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那就是有人引著禁衛軍去了三皇子那。隻是,顧啟珪一直想不通,二皇子為什麽偏偏選擇在白天行此事,穿著一襲黑衣,這不是明擺著引人注意嗎?
還有,爹爹說的是相關東西?“難道真正的東西沒有找到?”
“沒有”要是在忠親王府搜出的是真正的被盜物品,恐怕現在忠親王已經不複存在了。即使今上懷疑他是被誣陷的,也不可能容忍下來的,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顧啟珪皺眉,要說對於帝王來說重要的東西,他倒是能想到一件,隻是,怎麽可能,二皇子一行人能避過宮裏所有人的耳目,盜走玉璽?這怎麽可能?二皇子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突破皇宮層層的圍堵吧。
不過,再怎麽說,二皇子那可是先太子爺,畢竟在皇宮裏待了這些年。顧啟珪抬頭看他爹,不是他想的這樣吧,顧國安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幼子,卻沒再講話。
顧啟珪心頭一顫,他有些慶幸自己迴家時的一番部署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此事真的是事關重大,可以說大齊朝的天真的就被捅了個窟窿。這二皇子究竟想幹什麽?甩手放棄他本可以唾手可得的皇位,現在又如此行事,實在令人搞不懂。
“爹爹,二皇子?”顧啟珪這才想起受傷的二皇子還呆在顧家,不過爹爹既然在家,這些小事就不用他擔心了,是吧。
果然,顧啟珪的問話剛出口,顧國安就說道:“我已經把他挪到相對安全的地方了。”雖然還在顧府,但到底隱秘安全的多。就是不知道,今日會不會有不速之客來臨。
父子倆正在說話,外麵就傳來顧遠的聲音,“主子,禁衛府文大人到了,帶的人不少。”
來了,顧啟珪心道,終於是來了。
“先去休息。”顧國安站起來,拍拍幼子的頭,就轉身出了‘明璋院’。
顧啟珪一直看著他爹的身影出去了,出門時還細心的替他掩上了門。
顧啟珪重新躺在了床上,他其實給爹爹惹麻煩了吧。可當時二皇子沐灃闖進馬車,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掩護他,而不是揭發,顧啟珪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反應。
顧府前院
顧國安剛從‘明璋院’出來,一個身形削瘦,麵容嚴肅的人立刻迎了上來。
“顧閣老,多有得罪。不過,聖上對此事很是重視,今日下午,令公子的馬車確實經過了府前街,屬下也是奉命行事。”文清說著賠罪,可語氣裏沒有一點賠罪的意思。不過這也無可厚非,京中文家與顧府自老太爺那一輩就一直不對付,這好不容易可以壓顧國安一頭,文清自是極不客氣。
不過,說起來,文清也隻能算是陸家二爺陸航的副官,不過因為禁衛府事情龐雜,二人向來都是分工合作,這也造成了禁衛府就形成了兩軍對壘的局麵,不過這些年倒也安生。因為今日當值的正好就是文清,出了如此大的紕漏,實在是不好辦呢,他急切需要一個突破口。
“文大人說笑了,都是為陛下辦事,我顧府自是全力配合的。”顧國安說道。
文清剛想示意禁衛府的人進顧府,就聽到顧國安接著說:“不過,也請文大人諒解,幼子染風寒,至今仍是不見好轉,府裏本就一團亂麻,內子心緒不穩,一直到現在還在守著孩子。禁衛府的人無憑無據就想闖進我顧府搜查,我,實在很難答應。”顧國安一字一頓的說道。
文清一陣惱怒,他剛還在想,這顧狐狸怎麽這麽好說話了,原來擱這兒等著他呢。
“顧大人這是想抗旨不尊?”文清反問。
“文大人,這話可嚴重了,如果你能拿出皇上要搜顧府的聖旨或是確實的證據,我顧國安自是半句話不多說,恭迎諸位進去。”顧國安心緒起伏不大,“但現在,文大人什麽也沒有,就拿著禁衛軍壓我,想搜我顧府,請恕難從命。”
