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古瓷展開放,地點在國展中心。
阿蓉、屈君寶還有樂誌虎約好上去國展,三人見麵的時候屈君寶皺著眉。
阿蓉看到唐莉也不舒服,唐莉的性格實在不好相處。
唐莉照樣沒有理會阿蓉和屈君寶,仿佛麵前認識的隻有樂誌虎,跟在樂誌虎屁股後麵問:“我們怎麽走?去國展有點遠,中途還要換乘太麻煩了……”
樂誌虎對著阿蓉和屈君寶尷尬的笑了笑,轉頭道:“打車走吧。”
屈君寶看著唐莉和樂誌虎相處的方式,頗為奇怪:“唐莉對樂誌虎確實跟別人不一樣,樂誌虎這小子長得也不帥,這是為什麽?”
阿蓉沒想到屈君寶竟然想的是這個,不過仔細想想,這事確實挺奇怪。
四個人打車抵達國展中心,彩球在天上鳳舞著,鋪著紅毯,來往的人很多,阿蓉沒想到尤鶴洋竟然把古瓷展辦的這麽熱鬧,這哪像幾個古瓷愛好者舉辦的。
國展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展覽,前些日子還有書法展覽,阿蓉還去看過熱鬧,但沒什麽人氣,這還是湖海市書法協會和市級宣傳單位合辦的。
阿蓉走到門口發現湧入進去的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也有學生結伴同行,他們學校的同學她就認出好幾個。
尤鶴洋應該在每所學校都宣傳過吧。
樂誌虎走到阿蓉身邊道:“衣蓉,我聽說我哥的事了。”
阿蓉笑道:“周雷大哥的事情是毛主任出力,跟我關係不大。”
樂誌虎對阿蓉是真心實意感激:“如果不是你介紹我舅認識的毛主任,毛主任怎麽會幫忙?現在我哥已經在達信拍賣公司實習了,實習期工資兩千五,我哥的事情解決了,我舅家裏就能專心找華氏要錢了。”
阿蓉問道:“要錢?”
阿蓉幫過他家好幾迴,樂誌虎現在非常信任阿蓉,所以把舅舅家的事情都說出來了:“華氏賣酒會名額,出錢的都進華氏了。但現在公司裁員,工作保不住了,大家都想把錢要迴來。”
當初的華氏有多麽光鮮靚麗,現在的華氏就有多麽找人嫌惡。
阿蓉聽說過這件事,像周家去要錢的並不少,連那些沒有被裁下的員工都見勢不妙也去要錢。
事情影響力超出阿蓉的想象,在她跟樂誌虎說話的時候,古瓷展覽廳裏也有人討論這件事,就在他們身邊。
有幾個人唏噓道:“華氏要倒下來了,這事鬧得太大了,華老那個孫子越線了。”
“就怪華斌吃相貪婪,這迴把華老爺子給他攢的家底敗光,後果難料啊!”
大家都對那位向來德高望重的老鑒寶師感到心酸和可惜,積攢多年的家業,竟然被親孫子敗壞至此。
華斌碰觸底線,華家再大的權勢也救不了他。
誰能想象到一切起因隻是場《禦筆智嚴經》的鑒定會?
阿蓉和樂誌虎對視一眼。
樂至虎倒是沒有想的太多,他這個年紀,認定華氏是壞人看它能倒黴他就開心,其他的不會想那麽多。
阿蓉把華氏的事情拋到腦後,觀察起古瓷展的情況,怎麽說她也算出過力。
尤鶴洋的人脈比想象中的還要廣,古瓷展的規模比預想中的要大。
展覽瓷器已經過百,她的瓷器放置很分散,人氣也不是最高的,反倒那些清朝的多釉瓷最受遊客們的歡迎。
能被她的瓷器吸引的,多少是對宋瓷有一些了解,知道它們的價值。
看清瓷的都是父母帶著孩子,還有看熱鬧的年輕人,看宋瓷的有幾個大學生,其他的都是中老年人。
黑釉瓷玻璃櫃前,就站著兩位中年男性,眼睛貼著玻璃很近,兩顆腦袋擋著其他來觀看的人。
有年輕人不高興道:“你們都在這看半天了吧?看沒看完?擋在這裏別人還看不看了?”
