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言之有理。自首認罪,誰也替不了你。”旁觀者清,薑玉姝察覺對方隱約愛慕自己丈夫,心裏自然不快。她麵無表情,目不轉睛,緩緩問:
“難道、非要弘磊護送嗎?其他人行不行?”
“喲?咳咳。”王巧珍清了清嗓子,詫異端詳弟媳婦。
郭弘哲與郭弘軒深知往事,呆了呆,緊張望向兄長,暗暗擔憂。
侍郎府千金,傳聞溫婉賢惠,薑玉姝卻敢於這般發問?醋性真大。
兩個女人對視瞬息,廖小蝶羞惱垂首,大感納悶,避而不答,訴苦說:“我跟隨潘大人,倉促來赫欽,隻帶了丫鬟、奶媽以及兩個小廝,老弱婦孺,路上萬一遇見劫匪,豈不死定了?另外,珠兒病得很厲害,連夜趕路,孩子禁不住的。”說完,她淚如雨下。
郭弘磊攙扶妻子落座,順手為她整理雪帽,正欲開口,卻聽母親安排道:“哭有什麽用?別哭了,我安排幾個人,連夜送你迴去。至於寶珠……唉,你要是放心,就把奶媽和她留下,等益鵬平安了,再來接孩子。”
丈夫站在自己身邊,薑玉姝定定神,接腔說:“其實,庸州一收複,西蒼立刻比以往太平多了,大戰過後,援兵正陸續撤離月湖、返迴原地,四處是士兵,匪徒暫時不敢露頭。你們一行十幾人,帶上防身武器,無需過於害怕。”
“事不宜遲!”郭弘磊直言不諱,盯著廖小蝶,嚴肅問:“你到底怎麽打算的?救人如救火,再躲著、再猶豫下去,就別想救世兄了,等著欽差傳訊吧。”
廖小蝶使出渾身解數,卻見郭家人齊心協力,發覺討不了更多好處,隻得收手。她擦了擦淚,咬咬牙,憋屈答:“我明白,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縱躲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那,老夫人,求您垂憐關照珠兒,待風平浪靜,我和鵬哥一定盡速來接孩子!”
王氏無可奈何,疲憊吩咐:“弘磊,挑幾個人,趕緊收拾收拾,盡快啟程,避免夜長夢多。”
“是。”郭弘磊附耳,對妻子說了兩句話,旋即拉開門忙去了。
夜漸深,風停雪止。
熏籠烘得臥房暖意融融,薑玉姝獨自躺在被窩裏,忍不住胡思亂想,生悶氣,暗忖:豈有此理!
男已娶,女已嫁,雙方都有了孩子。
你卻當眾,似故意也似無意,全程忽視在場的我,癡纏有婦之夫?
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了!
哼!
……
良久,房門“吱嘎“被推開,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郭弘磊帶迴一身寒氣,利索脫了披風、外袍,撂在架子上,在外間洗漱後,倒茶喝。
他端著茶盞,踱進裏間,望向床:
薑玉姝單手掀起簾帳,撐起半身問:“迴來了?”
四目對視,郭弘磊頷首答:“怎麽還沒睡?”
“本來快睡著了。”事實上,薑玉姝輾轉反側,無法自控地設想:廖小蝶柔弱愛哭,能說會道,他送行,會不會被感動?感動得護送她迴府城?要是那樣,可太氣人了!
郭弘磊歉意問:“被我吵醒了?”
“倒也不算。”薑玉姝放下簾帳,拉高被子,悄悄鬆口氣,心想:很好,他迴來了。
於是,郭弘磊看不見人了,看著簾帳問:“渴不渴?”