“你,顧昌逸……”文清氣急,他要是有證據,怎的還會在此和顧國安浪費口舌。
“文大人,請。”顧國安伸出手,把文清請出顧府大門。
文清看顧國安不悲不喜的態度,更是氣急,甩袖出了顧府大門。
“他不會善罷甘休的,檢查一遍,把所有痕跡抹掉。”顧國安看著文清離去的身影,吩咐顧遠。
“是,屬下這就著人去檢查。”
顧國安點點頭,迴了‘明璋院’。
正好朱氏端來了膳食,父子倆正好一塊用。顧啟珪本是不餓的,但等聞到了食物的香味,腹中瞬間有了饑餓感。雖然他在朱府用了午膳,但因為之前高度緊張,早就消化光了。
這廂父子一起用膳暫且不提,那廂,文清已經進宮去複命了。
皇宮裏
“此事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了,這就是你們查到的結果。”一個儒雅卻透著上位者氣息的聲音,帶著些慍怒,說話的正是沐邱,大齊朝最尊貴的人——當朝皇帝。
“迴皇上話,事件發生時,領頭的那個被陸大人刺了一劍,應是跑不遠才對。”前來複命的文清稟報。
“跑不遠,你禁衛府到現在沒有找到,你這是要我去調查?”今上在位多年,和先帝不一樣,是個可以稱得上賢能的帝王。此時他微微施壓,底下站著的人全部額頭冒汗。
“當時,整個府前街,經過的人和馬車並不多,現在正在一一排查。”文清頂住今上的威壓,迴稟道,“湊巧的是,當時顧大人的幼子也乘馬車經過了府前街。”
“哦?”沐邱發出語氣詞,不過麵上還是淡淡的,“怎麽當時沒檢查一下?”
“事情發生的突然,禁衛府裏的人剛開始不明就裏,雖看見了馬車,一說是顧府的,再加上有人染了風寒,就沒有堅持排查。”文清並不清楚具體的經過,隻從隻言片語中拚湊出理由。
“不過事件發生後,周邊各條街道,以及城門都是緊密把守的。”文清補充道。
“去他家搜查了?”沐邱問道。
“顧大人推說家中幼子染風寒,府裏一團糟,並沒有讓臣進府。”
“嗯哼,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你官職矮他兩級,說話還如此不客氣,再有你和他朝堂政見不和,他讓你進府都讓人感到奇怪,更不用說,你要那樣貿然去搜顧府。”沐邱倒不認為顧國安有什麽不對。這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朝臣,性子和他嫡親的祖父有的一拚,都是狐狸轉世的,為人做事都不留把柄。不過沐邱是從來沒有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顧昌逸此人比誰都識時務。
“這事兒,我倒也聽說了,顧閣老的幼子今日一早去朱大人家辭行,迴來路上偶感風寒,連太醫都被叫去了顧府。”沐邱身邊站著的桓公公插話。
“你倒是清楚的很。”沐邱挑眉。
“萬歲爺可是說笑,奴才也是剛才送顧大人出宮的時候聽見的。顧夫人專門著人等在了宮門口。”桓公公盈盈的說道。
“得了,給你道旨意,讓你去搜。”沐邱看著文清一臉不忿的樣子,倒沒有說什麽,作為帝王,他並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像一家人一樣的,要是他們都抱成團,他才更要擔心呢。
“是,”文清臉上帶了點得意。
“不過,莫要過分。”末了,沐邱還警告文清,他並不相信顧國安會行如此不義之事,但為了朝堂平衡,他也樂得周旋其中。
“我要在明日午時前要個結果。”沐邱下著結論,直接站起來走出宮門。
“恭送皇上。”
不一會兒,殿裏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徒留文清神色莫名,讓他去搜,還不要過分,這到底是給誰麵子?
禦花園
“顧昌逸的幼子?”沐邱和桓公公慢慢走在禦花園的石子路上。
“陛下,就是六年前以榜首考進內監,您還誇過呢,顧少爺也是陳首輔的弟子。”桓公公迴道。
“陳恪的弟子,”沐邱低聲說道,“他身體不好?”
