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薑玉姝會心一笑, “如此一聽,紀姑娘對你也是有好感的。”
“閑聊時,她曾談起自己是養女, 幸得養父母慈愛撫養,我一打聽,聽說她的身體也不太結實,從小體弱多病。”郭弘哲歎了口氣,猜測道:“興許,母親是看她瘦弱,所以才不滿意。”
郭弘磊沉默須臾,詫異打量弟弟,“三弟,我該刮目相看了!如果裴夫人帶著四姑娘多住一陣子,你們得談到哪一步去?”
“私定終身?”薑玉姝脫口而出,發自內心地讚成自由戀愛。
“豈敢?萬萬不敢的!咳,我和她隻是‘偶遇’,客套寒暄罷了。”郭弘哲精神一凜,使勁搖頭,生怕影響姑娘閨譽。
薑玉姝忍俊不禁,“怕什麽?放心,我和你二哥會守口如瓶的!”
“那、那這件事,一切就拜托嫂子了,也請二哥幫幫腔。”郭弘哲毅然決然,同時憂心忡忡,“我的病是治不好的了,不知還能活幾年,難得她不嫌棄——不過,婚姻大事得雙方長輩首肯,不知她父母同不同意?”
“其實,同意是意外,不同意才叫正常。”他自嘲苦笑,“將心比心,誰樂意把女兒嫁給一個藥罐子呢?”
薑玉姝笑容一收,寬慰道:“人無完人,三弟雖然身體弱些,但文采出眾,他日金榜題名也未可知,切莫妄自菲薄!”
“你若想尚公主,為兄無能為力,但想娶紀姑娘,應該十拿九穩。”郭弘磊雷厲風行,鄭重承諾:“容我想想辦法,一定盡力幫你張羅,早日下聘,早日成親,等成親之後,就不用辛苦‘偶遇’了,光明正大地賞花!”
朝夕共處?光明正大地賞花?
郭弘哲不禁深切向往,感激起身,端端正正作揖,“那我先謝過二哥、二嫂了!”
於是,夫妻倆夜間商議妥措辭,次日一早便嚐試說服王氏。
朝陽明媚,窗半開,晨光照亮了幹淨整潔的臥室,兩張小床並排,散發著淡淡奶味兒。
王氏已經有三個孫子,但永遠不嫌多,對待孫女雖然也關愛,但並不重視,骨子裏始終偏寵孫子。
她期望甚殷,每天早飯後,慣例督促嫡長孫上學,親自送他進書房,順便哄郭燁坐下學背《千字文》,然後散步探望龍鳳胎。
三代同堂,其樂融融。
“喲,噯喲,乖孫兒,真乖!”王氏白發蒼蒼,皺紋舒展,定睛端詳眨巴眼睛的小孫子,笑得合不攏嘴,讚不絕口:“瞧這眼神兒,一看就機靈!弘磊,你怎麽還沒給孩子取名兒?”
薑玉姝抱著女兒,郭弘磊落座並朗聲答:“已經想好了!兒子叫郭炅,女兒叫曉嫣。”
王氏一聽,不假思索地撇開“曉嫣”,忙問:“‘炅’?哪個字啊?”
“日火,炅然,明亮之意。”郭弘磊頭也不抬,伸出食指,在女兒眼前劃過來,又劃過去,欣賞嬰兒靈動清澈的眼神。
王氏仔細琢磨,“炅炅明亮?嗯,好,挺好,不錯!”她撫摸繈褓,愉快告知:“乖孫兒,從今往後,你就叫‘郭炅’,記住了嗎?”
薑玉姝發覺婆婆總是圍繞孫子打轉、很少關注孫女,忍不住提醒道:“老夫人,您覺得‘曉嫣’好不好聽?這是我想的。”
“啊?”王氏慈祥逗孫子,抽空抬頭,不甚在乎,笑吟吟答:“曉嫣?挺好的,也不錯。”
薑玉姝倍感無奈,暗忖:算了,祖母不寵沒關係,父母一視同仁即可!她振作,殷切教導:“小哭包,今後要多吃少哭,趕緊長結實,否則,兄妹倆並排站時,一對比,誰相信你們是雙胞胎?”
