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折煞老臣了啊……”


    “陛下,使不得啊……”


    “陛下貴為天子,豈有向臣等躬身之理……”


    “陛下快快請起!”


    劉協這一個鞠躬舉動。


    甚至比之前一番令群臣眼花繚亂的政令發布更讓殿內群臣震驚。


    一時間,殿內亂成了一鍋粥。


    群臣各說各話。


    與此同時。


    係統提示音在腦海中響起。


    這一番舉動。


    為劉協帶來了大約一百多點的聲望值。


    聲望值事小。


    出征事大。


    劉協沒心思關注聲望值的情況了。


    安撫住群臣後,劉協以袖掩麵,動情道:


    “諸位愛卿,自先帝駕崩,董賊亂政以來,我大漢四百載傳承,岌岌可危,今日非是朕要窮兵黷武,不念長安百姓,而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一招感情牌打下去後。


    群臣盡皆沉默。


    數十年間。


    漢統衰微。


    皇都遷移。


    別說是天子了。


    就是這些心向漢室的群臣。


    昔日在董賊帳下苟且偷生,又何嚐少受了委屈?


    片刻後。


    啜泣聲在朝堂中響起。


    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陛下,出征之事,陛下若認為有利於天下,盡管去做吧,無論誰不支持陛下您,老臣也永遠支持您!”


    “還有臣!臣也支持陛下!”


    “朝廷養士數百載,國運昌隆,鹹決此戰,陛下有令,臣無條件服從!”


    啜泣聲逐漸止息後。


    不少原本在劉協提議親征時沉默不語的各部臣子。


    其中一部分居然自發的出班表態,讚同起了劉協。


    這一幕可真是讓劉協沒想到。


    原本他的確是有動之以情,讓百官能在這關鍵時刻團結起來,勿要內部消耗的想法。


    但是沒想到卻陰差陽錯。


    反倒是為他爭取到了一部分支持者。


    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如此一來的話。


    他腦海中的計劃。


    或許能推行的更加順利、平穩了!


    劉協心知機不可失。


    在幾位大臣發言支持後,當即叫道:“荀禦史何在?”


    “臣在!”


    天子話音方落。


    臉色嚴肅的荀彧出班應道。


    劉協觀察到了。


    表態支持他出征大臣中,並無荀彧身影。


    但這並不重要。


    “荀禦史,朕出征在即,欲將長安托付於卿,卿可願意?”


    劉協目視荀彧,振聲問道。


    “啊……這……”


    荀彧萬萬沒想到。


    陛下喚他出列,居然是要讓他擔任監國重任!


    “陛下,臣乃區區禦史中丞,擔任監國,恐於製不合。”


    沉默許久後,荀彧躬身說道。


    但神情已略有動容。


    “朕說你能,你就能,天下大勢在變,這祖宗之法,又豈能一成不變?”


    劉協並不在意他的拒絕,堅持說道:“荀卿忠義之名,天下皆知,若想讓朕出征無後顧之憂,此人選非卿莫屬,望卿萬勿推辭!”


    “這……”


    荀彧還在猶豫。


    “荀令君,陛下如此器重,你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就在這時。


    文臣隊列中有人忍不住出聲催促。


    “荀公,報效國家,護衛長安,難道你不願意嗎?”


    依舊是文臣隊列中的人。


    看來讓荀彧監國。


    這一幕被劉協看在眼裏。


    看來在文官集團眼裏。


    荀彧監國他們果然是沒有意見的。


    “臣,謹受命!”


    大勢所趨。


    被當今天子架在了當場。


    荀彧即便想拒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


    看到荀彧應詔。


    劉協展露微笑。


    並不遲疑。


    他轉頭望向了武將隊列那一邊。


    “徐榮!荀禦史主持長安政務期間,朕命你統禦長安守軍,守衛皇城,你可願意?”


    文臣班子問題解決了。


    下一步自然是武將班子了。


    “末將領命!”


    和荀彧不同。


    被點到名字的徐榮倒是極為幹脆,跪地受命。


    隻是受命後,又拱手道:“陛下出征,難道不帶上末將同行了嗎?”


    “哈哈,出征重要,但長安更重要,朕又豈是分不清輕重之人?”


    對於徐榮之問。


    劉協踏步上前,把住了徐榮臂膀,動情道:“徐將軍乃朕心腹,昔日長安有陷落之危,若不是徐將軍挺身而出,恐怕今日朕早已是那李傕、郭汜等人的階下之囚了。”


    “所以這長安防務,除卻將軍外,朕實在不放心交予他人,至於出征路上,有高將軍陪同即可。”


    “謝陛下信任!”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


    劉協此言一出。


    把徐榮這個糙漢子感動的涕淚橫流,當即跪下再度謝恩。


    “徐將軍快快請起!”


    做戲當然要做全套。


    劉協連忙上前攙扶,一副君臣相得的曠世美景。


    如此一來。


    出征之後的長安內部問題應當就算解決的差不多了。


    當然。


    劉協心中也清楚。


    萬事萬物不可能盡善盡美。


    如今的局麵。


    已是憑借他能力所能平衡出來的極限了。


    荀彧身為禦史中丞。


    官低職卑。


    雖有天子親命監國之權。


    但想一手遮天,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情況。


    再加上另有徐榮作為掣肘、平衡。


    劉協不奢望他親征後,長安局麵能欣欣向榮。


    隻要能維持住眼下局麵,就萬事大吉了。


    至於徐榮……


    此人忠心毋庸置疑。


    即便在劉協離去後。


    他意圖不忠。


    首先文官集團必然和他不對付。


    其次劉協出征也必然會帶上長安大部分兵力。


    到時候一個迴馬槍殺到。


    以徐榮之能,又能翻起什麽風浪?


    勤政殿議事結束。


    劉協對這個結果極為滿意。


    然而就在此時……


    “陛下,大事不好了!”


    錦衣衛指揮使陳闖進入殿內後,當即跪倒在地,神色驚慌。


    “何事驚慌,站起來說。”


    劉協心髒猛的抽了一下。


    這個時候。


    可別整幺蛾子啊!


    “啟稟陛下,奉陛下之命,高將軍率軍中將領於長安城中征兵,然而城中百姓不知是聽信了什麽流言,均言陛下此番出征必敗,一時間征兵之舉,應者寥寥……”


    陳闖沉聲說道。


    “廢物!這點事情都辦不好!要他何用?!”


    事關征兵。


    劉協聽完當場就炸了。


    “出宮!隨朕出宮,去征兵處!”


    劉協風風火火的朝殿外衝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