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荀相求見。”


    晚膳用罷。


    劉協心情不錯。


    正手按琴弦,緩緩撥動。


    坐在他身旁的分別是迎春以及蔡琰。


    其中蔡琰負責指點他的撥弦姿勢,以及節奏上的輕重緩急變化。


    迎春則坐於一旁引火烹茶,茶香繚繞。


    如此良辰美景,紅袖添香。


    令劉協心情愉悅,暢快不已。


    還是當皇帝好啊!


    那日在寢宮中,被迎春當麵撞見他與蔡琰睡在一張床上。


    雖然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製度。


    但真若是換了別的身份。


    現在他縱然能和二女閑坐共飲花茶、一同學琴。


    但氛圍方麵,想要有現在這麽輕鬆加愉快,恐怕是想也不用想了。


    “文姬妹妹,來嚐嚐這茶吧。”


    劉協視線範圍內。


    迎春麵帶微笑的將剛沏好的茶水推到了蔡琰身前:“文姬妹妹的琴音,每每聽到,皆有新鮮感覺,讓人如同沐浴在三月的春風之中,難以忘懷呀。”


    “迎春姐姐謬讚了,文姬也隻不過算是粗通琴道罷了,倒是迎春姐姐這茶沏的,妹妹可從未喝過這麽好喝的花茶,陛下能有迎春姐姐朝夕相伴,當真是福氣不淺呀。”


    蔡琰同樣目露笑意,迴以客套語句。


    “陛下是天子,當然有福氣啦,不過文姬你說笑了,迎春隻不過是個小小婢女罷了,他日若文姬留宿宮中,奴婢還要再為您更衣呢。”


    “迎春姐姐還在記恨妹妹嗎,文姬對天發誓,那日我若知入殿者是迎春姐姐,文姬必然忍痛起身相迎,絕不會高臥不起,失了禮數的。”


    “妹妹這是哪裏話……”


    “姐姐這是哪裏話……”


    倆個女人你一言我一語,左一句右一句。


    雖然半個字也沒有問及旁邊的劉協。


    但不知不覺間。


    這氣氛怎麽就越來越奇怪了呢?!


    劉協感覺有些瘮得慌。


    琴也彈不下去了。


    這個東西他本身也沒有多少興趣在裏麵,不過是遊戲之舉罷了。


    此時覺得乏味了。


    便當即起身。


    “忠漢,隨朕去靜思殿,告訴荀相,朕願意見他了。”


    索性。


    原本不打算在此時間召見荀彧的劉協改變了主意。


    與其看這兩個丫頭上演陰陽師鬥法。


    倒不如去和荀彧談一談國家大事。


    雖然……


    他知道現在去見白天就被他拒絕過的荀彧。


    商談的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不會愉快就是了。


    “臣領命,陛下請。”


    名為忠漢的老宦官微微躬身,自去前頭領路了。


    靜思殿內。


    已得到天子召見的荀彧靜靜站在大殿中央。


    在他身前。


    是一眼望不到的各色古籍。


    其中《老子》、《尚書》、《孫子兵法》、《論語》……赫然在列。


    當然。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


    儒學自然也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陛下之風,不似儒家,倒頗似法家,也不知是師從何人,現陛下尚且年幼,若不及時糾正,他日再想規勸,恐為時已晚啊。”


    獨處靜思殿內。


    荀彧喃喃自語,心事沉重。


    以前。


    國家混亂,禮壞樂崩。


    他擔心天子年幼,沒有明辨是非之能,落入權臣之手,恐天下動蕩。


    現如今自從董賊伏誅後。


    長安又數度被圍城。


    當今天子無論是從決斷上,亦或是武功上,都出色的令人震撼。


    但如此一來。


    荀彧又有了其他的擔憂了……


    “若天子以法家為尊,道統淪喪,大漢江山有暴亡之險啊!”


    荀彧飽讀詩書。


    粗略一想。


    秦朝二世而亡的舊事如在眼前。


    更加心急如焚了。


    “荀相,為何孤立於此?”


    正思慮間。


    身後傳來了天子的聲音。


    “讓荀相久等了。”


    荀彧正欲行禮,被天子笑著挽住了雙臂。


    “謝陛下……”


    荀彧仍舊堅持行禮,這才在天子禦賜的錦凳上安坐。


    “不知此時入宮,荀相有何事問朕?”


    人也見了。


    劉協索性不墨跡繞彎子了,開門見山,直接發問。


    早點拒絕。


    也能早點打消荀彧心中那不切實際的念頭。


    對彼此都好。


    “陛下,今日勤政殿內,臣之提議,陛下考慮的怎麽樣了?”


    略微沉吟後。


    荀彧開口問道。


    “考慮過了,朕不同意。”


    荀彧話音剛落。


    劉協當即迴答。


    白日裏。


    勤政殿內。


    在經曆了九卿輪番轟炸要錢後。


    耐心本就不多的劉協,又迎來了當朝三公之一的荀彧。


    而荀彧所求,卻並非錢財。


    以他之意。


    卻是想讓劉協停止改革軍隊製度。


    按照他的說法。


    一方麵。


    軍隊待遇提升,靡費不止,時日長久,必勞民傷財,使得國家動蕩、社稷不穩。


    而另一方麵。


    荀彧則認為。


    如今漢室衰微,其原因在於人心不古……


    “陛下,以兵鋒加於天下,天下以兵鋒還,以德育加於天下,天下以德育還,如今社稷動蕩,人不修其身……”


    “正所謂舉孝廉、父別居,舉秀才、不知書。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才是症結之所在啊。”


    見天子態度並未改變。


    早已想清楚的荀彧更加堅定了,繼續勸道:


    “臣亦知陛下有威福四海之望,但如今黎民苦難深重,若大興武事,則更是難以負擔,當下之急,臣以為非在軍務,而在於教化人心啊。”


    “嗯,荀相你說的有道理。”


    一直說到這一句,劉協這才打破閉口禪,迴了一句。


    然而荀彧臉上的喜色還沒來得及完全展開。


    劉協繼續說道:


    “正如荀相所言,教化人心才是當下之急,所以朕才決定改革軍隊製度,加強戰鬥力,以無敵於天下之兵力,平定四海,守護四方子民。”


    “如此百姓安居樂業,沒有流離失所之憂,沒有背井離鄉之苦,德育教化,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荀相你以為呢?”


    “臣以為……不妥……”


    頂著劉協滿含期許的目光。


    荀彧硬著頭皮反駁道:


    “陛下,自我大漢武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以儒立國,乃是我大漢國之根本,陛下如今不開經宴,不問大儒,朝中大小事,皆與幾個武將商議而決,若正值戰時尚且可以理解,但時日長久,必為國家之亂,動搖國本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