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提到雪,我們首先想到的是: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太祖的這首《沁園春·雪》別具一格的將鵝毛紛飛的飄揚,江山籠統的豪邁表現出來,大氣磅礴。
除此之外也是想到雪的美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再不就是童年充滿歡樂的迴憶,堆雪人、打雪仗時的歡聲笑語,童真稚趣,縈繞心頭。
至於寒冷的氣候,有暖氣、空調、羽絨服、棉襖排隊等候服務的我們表示不值一提。
但已身在大明帝國崇禎年間的趙文卻深切體會到隻存在於書中的一切,“路有凍死骨”這種對於我們來說隻是傳說的畫麵,在帝國北方的冬天到處都在上演。
趙文不時感慨:“本已末路的帝國偏偏遇上小冰河,真是天作孽加人作孽,更是不可活了。不過就算要死,也不能死在異族的手上啊。”
在更北方的遼東,不僅有天災,還有**,寒氣最是逼人。
在白雪皚皚的東北平原,隻是偶爾點綴著一些小黑點,那是一棵棵光禿禿的樹,蕭瑟的氣息充斥著大地。
在這本不應該有人出門的惡劣天氣,卻有一群人在相互廝殺著,不時有人倒下再也爬不起來了,鮮血飛濺,散落各處,紅與白的相間,真正是“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不一會兒,廝殺聲就停了,勢弱的的一方被圍得水泄不通,估計得勢的一方想勸降或者是想耗死他們。
鏡頭拉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剛才正在廝殺的兩幫人都是軍人,落入下風,正被圍殺的那幫人身穿紅色鴛鴦戰襖,頭戴紅櫻氈帽,隻有為首的幾人和身邊的護衛著甲,標準的明軍打扮。不過這些人現在都衣裳淩亂,有些人的帽子都不知去向了;另一幫人則著紅邊黃甲,衣甲整齊,騎著高頭大馬圍著對方轉,偶爾放箭偷襲,打的對方毫無脾氣,時不時的放肆的大笑著。
趙文站在雙方的正上方百米高空中看著下方的戰鬥,一身招牌道袍,手持浮塵,腳踏一柄飛劍,真真是仙風道骨,逍遙自在。他當然不是修煉到禦劍飛行的地步,而是借助《超能失控》裏的念力飛行,至於飛劍,完全是用來裝飾的。
“雖然戴著頭盔看不見發型,但那一身顯目的裝束,想來定是滿清八旗之一的鑲黃旗旗軍無疑了,不對,應該還是後金鑲黃旗才對。一會兒一定要掀開他們的帽子看看,傳說中的'金錢鼠尾'是不是真的那麽醜!能比電視裏的陰陽頭還醜?”趙文腦海裏想象著到底該怎麽個醜法。
……
“大人怎麽辦?弟兄們快不行了!”千總姚廣道摸去臉上的血漬,對著為首的將軍說道,不過沾滿血的臉使其看上去十分可怖。
“還能怎麽辦?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現在隻能跟這些建虜拚了,殺一個夠本。”遊擊將軍元釗用刀撥開一支射來的箭,兇狠的道。
“對,跟他們拚了!”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賺了。”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周圍眾將紛紛附和,但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傳出:
“要不我們還是降了吧,聽說金國新任的大汗厚待漢人降將…”說話的是千總王罡,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周圍人的罵聲淹沒了,就是一些熱血的副千總、百總之類的軍官也顧不上上下之別的破口大罵。
“你說什嗎?再說一遍。”這是比較溫和的。
“食君之祿,擔君之事。大丈夫不思為國盡忠,豈可言降。”這是讀過書的。
“你是不是男人,沒卵/子的閹貨。”這是大部分人的說法。
元釗看不下去了,大吼一聲:“夠了!”
見眾將安靜下來,元釗接著說道:“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時候了,還在窩裏鬥!”說著,眼神掃向四周,被他看了的人都低下頭不吭聲,看起來元釗的威望還不錯。
“現在已經這樣了,本將也不要求弟兄們做什麽了,人各有誌,願意留下來和元某為國盡忠的就留下來,元某當他是生死兄弟。…願意投降建虜的我也不勉強,大可自去,元某絕不阻攔。但是一旦做出這種選擇,以後就不要再說認識我元某人,不然的話,元某人也無言存於地下。”
這話說完後,現場一陣激憤,“願誓死追隨將軍!”