“比什麽?假如女兒長得跟兒子一樣高大健壯,還得了?”郭弘磊挑眉。
薑玉姝迴神一愣,旋即樂道:“哈哈哈,假如曉嫣長大了像你一樣高大,那該怎麽辦呐?”
“哈哈哈,”王氏也樂了,“到時怎麽給她說婆家啊?”
郭弘磊不痛快了,十分不以為然,端詳五官精致的女嬰,“身材高挑又有何妨?花容月貌的女孩兒,怎會愁嫁?你們多慮了。”
“這倒也是!”薑玉姝毫不猶豫地讚同。
王氏笑完了,繼續逗孫子。
夫妻對視一眼,依計行事,薑玉姝率先歎息:“唉,大哥二哥都有孩子了,三弟四弟年紀不小,至今沒定親,我真有些替老夫人犯愁。”
郭弘磊接腔,“兒女親事須得母親拿主意,您老辛苦辛苦,催促三弟四弟趕快成親,適齡的姑娘陸續被聘定,越來越缺乏挑選餘地。”
“我何嚐不犯愁?又何嚐不著急?”王氏霎時愁眉不展,“難題在於一直沒發現合適的姑娘家!催促,催他們與誰成親?”
郭弘磊開門見山,“遠在天邊,裴夫人的堂妹,不就挺合適嗎?”
“她?”王氏立即皺眉,迴憶一番,絮叨指出:“那位四姑娘才十五歲,體格瘦弱,弱不禁風,而且是個被抱養的養女。另外,她言行舉止不夠大方,拘謹畏縮,忒小家子氣。”
薑玉姝笑了笑,閑聊似的說:“十五歲嘛,年紀小,極少拋頭露麵,對上一群陌生人,哪個少女不害羞?小茹雖然是養女,但聽我表嫂提過:她叔叔嬸嬸有四個兒子,遺憾於沒有女兒,特地從遠親家抱養的,既嬌寵,也悉心教導,出落得知書達理,溫柔孝順。”
“巧了,您不是非常欣賞‘規規矩矩、溫柔孝順’的嗎?”郭弘磊慢條斯理,勸道:“依我看,紀姑娘正合適,為妻為母之後,應該會變得落落大方。”
薑玉姝話鋒一轉,“當然,您若是改為欣賞精明幹練的,小茹就不合適了。無妨,即日起,咱們改為打聽精明幹練的——”
“不不!”
王氏忌憚搖頭,堅定擺手,“娶妻當娶賢,阿哲和軒兒斯斯文文,降不住精明幹練的妻子,他們也喜歡溫柔孝順的。”
薑玉姝順勢試探:“莫非您心目中已有合適人選?”
王氏煩惱搖頭。
“小茹的父親,是紀知府的親堂弟。”薑玉姝坦率直言,提醒道:“阿哲從文,單打獨鬥曆來難成功,結一門親、多一份助力,對他而言,有利無弊。”
夫妻深刻了解王氏性格,一唱一和。郭弘磊神色嚴肅,緩緩說:“況且,還有四弟。四弟不是從武的料,隻能從文,卻不太肯用功,懶懶散散,不知何時才能考中秀才。兩個弟弟的前程,均無著落,未雨綢繆,多鋪幾條路,將來大家合力提攜他們。”
三子是庶,四子是嫡。
因此,這番話,算是說到王氏心坎裏了。她扼腕歎息,恨鐵不成鋼地抱怨:“軒兒天生懶散,我隔三岔五督促,可他至今改不了,有什麽辦法呢?阿哲已經有功名在身了,他沒有,他不著急,咱們幹焦急!”
老人轉念沉思片刻,心動了,卻遲疑不決,“聽你們這樣一說,紀姑娘的性格倒沒什麽,但體弱多病、體弱多病——唉,阿哲體弱多病,妻子也體弱多病,成親之後誰照顧誰?”
