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長安宮外。


    仍舊是蒙蒙細雨。


    灰暗的天空。


    仿佛被蓋上了一層粗麻布。


    使人心情鬱鬱。


    奉命入宮參議朝政的諸位大臣。


    一言不發的走在進宮的路上。


    彼此之間隔著遠遠的距離。


    偶爾對視一眼。


    也隻能看到對方眼中深深的憂慮。


    長安城。


    此前雖然並未被李傕、郭汜所率領的西涼軍殘部所攻破。


    但就現狀而言。


    這依然隻是一座殘城罷了!


    起初董卓不顧百官反對,強行遷移數萬富戶以及朝中官員遷都到長安。


    此舉所導致的民怨沸騰。


    哪怕到了今日。


    董賊已經伏誅授首。


    依然並未消弭!


    在別有有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下。


    呂布率領並州軍即將抵達長安城下的消息。


    不需告示,就已經不脛而走。


    短短一夜功夫,但凡消息靈通之人,均已知曉!


    “荀令君,今日朝堂之上,還得由您出麵,多多規勸陛下了。”


    馬上就要入殿麵君了。


    太醫吉平,一路小跑來到了荀彧身旁,沉聲提醒道:“昨日徐榮將軍告知於我,言道陛下不願出城避難,欲與那呂賊決一死戰……”


    “此事我已知悉,稱平(吉平,字稱平)且放寬心,江山社稷俱在一念之間,我不會坐視陛下行此險著的。”


    荀彧放慢了腳步,低聲迴應著吉平的擔憂。


    “如此便好!陛下如今年少,難免血氣方剛,正需我等規勸,好讓陛下同意暫避鋒芒才是……”


    吉平見荀彧和他意見統一,不由鬆了一口氣。


    “陛下雖然年少,但也初露名君之相,我相信陛下一定聽得進去我們的規勸的。”


    荀彧拍了拍吉平的手臂,給了他一個眼神後。


    不再滯留,大踏步朝前走去。


    步入大殿之中!


    ……


    “諸位愛卿平身。”


    大殿之內。


    劉協身穿盛裝,兩側站著持扇的宮女。


    下方是以徐榮為首的禁衛士兵,分列兩側,神態嚴肅!


    揮手讓下拜行禮的眾官員起身後,劉協又給荀彧賜了座,這才問道:


    “諸位愛卿想必已經知曉長安城外並州軍即將來犯的情況,雖然有人向朕提過解決之策,但朕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可有人能為朕解惑,告知朕此事應當如何應對啊?”


    劉協也不墨跡。


    一上來就直接把問題攤開了。


    同時不忘強調。


    無論有何言論,均屬正常討論範疇。


    暢所欲言即可,百無禁忌。


    給予了殿下官員們充分的發言自由度。


    “陛下,臣有話說!”


    劉協話音剛落。


    殿下群臣當中,一人手持笏板出列,高聲奏道。


    “愛卿乃是何人?”


    劉協仔細看了看,確認此人並不是那日他提拔官員後給他提供聲望值的。


    因此就有些意興闌珊了,隨口問道。


    “迴稟陛下,臣名吳子蘭,現任越騎校尉。”


    殿下那人在劉協發問後,躬身答道。


    越騎校尉?


    這又是個什麽官職?


    劉協一頭霧水。


    不過他也懶得去詢問了。


    既然並不是能給他提供聲望值的。


    那麽想必此人以後也成不了什麽大氣候。


    不必浪費精力在他身上。


    沒錯。


    就是這麽現實!


    “吳卿暢所欲言。”


    劉協抬了抬手,示意道。


    “多謝陛下。”


    殿下。


    吳子蘭手持笏板,朗聲道:“陛下,如今長安城外並州軍靠近的消息全城皆知,想必不是虛言,臣觀百官之中,人心惶惶者有之,兩股戰戰者有之,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怕了,臣以為,大可不必害怕!”


    “喔?”


    首位發言者就提出了讓劉協耳目一新的觀點。


    劉協換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姿勢,躺在龍椅上,招手道:“吳卿繼續說。”


    “臣以為……”


    吳子蘭環視群臣,朗聲道:“呂布此人,深明大義,此前雖有為董賊前驅之過,但所幸及時醒悟,深明大義,誅殺董賊於市!”


    “如今他率領並州軍靠近長安,臣聽聞乃是其部下陳宮之建言,為的是拱衛皇都,以護衛陛下周全!如此舉動,豈非忠臣之舉?”


    “若陛下聽信讒言,妄自判斷,豈非寒了呂將軍之心,更因此事,或會寒了天下之間心向漢室之人的心啊!”


