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勝!好啊!哈哈!”


    “大勝!詳細說來,如何大勝了?”


    “三軍現在何處?”


    “與我軍交戰者為何方諸侯?”


    “冀州如今局勢如何了?”


    傳令兵一句話剛說完。


    徐榮、荀彧各自帶領朝中文武一擁而上。


    你一言我一語,爭相發問。


    將勤政殿瞬間弄得像是長安街上的集市一般熱鬧。


    “啟稟諸位大人!”


    享受著眾星捧月般待遇的傳令兵語調高昂,顧不上疲累,高聲道:“陛下率長安軍遠征冀州後,各分黃雀軍、得勝軍、先鋒軍三軍!”


    “其中得勝軍成功攻占冀州城,奪得珍奇異寶、糧草輜重無數,目今正在返迴長安之途!”


    “其中先鋒軍、得勝軍身先士卒,在陛下與高將軍的帶領下,連敗袁紹、袁術大軍,斬敵萬餘,俘敵數萬!”


    “另有無雙猛將趙子龍,於亂軍之中,生擒袁術!”


    傳令兵一口氣說完後,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神情。


    “嘶……”


    “嘻……”


    “這……”


    “呃……”


    然而他這一番話落罷後。


    朝堂文武卻各自麵有異色。


    有的倒吸一口涼氣。


    有的神色中半信半疑。


    有的皺起了眉頭。


    有的臉色沉鬱,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諸位大人,你們怎麽了這是?”


    傳令兵懵了。


    這樣的反應,完全不在他的預料範圍之內啊。


    想象中的歡唿、振奮沒看到不說。


    瞧諸位大臣這表情,莫非陛下這等功績,都不入他們法眼了嗎?


    “小兄di……”


    最終。


    還是徐榮打破了沉默。


    隻見他踏步上前,挽住了傳令兵的肩膀,沉聲問道:“此地乃是我大漢勤政殿,並無外人在此,前線軍情如何,汝照實奏報即可,瞞報誤報軍情,你可知道是什麽罪過嗎?”


    徐榮半是勸誡半是警告的說道。


    荀彧則是望向了身旁文臣,壓低聲音道:“此事……或許別有內情啊。”


    那文臣連連點頭,同樣壓低聲音迴應道:“或許是陛下故意讓這傳令兵如此奏報的……”


    荀彧歎了口氣:“應當是了,他一戰場小卒,焉能有自作主張篡改軍情的膽子……”


    滿朝文武盡皆沉寂。


    傳令兵懵了半晌,這才恍然大悟。


    “諸位大人是不相信我軍能取得如此大勝嗎?”


    傳令兵聲調更高了。


    “不是不信……陛下之命,我等身為臣子,焉有不信的道理,隻是……”


    荀彧咳嗽了一聲,攤開雙手,非常艱難的說道:“如此誇張的軍情,你讓我等如何相信?”


    “荀禦史所言甚是!”


    徐榮接過話茬,厲聲道:“我徐某人在軍中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焉能不知軍中情況,雖有陛下運籌帷幄,禦駕親征,但我軍兵力不過數萬,且非百戰之精兵,冀州袁紹、袁術,此皆豪強,更有那冀州城,池深城高,不下於長安……”


    頓了頓,徐榮歎氣道:“汝讓本將軍相信長安遠征軍不光大敗了冀州豪強,還攻入了冀州城,奪得珍寶輜重無數,這……”


    剩下的話。


    徐榮沒有再說下去了。


    到此時。


    他心中也有些明白了。


    此事多半是陛下在背後指使。


    說的多了,駁的是陛下的麵子。


    “本將軍現在隻想問你一句,我軍現狀究竟如何,汝照實直言即可,有任何後果,本將軍替你承擔!”


    說到最後。


    徐榮轉迴話題,目光炯炯的注視著傳令兵。


    “可是小人說的真的是實話啊!如假包換!小人願意對天發誓!”


    傳令兵哭笑不得,不知該作何表情了。


    “徐尚書之言,就是我之言,我也替你擔保,你隻需直言,後果由我與徐尚書一力承當!”


    見傳令兵仍舊堅持。


    荀彧也站了出來規勸道:“你想清楚,軍情大事,事關國家社稷生死存亡,切不可做兒戲狀!”


    “徐將軍!”


    “荀禦史!”


    兩位大佬輪番轟炸。


    這哪是他一個小小的傳令兵能夠抵擋的住的。


    傳令兵雙腿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大喊道:“小人所言句句屬實啊,諸位大人若是不信,隻需靜待數日,待陛下親率大軍迴城,真相不言自明!”


    傳令兵之言。


    擲地有聲。


    勤政殿內再次陷入沉寂。


    良久後。


    有一武將輕聲道:“莫非此事當真是真?”


    “若為真,陛下可稱得上兵聖在世了啊!”


    另一人接過話道。


    荀彧則略作思索後,斷然道:“趕快派人出長安,遠迎陛下及三軍,問清虛實!”


    “不錯,正當如此!”


    徐榮看了一眼癱軟在地的傳令兵,大聲附和荀彧的提議,又道:“此番本將軍親自去!”


    是真是假。


    眼見為實。


    一看便知!


    “甚好!”


    對於徐榮親自去查驗軍情真偽的決定,荀彧也非常讚同。


    ……


    於是。


    帶著滿朝文武期望的徐榮出發了。


    帶上百二十親隨。


    好馬數百匹,以備路上換馬不換人,加快行進速度而用。


    另一邊。


    長安場內。


    親自送別徐榮,再三叮囑務必要將前線真實軍情帶迴來後。


    荀彧也沒有閑著。


    手握監國大權。


    理論上來說,荀彧此時就是長安的文官之首,甚至可以直接命六部聽其號令行事。


    而荀彧此刻,也的確是這麽做的。


    “荀大人,徐尚書方去不久,還未有前線軍情帶迴,為何急於操辦迎接王師之禮?”


    恭迎凱旋王師之禮儀。


    自然不是一件小事。


    命令既出,六部資源皆有所侵占。


    有部中官員表示不解。


    聽此疑問。


    荀彧情緒不高,歎了口氣,解釋道:“凡事皆有萬一,若徐尚書此去當真帶迴了王師大捷的消息,而長安城內六部閑置,竟無禮儀相接,你認為陛下會怎麽想?”


    “嘶……這倒也是。”


    提問官員被荀彧這麽一點撥,方才恍然大悟。


    望向荀彧神色,試探道:“荀大人認為此事或有幾成為真?”


    “我認為?”


    荀彧一臉苦笑,攤手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什麽都不知道,盡人事,聽天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