“不好意思,小兄弟,我們看入迷了,這就讓開。”兩位中年人分別側開身,好讓旁邊的靠近,兩人也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旁邊低聲交談,或者說是賞析瓷器。
年輕人距離他們很近的位置,他們低聲交談的內容都被他聽到,剛聽到的時候還覺得有些吵鬧,但越聽越入迷。
“原來早期燒製黑釉瓷成功已經在東晉,當時的黑釉色澤光亮已經能與漆器相當,而在唐代起,黑釉瓷已經開始盛行。”
聽得越多,年輕人補充黑釉瓷的知識就越多。
從黑釉瓷的曆史軌跡,再到各窯口出的黑釉瓷的特征,年輕人聽得如癡如醉,但漸漸地,也感覺思維已經跟不上兩位中年人的談論。
“那個,等等,你們說這是定窯出的黑釉瓷,卻不如那白定蓮花碗,是因為白定比黑定價值更高嗎?”
年輕人突兀的詢問讓兩位中年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笑起來開口解釋:“優質的黑釉定窯,玄色釉色,細膩無比,胎骨如玉,仿有光暈。而這個黑釉瓷,差了點那種朦朧透光的感覺,盡管那種無法用詳述的語言表達出來,但確實是衡定黑定瓷價值的標準。”
年輕人眼睛有些發光,他隻是路過國展中心,因為好奇心才進來看的古瓷展,沒想到能看到這麽多漂亮的瓷器,也能收獲這麽多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越聽越讓他癡迷,對方解答出一個疑問,他就想開口詢問更多,還好理智製止了他,對方又跟不認識,有什麽責任給他解釋那麽多?
中年人看出年輕人那片刻的猶豫,微笑道:“我們都是古瓷愛好者,平常沒事大家都互相討論學習,你要是感興趣,可以一起過來交流。”
阿蓉看到這一幕,露出笑意。
這就是古瓷的魅力,即便從未了解過古瓷的人,也會使人著迷。
不過樂至虎他們更喜歡看色彩鮮豔,擁有極致美感的清朝瓷器,阿蓉跟他們分開,去看五代青瓷。
當她走到一個越窯青瓷壺前,卻看見有些眼熟的中年人。
中年人非常自信地對圍觀者們侃侃而談道:“這個瓷器學名為雞首壺,短頸之上,是不是雞首?這樣的雞首壺在西晉至唐代是最流行的,如何判定它的年代呢?細節講成敗,雞頸短而有力,喙由圓漸變為尖,冠高無尾,猶如賊雞,像被老鷹啄掉般的就是西晉代雞首壺最大的特征。”
有人問道:“郝先生,按照你講述的特征,這個應該就是西晉雞首壺吧?”
被稱為郝先生的中年人頜首微笑道:“請聽我詳述,西晉越窯盛名遠揚,瓷業昌盛繁榮,其青瓷特征明顯,青瓷胎體較厚,色澤深灰色或灰色,然色塗胎至均勻,精裝繁飾,堆砌褐彩,不如東晉簡樸,你們看,這件瓷器與我所說的西晉越窯瓷器的特性是否符合?”