“顧夫人懷孕之初,被神醫吳柳先生診斷為雙胎,本滿是期待的,可誰知生下來隻有一個,還從娘胎裏帶了病。幾年前,顧大人為了幼子,還幾次親自去拜托玄景大師開方呢。至今,慈恩寺大殿偏廳還為顧少爺點著長明燈呢。”桓公公說道,這些事,聖上不問就不問了,可作為身邊兒伺候的,都是要知道的,這不就用到了。
“他倒是偏寵幼子。”沐邱冷哼,隨後又呢喃:“自小養在身邊,總是要親近一些的。”
桓公公沒再迴話,聽這語氣就知道皇上是想起自己了,他自不會隨便置喙,能爬到他這個地位,自是懂察言觀色的。
第50章 風波起(四)
顧府·明璋院
顧啟珪乖乖地躺在床上,朱氏坐在一旁靜靜的看書,母子倆都沒有講話,卻一室溫馨。顧國安在簡單進食後,就去了書房,一直到現在還沒有過來。
顧啟珪仰躺在床上靜靜的思考,其實迴想起來,這事兒的疑點還有很多。要是傳國玉璽真的丟了,當今聖上應該不隻有這個反應才對。雖說現在整個京城確實戒備森嚴,看樣子局勢也確實嚴峻,可是,離出動一個國家最強有力的力量,還相差甚遠。甚至,事情發生過了近一個刻鍾,就連禁衛府都沒有得到確切的逮捕消息。
傳國玉璽可是國家權力的象征,皇家怎麽可能讓它流浪在外。
顧啟珪還想到另一個可能,幾乎不可能的可能,是不是玉璽本來就沒在當今聖上手裏,它一直在二皇子或是三皇子手裏?雖然這可以解釋二皇子為什麽如此貿然的行動,可這又有些異想天開。且不論,傳國玉璽是一代傳承一代的,要想私下拿走玉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說傳國玉璽不見這麽大的事情,滿朝文武沒有一點風聲沒聽到就不可能。
但是又怎麽解釋二皇子這一次可以稱得上冒進的行動呢?他可不像是容易衝動的人。還有,二皇子沐灃在這個時間迴到京城就不是一個聰明人該有的舉動。本來,他就是天下公認的下一代君主,卻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這一切,皇上皇後還一點反應沒有,可以說,這事兒本就讓天下臣民議論紛紛,作為先太子,他應該休養生息,韜光養晦才是,實在不應該出現在京城。
顧啟珪腦子裏閃過無數種可能,就有無數處想不通的地方。隻能說,在這次的事件裏,他掌握的情報太少,不足以讓他窺見整個事件。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爹爹不像給他啟蒙時候那樣,事無巨細的給他講了。爹爹認為現在的他不需要過分的關心這些時事兒,隻需要關注對他來講頗為重要的縣試就行了,所以就沒有仔細的給他說這件事情的原委,他知道的太少。再有,他身邊人手不夠,在獲取情報方麵有很多局限。二,他自身對這類事情接觸的少,從來沒有經曆過,讓他不知道往哪思考,這也造成了她很難能看全這整個事件。
但是,準確的說,原因也隻有一個,那就是他還不夠強,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掌握在他自己手裏。
顧啟珪頹廢的躺在床上,興致不高,細細數來,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唉……不過這樣看來,倒是有幾分生病的樣子了。
要說顧啟珪這次生病驚動的人可不少。顧國安朱氏不用多說,顧煙茗顧煙琪姐妹也沒少派人過來打探消息,就連顧啟陵也趕來看望了他,和朱氏說了好一會兒話才離開。
陳恪曲氏夫婦,雖在一開始就被告知了真相,但還是免不了一番忙碌,接連派人來顧府噓寒問暖。
就連顧雍和安氏也都派了人過來,雖然可能不是多關心,但至少大麵上是過得去的。甚至,四房顧國寧邵氏夫婦也跟著到處忙活。他們都是不知道內裏具體發生了什麽事,但對顧啟珪得風寒昏迷這件事本身沒有絲毫懷疑。
所以說,平時留下的印象多深刻,即使顧啟珪這些年都沒得過嚴重的病了,但其他人對他的印象還停在小時候體弱多病的形象上。實在是架不住娘親朱氏一遍又一遍的替別人加深記憶啊。
顧啟珪歎了一口氣,翻了個身。
顧府前院
顧國安坐在書房裏,書桌前還站著一人,穿著顧府下人的衣衫,頷首彎腰時尚且不顯,站直了氣質猛然間改變了,不是雀又是誰?
