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兵部尚書徐榮來報。


    後是錦衣衛指揮使陳闖來報。


    形勢看來已是相當急迫。


    但劉協此刻卻極為不滿,當場發怒,隨手將麵前案幾上的筆筒砸向了陳闖,大怒道:“陳闖你怎麽辦的事?”


    筆筒飛到陳闖腳邊彈開了,不小的聲響卻是把他嚇了一跳。


    當即單膝跪地,惶恐道:“還請陛下指點!”


    “朕花費戶部財稅無數,養了汝等錦衣衛、紅顏衛,如今卻是兵部率先奏報冀州袁紹起兵之事,你是幹什麽吃的?”


    劉協劈頭蓋臉就是給了陳闖一通臭罵。


    這就是他憤怒的原因。


    錦衣衛,是他按照專業情報組織建立起來的。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組織結構還是理念毫無疑問都是獨一無二的。


    而此刻錦衣衛卻連最簡單的情報傳遞都落後於兵部。


    這說明什麽?


    這隻能說明陳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乃是個屍位素餐,濫竽充數的廢物!


    這一瞬間,劉協直接動了將他拿下的念頭。


    陳闖身旁的兵部尚書徐榮冷眼旁觀著這一切,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略帶冷笑。


    “請陛下息怒啊,錦衣衛此前數日亦有得知袁紹軍異動,絕對早於兵部啊。”


    陳闖連忙自辯。


    “陳指揮使,話可不能亂說啊,若你錦衣衛收到消息早於我兵部,為何卻今日才來稟告陛下,莫非你要刻意隱瞞軍情?相幫袁賊?”


    陳闖這番自辯的話一出口,卻是惹來了徐榮的極為不滿,當即出言駁斥。


    陳闖這時候卻已經沒時間也沒心情和兵部尚書徐榮打嘴仗了,望向已從龍椅上起身,滿臉怒容的劉協,叩首解釋道:“陛下,臣所統領之錦衣衛,遵陛下指令,務必要做到查實、查明情況再匯報,因此這幾日的耽擱,臣是命麾下錦衣衛全力偵查袁紹軍動向了!”


    “那你查到什麽了嗎?”


    劉協冷冷看著他,問道。


    “查到了!”


    陳闖連忙說道:“臣安插在冀州的錦衣衛,不光查到了袁紹軍的兵力數量,各有幾路大軍,軍中統帥何人,有何相助勢力,行軍速度,均已查明!”


    頓了頓,陳闖叫屈道:“陛下,為了這封翔實的軍情,我部安插在冀州的錦衣衛暴露無數,已有不少被袁賊所虜,死傷慘重!”


    “是這樣嗎?”


    聽到這裏。


    劉協心中的怒氣倒是消失大半了。


    如果事情真如陳闖所言的話。


    那他比兵部晚匯報,倒也能算情有可原了。


    “這樣吧,你、還有徐榮,隨朕去勤政殿。”


    劉協想了想,帶著二人走出大殿,同時下令老宦官忠漢下旨召集六部官員入勤政殿奏事。


    天子有令。


    陳闖和徐榮自然順從。


    很快一行人到了勤政殿。


    不過多時,接到通知的六部官員各自從官署、家中匆匆趕到了勤政殿,分班站立,靜候劉協發聲。


    至於那些沒有按時入朝的官員,今天過後,少不了挨批。


    見六部官員已到了大半。


    劉協不再等了,吩咐把尚未到勤政殿的官員名字記下後,迴身坐上了龍椅,厲聲道:“今日,朕於宮中得到消息,袁紹此賊,世受皇恩,卻舉兵謀逆,如今大軍已從其屬地冀州出發,直指長安!”


    “什麽?”


    “這……”


    “此事當真?”


    “這可如何是好啊……”


    “陛下,是時候盡出長安軍,與袁賊一戰,衛我長安尊嚴了!”


    沒做任何鋪墊的情況下。


    劉協將袁紹即將引兵而至的消息說出後,勤政殿內一片嘩然。


    驚訝者有,驚慌者有,力主出兵者有。


    “諸位大人,請安靜,聽陛下說!”


    老宦官忠漢繼續扮演著控場絕色,尖銳的嗓音迴響在大殿中,很快便將殿內群臣的紛紛議論聲壓下了。


    見殿下六部官員均將目光望向了自己,劉協指了指錦衣衛指揮使陳闖,說道:“還是讓陳指揮使說吧。”


    “臣遵命。”


    陳闖迴身向劉協躬身行禮後,轉頭望向六部群臣,慷慨陳詞道:“諸位大人,數日前,我部於冀州安插的錦衣衛密探,已探查到袁紹大軍動向。


    此戰,袁紹親自披掛,領兵二十餘萬,麾下將領呂翔、張南、何茂、王摩、馮禮各領一軍,袁紹坐鎮中軍,帳下另有許攸、郭圖隨軍參謀,可謂是聲勢浩大,來勢洶洶啊。”


    頓了頓,陳闖再道:“不光如此,袁紹此賊廣通天下諸侯,如今已有荊州劉景升,兗州曹孟德,為其援助,攻伐長安,軍情急迫,已刻不容緩。”


    “嘶……”


    陳闖中氣十足的一番話說出後。


    大殿之內,響起了一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


    禦史中丞荀彧出班,滿臉憂色,奏問道:“陛下,形勢當真已如此嚴峻了嗎?”


    “或許是吧。”


    劉協不置可否。


    “陛下,臣之胞弟荀攸,正於兗州為曹公效命,不若臣迴府書信一封,寄於胞弟,命其勸說曹公,勿要與天子相爭,奉天討賊才是正道。”


    荀彧略作思索後,進言道。


    “荀禦史有心了,曹操如何行事,又豈是汝胞弟能夠左右的,此事不必再提了,袁紹率軍欲來,那就讓他來,荊州劉景升要來,那就讓他來,至於兗州曹孟德……朕又有何懼之?”


    劉協從龍椅上起身,俯視殿下群臣:“朕當興長安之兵,討賊破敵!”


    “陛下萬歲!此刻出兵,正是時候!”


    劉協此言一出。


    殿下頓時有人高唿萬歲,表態讚同。


    然而這唿聲獲得的響應卻並不算多。


    殿下六部官員中,大部分官員還沉浸在此前錦衣衛指揮使陳闖所提及的事關袁紹軍的情報。


    這裏麵的每一條。


    對於他們來說,都堪稱是晴天霹靂,一時間難以消化。


    “今日暫且退朝,六部各行準備,他袁紹要戰,朕便與他一戰!”


    劉協也沒有強令六部官員表態的意思,撂下這句話後,轉身離去。


    錦衣衛指揮使陳闖,兵部尚書徐榮連忙跟上劉協。


    至於其他六部官員,對視中各有憂慮,心情各異,心事重重又行色匆匆的離開了勤政殿,出宮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