不少人直點頭:“符合,符合。”
阿蓉也覺得這位郝先生說得很精彩,讓她開口也就說到這個程度。
不過這個郝先生,她可不是第一次見到他了。
上迴見到這位郝先生的時候,還是在長江博物館,他拿著天青獸耳瓷壺捐贈給博物館,隻是被她發現問題,那件瓷器被驗證是贗品。
後來她迴過頭想了想,郝先生在博物館的表現著實有些奇怪。
郝飛講解完西晉越窯雞首壺後,圍觀群眾反映很齊,都希望郝飛能繼續講解。
一是因為郝飛講得詳細,比每個瓷器下方文字描述還要詳細。
二是因為郝飛講得有趣生動,增長見識。
郝飛壓著手掌便讓現場得到安靜,誠懇的道:“謝謝,謝謝大家喜歡聽我講解,其實我就是位業餘收藏者,比不上那些專業收藏家,隨便講講大家聽著有趣,真要較真,其實也有錯漏,大家要感興趣應該多詢問專業人士。”
有能力而會謙虛的人,不會讓人討厭,郝飛這番話倒是更讓別人欣賞他,阿蓉很清楚,這是一個很懂得收獲別人好感的人,他的成功,也是因為懂得經營形象和口碑。
古瓷展沒有專設講解員,郝飛站出主動為大家講解,很容易收獲別人的印象。
這讓阿蓉感覺,郝飛不是單純看古瓷展的,應該還有別的目的。
郝飛帶著隨同的夥伴離開,阿蓉看著他們走出展覽室,沒有打算一看究竟,她沒有窺探別人私事的習慣。
不過阿蓉正想去找尤鶴洋,她發現瓷器旁邊的介紹牌,寫的並不詳細,如果有名專業的講解員應該更好。
尤鶴洋的人脈那麽多,對他來說應該時間簡單的事情吧。
阿蓉穿過走廊的時候寂靜無聲,這裏沒有遊客會來,這是通往工作人員辦公室的方向,直徑會有內部電梯。
一個細小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阿蓉站住了,她離這個聲音隻有半步,也才能勉強聽到。
“小鍾,我交代你得記住了嗎?”
“老板,我記住了,可是,我們真的要把假的瓷器捐出去嗎,不會出事嗎?”
“你這小子胡說什麽?這不是假的,隻是我們分辨不出真假,記住這條,就算出事我們也會很安全,懂嗎?”
阿蓉震驚得睜大眼睛,反複確認那是郝飛的聲音,心髒開始砰砰直跳。
原來郝飛是想要詐捐!
她該怎麽做?
阿蓉有些混亂,聽到半步前的房間傳來腳步聲,下意識的多走幾步,找地方藏好。
開門聲隨後響起,郝飛和他的同伴也將要離開,阿蓉在混亂中做出大膽的決定,跟著郝飛,看看他要幹什麽。
阿蓉不是敏感的人,相反她喜愛憊懶的生活,隻有對待鑒寶外的事物少有格外精明的時候,郝飛這類沽名釣譽者圖謀名利的手段很難防範,因此阿蓉有著從未有過的警惕。
上迴在長江博物館的捐贈應該也是次詐捐……
阿蓉深唿吸,跟上前麵的兩個人,他們都在往員工電梯方向走去。
當郝飛他們走到電梯口時,電梯恰巧開了,尤鶴洋和一位工作人員正從裏麵走出,郝飛沒有想到這麽巧,臉上閃過錯愕,腳步輕快地上前,走到尤鶴洋身前,連忙道:“尤先生,你好,我叫郝飛,是名古瓷收藏家。”
尤鶴洋讓那位工作人員先過去,看著郝飛點頭道:“你好,郝先生有什麽事情嗎?”
郝飛看向那位同伴道:“小鍾,你把東西拿出來,給尤先生看看。”
小鍾有些猶豫,郝飛再次催促道:“聽我的,拿出來給尤先生看看。”
小鍾低聲道:“東西不能經手,尤先生隻能看,千萬不要碰。”
尤鶴洋笑了,好似不介意小鍾話裏的魯莽,點頭道:“好,我不會碰的。”
郝飛表情著實尷尬,可能沒有想到小鍾把話說得太直接,見沒有惹惱到尤鶴洋才鬆口氣,道:“尤先生,小鍾不會說話,您不要在意,這樣的場合不適宜經手,等您有興趣,我們可以換個比較方便的地方。小鍾,你還愣著幹什麽,把東西拿出來。”
小鍾從身後背包裏取出一件包裹嚴嚴實實的東西,又從那層遮蓋的布,取出一件青花瓷高足杯。
尤鶴洋輕鬆的神色,漸漸凝結。
這青花瓷高足杯,不到十厘米,小鍾卻用雙手抱著,動作看起來很怪異。
尤鶴洋沉默不久,便問道:“這東西我看不準,郝先生這是你的東西,你應該知道來曆吧?”