郭弘磊溫和答:“懂得噓寒問暖即可,具體吩咐下人去做。”
“對!家務活兒有下人,郭家媳婦不需要洗衣做飯、挑水種地。”母女親昵,薑玉姝興致勃勃逗女兒笑,心想:等你長大以後,在門當戶對的前提下,娘允許你自由戀愛!
王氏瞥了次媳一眼,慢吞吞問:“那你為什麽一天到晚沉迷於養花養蠶、種菜種莊稼?不知情的,恐怕誤以為婆家苛待媳婦。”
“我——”薑玉姝被噎住了,刹那間無言以對。
郭弘磊立刻解釋:“人總有個愛好,玉姝平日不愛梳妝打扮,從小喜歡侍弄花花草草,一則解悶,二則陶冶——”
“行了行了!”
王氏眯著眼睛一揮手,頗沒好氣,“娘又沒罵她,你著什麽急?”
郭弘磊否認,“兒子沒著急。”
“行啦,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了。”王氏彎腰,給小孫子掖了掖繈褓,叮囑道:“阿哲的親事,確實不能拖了,長幼有序,他沒定親,軒兒也不能定,以免外人指責母親偏心。既然你們覺得紀姑娘不錯,那就試試,光咱們滿意不行,先設法問問人家父母的意思。”
夫妻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悄悄鬆口氣。
“此事交給我!”郭弘磊早有打算,“家裏盡快把該準備的東西備妥,我提前兩天啟程,路過庸州城時,請紀知府保媒,探明對方長輩的意思,如果對方同意,一切按禮操辦,擇吉日成親。”
王氏毫無異議,“嗯,你看著辦。”
薑玉姝愉快說:“盼望能早日把小茹娶進門,家裏熱鬧熱鬧!”
於是,數日後,郭弘磊啟程前往庸州,禮數周全,請動紀學璉出麵試探,加上裴文灃夫婦幫腔,紀映茹的父母雖然顧忌郭弘哲孱弱,但慮及門第、秀才文采、自己女兒亦體弱多病……紀父並未當場婉拒,而是表明將慎重考慮。
一晃眼,入秋了,又逢中秋佳節。
薑玉姝踏踏實實休養近三個月,逐漸康複,下人開始忙碌為她收拾行李,不日將動身赴任,長住圖寧。
這天清晨,她正手把手教丫鬟繅絲時,兩個小叔子各牽著一個侄子找來。
“娘!”郭燁白白胖胖,行動卻靈敏,跑起來穩穩當當,顛顛兒一撲,抱住薑玉姝的腿。
“哎喲——”薑玉姝被撞得後退兩步,關切問:“今天怎麽這麽早放學?”
郭煜拈起一顆蠶繭,嗅了嗅,一邊把玩一邊答:“二叔派了個人迴來,三叔四叔剛才會客去了。”
薑玉姝不解地問:“會客?誰啊?”
“圖寧衛一個姓丘的騎兵,因為左臂受傷,因傷解甲,但武藝仍屬高強。二哥信任他,請他來咱們家,當護院教頭。”郭弘哲告知。
郭弘軒也拈起一顆蠶繭,揉來搓去,“上次杜家鬧事兒,二哥知道後特別生氣,嚇得我當時不敢吭聲。”
薑玉姝恍然頷首,“哦!他之前提過,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合適人選。”
“另外,丘教頭帶來一封信,紀家同意了,明年四月十六成親。”郭弘軒樂嗬嗬,“三哥,很快能喝到你的喜酒了,到時我又多一個嫂子。”
薑玉姝忙道:“恭喜恭喜!”
郭弘哲紅著臉,難掩喜色,“全靠家裏盡力求親,此事才能成,我、我感激得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一家人,道什麽謝?”薑玉姝撚弄蠶絲,感慨道:“府裏人口會越來越多的,家規重要,護衛也重要,缺一不可,兩者結合才能維護秩序。否則,我不放心外出。”
外出?郭燁瞬間眼睛一亮,興衝衝問:“去哪兒玩呀?我也要去!”
