人,她是嫁去了一個家族,婚事一旦和家族掛鉤,就必須得細細考量。再說了,現在的顧家,並不需要他張家來給他錦上添花,甚至說,和張家掛上鉤,就現在來說,弊端大於利益。
隻是沒想到,還讓他來相看嗎?這顧七少爺顧啟珪在顧府地位……。現在的張文麟和小時候的那個氣質溫和的世家公子氣質上來說還是如出一轍,但是心境上真的是變了很多。
“是張三公子?”身後傳來輕柔的聲音,張文麟才迴過神來,香風逼近,他竟是全無感覺的。
張文麟慢慢轉身,看見一個身著素雅襦裙,搭配淡色披風的少女,雖然剛滿十六歲,但是氣質和穩,大方知理,雖然帶著麵巾,但是仍掩飾不住精致的眉眼。果然不虧是祖母嗎,張文麟讚一聲,顧大小姐確實好風采。
“正是在下”,張文麟忙著與顧煙茗見禮,“顧大小姐。”
張文麟中間頓了一下,自轉身後,他發現他竟有一些緊張。
“倒是唐突張公子了,在府中來了這麽一出兒。”顧煙茗賠禮道。在她心裏,張文麟,深受京城各家千金的追捧,自是心高氣傲的,現在為了一門親事,卻還要讓女子相看,自然是不樂意的。但是,自家弟弟卻是不能容他人置喙的,所以話頭,顧煙茗就給賠了禮。
張文麟挑挑眉,看來這顧家姐弟確實情深啊,想到之前顧啟珪遞來的紙條,張文麟笑了笑,“顧小姐的家人確實真心為你著想的。”
“是啊,我很幸運。”顧煙茗想到什麽,低聲笑了起來,笑聲清脆,眼睛微眯,整個人都活潑了起來。
倒是張文麟楞了一下,顧煙茗衣著,性子,處處透著淡然,他本以為她就是這樣的性子。但是當她笑起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個樣。顧煙茗本來長得精致,這一笑,倒像是待放的花朵羞怯著張開了花蕊,使得整個人都放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顧煙茗帶著麵巾,張文麟不能觀其全貌,但觀她渾身氣度,就能想象出麵巾底下是何等的風華。張文麟突然覺得,和這樣的女子生活在一起也不錯,從小,他就沒特別想要過什麽東西,但是現在……
“關於我們的事,我覺得很好,顧小姐是怎麽想的?”張文麟直入正題。
顧煙茗聞言猛地抬起了頭,帶著不可置信,看到張文麟含笑的臉,又咻的低下了頭,臉上慢慢的印上了嫣紅,再是成熟的人兒,到底是個女孩子,也適應不了張文麟這樣的赤裸直入的聊天方式吧。
過了幾許,顧煙茗才慢慢啟唇,“我性子慢熱,接受對一件東西或是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還會做些糊塗事,辨不出好壞,我……”
顧煙茗細數著自己的缺點,還在苦思冥想的時候,就被張文麟打斷了,“我自詡也就是讀過幾年聖賢書,家裏幾房叔伯都不安生,上麵還有祖規壓著,以後不知道還要承受多少阻礙,而且……”
張文麟洋洋灑灑說了很多,末了,還認真的看著顧煙茗說,“看吧,我們都不是聖人。”
顧煙茗口微張,顯然已經驚呆了,這個還可以這樣解釋的嗎?
