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


    麵對明顯已經動怒的天子。


    荀彧神色平靜,不卑不亢道:“臣隻是在盡為人臣子者之本分也,陛下信任臣,以臣為相,牧四方百姓,臣將此恩銘記在心,無時或忘,因此更要在陛下行差踏錯之際,予以規勸。”


    “嗬嗬,你說朕是錯的,朕就是錯的?”


    劉協被荀彧這混不吝的態度給氣消了。


    以前怎麽沒發現荀彧身上居然還有這等迂腐書生的氣質呢?


    “以史為鑒,以人為鑒,秦皇舊事不遠,請陛下三思。”


    荀彧態度仍舊是不卑不亢,麵對冷笑中的天子,麵無懼色,拱手說道:“陛下,臣為朝中丞相,若此時不進言糾正陛下,到真釀成天下大禍,道統淪喪時,臣恐無顏麵見我大漢列代先帝!”


    “丞相說的對啊!”


    有文官出聲附庸。


    “忠言逆耳,請陛下三思!”


    “天下百姓苦難已久,萬不可以法家治國啊!”


    “陛下,聽丞相一句勸吧……”


    一時間。


    文官集團輪番發聲。


    緊密的團結在了荀彧身旁。


    看來。


    昨夜宮中君臣對話過後。


    荀彧想必是一夜未睡,對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做了充足的準備和計劃了吧!


    否則劉協絕不相信。


    荀彧臨時起意的勸諫,就能得到如此多文臣的讚同和附和,形成滔滔之勢!


    “荀彧,你的丞相之位,是朕給的,如今你卻帶著文官群臣,對朕施壓,你這是想逼宮嗎?”


    劉協心中怒火升騰。


    先以眼神製止了準備出列的徐榮和高順。


    此事他一人足矣解決。


    若是再把武將隊伍拖進來。


    形成文武對立的局麵。


    在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需要文武合作的當口。


    這並非是劉協願意看到的場麵。


    起身離開龍椅。


    劉協踏步向下,直入殿中。


    “荀彧,你當真以為朕不該罷你的相嗎!”


    “臣……”


    麵對天子當麵質詢。


    文官隊列中。


    不少人迅速迴避了目光,身體也不由矮了幾分。


    唯有荀彧。


    如同一塊屹立在風浪中的黑色礁石一般,紋絲不動。


    隻見他輕輕摘下了頭上官帽,放在手中,沉聲道:“若陛下以為臣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天下賢能眾多,請陛下任選,但臣之建言,還請陛下多多考慮,非為臣等一己之私,而是為這天下蒼生所慮。”


    “哈哈,好,這可是你說的!”


    劉協麵帶微笑的點了點頭。


    這時候不笑。


    他也不知道該做什麽表情了。


    “傳朕命令,奪去荀彧丞相之職,遷為禦史台禦史中丞!”


    劉協望向身旁追隨而來的宦官,厲聲說道。


    “臣這就擬旨!”


    宦官躬身應了一句,與此同時也鬆了一口氣。


    “陛下不可啊,荀相無錯,豈能輕易罷免……”


    “陛下請三思……”


    “陛下請收迴成命……”


    不少文官在為荀彧叫屈。


    “唿……”


    但更多的文官,卻是鬆了一口氣。


    如同劉協身旁正在擬旨的宦官一般。


    奪丞相職,仍遷為禦史台禦史中丞。


    看來陛下心裏還是有荀大人的啊!


    不少文官低著頭,心中如此想著。


    他們的想法。


    劉協自然不知。


    當然就算知道。


    也隻會嗤之以鼻,一笑而過。


    之所以沒有把荀彧一擼到底,貶為庶民。


    亦或者打入天牢,即刻問罪。


    是因為劉協心中清楚,荀彧雖然此時在和他硬頂。


    但究其想法,也的確沒有多少私心。


    但這並不意味著劉協會容忍他!


    朝堂之中。


    隻需要有一個聲音就夠了。


    而這個聲音。


    隻能是他劉協的聲音!


    禦史台。


    這個機構劉協倒是頗為熟悉。


    後世之所謂紀委。


    就是類似此等功能。


    監督百官,風聞奏事。


    不過。


    從級別上來說。


    禦史中丞尚不及朝中九卿。


    從位列三公到不及九卿。


    這樣的懲罰也夠了。


    “多謝陛下。”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荀彧麵不改色的跪地行禮謝旨,並無悔意。


    起身後。


    荀彧拱手問道:“臣不認同陛下之意,陛下便罷免了臣的丞相之位,臣如今鬥膽問一句,不知陛下欲以何人為相?徐將軍?還是高將軍?”


    這話的諷刺意味頗濃。


    話音剛落。


    文臣隊伍頓時有不少人為荀彧捏了一把汗。


    武將隊伍中,頓時有不少人向荀彧怒目而視。


    讓軍伍將領擔任丞相。


    這在大漢曆史上從無先例。


    想都不用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武將又豈懂治國之術。


    荀彧此言,不亞於在打他們的臉!


    “朕又何曾說過還要再設丞相一職?”


    荀彧話語中的嘲諷意味。


    劉協當然也聽得出來。


    但相位已罷。


    留著耿直的荀彧去禦史台發揮餘熱吧。


    想以言語激怒他。


    迫使他失態?


    想都別想。


    劉協無視目光聚在他身上的文武兩班群臣,負手而去。


    “退朝!”


    宦官尖利的聲音適時響起,迅速追隨天子而去。


    ……


    “陛下,旨意已經擬好了,要發下去嗎?”


    宮中禦獸園內。


    劉協漫步走著。


    名為忠漢的老宦官手捧聖旨而來,躬身說道。


    “發,為何不發,朕說過的話,難道還要自食其言嗎?”


    劉協皺眉不悅道。


    “臣並非此意,隻是朝中不可一日無相……”


    宦官連忙告罪,自去發聖旨去了。


    朝中不可一日無相?


    笑話!


    老宦官臨走留下的這句話。


    劉協品味片刻後,冷然一笑。


    曆數東漢末年大漢朝廷上的幾位有丞相之權的人。


    董卓算一個。


    王允算一個。


    曹操算一個。


    這三個人,難道還能找出了一個真的為漢室做出多少貢獻之人嗎?


    這丞相,不要也罷!


    作為穿越者。


    在這方麵。


    劉協可不會兩眼一抹黑。


    勤政殿中,放言不再設立丞相,可不是他一時意氣說出的話。


    雖然當時朝中無論文武,肯定都會以為他是在說氣話。


    但劉協卻並非如他們所想。


    在經曆了上次朝堂之上被九卿輪番要錢的混亂場麵。


    以及這次和荀彧的理念之爭後。


    一個加固皇權,強化他意誌的政治製度改革。


    浮現在劉協的腦海中。


    三省六部製度!


    中書省!


    尚書省!


    門下省!


    三省並立,分攤本屬於丞相一人的權力,互相製衡!


    另外再將九卿改為六部。


    精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