薑玉姝萬分不舍,內疚摟住未滿三歲的長子,“圖寧。娘有要事,不是去玩的。”
翌日
天蒙蒙亮,園中草木枝葉上露珠點點。
薑玉姝穿戴整齊,先吻了吻沉睡的長子,緊接著,趕去另一屋,分別抱了抱兩個嬰兒,依依不舍,反複囑咐奶娘和丫鬟:
“好生照顧孩子,等我迴來,重重有賞。”
眾仆畢恭畢敬,爭先恐後地表示:“奴婢一定用心服侍小公子!”
隨後,她辭別婆婆。
王氏不讚成,卻無可奈何,第無數次地吩咐:“女人終究不適合當官,你先去圖寧應付著,一有機會,立刻辭官!”
薑玉姝既無法說服婆婆,又不敢把孩子帶去戰火未熄的圖寧,索性不接腔,懇切說:“我那三個孩子,請老夫人多多關照。”語畢,她朝兩個小叔子福了福,“拜托了。”
“不敢當!”郭弘哲急忙避開,郭弘軒寬慰道:
“放心,我和三哥在家,理應照顧母親和侄兒、侄女。聽說圖寧不大太平,嫂子千萬多加小心。”
薑玉姝一一應答,少頃,天光大亮,她率領若幹親信,登上馬車,揮別家人,啟程離開赫欽。
車輪轆轆,朝北而駛。
薑玉姝再度獲得官職,幹勁十足,“出發,去圖寧!”
作者有話要說: 且看女知縣如何當好父母官!
第204章 地頭蛇窩
八月底, 秋高氣爽, 莊稼即將成熟,邊塞漫山遍野草木逐漸凋零, 由綠轉黃,肅殺之味漸濃。
新官赴任, 薑玉姝一行匆匆趕往邊陲圖寧,兩輛馬車, 六名護衛帶刀開路。其中, 有兩名護衛是她一手教導出來的小廝,其餘四名是郭府新聘的家丁。
“駕!”車夫們曾往返幾趟,熟悉道路,穩穩當當地趕車。
連日趕路, 坐久了腰酸背痛, 翠梅捶捶後腰,扭身掀開窗簾問:“還有多遠啊?”
“閑聊時,她曾談起自己是養女, 幸得養父母慈愛撫養,我一打聽,聽說她的身體也不太結實,從小體弱多病。”郭弘哲歎了口氣,猜測道:“興許,母親是看她瘦弱,所以才不滿意。”
郭弘磊沉默須臾,詫異打量弟弟,“三弟,我該刮目相看了!如果裴夫人帶著四姑娘多住一陣子,你們得談到哪一步去?”
“私定終身?”薑玉姝脫口而出,發自內心地讚成自由戀愛。
“豈敢?萬萬不敢的!咳,我和她隻是‘偶遇’,客套寒暄罷了。”郭弘哲精神一凜,使勁搖頭,生怕影響姑娘閨譽。
薑玉姝忍俊不禁,“怕什麽?放心,我和你二哥會守口如瓶的!”
“那、那這件事,一切就拜托嫂子了,也請二哥幫幫腔。”郭弘哲毅然決然,同時憂心忡忡,“我的病是治不好的了,不知還能活幾年,難得她不嫌棄——不過,婚姻大事得雙方長輩首肯,不知她父母同不同意?”
“其實,同意是意外,不同意才叫正常。”他自嘲苦笑,“將心比心,誰樂意把女兒嫁給一個藥罐子呢?”
薑玉姝笑容一收,寬慰道:“人無完人,三弟雖然身體弱些,但文采出眾,他日金榜題名也未可知,切莫妄自菲薄!”
“你若想尚公主,為兄無能為力,但想娶紀姑娘,應該十拿九穩。”郭弘磊雷厲風行,鄭重承諾:“容我想想辦法,一定盡力幫你張羅,早日下聘,早日成親,等成親之後,就不用辛苦‘偶遇’了,光明正大地賞花!”
朝夕共處?光明正大地賞花?
郭弘哲不禁深切向往,感激起身,端端正正作揖,“那我先謝過二哥、二嫂了!”