張文麟笑,怎麽不能。
顧煙茗看著眼前笑意盈盈的男子,有心再說些什麽,卻沒有張開口。她有種感覺,不論她說什麽,眼前這個人總有話來反駁她。
第56章 相看進行時
閔熙堂
“茗兒過去了嗎?”朱氏問著身邊的大丫鬟蓮心。
對這次讓張家小子和大女兒相看的事,順寶一早就通知了她,雖然覺得不妥,但是既然夫君和幼子都同意,朱氏倒是沒有太堅持幾見,主要是她也想要讓自家女兒得到幸福。
“林嬤嬤已經把大小姐接過去了。此時張少爺和大小姐正在西邊的亭子說話,林嬤嬤守著呢。”蓮心迴道。七少爺倒是找了個好地方,西邊亭子雖靠近後院,但那邊偏僻,離南行院和四老爺住的院子都很遠,最是不經常有人經過的地兒。
“也不知道,兩個孩子能不能看對眼。”朱氏擔心道。當然,她也就是操心,要說自己的女兒,朱氏是極有自信的,要她說,她家閨女真的是極好的,整個京城能配的上自家女兒的,也沒有幾個了。這大概就是老母親的心態了吧。
“夫人,你可把心放在肚子裏吧。七少爺既然放心安排大小姐去相看了,這張少爺人品那肯定沒話說,這婚事咱們就求個好姻緣,這看上看不上都是有定數的。看上了,那是皆大歡喜;看不上,那我們小姐的緣分還在後麵呢,我們早知道張少爺不是那個人,不也很好,兩不耽擱。”蓮心寬慰道,蓮心,蓮心,可是很對得起她的名字的,巧舌如蓮。
朱氏調笑著說道:“看我們蓮心這張嘴,這真真是……看以後誰能治得了你這張嘴。”
朱氏身邊的大丫鬟這些年換了幾人,原來從娘家帶來的陪嫁到了年紀,朱氏就每人給了豐厚的嫁妝把她們嫁了出去,她倒是不差錢。
嫁到外麵人家的,自是生子照看自家,朱氏就放了出去;嫁到陪嫁莊子裏的,朱氏也放了她們去莊子裏做個管事媳婦;嫁給顧家家生子的,就留在了府裏,繼續在她這兒當值。這蓮心和花荷都是後來補進來的,不過這蓮心也跟了她幾年了,也是到了該出嫁的年紀了,朱氏如是想著。
“夫人。”蓮心扭捏這喚一聲,到底是女兒家,被這樣說,自是會羞的。
朱氏笑了笑,這樣說著話,她心裏確實是輕鬆了一些。
兒孫自有兒孫福,她都可以接受的。對待兒女,尤其是兩個女兒的婚事,她都是帶著十分的小心的,女兒家弱勢,她可不想一不小心把女兒推進去了火坑。
不過,想到兒子,她又是一陣歎息。在長子的婚事上,她與婆母的意見不一,兩人相看了幾家小姐,她看中的,婆母一定嫌棄,婆母覺得好的,她又看不上眼。
這已經兩年了,還沒個定論。主要是長子自幼由婆母教養,跟婆母也親近,與長子的婚事上朱氏也不想婆母安氏看不上眼,可,要想統一兩人的看法,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難啊。可這時間不等人,長子的婚事還是要早早定下來才好。
“二皇子身中劇毒,見到吳柳先生尚有生機,他有可能會跟我一塊去安慶。”顧啟珪又投下一顆雷。
安玨然皺眉,“太危險了,現在皇上命禁衛府盯著整個京城,最近尤其的嚴格,出城不簡單。”
“這事兒,看爹爹怎麽安排吧。”顧啟珪當然知道其中的危險,可是,不是有一句話說‘富貴險中求’嗎?其他也是一樣的,要想得到,就得先給出足夠的籌碼。
“對了,我已經派人把消息傳給他們了,今日,我把他們都叫來這邊,算是簡單給你踐行。”安玨然其實都明白的,他們都急於長大,這次的機會,順寶一定不想錯過,所以他不出口詢問,更不會勸阻。
“好,”顧啟珪迴答,“屆時我就不去和大家一起用膳食,你來招唿。還有,你要替我把張文麟帶到,其他的我來安排。”大姐姐得婚事一直是他的心事,張家這事兒他實在不想往後拖,所以大姐和張文麟還是要見麵的,速戰速決是最好的了。
“我知道,你不要操心了,我知道該怎麽辦。”安玨然站起身,“我先去給外祖父外祖母請安,然後轉去‘閔熙堂’,迴頭我再迴來。”安玨然說著,出了顧啟珪的房間。
巳時一刻(早上九點鍾左右)剛到,張文欽就到了。安玨然本來請的就是顧啟珪的一些同窗好友,大都是他在國子監認識的人。
張文欽進府的第一件事,自是來看顧啟珪,本來今日該是顧啟珪的踐行宴,但昨日聽說他感風寒,甚是嚴重,就覺得可能這次考試要推後了,今日就算單純來看他的。