“還請顧大人成全。”雀衝顧國安深深行禮。
“‘花離’此毒就連玄景大師都無能為力,四皇子實在高看顧某了。”顧國安沉吟道。
“顧大人實在太謙虛了,江南神醫吳柳先生和大人是舊識,府上府醫吳思又是吳柳先生的親傳弟子,我們隻需要顧大人給引薦一下。”和顧啟珪當時遇到的雀不同,顧國安麵前的雀斂去了臉上所有的傲氣,終於是低下了頭。
顧國安沉沉的看著他……
雀冷汗直流,不愧是當朝顧閣老,能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確實都不是簡單的人。
“閣下所求之事也不僅僅是這一件吧?”顧國安問道。
這下,雀的感覺就有些微妙了,不過還是順著迴答:“我們需要借令公子的行程出京去江南,期間我們會全權照顧二皇子,絕對不會給令郎造成困擾。希望顧閣老行個方便。”
他當然不能放棄,主子現在這個情況,隻能去找吳柳先生,方有一線生機。剛他去看了主子的情況,路上需要人全程照看,吳思當然就是首選。但那是個軟硬不吃的家夥,不管他怎麽說,都不肯跟他們走,說是照顧顧啟珪的身體才是他的任務。所以他們隻能自己湊上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顧啟珪一起上路。再加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如今進程出城不易,他們確實沒有其他的機會。
顧國安仔細聽著,許久都沒再講話。他其實懂四皇子想讓他答應的事情,但此事關乎幼子,他實在不能因為在自己的一個決定把孩子置於危險之中,他不希望孩子因此受到一丁點兒的傷害。
“看來顧閣老真的如四爺所說,確實很看重幼子。閣老在朝中一直中立,至今也沒有站隊,可是這樣的局麵能保持多久呢?現在朝中可是尤其不太平啊。”雀接著說道,這些他本不想隨意置喙的,在顧昌逸麵前說朝堂,他是有些心虛的,可是現在也不得不說。
看來四皇子這次的野心不小,顧國安心說,其實不可否認,他說的有道理,他從一開始也沒有斷然拒絕他,就有這方麵的考慮。再有,既然是啟珪救了二皇子沐灃,費了這番功夫,總不能臨了臨了前功盡棄。
現在的他需要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案。
“爺,文大人到了,說是奉皇上口諭來的。”顧國安還在沉思,書房外突然傳來顧遠的聲音。
顧國安站起來,走向門外。房間裏的雀在初聽到聲音的時候已經消失不見了身影,應該是去二皇子周邊呆著了。
雀的速度之快,令暗處的顧家暗衛驚歎,還險些出了聲音。顧國安卻不在意,這是先太子身邊的影衛,自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顧國安領著顧遠轉過長廊,就看見了大門口的文清。
“顧大人,又來叨擾了,實在是職責所在。”文清笑眯眯的說道,他心裏其實也沒底,也沒想著能抓到他確實的把柄。就顧國安這個狐狸,萬事不沾身的性格,怎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自己添堵。不過,他還是來了,在百忙之中,來找顧國安的麻煩。
顧國安麵不改色,“文大人百忙之中,還不忘顧某,實在是莫大的榮幸,既然文大人有聖上的旨意,就請吧。”顧國安幹脆利落的讓路,一點推辭沒有,倒更顯得問心無愧。
這倒是讓文清更家確信自己的想法,但該找的麻煩一樣都不能少。
文清示意身後的人進顧府,這些都是他的親兵,自是和他一條心的,前期還裝模作樣的搜查,越往後愈發肆無忌憚。他們本就不是朝著能找到罪證的方向去的,所以也不可能找得到所謂的證據,但是,讓顧府一番雞飛狗跳倒是做到了。
這正是用晚膳的時候。
這廂,顧啟珪房裏倒是聚集了不少人,娘親朱氏,兩個姐姐,四嬸,八弟都來了,大家看顧啟珪已經醒了,均鬆了口氣。
還有,爹爹說的是相關東西?“難道真正的東西沒有找到?”