就連王罡也不例外,“標下一時怯懦,險些誤了終生,連累大人與眾位弟兄的英名。等下衝陣,標下願為前驅。”
元釗大喜,拍著王罡的肩膀大笑道:“好好,這才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好兄弟。”忽然將刀舉起朝前一指,“今日唯死而已,向陛下盡忠的時候到了!皇上萬歲!大明萬歲!”
眾將齊聲怒吼:“皇上萬歲!大明萬歲!”
對麵的後金軍愣了,剛剛還顯現出內鬥的現象,怎麽一下子又有這麽高昂的士氣,如果早有這麽高昂的士氣也不會被打的大敗虧輸,淪為潰兵了。
望著向這邊衝來的明軍,領軍的甲喇額真哈巴一臉輕蔑的笑道:“漢狗要做垂死掙紮麽?哼,不識時務的東西。命令兒男們避開,然後自由射擊。”他卻不知,他這句話引來了一個殺神。
就在明軍準備衝陣,後金騎兵準備散開的時候,忽然一道震耳龍吟傳來,許多人直接嚇趴下了,其他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眾人抬頭看天,瞳孔因驚駭不斷放大,嘴巴無意識的張開,滿臉的恐懼與不可思議。
一頭黃金巨龍的虛影攜雷霆萬鈞之勢從天而降,嘴中不斷咆哮著,在到達金兵上空後,來迴飛舞,每過一處,就像地下事先埋好梯恩梯一樣爆炸開來,場麵比電影特效真實多了,將明末的這些土鱉嚇的哭爹喊娘,四處躲避。別說是金兵了,就連沒有被波及的明軍都兩股顫顫,口幹舌燥,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但他們又不敢逃跑,誰知道會不會引起“神龍”的注意,沒見到那些要逃的金兵都被“五馬分屍”了嗎?雖然沒逃的下場也不怎麽樣。。
一提到雪,我們首先想到的是: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太祖的這首《沁園春·雪》別具一格的將鵝毛紛飛的飄揚,江山籠統的豪邁表現出來,大氣磅礴。
除此之外也是想到雪的美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盛景;再不就是童年充滿歡樂的迴憶,堆雪人、打雪仗時的歡聲笑語,童真稚趣,縈繞心頭。
至於寒冷的氣候,有暖氣、空調、羽絨服、棉襖排隊等候服務的我們表示不值一提。
但已身在大明帝國崇禎年間的趙文卻深切體會到隻存在於書中的一切,“路有凍死骨”這種對於我們來說隻是傳說的畫麵,在帝國北方的冬天到處都在上演。
趙文不時感慨:“本已末路的帝國偏偏遇上小冰河,真是天作孽加人作孽,更是不可活了。不過就算要死,也不能死在異族的手上啊。”
在更北方的遼東,不僅有天災,還有**,寒氣最是逼人。
在白雪皚皚的東北平原,隻是偶爾點綴著一些小黑點,那是一棵棵光禿禿的樹,蕭瑟的氣息充斥著大地。
在這本不應該有人出門的惡劣天氣,卻有一群人在相互廝殺著,不時有人倒下再也爬不起來了,鮮血飛濺,散落各處,紅與白的相間,真正是“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不一會兒,廝殺聲就停了,勢弱的的一方被圍得水泄不通,估計得勢的一方想勸降或者是想耗死他們。
鏡頭拉近,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剛才正在廝殺的兩幫人都是軍人,落入下風,正被圍殺的那幫人身穿紅色鴛鴦戰襖,頭戴紅櫻氈帽,隻有為首的幾人和身邊的護衛著甲,標準的明軍打扮。不過這些人現在都衣裳淩亂,有些人的帽子都不知去向了;另一幫人則著紅邊黃甲,衣甲整齊,騎著高頭大馬圍著對方轉,偶爾放箭偷襲,打的對方毫無脾氣,時不時的放肆的大笑著。
趙文站在雙方的正上方百米高空中看著下方的戰鬥,一身招牌道袍,手持浮塵,腳踏一柄飛劍,真真是仙風道骨,逍遙自在。他當然不是修煉到禦劍飛行的地步,而是借助《超能失控》裏的念力飛行,至於飛劍,完全是用來裝飾的。