於是,夫妻倆夜間商議妥措辭,次日一早便嚐試說服王氏。
朝陽明媚,窗半開,晨光照亮了幹淨整潔的臥室,兩張小床並排,散發著淡淡奶味兒。
王氏已經有三個孫子,但永遠不嫌多,對待孫女雖然也關愛,但並不重視,骨子裏始終偏寵孫子。
她期望甚殷,每天早飯後,慣例督促嫡長孫上學,親自送他進書房,順便哄郭燁坐下學背《千字文》,然後散步探望龍鳳胎。
三代同堂,其樂融融。
“喲,噯喲,乖孫兒,真乖!”王氏白發蒼蒼,皺紋舒展,定睛端詳眨巴眼睛的小孫子,笑得合不攏嘴,讚不絕口:“瞧這眼神兒,一看就機靈!弘磊,你怎麽還沒給孩子取名兒?”
薑玉姝抱著女兒,郭弘磊落座並朗聲答:“已經想好了!兒子叫郭炅,女兒叫曉嫣。”
王氏一聽,不假思索地撇開“曉嫣”,忙問:“‘炅’?哪個字啊?”
“日火,炅然,明亮之意。”郭弘磊頭也不抬,伸出食指,在女兒眼前劃過來,又劃過去,欣賞嬰兒靈動清澈的眼神。
王氏仔細琢磨,“炅炅明亮?嗯,好,挺好,不錯!”她撫摸繈褓,愉快告知:“乖孫兒,從今往後,你就叫‘郭炅’,記住了嗎?”
薑玉姝發覺婆婆總是圍繞孫子打轉、很少關注孫女,忍不住提醒道:“老夫人,您覺得‘曉嫣’好不好聽?這是我想的。”
“啊?”王氏慈祥逗孫子,抽空抬頭,不甚在乎,笑吟吟答:“曉嫣?挺好的,也不錯。”
薑玉姝倍感無奈,暗忖:算了,祖母不寵沒關係,父母一視同仁即可!她振作,殷切教導:“小哭包,今後要多吃少哭,趕緊長結實,否則,兄妹倆並排站時,一對比,誰相信你們是雙胞胎?”
“比什麽?假如女兒長得跟兒子一樣高大健壯,還得了?”郭弘磊挑眉。
薑玉姝迴神一愣,旋即樂道:“哈哈哈,假如曉嫣長大了像你一樣高大,那該怎麽辦呐?”
“哈哈哈,”王氏也樂了,“到時怎麽給她說婆家啊?”
郭弘磊不痛快了,十分不以為然,端詳五官精致的女嬰,“身材高挑又有何妨?花容月貌的女孩兒,怎會愁嫁?你們多慮了。”
“這倒也是!”薑玉姝毫不猶豫地讚同。
王氏笑完了,繼續逗孫子。
夫妻對視一眼,依計行事,薑玉姝率先歎息:“唉,大哥二哥都有孩子了,三弟四弟年紀不小,至今沒定親,我真有些替老夫人犯愁。”
郭弘磊接腔,“兒女親事須得母親拿主意,您老辛苦辛苦,催促三弟四弟趕快成親,適齡的姑娘陸續被聘定,越來越缺乏挑選餘地。”
“我何嚐不犯愁?又何嚐不著急?”王氏霎時愁眉不展,“難題在於一直沒發現合適的姑娘家!催促,催他們與誰成親?”
郭弘磊開門見山,“遠在天邊,裴夫人的堂妹,不就挺合適嗎?”
“她?”王氏立即皺眉,迴憶一番,絮叨指出:“那位四姑娘才十五歲,體格瘦弱,弱不禁風,而且是個被抱養的養女。另外,她言行舉止不夠大方,拘謹畏縮,忒小家子氣。”
薑玉姝笑了笑,閑聊似的說:“十五歲嘛,年紀小,極少拋頭露麵,對上一群陌生人,哪個少女不害羞?小茹雖然是養女,但聽我表嫂提過:她叔叔嬸嬸有四個兒子,遺憾於沒有女兒,特地從遠親家抱養的,既嬌寵,也悉心教導,出落得知書達理,溫柔孝順。”
“巧了,您不是非常欣賞‘規規矩矩、溫柔孝順’的嗎?”郭弘磊慢條斯理,勸道:“依我看,紀姑娘正合適,為妻為母之後,應該會變得落落大方。”
薑玉姝話鋒一轉,“當然,您若是改為欣賞精明幹練的,小茹就不合適了。無妨,即日起,咱們改為打聽精明幹練的——”
“不不!”