薑玉姝搖搖頭,搖完才意識到對方看不見,輕聲答:“不渴。”
郭弘磊點點頭,飲盡溫茶,把杯子擱迴外間桌上,吹了燈,上榻就寢。黑暗中,他摟著妻子,低聲告知:“我剛從母親那兒迴來。母親說,滿月酒不用你操心,我寫請帖,她和大嫂張羅酒席,你歇著。”
“是麽?那敢情好!”薑玉姝欣然一笑,心氣慢慢平順,“我正發愁呢,就來了幫手。”
郭弘磊莞爾,“寶珠由奶媽照顧著,仍住那屋裏,明天一齊搬走。”
“嗯。”薑玉姝心生憐憫,“那孩子怪可憐的,自來至今,藥不離口。”
郭弘磊皺眉,“看來,廖表姐不太會養孩子。如果世兄能平安脫險,我得提醒提醒他,別任由妻子胡亂給女兒進補。”
薑玉姝沉默片刻,凝重問:“如果龔大哥逃不過這一劫,他女兒該怎麽辦?”
“這……”郭弘磊歎了口氣,“萬一出了意外,龔家不可能不管孫女,到時肯定派人來接,帶迴都城撫養。”
夫妻相擁,睡前慣例聊了許久,直至困倦才入眠。
翌日。清晨
黃道吉日,宜遷居。
王氏等人從長平帶來三輛馬車,薑玉姝有一輛,四輛馬車滿載行李,趕去新宅,布置妥當後,再返迴接人入住。
郭家三兄弟腳不沾地,忙前忙後。
行李搬走了,臥房變得空蕩蕩。
薑玉姝抱著孩子,柔聲告知:“燁兒,咱們今天搬家嘍,新家在廣昌巷。你高興不高興?”
嬰兒長開了些,皮膚紅潤,眨眨眼睛並打了個哈欠,神態懵懂,惹人憐愛。
“當然高興啊。”潘嬤嬤拿著一塊厚實包被,笑眯眯湊近,彎腰說:“瞧,困了。”
奶媽邱氏接過包被,抖開查看,慶幸說:“幸虧今天既沒下雪,也沒刮風。待會兒把這個給小公子裹上,暖和。”
喬遷新居,薑玉姝滿懷期待,輕快說:“出門前裹上,馬車會停在新家門口,走幾步路就進屋。”
下一瞬,王氏帶人經過,擔心小孫子,特地進屋囑咐:“玉姝,千萬照顧好燁兒,給孩子穿多些,小心著涼。”
薑玉姝忙起身,“哎,知道了。老夫人往哪兒去?”
王氏歎氣,無奈答:“煜兒頑皮,非要看望寶珠,可那丫頭病著,暫不宜讓孩子們一處玩耍。所以我把煜兒勸住了,叫你大嫂帶他迴房,等馬車。”
薑玉姝恍然,抬手讓道:“您坐。”
“不了。”王氏擺擺手,花白頭發整齊梳了個髻,喜上眉梢,轉身笑說:“我得哄一哄煜兒。遷新居,大喜的日子,他要是哭鬧,多不像話。”
薑玉姝目送,“好,那您慢些。”
此時此刻·都城薑府
“丁零當啷“一陣響,銅鏡、梳子、簪釵等物,被薑玉姍一把掃落,散亂在地。
丫鬟們驚慌失措,七嘴八舌地勸說:“姑娘,冷靜些,千萬不要做傻事。”
“夫人呢?快,立刻去稟告夫人!”
“姑娘,快把剪刀放下,仔細割傷手。”
“您消消氣,有什麽事,等夫人來了再商量。”
……
“閉嘴!”
“統統滾出去!”
晨起,丫鬟正服侍洗漱與梳妝,薑玉姍突然發作,從針線筐裏翻出剪刀,死死攥著揮動,大喊:“你們出去!出去!”
丫鬟們豈敢離開?個個心驚膽戰,苦苦相勸。
薑玉姍臉色蒼白,兩眼紅腫,瘦得下巴尖翹,抓起一把發絲,剪刀“喀嚓“幾下,發絲飄落,暴躁哭喊:“誰也別攔著,都滾開!”
“家裏容不下我,今天我要麽死,要麽剪了頭發當尼姑!”
作者有話要說:
薑玉姍:如果世上有後悔藥……
第120章 答應退親
“別攔著我!誰、誰也別攔著, 死丫頭, 出去!”
