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子讓工部出麵找來一百多號能工巧匠,在李德義的親自監督下,挖坑運土、砌石搭台、鋸木蓋房,揮汗如雨,幹勁衝天,不過兩天,便在鳳凰宮的樹林邊建成一個簡易的廠房和一排尚未糊上窗戶紙的半竣工溫室。


    唐可馨給每人賞了5兩銀子,一百多名提前竣工的工人興高采烈地迴去交差了。


    第三天隻好全體休假,等待第四天羽林軍的工匠前來報到。令出便不可輕易更改,這是唐可馨做事的原則,寧可延期,不能提前。


    第四天,五十個羽林軍士兵滿臉興奮、滿心期待地來到鳳凰宮,唐可馨的大方是出了名的,好好幹活,少於5兩銀子的打賞都拿不出手!


    唐可馨親自帶領鳳凰宮大總管李德義、四個貼身丫鬟、一個貼身保鏢、七八個不十分貼身的保鏢,與眾將士來到玻璃製造廠。


    這些羽林軍士兵都是冶煉好手,見樹林邊的高大房屋內,樹立這兩座冶煉爐,心中不禁開始胡亂猜想,以為這個喜歡標新立異的金鳳凰打算在這裏造一些金屬玩具。


    而一旁堆積的細沙、石灰、堿麵等似乎不是用來煉鐵煉銅的,難道是用這些東西蓋房子?


    唐可馨不去理會這些士兵的疑惑,將玻璃製造工藝大體講述了一遍。實際上她也隻能大體講述,因為非常詳細準確的方法她根本不知道,隻能走一步算一步,慢慢摸索,反正這些材料又不值錢,拚著耗費些時日,怎麽也比當初那些歐洲人強吧?


    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地好。由於不需要很精確地控製溫度,隻要達到一定的溫度要求即可,因此很快便有第一鍋玻璃製品出爐。


    雖然隻是些球狀的玻璃樣品,而且透光度很一般,顏色也泛著綠色,但這種神奇的如寶石般的怪物依然引起了足夠大的轟動。


    唐可馨看著綠幽幽的玻璃胚子,眉頭緊皺,暗暗想道:“看樣子是含有鐵,還需要做進一步處理。唉,當初要是多學些化學物理什麽的就好了。”


    想不到的是,這些士兵都是冶煉專家,立刻便看到了事物的本質。想想也是,瓷器、玻璃、陶器等的製造原理並不難,甚至可以說非常簡單,普通人按照大體的製造工藝都可以製造出瓷器、陶器和玻璃,隻不過品質實在不夠看。


    但既然掌握了主要工藝,便可精益求精,從最粗糙的瓦罐基礎上,慢慢改進工藝,提升質量,最終便可成功製造出名震天下的青花瓷!


    於是士兵們便和唐可馨一起討論如何提高玻璃的透光度,如何減少各種顏色的影響,如何將融化的玻璃加工成平板,甚至有人已經開始考慮製作玻璃容器和工藝品了!


    然而龍漢帝國的科技水平擺在那裏,短時期內便造出可以媲美中世紀歐洲的工藝的玻璃並不現實。不過唐可馨隻是想造一間玻璃溫室,那麽對玻璃的品質便沒有那麽高的要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陛下萬萬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田玉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田玉石並收藏公主陛下萬萬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