“這下,你可清閑了吧?”張文欽調侃的說道。
“嗬。”顧啟珪饒有趣味的看著他。“倒沒有清閑下來,我出發還有些時日,倒是應該就好了。”雖然顧啟珪也是在認真迴答問題,但語氣好像總有一些不尋常。
“啊,你還要去?”張文欽很是驚訝。
“嗯哼,本來就定好的事情,要是大夫屆時允許的話,我自是要去的。”顧啟珪解釋道,不過看向張文欽的表情還是有些趣味。
“呃,啟珪,關於三哥那事兒可不能算在我頭上,是祖母和娘親做主,我是無意間聽到的。要是提前與你細說詳細,最後卻沒有這樣幹,不也是給你徒增煩惱。再說了,與顧姐姐的名聲也不好不是。”張文欽訕訕笑道,他終於反應過來顧啟珪對他如此態度的原因。
“誰是你姐姐,我大姐與你可無關,我也明話告訴你,今日我會安排張文麟和我大姐姐見一麵,隻要我姐說一個不字,這事兒就不可能成。”顧啟珪把話撂了出來。
張文欽征了一下,這是要給機會了?“好,你放心,我哥你還不知道嗎?最是的女孩子喜歡,呃……”張文欽頓了一下,他好像說了不該說的。
“是啊,挺招女子喜歡的,不過不要把我姐想的這樣膚淺,我顧家最不缺的就是相貌英俊之人。”顧啟珪倒是沒說搭話,爹爹暫且不論,就是大哥也是美男子一枚,幾個叔叔,堂哥皆相貌出眾。再說了,就是二姐審美都是極高的,更不用說大姐最是文靜知禮的性子,才不會如此膚淺。
張文欽其實有些驚訝的,他哪見過顧啟珪有如此孩子氣的時候,顧啟珪在他心裏一直都是臨危不亂、少年老成的樣子。
現在他隻能祈禱自家老哥可以通過顧家大小姐的考驗,不然啊,別說抱得美人歸了,恐怕還得惹得一身仇恨啊。
張文欽不免有些幸災樂禍,想到自家翩翩君子的哥哥碰的一鼻子灰,也是挺不錯的。不過想到祖母和母親對顧大小姐滿意的不得了的樣子,張文欽決定還是不發表意見。
第55章 還是要相看
張文欽覺得自己還是不要這樣咒自家親哥了,好像與他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再說了,現在他們張家確實也需要這樣一個當家主婦。他們急需找到一個缺口,讓他們從祖規的牢籠中掙脫出來的缺口,一個名正言順的缺口,而,求娶顧家女就有了這樣一個契機。
不過,看到顧啟珪的樣子,他覺得娶了顧家女,自家三哥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有個這麽厲害的小舅子,現在看樣子在有關自家姐姐的事情上還是是非不分的,哎……難啊。這要是以後有個什麽事兒,也夠三哥受的。
不知道張文欽一臉糾結的在想什麽,反正顧啟珪看著張文欽是怎麽也不開心不起來的,真是的,自家的小白菜,就要……哎。
時辰過得很快,顧啟珪的同窗大都到了顧府,當然第一件事就是去‘明璋院’看望‘臥病在床’的顧啟珪。
這些客人之中有世家子弟,也有貧苦子弟,但總的來說,都是顧啟珪在國子監交好的。
安居然對顧啟珪的同窗很熟,熟到他本來請的都是顧啟珪平時交流比較多的。不過因為今日恰逢國子監旬假,顧啟珪生病的消息又鬧的比較大,來探望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
不過這也是顧啟珪想要的就是了,得讓大家知道,他確實生病了,但是今日已經有所好轉。因為他還是要去江南,起碼讓他去江南此事變的不再那麽突兀。
大家都在一起說話,顧啟珪當然把如果大夫允許他就還是要去江南的消息說了一遍又一遍。
“那就是說,啟珪你還是要去安慶了。”說話的是剛進門的沐誌建,一聽姓氏,就知道他必是皇親國戚,他也確實是,但是身份還並不高。
沐誌建的祖父是先帝爺的親弟弟,親封的親王,但是由於沐誌建父親不占長嫡,不能承襲爵位。本來還能稱郡王,但也因種種原因降等襲封,就是說給你郡王的封號,但是級別降了。
所以,等到了沐誌建這一輩,除了父親當初繼承的郡王府,其他幾乎什麽沒有,府裏過得極其樸素。顧啟珪去過郡王府一次,非常震驚,原來皇親國戚中也有過這樣的日子的人存在啊。不過,郡王和郡王妃都是極好的人,沐誌建又上進,一家人過的都還不錯。