薑玉姍披頭散發, 臉龐扭曲, 踉蹌後退幾步, 右手揮動剪刀驅趕丫鬟, 左手往後撐著桌子, 碰到妝奩,便抓起朝丫鬟扔去, 厲聲嗬斥:“滾!”
“姑娘——“幾個丫鬟倉惶躲閃,既不敢“滾“, 也不敢貿然搶奪剪刀,僵持著勸阻。
“梳頭?有什麽好梳的?嗬, 梳什麽梳?”薑玉姍背靠桌子, 左手胡亂抓起一把發絲,右手持剪, 又是“喀嚓“幾下。她咬牙切齒, 邊鉸邊說:“索性剪了, 全剪了, 剃個光頭, 當尼姑去!”
眼睜睜看著發絲不斷飄落,丫鬟們嚇白了臉,有的跪下, 有的嚐試奪剪,驚惶勸說:“姑娘, 別剪了!”
“您這、這是做什麽呀?”
“求求您,把剪刀給奴婢吧?”
……
鬧哄哄,正亂成一團時,薑府主婦許氏聞訊趕來,心急如焚地邁進女兒閨房,定睛一望便大驚失色,無暇考慮,疾步靠近,握住女兒手腕便搶奪剪刀,心疼勸阻:
“姍兒!”
“你瘋啦?住手,快,把剪刀放下!”當家夫人帶頭,丫鬟仆婦才敢一擁而上,迅速奪走剪刀。
薑玉姍泣不成聲,在母親懷裏掙紮,痛苦說:“娘,您還管我做什麽?家裏早已容不下女兒了,就讓我剃光頭發,當尼姑去吧。”
“胡說!薑府是你的家,怎會容不下你?”
薑玉姍泣訴:“父親越發嫌棄我了。昨天傍晚,我隻是和弟弟拌嘴玩兒,他不由分說,就把我責罵一頓。”
“想必是無心的。一家人,切勿斤斤計較。”許氏竭力製住女兒,數人合力把她按坐在繡墩上。
隨後,許氏直起腰,二話不說,重重扇了大丫鬟一耳光,怒問:“不配抬舉的東西!你究竟是怎麽伺候姑娘的?還有你們,為什麽任由姑娘鉸頭發?幸虧我來得及時,要不然,沒法收場了!”
“夫人息怒。”眾丫鬟滿肚子委屈,跪下求饒並解釋:
“求您寬恕。”
“奴婢正在給姑娘梳妝,姑娘忽然翻出剪刀,執意剪頭發——”
許氏黑著臉,抬手又是一耳光,煩躁嗬斥:“蠢貨!你們不該眼睜睜看著她剪,假如一開始就阻止,何至於鬧成這樣?”她掃視一地狼藉,歎息,撥了撥女兒亂蓬蓬的頭發,欲言又止。
眾丫鬟磕頭求饒,暗中叫苦不迭。
許氏嫌惡一揮手,吩咐道:“一群廢物,犯了錯還敢狡辯,都下去,自行領罰!”
“是。”丫鬟有冤無處訴,忍淚告退,自去尋管家嬤嬤領罰。
薑玉姍坐在繡墩上,趴桌嚎啕大哭,鬱懣不甘,悲憤賭氣說:“沒臉見人了,我沒臉見人了。母親別攔著,準我當尼姑去吧,餘生吃齋念佛,也好過遭人羞辱。”
仆婦搬了椅子來,許氏坐在女兒身邊,詫異問:“羞辱?誰羞辱你了?”
薑玉姍哭得直發抖,倒在母親懷裏,哽咽告知:“花朝節,我懶得出門,母親非叫我去外祖家。結果、結果昨天郊遊踏青時,四表姐和七表妹,故意當眾打聽我的親事,拐彎抹角,奚落譏笑,氣得我立刻迴來了。”
“什麽?”
