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按照您的命令,城下流民,已盡數接納入城。”


    城樓上。


    劉協一直等到了日頭西斜,紅霞滿天。


    這才再次見到了高順和徐榮二人。


    隻是兩位將軍的情緒似乎都不太高。


    高順匯報完後。


    徐榮補充道:“陛下,為防流民入城引發混亂,末將提議先其納入城中軍營看管,再做計議。”


    “嗯,如此甚好。”


    該打預防針的時候,還是要打預防針的。


    既然都已經淪為流民了。


    劉協可不會覺得方才圍堵住長寧門的都是些老實巴交的良善之輩。


    徐榮的提議算是不錯的穩妥方案了。


    “切記流民一日三餐不可短缺,一律按照昔日投降士兵標準操辦,另外記得將流民登記造冊,弄清楚從何而來,家中情況。”


    劉協沉吟片刻後,提出了幾點補充:“另外,若有體格健壯可為兵者,經過考校後,就地招募為兵,餘者若有所需,亦可充塞於各部勞作,勿使其空耗長安財賦。”


    接納流民入城。


    可不是劉協聖母心發作。


    想白吃白喝混他的糧草?


    不存在!


    所以高順此前所擔憂的一傳十、十傳百,四方流民湧入長安,致使長安物價沸騰,民眾怨聲載道的情況。


    劉協並不擔心。


    放流民入城。


    隻是第一步而已!


    想在長安生存下去。


    那好。


    拿出你的努力和實力來。


    什麽都沒有?


    不好意思!


    那就從哪裏來,迴哪裏去。


    對於沒有任何作用的人。


    劉協並不介意再把他們趕出城去啃野草。


    “陛下英明!末將記住了!”


    “陛下所提之策,令末將茅塞頓開啊!”


    高順和徐榮二人聽完劉協之言後。


    眼前頓時一亮。


    望向劉協的眼神,也不由多了幾分敬佩,少了幾分憂慮。


    “恭喜宿主,獲得高順尊敬,獎勵聲望值20點!”


    “恭喜宿主,獲得徐榮尊敬,獎勵聲望值20點!”


    兩聲係統提示音。


    向劉協表明了此時二將的心情。


    “陛下,流民已約束好,您是不是露個臉,說幾句話?”


    見劉協起身。


    徐榮連忙上前提議道:“如此一來,流民皆知陛下之恩,於陛下聲望,亦是善舉。”


    徐榮這個提議。


    劉協並非沒有想過。


    但方才等待之時。


    1點1點增加的聲望值,早就把他的耐心消耗殆盡了。


    為此,當時他甚至連係統提示音都直接給屏蔽了。


    現在再去露臉,說幾句話。


    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罷了,無需如此刻意,朕相信兩位將軍能辦妥此事。”


    劉協擺了擺手,在禁衛的護送下,踏上迴宮路途。


    “陛下看來當真不是一時起意啊。”


    望著天子背影遠去。


    高順結束行禮,站起身來,喃喃說道。


    “是啊,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能想出如此妥帖,又完善的解決方案,真不知道陛下是怎麽想出來的!”


    徐榮也極為讚歎。


    要知道流民圍城之事。


    他可是和陛下一同得到的消息。


    就在他還在考慮以何等方式快速驅離流民之時。


    陛下竟然就已經想到了接納流民入城。


    而且不是簡單的接納。


    作為麾下兵員過萬的將領。


    徐榮當然清楚。


    陛下方才的幾點提議。


    完全能消除他對於流民隊伍所有的擔憂。


    若日後真有源源不斷的流民入城。


    或許一直困擾著他的兵源不足的事情,真的可以解決了!


    “也不知道今日之事,能否給陛下留下一個好印象。”


    心思很快又飄遠,徐榮側目望向高順,笑著說道。


    “將軍還在掛心丞相之位歸屬之事?”


    高順亦是心思玲瓏之人。


    徐榮話音剛落,便想通了他此時想法。


    “嘿嘿,就是不知陛下心中是怎樣想的,畢竟國不可一日無相啊……”


    流民之事。


    高順從昨夜便在設法解決。


    如此一來。


    陛下今日巡查軍營或許當真就隻是巧合了。


    因此徐榮也就重新放下心來和他談論起朝中設相一事了。


    ……


    翌日。


    勤政殿。


    “三省六部製?!”


    “不再設立丞相?”


    隨著劉協將朝政機構改革之意透露。


    一時間滿朝文武。


    目瞪口呆。


    又喜憂參半。


    呆是因為誰也沒有想到。


    陛下前些時日所言不再設立丞相,沒成想並非虛言!


    憂的自然是篤定陛下必然會重新啟用荀彧為相的一票文臣。


    喜的則是在新設立的朝堂機構中,仍舊能擔任要職的那些人了。


    其中在新朝堂機構當中。


    徐榮擔任兵部尚書。


    高順擔任兵部侍郎。


    太醫吉平。


    劉協讓他掌管了刑部。


    畢竟搞醫學和搞刑法的,都是研究人體,工作性質倒也有相似之處。


    至於其他的吏部、戶部、禮部、工部。


    則各從九卿之中擔任類似功能職務的官員中提拔。


    在這方麵。


    劉協雖然有著後世經驗,可以放心大膽的改革朝堂機構。


    但亂點將,把不合適的人放到不合適的位置這種蠢事自然也不會去做。


    如此一來。


    殿下文武群臣關於此事的反對聲音也幾乎消弭於無形了。


    畢竟從九卿改為六部。


    相當一部分官員的權力其實是得到了提升和鞏固的。


    至於那些失去權柄的失意者。


    沒有人會在意。


    “一經罷相,便雷霆手段推出新機構設計,陛下之手段,愈發高深莫測了啊。”


    散朝後。


    吉平找到荀彧,頗為唏噓。


    “陛下背後,或有高人指點。”


    荀彧倒是並沒有像那些失去權力、職務的官員們那般自怨自艾。


    他眉頭深鎖,低聲道:“如此複雜、詳盡的機構設定,此前卻全然未有半點風聲透露,這難不成還能是陛下一人所為嗎,我不相信。”


    荀彧憂心忡忡道:“難怪陛下此前對我等進言毫不理睬,原因看來就在這裏了,也不知陛下這背後之人,也不知是何方來曆,包藏何心。”


    “陛下背後之人?”


    聽到荀彧談及這個話題。


    吉平眉頭也皺了起來,沉吟片刻後,壓低聲音道:“荀公,我此前曾聽聞宮中有一傳言,說是陛下曾得一世外高人指點,莫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