    一番長篇大論後。


    吳子蘭腰背挺直,大聲說道:“因此,臣覺得陛下應當安坐宮中,靜待呂將軍前來,賞賜官爵,以收其心,方可使天下歸心,如此不費一兵一卒,漢室複興在望也!”


    “是這樣嗎?”


    吳子蘭的一番慷慨陳詞。


    說的劉協都有些發愣了。


    莫非那呂布當真是公忠體國之輩?


    率領並州軍來長安,是為了拱衛皇都。


    為了保護他的?


    嗬嗬!


    如果不是知道曆史上呂布其人的品行。


    或許劉協還真會信了他的鬼話了!


    “一派胡言!陛下!您切莫不可聽從此人的建言啊!”


    劉協狀似思考的模樣。


    可是嚇壞了殿下不少官員。


    太醫吉平,就率先沉不住氣了。


    隻見他快步出列,指著吳子蘭的鼻子就罵了起來:


    “吳子蘭,你安的是什麽心!那呂布起先背主求榮,出賣義父丁原,投身於董賊麾下,甘為義子,後見天下人無不恨董賊,他又背棄董賊,如此反複之人,簡直就是三姓家奴,若將陛下的安危交由他手,豈非羊入虎口?!”


    “陛下乃萬金之軀,豈能如此冒險?!”


    “吉平,你不過是一太醫,又懂什麽政見,陛下請聽臣一言,臣與那呂布向來有舊,深知其人,此前委身董賊,不過是委曲求全之計罷了,臣相信,他絕對是忠於漢室,忠於陛下的啊!”


    吳子蘭不屑於吉平爭吵,又將目光望向了坐在龍椅上,顯得有些懶洋洋的劉協身上。


    希冀獲得天子的認可。


    “諸位卿家,你們還有不同意見嗎?”


    劉協並不急於表態。


    此時斥責吳子蘭,反倒是會打草驚蛇。


    既然有人不甘寂寞跳了出來。


    劉協也樂得看他們表演一番。


    正好一次性把所有心懷鬼胎之人,全部挖出來!


    還這大漢朝堂一個清靜!


    “陛下,臣以為,吳校尉此言不妥。”


    劉協話音落罷。


    已經被劉協封為當朝丞相的荀彧從錦凳上站了起來。


    朝劉協拱了拱手後。


    荀彧沉聲道:“陛下請聽臣一言,縱使那呂奉先真的是率軍前來拱衛皇都的,以陛下的身份,也不宜行此大險,輕信於人。”


    “如今之計,臣以為陛下應當命徐榮將軍整軍,長安城中,全麵戒嚴!”


    “若那呂奉先他當真忠於漢室,忠於陛下,陛下隻需一道詔書,讓他孤身入城麵聖,即可分辨心意!”


    “若是不來,其人是何心思,也就不言自明了。”


    荀彧慢條斯理的說完後,靜靜站在原地,等候劉協的答複。


    荀彧此言一出。


    殿下群臣之中。


    不少人出聲讚同。


    亦有不少人連連點頭。


    “荀相此計甚妙,若那呂奉先不敢入城,忠於陛下之言,也就無從談起了!”


    “荀相說的對,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不可輕信他人啊!”


    “陛下,荀相之見,臣不認同,臣以為……”


    又有一人出列。


    經劉協詢問後。


    得知此人名為魏諷。


    現任中散大夫。


    “呂將軍此前於長安之戰中,曾被李傕、郭汜所率領的西涼軍殘部所擊退,未能及時救護王家,但其拳拳保國之心,已無需言表!”


    “若依荀相之策,使其孤身入宮,一則有損陛下聲譽,另一則,如此行事,恐怕寒了呂將軍護國之心啊!”


    “噗嗤……”


    相比較於吳子蘭。


    這個魏諷的話,可真是連一點點遮掩都不要了。


    聽到這裏。


    劉協眼神逐漸冷了下來。


    這是真把他當成懵懂無知的少年天子了?


    難不成爾等以為。


    此前他雷霆大怒,將楊彪一幹官員盡數下獄。


    單單就是因為太尉礙了他的眼嗎?


    劉協站起身來。


    俯視群臣。


    心中已有計較。


    就在此時。


    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淩亂的腳步聲。


    “急報!”


    即使未經通報。


    殿外士兵還是闖了進來。


    入殿後。


    隻見這士兵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淒聲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呂布率領並州軍,已到長安城下,喝令城樓守將打開城門!”


    就在劉協召集群臣討論計策的時候。


    不知不覺間。


    呂布的並州軍。


    竟然已經兵臨城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