郝飛笑了笑:“這不是普通的瓷器,是禦窯,理論上隻有皇上才能用,在清代,禦窯等級尤先生應該知道吧?”
家裏做的就是拍賣,尤鶴洋怎麽會不知曉,對郝飛微微點頭:“等級最高是為皇家瓷,又稱禮瓷、親政瓷;王府瓷為次等;一品宮瓷為最次等。但即便是最次等的一品宮瓷,有些皇親權貴也無法享有,禦窯須得欽此。”
尤鶴洋忽然想起高足杯身上紋飾:“這是紋飾是八吉祥?”
“是,這是最次等的禦瓷,可也是最稀有的高足杯,還是八吉祥紋飾的高足杯。”郝飛眼睛炯炯,直視著尤鶴洋:“我想把它放到我們古瓷展,尤先生願意嗎?”
第118章 衝刺鑒定
有些收藏家願意展出收藏珍貴的瓷器, 大部分都是有出手的意願, 通過展覽,得到消息的人便多, 收藏品便有機會賣出去, 或許還能賣出不錯的價格。
尤鶴洋認為郝飛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八吉祥紋, 藏轉佛教吉祥紋, 也稱為八寶紋。
青花折枝蓮花稱八寶紋, 這是較為常見的紋飾,但玉鐲細頸,翩翩佳人,杯腹飽滿,細膩白潔的八寶紋高足杯確實罕見。
阿蓉、屈君寶還有樂誌虎約好上去國展,三人見麵的時候屈君寶皺著眉。
阿蓉看到唐莉也不舒服,唐莉的性格實在不好相處。
唐莉照樣沒有理會阿蓉和屈君寶,仿佛麵前認識的隻有樂誌虎,跟在樂誌虎屁股後麵問:“我們怎麽走?去國展有點遠,中途還要換乘太麻煩了……”
樂誌虎對著阿蓉和屈君寶尷尬的笑了笑,轉頭道:“打車走吧。”
屈君寶看著唐莉和樂誌虎相處的方式,頗為奇怪:“唐莉對樂誌虎確實跟別人不一樣,樂誌虎這小子長得也不帥,這是為什麽?”
阿蓉沒想到屈君寶竟然想的是這個,不過仔細想想,這事確實挺奇怪。
四個人打車抵達國展中心,彩球在天上鳳舞著,鋪著紅毯,來往的人很多,阿蓉沒想到尤鶴洋竟然把古瓷展辦的這麽熱鬧,這哪像幾個古瓷愛好者舉辦的。
國展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展覽,前些日子還有書法展覽,阿蓉還去看過熱鬧,但沒什麽人氣,這還是湖海市書法協會和市級宣傳單位合辦的。
阿蓉走到門口發現湧入進去的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也有學生結伴同行,他們學校的同學她就認出好幾個。
尤鶴洋應該在每所學校都宣傳過吧。
樂誌虎走到阿蓉身邊道:“衣蓉,我聽說我哥的事了。”
阿蓉笑道:“周雷大哥的事情是毛主任出力,跟我關係不大。”
樂誌虎對阿蓉是真心實意感激:“如果不是你介紹我舅認識的毛主任,毛主任怎麽會幫忙?現在我哥已經在達信拍賣公司實習了,實習期工資兩千五,我哥的事情解決了,我舅家裏就能專心找華氏要錢了。”
阿蓉問道:“要錢?”