“竟有此事?娘的本意,是想讓你散散心,免得悶壞了。”許氏摟著女兒,疼惜問:“昨天發生的事兒,怎麽現在才說?”
“難道、非要弘磊護送嗎?其他人行不行?”
“喲?咳咳。”王巧珍清了清嗓子,詫異端詳弟媳婦。
郭弘哲與郭弘軒深知往事,呆了呆,緊張望向兄長,暗暗擔憂。
侍郎府千金,傳聞溫婉賢惠,薑玉姝卻敢於這般發問?醋性真大。
兩個女人對視瞬息,廖小蝶羞惱垂首,大感納悶,避而不答,訴苦說:“我跟隨潘大人,倉促來赫欽,隻帶了丫鬟、奶媽以及兩個小廝,老弱婦孺,路上萬一遇見劫匪,豈不死定了?另外,珠兒病得很厲害,連夜趕路,孩子禁不住的。”說完,她淚如雨下。
郭弘磊攙扶妻子落座,順手為她整理雪帽,正欲開口,卻聽母親安排道:“哭有什麽用?別哭了,我安排幾個人,連夜送你迴去。至於寶珠……唉,你要是放心,就把奶媽和她留下,等益鵬平安了,再來接孩子。”
丈夫站在自己身邊,薑玉姝定定神,接腔說:“其實,庸州一收複,西蒼立刻比以往太平多了,大戰過後,援兵正陸續撤離月湖、返迴原地,四處是士兵,匪徒暫時不敢露頭。你們一行十幾人,帶上防身武器,無需過於害怕。”
“事不宜遲!”郭弘磊直言不諱,盯著廖小蝶,嚴肅問:“你到底怎麽打算的?救人如救火,再躲著、再猶豫下去,就別想救世兄了,等著欽差傳訊吧。”
廖小蝶使出渾身解數,卻見郭家人齊心協力,發覺討不了更多好處,隻得收手。她擦了擦淚,咬咬牙,憋屈答:“我明白,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縱躲到天涯海角也逃不掉。那,老夫人,求您垂憐關照珠兒,待風平浪靜,我和鵬哥一定盡速來接孩子!”
王氏無可奈何,疲憊吩咐:“弘磊,挑幾個人,趕緊收拾收拾,盡快啟程,避免夜長夢多。”
“是。”郭弘磊附耳,對妻子說了兩句話,旋即拉開門忙去了。
夜漸深,風停雪止。
熏籠烘得臥房暖意融融,薑玉姝獨自躺在被窩裏,忍不住胡思亂想,生悶氣,暗忖:豈有此理!
男已娶,女已嫁,雙方都有了孩子。
你卻當眾,似故意也似無意,全程忽視在場的我,癡纏有婦之夫?
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了!
哼!
……
良久,房門“吱嘎“被推開,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郭弘磊帶迴一身寒氣,利索脫了披風、外袍,撂在架子上,在外間洗漱後,倒茶喝。
他端著茶盞,踱進裏間,望向床:
薑玉姝單手掀起簾帳,撐起半身問:“迴來了?”
四目對視,郭弘磊頷首答:“怎麽還沒睡?”
“本來快睡著了。”事實上,薑玉姝輾轉反側,無法自控地設想:廖小蝶柔弱愛哭,能說會道,他送行,會不會被感動?感動得護送她迴府城?要是那樣,可太氣人了!
郭弘磊歉意問:“被我吵醒了?”
“倒也不算。”薑玉姝放下簾帳,拉高被子,悄悄鬆口氣,心想:很好,他迴來了。
於是,郭弘磊看不見人了,看著簾帳問:“渴不渴?”