“是啊,現在當然沒法去,不過離出發還有幾日,屆時如果大夫說可以,我是極想去看一看的,不想再等三年。”顧啟珪又一次迴答道,千篇一律的解釋,他今天已經說了好多次,卻沒有絲毫的不耐煩。
沐誌建現在也在太學上課,他大概也懂顧啟珪的感覺,但也止步於似懂非懂。他家隻是個空殼子,他也是早懂事的孩子,自然知道要自己趕快立起來,但是他長大的環境過於的單純,不能理解顧啟珪這急迫的心情。
“凡事還是得養好身體再去做。”這句話是王承肆說的,他看起來還是瘦瘦小小的,卻也文質彬彬,他的身體從小就不好,稍微有些風寒,就得在在床上躺個十天半月。
“我知道,身體是本錢嘛,所以說要是大夫說可以的話,我才能去。不然家裏人也不答應的。”顧啟珪笑著說。
“看你這精神頭兒,倒是好了很多,能趕上也未可知啊。”王承肆也笑著說,顧啟珪看起來真的好了很多,雖然麵上還有些憔悴。相比小時候的不說話,隻知道愣愣的站著,現在的王承肆倒是開朗了很多,與人辦事也自有一套章法。總之他是很好的長大了,就算是在鳳起二公主的教養下,還是靠自己長成了一顆沒被折彎的小白楊。
顧啟珪和王承肆倒是很合得來,再加上張文欽和他的關係,這幾年,在國子監他們幾人都是經常在一起的,讀書識禮。
今日來了不少人,安玨然一人很難招唿的過來,顧啟珪就讓顧擎去請了兄長顧啟陵來陪客,雖說兄弟倆客氣多過親近,但是兄長畢竟是兄長。這個場合,娘親姐姐們都不適合在場,不請兄長是說不過去的。不止顧啟陵,他還請了四房的堂哥顧啟汀,再加上安玨然,應該是足可以應付了。
不過,午膳還是要母親幫著張羅就是了,說是張羅,也隻是張羅一半就可以了。主菜是“京三樣”,這是原本就定好的,主菜已經定下來了,其他都隻要配著主菜張羅就行了,不過因為來的人不少,所以但還是會費些功夫就是了,因為午膳安排在了家裏,還要做些家裏的招牌菜。
因為這都是孩子的同窗好友,朱氏自是拿著十分的真心在準備的。
南行院
“今日前院是在幹什麽,這麽吵。”前院的動靜自然也是影響到了安氏,聽著動靜她問著身邊的怡文。
“是七少爺的同窗來府裏做客了,是為七少爺踐行。”怡文迴答道。
“踐行?他不是病的嚴重,難道還能去江南參加縣試?”安氏本來還有些慶幸,覺得就是老天也是幫著啟陵的,老七又不占長嫡,和她又不親近,實在不用太過優秀。參加科舉可以,但要是越過他哥去,安氏就不樂意了。
“聽說是這樣的,要是在原本出發的日子前,大夫能同意,七少爺應該是準備去的,畢竟院試三年才隻有一次。”怡文說著,“聽說,這局兒原本是咱們表少爺組的,專門為了七少爺踐行,但是七少爺現在不是不方便,就安排在了家裏。”她不比跟在老夫人身邊多時的桂嬤嬤,實在想不清楚夫人為什麽老和大老爺一家過不去,要說是為了大少爺,那不應該讓大少爺多和大房交流嗎?而不是處處擋著。
安氏沒再說話,手裏擰著手帕,顯然有些氣憤,“要是身子真的這麽不好,怎麽還亂跑,老實呆在家裏不是挺好。”
顯而易見,這話當然沒人迴答。
前院
顧啟陵、顧啟汀和安玨然在會客廳陪著這些個客人用膳,顧啟珪這個真正的主人公隻能留在自己的房間裏,用的是朱氏讓人送來的極清淡的飯食。
今日外男多,娘親和姐姐們沒有親自來看他,倒是著人給他送了一些消遣的東西。顧啟珪把玩著手裏的九連環,這大姐姐莫不還是覺得他是小孩子吧。
“少爺,安少那邊兒準備好了。”顧擎從外麵進來。
顧啟珪答了一聲“好”,這是他們之間的暗號,隻要有了這一句話,就是說行動可以開始了,那邊兒已經把人叫出來了。
顧啟珪暗戳戳的計劃現在就要拉開序幕了。
“你去母親那裏叫上林嬤嬤,讓她去‘茗琪閣’走上一趟,她知道怎麽做。”顧啟珪吩咐著。他當然要事先和姐姐說清楚,有個心裏準備,讓陌生的男女突然地遇見,並不是一個好方法。
“是,”顧擎領命出去了。
現在的張文麟是有些懵的,隨著景致的變化,他已經穿過了幾道長廊,路過幾道亭子,眼見就要到後院了,帶路的人終於是停了下來,把他請進了涼亭裏,“張三少爺,請您在這等一下。”說完,就走了。