阿蓉幫過他家好幾迴,樂誌虎現在非常信任阿蓉,所以把舅舅家的事情都說出來了:“華氏賣酒會名額,出錢的都進華氏了。但現在公司裁員,工作保不住了,大家都想把錢要迴來。”
當初的華氏有多麽光鮮靚麗,現在的華氏就有多麽找人嫌惡。
阿蓉聽說過這件事,像周家去要錢的並不少,連那些沒有被裁下的員工都見勢不妙也去要錢。
事情影響力超出阿蓉的想象,在她跟樂誌虎說話的時候,古瓷展覽廳裏也有人討論這件事,就在他們身邊。
有幾個人唏噓道:“華氏要倒下來了,這事鬧得太大了,華老那個孫子越線了。”
“就怪華斌吃相貪婪,這迴把華老爺子給他攢的家底敗光,後果難料啊!”
大家都對那位向來德高望重的老鑒寶師感到心酸和可惜,積攢多年的家業,竟然被親孫子敗壞至此。
華斌碰觸底線,華家再大的權勢也救不了他。
誰能想象到一切起因隻是場《禦筆智嚴經》的鑒定會?
阿蓉和樂誌虎對視一眼。
樂至虎倒是沒有想的太多,他這個年紀,認定華氏是壞人看它能倒黴他就開心,其他的不會想那麽多。
阿蓉把華氏的事情拋到腦後,觀察起古瓷展的情況,怎麽說她也算出過力。
尤鶴洋的人脈比想象中的還要廣,古瓷展的規模比預想中的要大。
展覽瓷器已經過百,她的瓷器放置很分散,人氣也不是最高的,反倒那些清朝的多釉瓷最受遊客們的歡迎。
能被她的瓷器吸引的,多少是對宋瓷有一些了解,知道它們的價值。
看清瓷的都是父母帶著孩子,還有看熱鬧的年輕人,看宋瓷的有幾個大學生,其他的都是中老年人。
黑釉瓷玻璃櫃前,就站著兩位中年男性,眼睛貼著玻璃很近,兩顆腦袋擋著其他來觀看的人。
有年輕人不高興道:“你們都在這看半天了吧?看沒看完?擋在這裏別人還看不看了?”
“不好意思,小兄弟,我們看入迷了,這就讓開。”兩位中年人分別側開身,好讓旁邊的靠近,兩人也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在旁邊低聲交談,或者說是賞析瓷器。
年輕人距離他們很近的位置,他們低聲交談的內容都被他聽到,剛聽到的時候還覺得有些吵鬧,但越聽越入迷。
“原來早期燒製黑釉瓷成功已經在東晉,當時的黑釉色澤光亮已經能與漆器相當,而在唐代起,黑釉瓷已經開始盛行。”
聽得越多,年輕人補充黑釉瓷的知識就越多。
從黑釉瓷的曆史軌跡,再到各窯口出的黑釉瓷的特征,年輕人聽得如癡如醉,但漸漸地,也感覺思維已經跟不上兩位中年人的談論。
“那個,等等,你們說這是定窯出的黑釉瓷,卻不如那白定蓮花碗,是因為白定比黑定價值更高嗎?”
年輕人突兀的詢問讓兩位中年人對視一眼,其中一人,笑起來開口解釋:“優質的黑釉定窯,玄色釉色,細膩無比,胎骨如玉,仿有光暈。而這個黑釉瓷,差了點那種朦朧透光的感覺,盡管那種無法用詳述的語言表達出來,但確實是衡定黑定瓷價值的標準。”
年輕人眼睛有些發光,他隻是路過國展中心,因為好奇心才進來看的古瓷展,沒想到能看到這麽多漂亮的瓷器,也能收獲這麽多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越聽越讓他癡迷,對方解答出一個疑問,他就想開口詢問更多,還好理智製止了他,對方又跟不認識,有什麽責任給他解釋那麽多?