“沒有”要是在忠親王府搜出的是真正的被盜物品,恐怕現在忠親王已經不複存在了。即使今上懷疑他是被誣陷的,也不可能容忍下來的,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顧啟珪皺眉,要說對於帝王來說重要的東西,他倒是能想到一件,隻是,怎麽可能,二皇子一行人能避過宮裏所有人的耳目,盜走玉璽?這怎麽可能?二皇子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突破皇宮層層的圍堵吧。
不過,再怎麽說,二皇子那可是先太子爺,畢竟在皇宮裏待了這些年。顧啟珪抬頭看他爹,不是他想的這樣吧,顧國安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幼子,卻沒再講話。
顧啟珪心頭一顫,他有些慶幸自己迴家時的一番部署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此事真的是事關重大,可以說大齊朝的天真的就被捅了個窟窿。這二皇子究竟想幹什麽?甩手放棄他本可以唾手可得的皇位,現在又如此行事,實在令人搞不懂。
“爹爹,二皇子?”顧啟珪這才想起受傷的二皇子還呆在顧家,不過爹爹既然在家,這些小事就不用他擔心了,是吧。
果然,顧啟珪的問話剛出口,顧國安就說道:“我已經把他挪到相對安全的地方了。”雖然還在顧府,但到底隱秘安全的多。就是不知道,今日會不會有不速之客來臨。
父子倆正在說話,外麵就傳來顧遠的聲音,“主子,禁衛府文大人到了,帶的人不少。”
來了,顧啟珪心道,終於是來了。
“先去休息。”顧國安站起來,拍拍幼子的頭,就轉身出了‘明璋院’。
顧啟珪一直看著他爹的身影出去了,出門時還細心的替他掩上了門。
顧啟珪重新躺在了床上,他其實給爹爹惹麻煩了吧。可當時二皇子沐灃闖進馬車,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掩護他,而不是揭發,顧啟珪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反應。
顧府前院
顧國安剛從‘明璋院’出來,一個身形削瘦,麵容嚴肅的人立刻迎了上來。
“顧閣老,多有得罪。不過,聖上對此事很是重視,今日下午,令公子的馬車確實經過了府前街,屬下也是奉命行事。”文清說著賠罪,可語氣裏沒有一點賠罪的意思。不過這也無可厚非,京中文家與顧府自老太爺那一輩就一直不對付,這好不容易可以壓顧國安一頭,文清自是極不客氣。
不過,說起來,文清也隻能算是陸家二爺陸航的副官,不過因為禁衛府事情龐雜,二人向來都是分工合作,這也造成了禁衛府就形成了兩軍對壘的局麵,不過這些年倒也安生。因為今日當值的正好就是文清,出了如此大的紕漏,實在是不好辦呢,他急切需要一個突破口。
“文大人說笑了,都是為陛下辦事,我顧府自是全力配合的。”顧國安說道。
文清剛想示意禁衛府的人進顧府,就聽到顧國安接著說:“不過,也請文大人諒解,幼子染風寒,至今仍是不見好轉,府裏本就一團亂麻,內子心緒不穩,一直到現在還在守著孩子。禁衛府的人無憑無據就想闖進我顧府搜查,我,實在很難答應。”顧國安一字一頓的說道。
文清一陣惱怒,他剛還在想,這顧狐狸怎麽這麽好說話了,原來擱這兒等著他呢。
“顧大人這是想抗旨不尊?”文清反問。
“文大人,這話可嚴重了,如果你能拿出皇上要搜顧府的聖旨或是確實的證據,我顧國安自是半句話不多說,恭迎諸位進去。”顧國安心緒起伏不大,“但現在,文大人什麽也沒有,就拿著禁衛軍壓我,想搜我顧府,請恕難從命。”
“你,顧昌逸……”文清氣急,他要是有證據,怎的還會在此和顧國安浪費口舌。