偌大個亭子,隻剩下張文麟一個人。他大致明白,他被叫出來的目的。再結合祖母和娘親之前的言語,他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之前,祖母親自去請了永寧侯伯父伯母親自來說親卻並沒有得到顧氏夫婦確切的迴答。
當然,就是他其實也沒想著此事能成的,顧國安是朝堂重臣,且一直保持中立,顧家身份特殊,祖上是有爵位的,但顧國安硬是憑著自己的能力到了現在這個地位。這樣一個人自是京城多方勢力都想要拉攏的,他的嫡長女自是百家求娶。
而他張家,家族混亂,又有祖規限製,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去處。平心而論,如果他是顧國安,也是要考量考量的。
張文麟從不自負,身在大家族,他從小見慣了各種事情,女兒家的婚事關乎到一個女子的一生,嫁人嫁的可不是一個人,她是嫁去了一個家族,婚事一旦和家族掛鉤,就必須得細細考量。再說了,現在的顧家,並不需要他張家來給他錦上添花,甚至說,和張家掛上鉤,就現在來說,弊端大於利益。
隻是沒想到,還讓他來相看嗎?這顧七少爺顧啟珪在顧府地位……。現在的張文麟和小時候的那個氣質溫和的世家公子氣質上來說還是如出一轍,但是心境上真的是變了很多。
“是張三公子?”身後傳來輕柔的聲音,張文麟才迴過神來,香風逼近,他竟是全無感覺的。
張文麟慢慢轉身,看見一個身著素雅襦裙,搭配淡色披風的少女,雖然剛滿十六歲,但是氣質和穩,大方知理,雖然帶著麵巾,但是仍掩飾不住精致的眉眼。果然不虧是祖母嗎,張文麟讚一聲,顧大小姐確實好風采。
“正是在下”,張文麟忙著與顧煙茗見禮,“顧大小姐。”
張文麟中間頓了一下,自轉身後,他發現他竟有一些緊張。
“倒是唐突張公子了,在府中來了這麽一出兒。”顧煙茗賠禮道。在她心裏,張文麟,深受京城各家千金的追捧,自是心高氣傲的,現在為了一門親事,卻還要讓女子相看,自然是不樂意的。但是,自家弟弟卻是不能容他人置喙的,所以話頭,顧煙茗就給賠了禮。
張文麟挑挑眉,看來這顧家姐弟確實情深啊,想到之前顧啟珪遞來的紙條,張文麟笑了笑,“顧小姐的家人確實真心為你著想的。”
“是啊,我很幸運。”顧煙茗想到什麽,低聲笑了起來,笑聲清脆,眼睛微眯,整個人都活潑了起來。
倒是張文麟楞了一下,顧煙茗衣著,性子,處處透著淡然,他本以為她就是這樣的性子。但是當她笑起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個樣。顧煙茗本來長得精致,這一笑,倒像是待放的花朵羞怯著張開了花蕊,使得整個人都放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顧煙茗帶著麵巾,張文麟不能觀其全貌,但觀她渾身氣度,就能想象出麵巾底下是何等的風華。張文麟突然覺得,和這樣的女子生活在一起也不錯,從小,他就沒特別想要過什麽東西,但是現在……
“關於我們的事,我覺得很好,顧小姐是怎麽想的?”張文麟直入正題。
顧煙茗聞言猛地抬起了頭,帶著不可置信,看到張文麟含笑的臉,又咻的低下了頭,臉上慢慢的印上了嫣紅,再是成熟的人兒,到底是個女孩子,也適應不了張文麟這樣的赤裸直入的聊天方式吧。
過了幾許,顧煙茗才慢慢啟唇,“我性子慢熱,接受對一件東西或是人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還會做些糊塗事,辨不出好壞,我……”
顧煙茗細數著自己的缺點,還在苦思冥想的時候,就被張文麟打斷了,“我自詡也就是讀過幾年聖賢書,家裏幾房叔伯都不安生,上麵還有祖規壓著,以後不知道還要承受多少阻礙,而且……”
張文麟洋洋灑灑說了很多,末了,還認真的看著顧煙茗說,“看吧,我們都不是聖人。”
顧煙茗口微張,顯然已經驚呆了,這個還可以這樣解釋的嗎?