王氏忌憚搖頭,堅定擺手,“娶妻當娶賢,阿哲和軒兒斯斯文文,降不住精明幹練的妻子,他們也喜歡溫柔孝順的。”
薑玉姝順勢試探:“莫非您心目中已有合適人選?”
王氏煩惱搖頭。
“小茹的父親,是紀知府的親堂弟。”薑玉姝坦率直言,提醒道:“阿哲從文,單打獨鬥曆來難成功,結一門親、多一份助力,對他而言,有利無弊。”
夫妻深刻了解王氏性格,一唱一和。郭弘磊神色嚴肅,緩緩說:“況且,還有四弟。四弟不是從武的料,隻能從文,卻不太肯用功,懶懶散散,不知何時才能考中秀才。兩個弟弟的前程,均無著落,未雨綢繆,多鋪幾條路,將來大家合力提攜他們。”
三子是庶,四子是嫡。
因此,這番話,算是說到王氏心坎裏了。她扼腕歎息,恨鐵不成鋼地抱怨:“軒兒天生懶散,我隔三岔五督促,可他至今改不了,有什麽辦法呢?阿哲已經有功名在身了,他沒有,他不著急,咱們幹焦急!”
老人轉念沉思片刻,心動了,卻遲疑不決,“聽你們這樣一說,紀姑娘的性格倒沒什麽,但體弱多病、體弱多病——唉,阿哲體弱多病,妻子也體弱多病,成親之後誰照顧誰?”
郭弘磊溫和答:“懂得噓寒問暖即可,具體吩咐下人去做。”
“對!家務活兒有下人,郭家媳婦不需要洗衣做飯、挑水種地。”母女親昵,薑玉姝興致勃勃逗女兒笑,心想:等你長大以後,在門當戶對的前提下,娘允許你自由戀愛!
王氏瞥了次媳一眼,慢吞吞問:“那你為什麽一天到晚沉迷於養花養蠶、種菜種莊稼?不知情的,恐怕誤以為婆家苛待媳婦。”
“我——”薑玉姝被噎住了,刹那間無言以對。
郭弘磊立刻解釋:“人總有個愛好,玉姝平日不愛梳妝打扮,從小喜歡侍弄花花草草,一則解悶,二則陶冶——”
“行了行了!”
王氏眯著眼睛一揮手,頗沒好氣,“娘又沒罵她,你著什麽急?”
郭弘磊否認,“兒子沒著急。”
“行啦,你們的意思,我明白了。”王氏彎腰,給小孫子掖了掖繈褓,叮囑道:“阿哲的親事,確實不能拖了,長幼有序,他沒定親,軒兒也不能定,以免外人指責母親偏心。既然你們覺得紀姑娘不錯,那就試試,光咱們滿意不行,先設法問問人家父母的意思。”
夫妻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悄悄鬆口氣。
“此事交給我!”郭弘磊早有打算,“家裏盡快把該準備的東西備妥,我提前兩天啟程,路過庸州城時,請紀知府保媒,探明對方長輩的意思,如果對方同意,一切按禮操辦,擇吉日成親。”
王氏毫無異議,“嗯,你看著辦。”
薑玉姝愉快說:“盼望能早日把小茹娶進門,家裏熱鬧熱鬧!”