薑玉姝搖搖頭,搖完才意識到對方看不見,輕聲答:“不渴。”
郭弘磊點點頭,飲盡溫茶,把杯子擱迴外間桌上,吹了燈,上榻就寢。黑暗中,他摟著妻子,低聲告知:“我剛從母親那兒迴來。母親說,滿月酒不用你操心,我寫請帖,她和大嫂張羅酒席,你歇著。”
“是麽?那敢情好!”薑玉姝欣然一笑,心氣慢慢平順,“我正發愁呢,就來了幫手。”
郭弘磊莞爾,“寶珠由奶媽照顧著,仍住那屋裏,明天一齊搬走。”
“嗯。”薑玉姝心生憐憫,“那孩子怪可憐的,自來至今,藥不離口。”
郭弘磊皺眉,“看來,廖表姐不太會養孩子。如果世兄能平安脫險,我得提醒提醒他,別任由妻子胡亂給女兒進補。”
薑玉姝沉默片刻,凝重問:“如果龔大哥逃不過這一劫,他女兒該怎麽辦?”
“這……”郭弘磊歎了口氣,“萬一出了意外,龔家不可能不管孫女,到時肯定派人來接,帶迴都城撫養。”
夫妻相擁,睡前慣例聊了許久,直至困倦才入眠。
翌日。清晨
黃道吉日,宜遷居。
王氏等人從長平帶來三輛馬車,薑玉姝有一輛,四輛馬車滿載行李,趕去新宅,布置妥當後,再返迴接人入住。
郭家三兄弟腳不沾地,忙前忙後。
行李搬走了,臥房變得空蕩蕩。
薑玉姝抱著孩子,柔聲告知:“燁兒,咱們今天搬家嘍,新家在廣昌巷。你高興不高興?”
嬰兒長開了些,皮膚紅潤,眨眨眼睛並打了個哈欠,神態懵懂,惹人憐愛。
“當然高興啊。”潘嬤嬤拿著一塊厚實包被,笑眯眯湊近,彎腰說:“瞧,困了。”
奶媽邱氏接過包被,抖開查看,慶幸說:“幸虧今天既沒下雪,也沒刮風。待會兒把這個給小公子裹上,暖和。”
喬遷新居,薑玉姝滿懷期待,輕快說:“出門前裹上,馬車會停在新家門口,走幾步路就進屋。”
下一瞬,王氏帶人經過,擔心小孫子,特地進屋囑咐:“玉姝,千萬照顧好燁兒,給孩子穿多些,小心著涼。”
薑玉姝忙起身,“哎,知道了。老夫人往哪兒去?”
王氏歎氣,無奈答:“煜兒頑皮,非要看望寶珠,可那丫頭病著,暫不宜讓孩子們一處玩耍。所以我把煜兒勸住了,叫你大嫂帶他迴房,等馬車。”
薑玉姝恍然,抬手讓道:“您坐。”
“不了。”王氏擺擺手,花白頭發整齊梳了個髻,喜上眉梢,轉身笑說:“我得哄一哄煜兒。遷新居,大喜的日子,他要是哭鬧,多不像話。”
薑玉姝目送,“好,那您慢些。”
此時此刻·都城薑府
“丁零當啷“一陣響,銅鏡、梳子、簪釵等物,被薑玉姍一把掃落,散亂在地。
丫鬟們驚慌失措,七嘴八舌地勸說:“姑娘,冷靜些,千萬不要做傻事。”
“夫人呢?快,立刻去稟告夫人!”
“姑娘,快把剪刀放下,仔細割傷手。”
“您消消氣,有什麽事,等夫人來了再商量。”
……
“閉嘴!”
“統統滾出去!”
晨起,丫鬟正服侍洗漱與梳妝,薑玉姍突然發作,從針線筐裏翻出剪刀,死死攥著揮動,大喊:“你們出去!出去!”
丫鬟們豈敢離開?個個心驚膽戰,苦苦相勸。
薑玉姍臉色蒼白,兩眼紅腫,瘦得下巴尖翹,抓起一把發絲,剪刀“喀嚓“幾下,發絲飄落,暴躁哭喊:“誰也別攔著,都滾開!”
“家裏容不下我,今天我要麽死,要麽剪了頭發當尼姑!”
作者有話要說:
薑玉姍:如果世上有後悔藥……
第120章 答應退親
“別攔著我!誰、誰也別攔著, 死丫頭, 出去!”