中年人看出年輕人那片刻的猶豫,微笑道:“我們都是古瓷愛好者,平常沒事大家都互相討論學習,你要是感興趣,可以一起過來交流。”
阿蓉看到這一幕,露出笑意。
這就是古瓷的魅力,即便從未了解過古瓷的人,也會使人著迷。
不過樂至虎他們更喜歡看色彩鮮豔,擁有極致美感的清朝瓷器,阿蓉跟他們分開,去看五代青瓷。
當她走到一個越窯青瓷壺前,卻看見有些眼熟的中年人。
中年人非常自信地對圍觀者們侃侃而談道:“這個瓷器學名為雞首壺,短頸之上,是不是雞首?這樣的雞首壺在西晉至唐代是最流行的,如何判定它的年代呢?細節講成敗,雞頸短而有力,喙由圓漸變為尖,冠高無尾,猶如賊雞,像被老鷹啄掉般的就是西晉代雞首壺最大的特征。”
有人問道:“郝先生,按照你講述的特征,這個應該就是西晉雞首壺吧?”
被稱為郝先生的中年人頜首微笑道:“請聽我詳述,西晉越窯盛名遠揚,瓷業昌盛繁榮,其青瓷特征明顯,青瓷胎體較厚,色澤深灰色或灰色,然色塗胎至均勻,精裝繁飾,堆砌褐彩,不如東晉簡樸,你們看,這件瓷器與我所說的西晉越窯瓷器的特性是否符合?”
不少人直點頭:“符合,符合。”
阿蓉也覺得這位郝先生說得很精彩,讓她開口也就說到這個程度。
不過這個郝先生,她可不是第一次見到他了。
上迴見到這位郝先生的時候,還是在長江博物館,他拿著天青獸耳瓷壺捐贈給博物館,隻是被她發現問題,那件瓷器被驗證是贗品。
後來她迴過頭想了想,郝先生在博物館的表現著實有些奇怪。
郝飛講解完西晉越窯雞首壺後,圍觀群眾反映很齊,都希望郝飛能繼續講解。
一是因為郝飛講得詳細,比每個瓷器下方文字描述還要詳細。
二是因為郝飛講得有趣生動,增長見識。
郝飛壓著手掌便讓現場得到安靜,誠懇的道:“謝謝,謝謝大家喜歡聽我講解,其實我就是位業餘收藏者,比不上那些專業收藏家,隨便講講大家聽著有趣,真要較真,其實也有錯漏,大家要感興趣應該多詢問專業人士。”
有能力而會謙虛的人,不會讓人討厭,郝飛這番話倒是更讓別人欣賞他,阿蓉很清楚,這是一個很懂得收獲別人好感的人,他的成功,也是因為懂得經營形象和口碑。
古瓷展沒有專設講解員,郝飛站出主動為大家講解,很容易收獲別人的印象。
這讓阿蓉感覺,郝飛不是單純看古瓷展的,應該還有別的目的。
郝飛帶著隨同的夥伴離開,阿蓉看著他們走出展覽室,沒有打算一看究竟,她沒有窺探別人私事的習慣。
不過阿蓉正想去找尤鶴洋,她發現瓷器旁邊的介紹牌,寫的並不詳細,如果有名專業的講解員應該更好。
尤鶴洋的人脈那麽多,對他來說應該時間簡單的事情吧。
阿蓉穿過走廊的時候寂靜無聲,這裏沒有遊客會來,這是通往工作人員辦公室的方向,直徑會有內部電梯。
一個細小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阿蓉站住了,她離這個聲音隻有半步,也才能勉強聽到。
“小鍾,我交代你得記住了嗎?”
“老板,我記住了,可是,我們真的要把假的瓷器捐出去嗎,不會出事嗎?”
“你這小子胡說什麽?這不是假的,隻是我們分辨不出真假,記住這條,就算出事我們也會很安全,懂嗎?”