“文大人,請。”顧國安伸出手,把文清請出顧府大門。
文清看顧國安不悲不喜的態度,更是氣急,甩袖出了顧府大門。
“他不會善罷甘休的,檢查一遍,把所有痕跡抹掉。”顧國安看著文清離去的身影,吩咐顧遠。
“是,屬下這就著人去檢查。”
顧國安點點頭,迴了‘明璋院’。
正好朱氏端來了膳食,父子倆正好一塊用。顧啟珪本是不餓的,但等聞到了食物的香味,腹中瞬間有了饑餓感。雖然他在朱府用了午膳,但因為之前高度緊張,早就消化光了。
這廂父子一起用膳暫且不提,那廂,文清已經進宮去複命了。
皇宮裏
“此事已經過了兩個多時辰了,這就是你們查到的結果。”一個儒雅卻透著上位者氣息的聲音,帶著些慍怒,說話的正是沐邱,大齊朝最尊貴的人——當朝皇帝。
“迴皇上話,事件發生時,領頭的那個被陸大人刺了一劍,應是跑不遠才對。”前來複命的文清稟報。
“跑不遠,你禁衛府到現在沒有找到,你這是要我去調查?”今上在位多年,和先帝不一樣,是個可以稱得上賢能的帝王。此時他微微施壓,底下站著的人全部額頭冒汗。
“當時,整個府前街,經過的人和馬車並不多,現在正在一一排查。”文清頂住今上的威壓,迴稟道,“湊巧的是,當時顧大人的幼子也乘馬車經過了府前街。”
“哦?”沐邱發出語氣詞,不過麵上還是淡淡的,“怎麽當時沒檢查一下?”
“事情發生的突然,禁衛府裏的人剛開始不明就裏,雖看見了馬車,一說是顧府的,再加上有人染了風寒,就沒有堅持排查。”文清並不清楚具體的經過,隻從隻言片語中拚湊出理由。
“不過事件發生後,周邊各條街道,以及城門都是緊密把守的。”文清補充道。
“去他家搜查了?”沐邱問道。
“顧大人推說家中幼子染風寒,府裏一團糟,並沒有讓臣進府。”
“嗯哼,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你官職矮他兩級,說話還如此不客氣,再有你和他朝堂政見不和,他讓你進府都讓人感到奇怪,更不用說,你要那樣貿然去搜顧府。”沐邱倒不認為顧國安有什麽不對。這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朝臣,性子和他嫡親的祖父有的一拚,都是狐狸轉世的,為人做事都不留把柄。不過沐邱是從來沒有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顧昌逸此人比誰都識時務。
“這事兒,我倒也聽說了,顧閣老的幼子今日一早去朱大人家辭行,迴來路上偶感風寒,連太醫都被叫去了顧府。”沐邱身邊站著的桓公公插話。
“你倒是清楚的很。”沐邱挑眉。
“萬歲爺可是說笑,奴才也是剛才送顧大人出宮的時候聽見的。顧夫人專門著人等在了宮門口。”桓公公盈盈的說道。
“得了,給你道旨意,讓你去搜。”沐邱看著文清一臉不忿的樣子,倒沒有說什麽,作為帝王,他並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像一家人一樣的,要是他們都抱成團,他才更要擔心呢。
“是,”文清臉上帶了點得意。
“不過,莫要過分。”末了,沐邱還警告文清,他並不相信顧國安會行如此不義之事,但為了朝堂平衡,他也樂得周旋其中。
“我要在明日午時前要個結果。”沐邱下著結論,直接站起來走出宮門。
“恭送皇上。”
不一會兒,殿裏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徒留文清神色莫名,讓他去搜,還不要過分,這到底是給誰麵子?
禦花園
“顧昌逸的幼子?”沐邱和桓公公慢慢走在禦花園的石子路上。
“陛下,就是六年前以榜首考進內監,您還誇過呢,顧少爺也是陳首輔的弟子。”桓公公迴道。
“陳恪的弟子,”沐邱低聲說道,“他身體不好?”
