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鎮冀州的袁紹之所以能毫無顧忌的派出兩路大軍,以文醜和顏良為主將,直逼長安。


    就是憑借著長安天子對雍州地區完全沒有掌控力。


    影響力所能輻射的範圍僅僅是治所長安一地罷了。


    即便是在長安軍反敗為勝,大勝顏良軍和文醜軍之後。


    雍州十郡也都是緊閉門戶,冷眼旁觀。


    絲毫沒有為天子效忠,襄助討賊的意思。


    眼皮子底下的郡縣尚且如此。


    遑論天下?


    因此劉協首先要確立的,便是大漢朝廷在雍州無可置疑的統治權!


    分田之策行進到今日。


    受惠民眾良多。


    更有青州官員攜帶幾十萬百姓來投。


    但這並不意味著分田之策已在天下各州各郡縣內暢通無阻,人人歡迎了。


    單就雍州一地來說。


    所來投奔的百姓,也不過數萬之數。


    還抵不上青州百姓的一個零頭。


    青州百姓來投,是因為青州之地有著青州黃巾軍聚集百萬之眾,橫行作亂。


    青州百姓沒得選,要麽死,要麽加入青州黃巾軍。


    但加入青州黃巾軍多半也是個死。


    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甚至連戰鬥力也無的烏合之眾。


    即便糾集了百萬之眾,如蝗蟲過境般啃食了眼前所能看到的一切,推平所有企圖阻擋他們的人和勢力。


    但那隻是針對平庸之輩來說。


    黃巾之亂起後,天下英雄並起。


    很快便將各地黃巾打的抱頭鼠竄。


    天公將軍張角戰死。


    地公將軍張寶戰死。


    人公將軍張梁戰死。


    失去了領頭之人的黃巾軍,本就不多的組織性徹底喪失,淪為不折不扣的流賊。


    而雍州十郡,未有黃巾大規模作亂。


    所以為分田之策來投長安者,自然也就屈指可數了。


    長安城,勤政殿。


    早朝議事。


    今日所議之事,便是雍州十郡的歸附之事。


    那日皇城廣場,劉協犒賞三軍,大封有功之臣後。


    消息在長安錦衣衛的努力下,迅速向雍州各郡縣傳播。


    一時間長安軍不可戰勝,大漢朝廷賞罰分明的傳聞傳遍了整個雍州。


    在這個東風助力下。


    劉協直接向雍州十郡下旨。


    凡雍州地界官員,不分屬地大小,主官於一月之內,必須來長安城覲見天子。


    若有不從者,以叛逆視之。


    長安軍必出征討伐!


    這道旨意一出,整個雍州瞬間震動。


    扶風、北地、新平、隴西、天水、南安、安定、武都、陰平等十郡主官議論紛紛。


    很快在新平郡太守的組織下,各郡主官太守同聚於新平郡太守府中,商議計策。


    “長安天子也太霸道了吧,長安軍不過有過數次勝仗,他就要我等去長安城中覲見,若離了郡地,我等安全誰來保證?靠他一個乳臭未幹的天子嗎!”


    新平郡太守張先,作為本地豪族,本次會議的主要發起者,率先發難,斥責長安天子:“長安天子莫不是忘了,當初若不是我們雍州接納了董卓,遷都長安,焉能有他今日?”


    “張太守說的沒錯啊,長安那少年天子這道旨意是赤裸裸的威逼啊,我等若是不去,他便要興兵來討,這樣的做法,哪有半點天子的風度?哪有半點明君的風範!分明是個昏君!”


    “長安軍僥幸打敗了袁本初的兩路大軍,就以為無敵於天下了?須知天下諸侯無數,兵強馬壯者大有人在,他長安軍兵不過數萬,將不過數名,糧草不豐,財稅不足,有何底氣在我等麵前放肆?”


    雍州各軍討論起來可謂是眾口一詞,同仇敵愾。


    出現這種情況當然也很正常。


    畢竟若是順從之人,早就直接去往長安覲見天子了。


    又何必來此集會。


    目前在新平郡太守張先的牽頭下,即便是心中有別的想法的雍州太守,也聰明的選擇了作壁上觀,並不急於選擇。


    先靜觀其變,若長安軍當真破城而入,那少年天子旨意當真,局麵到了無法挽迴的地步,再去長安覲見請罪,也為時不晚啊。


    雍州十郡,豪族、世家無數。


    莫不成那少年天子以為憑借數萬兵馬,就可橫掃一切,誰的顏麵也不給了麽?


    可笑!


    商議既定。


    雍州十郡太守各自返迴屬地,將長安而來的旨意當做了耳旁風,視而不見。


    一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繃緊了神經的各郡太守並未發現長安軍有所異動。


    而自那道下令各郡主官入長安覲見天子的詔書下過後,長安方麵也再未有隻言片語流出。


    一時間各郡彈冠相慶,紛紛放鬆了下來。


    “哈哈,早就知道是這樣了,長安天子不過是想恫嚇我等前去覲見,若真中了他的計謀,此刻倒是被他拿捏住了。”


    “我早說過,長安軍兵不過數萬,他一個乳臭未幹的天子,有何膽氣動整個雍州十郡?就憑他一座長安城麽,可笑!”


    “不過天子既有詔書,不若送些財物,差遣一小吏前去,也算是敷衍一下漢室顏麵了。”


    “嘻,我也覺得不錯,就當可憐他了吧。”


    雍州十郡互通有無。


    很快將這件事定性為了一場鬧劇。


    倒是有幾位太守不願和長安方麵關係鬧得太僵,耍了個小聰明,打算送些財物過去,以示尊敬,兩麵騎牆。


    而像新平郡太守張先這等死硬分子,則連這簡單的表麵功夫也不願做了,全然不理會。


    而此時的長安城裏。


    “一月之期已到,二位將軍,陛下旨意在此,你們都知道該怎麽做了吧?”


    皇宮中代表劉協的老宦官忠漢手持聖旨,立於長安軍大營中,高聲道。


    “公公放心,末將明白!”


    領了討伐雍州十郡任務的張頜和鞠義齊聲說道。


    自皇城廣場論功行賞後。


    平虜營和先登營皆經曆了一番兵員擴充,現在可謂是兵強馬壯,士氣正盛。


    對雍州以內的討伐之戰,糧草問題又不必太過擔心。


    二人自然是信心滿滿,放言必將逐個擊破,絕無敗績。


    “逐個擊破?這可不行,咱家還帶了陛下的一句話。”


    老宦官忠漢微微一笑,說道:“陛下的意思是,對雍州十郡,同時開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