張文麟笑,怎麽不能。
顧煙茗看著眼前笑意盈盈的男子,有心再說些什麽,卻沒有張開口。她有種感覺,不論她說什麽,眼前這個人總有話來反駁她。
第56章 相看進行時
閔熙堂
“茗兒過去了嗎?”朱氏問著身邊的大丫鬟蓮心。
對這次讓張家小子和大女兒相看的事,順寶一早就通知了她,雖然覺得不妥,但是既然夫君和幼子都同意,朱氏倒是沒有太堅持幾見,主要是她也想要讓自家女兒得到幸福。
“林嬤嬤已經把大小姐接過去了。此時張少爺和大小姐正在西邊的亭子說話,林嬤嬤守著呢。”蓮心迴道。七少爺倒是找了個好地方,西邊亭子雖靠近後院,但那邊偏僻,離南行院和四老爺住的院子都很遠,最是不經常有人經過的地兒。
“也不知道,兩個孩子能不能看對眼。”朱氏擔心道。當然,她也就是操心,要說自己的女兒,朱氏是極有自信的,要她說,她家閨女真的是極好的,整個京城能配的上自家女兒的,也沒有幾個了。這大概就是老母親的心態了吧。
“夫人,你可把心放在肚子裏吧。七少爺既然放心安排大小姐去相看了,這張少爺人品那肯定沒話說,這婚事咱們就求個好姻緣,這看上看不上都是有定數的。看上了,那是皆大歡喜;看不上,那我們小姐的緣分還在後麵呢,我們早知道張少爺不是那個人,不也很好,兩不耽擱。”蓮心寬慰道,蓮心,蓮心,可是很對得起她的名字的,巧舌如蓮。
朱氏調笑著說道:“看我們蓮心這張嘴,這真真是……看以後誰能治得了你這張嘴。”
朱氏身邊的大丫鬟這些年換了幾人,原來從娘家帶來的陪嫁到了年紀,朱氏就每人給了豐厚的嫁妝把她們嫁了出去,她倒是不差錢。
嫁到外麵人家的,自是生子照看自家,朱氏就放了出去;嫁到陪嫁莊子裏的,朱氏也放了她們去莊子裏做個管事媳婦;嫁給顧家家生子的,就留在了府裏,繼續在她這兒當值。這蓮心和花荷都是後來補進來的,不過這蓮心也跟了她幾年了,也是到了該出嫁的年紀了,朱氏如是想著。
“夫人。”蓮心扭捏這喚一聲,到底是女兒家,被這樣說,自是會羞的。
朱氏笑了笑,這樣說著話,她心裏確實是輕鬆了一些。
兒孫自有兒孫福,她都可以接受的。對待兒女,尤其是兩個女兒的婚事,她都是帶著十分的小心的,女兒家弱勢,她可不想一不小心把女兒推進去了火坑。
不過,想到兒子,她又是一陣歎息。在長子的婚事上,她與婆母的意見不一,兩人相看了幾家小姐,她看中的,婆母一定嫌棄,婆母覺得好的,她又看不上眼。
這已經兩年了,還沒個定論。主要是長子自幼由婆母教養,跟婆母也親近,與長子的婚事上朱氏也不想婆母安氏看不上眼,可,要想統一兩人的看法,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難啊。可這時間不等人,長子的婚事還是要早早定下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