“顧夫人懷孕之初,被神醫吳柳先生診斷為雙胎,本滿是期待的,可誰知生下來隻有一個,還從娘胎裏帶了病。幾年前,顧大人為了幼子,還幾次親自去拜托玄景大師開方呢。至今,慈恩寺大殿偏廳還為顧少爺點著長明燈呢。”桓公公說道,這些事,聖上不問就不問了,可作為身邊兒伺候的,都是要知道的,這不就用到了。
“他倒是偏寵幼子。”沐邱冷哼,隨後又呢喃:“自小養在身邊,總是要親近一些的。”
桓公公沒再迴話,聽這語氣就知道皇上是想起自己了,他自不會隨便置喙,能爬到他這個地位,自是懂察言觀色的。
第50章 風波起(四)
顧府·明璋院
顧啟珪乖乖地躺在床上,朱氏坐在一旁靜靜的看書,母子倆都沒有講話,卻一室溫馨。顧國安在簡單進食後,就去了書房,一直到現在還沒有過來。
顧啟珪仰躺在床上靜靜的思考,其實迴想起來,這事兒的疑點還有很多。要是傳國玉璽真的丟了,當今聖上應該不隻有這個反應才對。雖說現在整個京城確實戒備森嚴,看樣子局勢也確實嚴峻,可是,離出動一個國家最強有力的力量,還相差甚遠。甚至,事情發生過了近一個刻鍾,就連禁衛府都沒有得到確切的逮捕消息。
傳國玉璽可是國家權力的象征,皇家怎麽可能讓它流浪在外。
顧啟珪還想到另一個可能,幾乎不可能的可能,是不是玉璽本來就沒在當今聖上手裏,它一直在二皇子或是三皇子手裏?雖然這可以解釋二皇子為什麽如此貿然的行動,可這又有些異想天開。且不論,傳國玉璽是一代傳承一代的,要想私下拿走玉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說傳國玉璽不見這麽大的事情,滿朝文武沒有一點風聲沒聽到就不可能。
但是又怎麽解釋二皇子這一次可以稱得上冒進的行動呢?他可不像是容易衝動的人。還有,二皇子沐灃在這個時間迴到京城就不是一個聰明人該有的舉動。本來,他就是天下公認的下一代君主,卻毅然決然的選擇放棄這一切,皇上皇後還一點反應沒有,可以說,這事兒本就讓天下臣民議論紛紛,作為先太子,他應該休養生息,韜光養晦才是,實在不應該出現在京城。
顧啟珪腦子裏閃過無數種可能,就有無數處想不通的地方。隻能說,在這次的事件裏,他掌握的情報太少,不足以讓他窺見整個事件。
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爹爹不像給他啟蒙時候那樣,事無巨細的給他講了。爹爹認為現在的他不需要過分的關心這些時事兒,隻需要關注對他來講頗為重要的縣試就行了,所以就沒有仔細的給他說這件事情的原委,他知道的太少。再有,他身邊人手不夠,在獲取情報方麵有很多局限。二,他自身對這類事情接觸的少,從來沒有經曆過,讓他不知道往哪思考,這也造成了她很難能看全這整個事件。
但是,準確的說,原因也隻有一個,那就是他還不夠強,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掌握在他自己手裏。
顧啟珪頹廢的躺在床上,興致不高,細細數來,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唉……不過這樣看來,倒是有幾分生病的樣子了。
要說顧啟珪這次生病驚動的人可不少。顧國安朱氏不用多說,顧煙茗顧煙琪姐妹也沒少派人過來打探消息,就連顧啟陵也趕來看望了他,和朱氏說了好一會兒話才離開。
陳恪曲氏夫婦,雖在一開始就被告知了真相,但還是免不了一番忙碌,接連派人來顧府噓寒問暖。
就連顧雍和安氏也都派了人過來,雖然可能不是多關心,但至少大麵上是過得去的。甚至,四房顧國寧邵氏夫婦也跟著到處忙活。他們都是不知道內裏具體發生了什麽事,但對顧啟珪得風寒昏迷這件事本身沒有絲毫懷疑。
所以說,平時留下的印象多深刻,即使顧啟珪這些年都沒得過嚴重的病了,但其他人對他的印象還停在小時候體弱多病的形象上。實在是架不住娘親朱氏一遍又一遍的替別人加深記憶啊。
顧啟珪歎了一口氣,翻了個身。
顧府前院
顧國安坐在書房裏,書桌前還站著一人,穿著顧府下人的衣衫,頷首彎腰時尚且不顯,站直了氣質猛然間改變了,不是雀又是誰?
