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


    長安軍軍營內。


    呈掎角之勢紮營於長安城四方,以拱衛長安城的各軍營地中。


    劉協率先去的,乃是白龍騎士團所駐紮的營地。


    長安軍出征後,與袁紹五路大軍殊死戰鬥,在兵力完全落後於袁紹軍的情況下,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攻城戰。


    若非白龍騎士團跋山涉水、深入雍州不毛之地,在躲過了袁紹軍探查的情況下,找到了袁紹軍數條糧道,燒毀袁紹軍的輜重,搶奪袁紹軍的糧草。


    不光對袁紹五路大軍的補給造成了重大威脅,同時還給予了袁紹軍士氣上的迎頭痛擊。


    迫使袁紹不得不放棄仍然掌握在手中的雍州各郡城池,合兵一處,意圖尋求決戰,直攻長安。


    雍州各郡百姓,因此得以重見天日,白龍騎士團居功至偉。


    “子龍,此戰你可謂居功至偉啊,若無你,雍州收複失地,難矣!想要什麽賞賜,但說無妨,朕隻要能辦到,定滿足於你!”


    白龍騎士團駐紮營地內,劉協緊緊握住了趙雲的手,真情流露。


    “陛下折煞末將了,末將此軀但為陛下驅使,何功之有?”


    趙雲沉聲作答,態度極為謙遜:“陛下若要賞賜末將,就請來日決戰之日,將末將置於先鋒,讓末將率領白龍騎士團衝鋒陷陣,以破袁紹逆軍吧!”


    昔者,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


    袁紹為盟主,趙雲曾是其麾下部將。


    後因見袁紹非名主,棄之而追隨公孫瓚。


    最後因緣際會,被劉協略施小計所收服,在長安軍中效力至極。


    所以真要論起對袁紹的了解程度,長安軍軍中四將,趙雲可謂是最有發言權的那個人了。


    “陛下,袁紹此人,誌大才疏,性情狂悖,其麾下大軍一日還在雍州,雍州各地,將無一日安寧!”


    趙雲沉聲說道。


    “好!”


    麵對趙雲請求,劉協想也不想,直接答應:“若出戰,朕必命你為先鋒主攻,以擊袁紹!”


    “末將謝恩!”


    趙雲大喜,當即單膝下拜,恭謝聖恩。


    接下來君臣二人又是一番閑話,營地內氣氛和諧。


    除卻慰問遠道迴師,身有大功的趙雲之外。


    劉協此行還帶來了戶部一眾吏胥,眾吏胥攜帶戶部官倉中的各色物資,在白龍騎士團的營地內當場予以發放。


    包括但不限於糧食、豬肉、羊肉、布匹、銀兩、銅錢。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


    這是劉協當初在定下軍隊製度改革後,就立下的鐵律。


    如今白龍騎士團載譽歸來,該賞賜的當然是要賞賜的,在這個方麵劉協沒有任何摳門的打算。


    一路賞賜發下去,白龍騎士團眾將士歡聲雷動,恭謝聖恩之聲不絕於耳,為劉協又帶來了大幾萬的聲望值獎勵。


    劉協不作停留,馬不停蹄繼續前往下一處軍營慰問勞軍。


    平虜營去過後,各色賞賜發下,再然後就是先登營,依舊是各色賞賜開路。


    上至各級將領,下至普通士卒,凡有功勞入冊者,不論出身背景,一概以軍功論賞,而且絕無任何拖欠、虧空之說。


    在軍功賞賜方麵,劉協直接動用了錦衣衛來盯,確保六部官員絕無可能在這件事情上動任何手腳。


    如此大發賞賜過後。


    原本略顯疲憊的長安三軍士氣瞬間高漲,營地內訓練之時喊聲震天,殺氣騰騰。


    打鐵趁熱,劉協當即下令長安城內所訓練新兵,盡數移交各軍各部,以做補充。


    其中白龍騎士團由於都是騎兵,受限於馬匹數量不多,故而新兵隻增加了二千餘人,再減去此戰中損失的騎兵和戰馬。


    如今白龍騎士團統共有騎兵數量一萬餘人。


    這一萬餘人當中,由趙雲親率的精銳鐵騎,約有三千餘人。


    餘下七千騎兵,雖能配馬,但受限於馬匹質量不過關,亦或者是士兵騎術不精,則用於側翼掩護,或後勤運輸之責。


    張合之平虜營,此次補充新兵五萬餘人,但平虜營於雍州奪城戰中,苦戰多日,損失慘重,因此即便得到了新兵五萬人的補充,總兵力也隻有七萬餘人。


    五萬新兵,指望他們入伍後便能煥發出強大的戰鬥力,這是不現實的。


    對於這一方麵,劉協做好了心理準備,同時不惜血本,布甲、武器、頭盔等兵甲一應俱全,盡數發放。


    招募百姓入伍,守衛長安,守衛雍州,乃至於爭奪天下。


    但卻不是讓這些百姓當戰場上送死的炮灰的。


    劉協麾下的每一個新兵,都必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


    相比較於武器裝備的花費,劉協固然肉疼,但隻要此舉能提高士兵們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那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鞠義之平虜營,此次則得到了新兵三萬餘人的補充。


    同樣,雍州各郡攻城戰中,先登營悍不畏死,衝鋒陷陣,死傷慘重。


    再得到了新兵兵力補充的情況下,先登營的總兵力,也隻是堪堪五萬餘人而已。


    再加上派往陷陣營軍中各部支援守城的新兵。


    長安城內外在袁紹起兵之前所募集的十幾萬新兵,盡數投放。


    為此,劉協繼續下詔書張貼皇榜,繼續征兵!


    長安城內外,關於朝廷征兵迎敵之事進行的熱火朝天。


    長安城外各軍各部也開始加急對新兵進行訓練,操練時多流一滴汗,上戰場便少流一滴血。


    而與此同時。


    合兵一處於北地郡內的袁紹。


    在麵對近在咫尺的長安城,無論是軍情窺探,亦或者是布局圖謀,都比先前要便利了許多。


    此時的北地郡太守府內。


    看著案幾上呈上來的軍情,袁紹冷笑不止。


    “長安軍黔驢技窮了嗎?征募十萬新兵入伍,就妄想對抗我麾下二十多萬百戰精兵?”


    袁紹眼中滿是輕蔑:“派這些長安百姓上戰場送死,又能撐到幾時?”


    “主公,看來雍州各郡攻城一戰後,長安軍精銳已消耗殆盡,此番主公合兵一處,籌備決戰,真可謂天時在手啊!”


    “主公英明!”


    “主公何日出兵攻打長安?末將願為先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