阿蓉震驚得睜大眼睛,反複確認那是郝飛的聲音,心髒開始砰砰直跳。
原來郝飛是想要詐捐!
她該怎麽做?
阿蓉有些混亂,聽到半步前的房間傳來腳步聲,下意識的多走幾步,找地方藏好。
開門聲隨後響起,郝飛和他的同伴也將要離開,阿蓉在混亂中做出大膽的決定,跟著郝飛,看看他要幹什麽。
阿蓉不是敏感的人,相反她喜愛憊懶的生活,隻有對待鑒寶外的事物少有格外精明的時候,郝飛這類沽名釣譽者圖謀名利的手段很難防範,因此阿蓉有著從未有過的警惕。
上迴在長江博物館的捐贈應該也是次詐捐……
阿蓉深唿吸,跟上前麵的兩個人,他們都在往員工電梯方向走去。
當郝飛他們走到電梯口時,電梯恰巧開了,尤鶴洋和一位工作人員正從裏麵走出,郝飛沒有想到這麽巧,臉上閃過錯愕,腳步輕快地上前,走到尤鶴洋身前,連忙道:“尤先生,你好,我叫郝飛,是名古瓷收藏家。”
尤鶴洋讓那位工作人員先過去,看著郝飛點頭道:“你好,郝先生有什麽事情嗎?”
郝飛看向那位同伴道:“小鍾,你把東西拿出來,給尤先生看看。”
小鍾有些猶豫,郝飛再次催促道:“聽我的,拿出來給尤先生看看。”
小鍾低聲道:“東西不能經手,尤先生隻能看,千萬不要碰。”
尤鶴洋笑了,好似不介意小鍾話裏的魯莽,點頭道:“好,我不會碰的。”
郝飛表情著實尷尬,可能沒有想到小鍾把話說得太直接,見沒有惹惱到尤鶴洋才鬆口氣,道:“尤先生,小鍾不會說話,您不要在意,這樣的場合不適宜經手,等您有興趣,我們可以換個比較方便的地方。小鍾,你還愣著幹什麽,把東西拿出來。”
小鍾從身後背包裏取出一件包裹嚴嚴實實的東西,又從那層遮蓋的布,取出一件青花瓷高足杯。
尤鶴洋輕鬆的神色,漸漸凝結。
這青花瓷高足杯,不到十厘米,小鍾卻用雙手抱著,動作看起來很怪異。
尤鶴洋沉默不久,便問道:“這東西我看不準,郝先生這是你的東西,你應該知道來曆吧?”
郝飛笑了笑:“這不是普通的瓷器,是禦窯,理論上隻有皇上才能用,在清代,禦窯等級尤先生應該知道吧?”
家裏做的就是拍賣,尤鶴洋怎麽會不知曉,對郝飛微微點頭:“等級最高是為皇家瓷,又稱禮瓷、親政瓷;王府瓷為次等;一品宮瓷為最次等。但即便是最次等的一品宮瓷,有些皇親權貴也無法享有,禦窯須得欽此。”
尤鶴洋忽然想起高足杯身上紋飾:“這是紋飾是八吉祥?”
“是,這是最次等的禦瓷,可也是最稀有的高足杯,還是八吉祥紋飾的高足杯。”郝飛眼睛炯炯,直視著尤鶴洋:“我想把它放到我們古瓷展,尤先生願意嗎?”
第118章 衝刺鑒定
有些收藏家願意展出收藏珍貴的瓷器, 大部分都是有出手的意願, 通過展覽,得到消息的人便多, 收藏品便有機會賣出去, 或許還能賣出不錯的價格。
尤鶴洋認為郝飛打得就是這個主意。
八吉祥紋, 藏轉佛教吉祥紋, 也稱為八寶紋。
青花折枝蓮花稱八寶紋, 這是較為常見的紋飾,但玉鐲細頸,翩翩佳人,杯腹飽滿,細膩白潔的八寶紋高足杯確實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