“還請顧大人成全。”雀衝顧國安深深行禮。
“‘花離’此毒就連玄景大師都無能為力,四皇子實在高看顧某了。”顧國安沉吟道。
“顧大人實在太謙虛了,江南神醫吳柳先生和大人是舊識,府上府醫吳思又是吳柳先生的親傳弟子,我們隻需要顧大人給引薦一下。”和顧啟珪當時遇到的雀不同,顧國安麵前的雀斂去了臉上所有的傲氣,終於是低下了頭。
顧國安沉沉的看著他……
雀冷汗直流,不愧是當朝顧閣老,能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確實都不是簡單的人。
“閣下所求之事也不僅僅是這一件吧?”顧國安問道。
這下,雀的感覺就有些微妙了,不過還是順著迴答:“我們需要借令公子的行程出京去江南,期間我們會全權照顧二皇子,絕對不會給令郎造成困擾。希望顧閣老行個方便。”
他當然不能放棄,主子現在這個情況,隻能去找吳柳先生,方有一線生機。剛他去看了主子的情況,路上需要人全程照看,吳思當然就是首選。但那是個軟硬不吃的家夥,不管他怎麽說,都不肯跟他們走,說是照顧顧啟珪的身體才是他的任務。所以他們隻能自己湊上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顧啟珪一起上路。再加上,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如今進程出城不易,他們確實沒有其他的機會。
顧國安仔細聽著,許久都沒再講話。他其實懂四皇子想讓他答應的事情,但此事關乎幼子,他實在不能因為在自己的一個決定把孩子置於危險之中,他不希望孩子因此受到一丁點兒的傷害。
“看來顧閣老真的如四爺所說,確實很看重幼子。閣老在朝中一直中立,至今也沒有站隊,可是這樣的局麵能保持多久呢?現在朝中可是尤其不太平啊。”雀接著說道,這些他本不想隨意置喙的,在顧昌逸麵前說朝堂,他是有些心虛的,可是現在也不得不說。
看來四皇子這次的野心不小,顧國安心說,其實不可否認,他說的有道理,他從一開始也沒有斷然拒絕他,就有這方麵的考慮。再有,既然是啟珪救了二皇子沐灃,費了這番功夫,總不能臨了臨了前功盡棄。
現在的他需要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案。
“爺,文大人到了,說是奉皇上口諭來的。”顧國安還在沉思,書房外突然傳來顧遠的聲音。
顧國安站起來,走向門外。房間裏的雀在初聽到聲音的時候已經消失不見了身影,應該是去二皇子周邊呆著了。
雀的速度之快,令暗處的顧家暗衛驚歎,還險些出了聲音。顧國安卻不在意,這是先太子身邊的影衛,自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顧國安領著顧遠轉過長廊,就看見了大門口的文清。
“顧大人,又來叨擾了,實在是職責所在。”文清笑眯眯的說道,他心裏其實也沒底,也沒想著能抓到他確實的把柄。就顧國安這個狐狸,萬事不沾身的性格,怎麽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自己添堵。不過,他還是來了,在百忙之中,來找顧國安的麻煩。
顧國安麵不改色,“文大人百忙之中,還不忘顧某,實在是莫大的榮幸,既然文大人有聖上的旨意,就請吧。”顧國安幹脆利落的讓路,一點推辭沒有,倒更顯得問心無愧。
這倒是讓文清更家確信自己的想法,但該找的麻煩一樣都不能少。
文清示意身後的人進顧府,這些都是他的親兵,自是和他一條心的,前期還裝模作樣的搜查,越往後愈發肆無忌憚。他們本就不是朝著能找到罪證的方向去的,所以也不可能找得到所謂的證據,但是,讓顧府一番雞飛狗跳倒是做到了。
這正是用晚膳的時候。
這廂,顧啟珪房裏倒是聚集了不少人,娘親朱氏,兩個姐姐,四嬸,八弟都來了,大家看顧啟珪已經醒了,均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