於是,數日後,郭弘磊啟程前往庸州,禮數周全,請動紀學璉出麵試探,加上裴文灃夫婦幫腔,紀映茹的父母雖然顧忌郭弘哲孱弱,但慮及門第、秀才文采、自己女兒亦體弱多病……紀父並未當場婉拒,而是表明將慎重考慮。
一晃眼,入秋了,又逢中秋佳節。
薑玉姝踏踏實實休養近三個月,逐漸康複,下人開始忙碌為她收拾行李,不日將動身赴任,長住圖寧。
這天清晨,她正手把手教丫鬟繅絲時,兩個小叔子各牽著一個侄子找來。
“娘!”郭燁白白胖胖,行動卻靈敏,跑起來穩穩當當,顛顛兒一撲,抱住薑玉姝的腿。
“哎喲——”薑玉姝被撞得後退兩步,關切問:“今天怎麽這麽早放學?”
郭煜拈起一顆蠶繭,嗅了嗅,一邊把玩一邊答:“二叔派了個人迴來,三叔四叔剛才會客去了。”
薑玉姝不解地問:“會客?誰啊?”
“圖寧衛一個姓丘的騎兵,因為左臂受傷,因傷解甲,但武藝仍屬高強。二哥信任他,請他來咱們家,當護院教頭。”郭弘哲告知。
郭弘軒也拈起一顆蠶繭,揉來搓去,“上次杜家鬧事兒,二哥知道後特別生氣,嚇得我當時不敢吭聲。”
薑玉姝恍然頷首,“哦!他之前提過,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合適人選。”
“另外,丘教頭帶來一封信,紀家同意了,明年四月十六成親。”郭弘軒樂嗬嗬,“三哥,很快能喝到你的喜酒了,到時我又多一個嫂子。”
薑玉姝忙道:“恭喜恭喜!”
郭弘哲紅著臉,難掩喜色,“全靠家裏盡力求親,此事才能成,我、我感激得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一家人,道什麽謝?”薑玉姝撚弄蠶絲,感慨道:“府裏人口會越來越多的,家規重要,護衛也重要,缺一不可,兩者結合才能維護秩序。否則,我不放心外出。”
外出?郭燁瞬間眼睛一亮,興衝衝問:“去哪兒玩呀?我也要去!”
薑玉姝萬分不舍,內疚摟住未滿三歲的長子,“圖寧。娘有要事,不是去玩的。”
翌日
天蒙蒙亮,園中草木枝葉上露珠點點。
薑玉姝穿戴整齊,先吻了吻沉睡的長子,緊接著,趕去另一屋,分別抱了抱兩個嬰兒,依依不舍,反複囑咐奶娘和丫鬟:
“好生照顧孩子,等我迴來,重重有賞。”
眾仆畢恭畢敬,爭先恐後地表示:“奴婢一定用心服侍小公子!”
隨後,她辭別婆婆。
王氏不讚成,卻無可奈何,第無數次地吩咐:“女人終究不適合當官,你先去圖寧應付著,一有機會,立刻辭官!”
薑玉姝既無法說服婆婆,又不敢把孩子帶去戰火未熄的圖寧,索性不接腔,懇切說:“我那三個孩子,請老夫人多多關照。”語畢,她朝兩個小叔子福了福,“拜托了。”
“不敢當!”郭弘哲急忙避開,郭弘軒寬慰道:
“放心,我和三哥在家,理應照顧母親和侄兒、侄女。聽說圖寧不大太平,嫂子千萬多加小心。”
薑玉姝一一應答,少頃,天光大亮,她率領若幹親信,登上馬車,揮別家人,啟程離開赫欽。
車輪轆轆,朝北而駛。
薑玉姝再度獲得官職,幹勁十足,“出發,去圖寧!”
作者有話要說: 且看女知縣如何當好父母官!
第204章 地頭蛇窩
八月底, 秋高氣爽, 莊稼即將成熟,邊塞漫山遍野草木逐漸凋零, 由綠轉黃,肅殺之味漸濃。
新官赴任, 薑玉姝一行匆匆趕往邊陲圖寧,兩輛馬車, 六名護衛帶刀開路。其中, 有兩名護衛是她一手教導出來的小廝,其餘四名是郭府新聘的家丁。
“駕!”車夫們曾往返幾趟,熟悉道路,穩穩當當地趕車。
連日趕路, 坐久了腰酸背痛, 翠梅捶捶後腰,扭身掀開窗簾問:“還有多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