“雖然戴著頭盔看不見發型,但那一身顯目的裝束,想來定是滿清八旗之一的鑲黃旗旗軍無疑了,不對,應該還是後金鑲黃旗才對。一會兒一定要掀開他們的帽子看看,傳說中的'金錢鼠尾'是不是真的那麽醜!能比電視裏的陰陽頭還醜?”趙文腦海裏想象著到底該怎麽個醜法。
……
“大人怎麽辦?弟兄們快不行了!”千總姚廣道摸去臉上的血漬,對著為首的將軍說道,不過沾滿血的臉使其看上去十分可怖。
“還能怎麽辦?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現在隻能跟這些建虜拚了,殺一個夠本。”遊擊將軍元釗用刀撥開一支射來的箭,兇狠的道。
“對,跟他們拚了!”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就賺了。”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周圍眾將紛紛附和,但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傳出:
“要不我們還是降了吧,聽說金國新任的大汗厚待漢人降將…”說話的是千總王罡,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周圍人的罵聲淹沒了,就是一些熱血的副千總、百總之類的軍官也顧不上上下之別的破口大罵。
“你說什嗎?再說一遍。”這是比較溫和的。
“食君之祿,擔君之事。大丈夫不思為國盡忠,豈可言降。”這是讀過書的。
“你是不是男人,沒卵/子的閹貨。”這是大部分人的說法。
元釗看不下去了,大吼一聲:“夠了!”
見眾將安靜下來,元釗接著說道:“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時候了,還在窩裏鬥!”說著,眼神掃向四周,被他看了的人都低下頭不吭聲,看起來元釗的威望還不錯。
“現在已經這樣了,本將也不要求弟兄們做什麽了,人各有誌,願意留下來和元某為國盡忠的就留下來,元某當他是生死兄弟。…願意投降建虜的我也不勉強,大可自去,元某絕不阻攔。但是一旦做出這種選擇,以後就不要再說認識我元某人,不然的話,元某人也無言存於地下。”
這話說完後,現場一陣激憤,“願誓死追隨將軍!”
就連王罡也不例外,“標下一時怯懦,險些誤了終生,連累大人與眾位弟兄的英名。等下衝陣,標下願為前驅。”
元釗大喜,拍著王罡的肩膀大笑道:“好好,這才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好兄弟。”忽然將刀舉起朝前一指,“今日唯死而已,向陛下盡忠的時候到了!皇上萬歲!大明萬歲!”
眾將齊聲怒吼:“皇上萬歲!大明萬歲!”
對麵的後金軍愣了,剛剛還顯現出內鬥的現象,怎麽一下子又有這麽高昂的士氣,如果早有這麽高昂的士氣也不會被打的大敗虧輸,淪為潰兵了。
望著向這邊衝來的明軍,領軍的甲喇額真哈巴一臉輕蔑的笑道:“漢狗要做垂死掙紮麽?哼,不識時務的東西。命令兒男們避開,然後自由射擊。”他卻不知,他這句話引來了一個殺神。
就在明軍準備衝陣,後金騎兵準備散開的時候,忽然一道震耳龍吟傳來,許多人直接嚇趴下了,其他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眾人抬頭看天,瞳孔因驚駭不斷放大,嘴巴無意識的張開,滿臉的恐懼與不可思議。
一頭黃金巨龍的虛影攜雷霆萬鈞之勢從天而降,嘴中不斷咆哮著,在到達金兵上空後,來迴飛舞,每過一處,就像地下事先埋好梯恩梯一樣爆炸開來,場麵比電影特效真實多了,將明末的這些土鱉嚇的哭爹喊娘,四處躲避。別說是金兵了,就連沒有被波及的明軍都兩股顫顫,口幹舌燥,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但他們又不敢逃跑,誰知道會不會引起“神龍”的注意,沒見到那些要逃的金兵都被“五馬分屍”了嗎?雖然沒逃的下場也不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