薑玉姍披頭散發, 臉龐扭曲, 踉蹌後退幾步, 右手揮動剪刀驅趕丫鬟, 左手往後撐著桌子, 碰到妝奩,便抓起朝丫鬟扔去, 厲聲嗬斥:“滾!”
“姑娘——“幾個丫鬟倉惶躲閃,既不敢“滾“, 也不敢貿然搶奪剪刀,僵持著勸阻。
“梳頭?有什麽好梳的?嗬, 梳什麽梳?”薑玉姍背靠桌子, 左手胡亂抓起一把發絲,右手持剪, 又是“喀嚓“幾下。她咬牙切齒, 邊鉸邊說:“索性剪了, 全剪了, 剃個光頭, 當尼姑去!”
眼睜睜看著發絲不斷飄落,丫鬟們嚇白了臉,有的跪下, 有的嚐試奪剪,驚惶勸說:“姑娘, 別剪了!”
“您這、這是做什麽呀?”
“求求您,把剪刀給奴婢吧?”
……
鬧哄哄,正亂成一團時,薑府主婦許氏聞訊趕來,心急如焚地邁進女兒閨房,定睛一望便大驚失色,無暇考慮,疾步靠近,握住女兒手腕便搶奪剪刀,心疼勸阻:
“姍兒!”
“你瘋啦?住手,快,把剪刀放下!”當家夫人帶頭,丫鬟仆婦才敢一擁而上,迅速奪走剪刀。
薑玉姍泣不成聲,在母親懷裏掙紮,痛苦說:“娘,您還管我做什麽?家裏早已容不下女兒了,就讓我剃光頭發,當尼姑去吧。”
“胡說!薑府是你的家,怎會容不下你?”
薑玉姍泣訴:“父親越發嫌棄我了。昨天傍晚,我隻是和弟弟拌嘴玩兒,他不由分說,就把我責罵一頓。”
“想必是無心的。一家人,切勿斤斤計較。”許氏竭力製住女兒,數人合力把她按坐在繡墩上。
隨後,許氏直起腰,二話不說,重重扇了大丫鬟一耳光,怒問:“不配抬舉的東西!你究竟是怎麽伺候姑娘的?還有你們,為什麽任由姑娘鉸頭發?幸虧我來得及時,要不然,沒法收場了!”
“夫人息怒。”眾丫鬟滿肚子委屈,跪下求饒並解釋:
“求您寬恕。”
“奴婢正在給姑娘梳妝,姑娘忽然翻出剪刀,執意剪頭發——”
許氏黑著臉,抬手又是一耳光,煩躁嗬斥:“蠢貨!你們不該眼睜睜看著她剪,假如一開始就阻止,何至於鬧成這樣?”她掃視一地狼藉,歎息,撥了撥女兒亂蓬蓬的頭發,欲言又止。
眾丫鬟磕頭求饒,暗中叫苦不迭。
許氏嫌惡一揮手,吩咐道:“一群廢物,犯了錯還敢狡辯,都下去,自行領罰!”
“是。”丫鬟有冤無處訴,忍淚告退,自去尋管家嬤嬤領罰。
薑玉姍坐在繡墩上,趴桌嚎啕大哭,鬱懣不甘,悲憤賭氣說:“沒臉見人了,我沒臉見人了。母親別攔著,準我當尼姑去吧,餘生吃齋念佛,也好過遭人羞辱。”
仆婦搬了椅子來,許氏坐在女兒身邊,詫異問:“羞辱?誰羞辱你了?”
薑玉姍哭得直發抖,倒在母親懷裏,哽咽告知:“花朝節,我懶得出門,母親非叫我去外祖家。結果、結果昨天郊遊踏青時,四表姐和七表妹,故意當眾打聽我的親事,拐彎抹角,奚落譏笑,氣得我立刻迴來了。”
“什麽?”
“竟有此事?娘的本意,是想讓你散散心,免得悶壞了。”許氏摟著女兒,疼惜問:“昨天發生的事兒,怎麽現在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