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嶽飛聞十二道金牌急召,也沒見嶽飛反了。


    就譬如犯罪分子一樣, 他會去犯罪,那麽不管多麽情有可原;他與奉公守法的公民到底是不一樣的。


    若是沒有他流落海外這一段,那麽大局可控的情況下,章邯應該不會豬油糊了心要反叛。


    但是現在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一切就很清楚了,在章邯心中,個人性命高於一切。


    胡亥沉穩道:“你不要慌。劉螢,去倒兩碗熱水來。你們坐下來慢慢說。”


    他的鎮定為眾人穩住了心神。


    劉螢看他一眼,隻要陛下在,大秦就在!她答應著去倒水了。


    夏臨淵和李甲喝了水,喘過氣來,將探聽到的消息細細說來。


    夏臨淵和李甲一路往北,探聽消息,過了南郡,在南陽郡宛縣停下來。


    宛縣四通八達,是交通要道,也是消息匯總之所。


    原來當初皇帝失蹤,項羽一統故楚集團內部兵權後,便往西北挺進,為叔父項梁報仇。而此時的章邯滅了項梁之後,認為楚地叛軍已經不足為慮,渡河而北,攻打趙國——也就是張耳所在。這一節與此前中年文士所說吻合。


    而張耳不敵,與趙王歇逃入了巨鹿城。


    項羽率領故楚大軍,在巨鹿與章邯大軍遭逢,連打了九場戰役,各有勝負。項羽斷絕了章邯所修築的運糧通道。而朝廷內部,皇帝失蹤,政令不一,章邯所率領的大軍已經連續作戰超過兩年,眾人疲敝。而項羽所率的楚軍,卻是自江東而來,一路且行且收兵,更背負前主將戰死的哀勢。


    而巨鹿之戰,眾諸侯作壁上觀。


    在這種情況下,項羽對戰章邯,沒有能全身而退的把握;章邯兵卒疲敝,朝廷內亂,後援斷絕,也沒有能與楚軍斡旋的把握。


    自然而然的,章邯降楚,成了雙方的共識。


    這些都在胡亥意料之中。


    他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當初那文士說,故楚集團叛軍兵分幾路,主力隨項羽在巨鹿作戰,另外的人馬呢?”


    夏臨淵哭得鼻頭紅通通的,道:“說是一路給武安侯率領,一路給那項羽的親信率領,都從南陽郡宛縣往西打過去了——我們到的時候,他們大軍剛離開宛縣。據說前鋒已經攻破了武關,要直取函穀關,打到關中去……嗚嗚,鹹陽宮中的小陛下可怎麽辦呐?”


    “武安侯?”蒙鹽念叨著這個名號,想不起是誰來。


    胡亥道:“便是在豐邑被你打敗了的沛公劉邦。他逃走後,投奔項梁,借兵又打迴來。項梁死後,楚懷王讓他做了碭郡長,封了他武安侯。”


    原來是那個一隻耳,蒙鹽眉頭深皺。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胡亥等人就是想有僥幸心理,也不可能了。


    秦雖然還未亡,可是敗局已定。


    這就好比倆人pk,一人滿攻滿防還滿血,另一人卻已經無攻無防還隻剩一滴血。這時候,在遊戲機製內,已經沒有任何大招能夠一擊反殺。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點輸掉開下一局。


    輸掉……


    在眾人都麵如死灰、沉痛無言之時,胡亥腦海中卻刮起了一陣風暴。


    輸掉……


    不破不立……


    隻要大秦還在,那麽所有的叛軍,就算再怎麽機會主義,就算再怎麽利益爭奪,卻還是會同一陣線,一致抗秦。


    可是一旦沒有了大秦這個統一的敵人,那麽他們的陣線就不攻自破了。


    隨後的楚漢相爭,就是這麽來的。


    可是若要破……


    若要破,這代價太大了。


    曆史上,在章邯率領大軍降楚後,項羽領兵而西,過三川郡,至新安。降楚的秦兵私下議論紛紛,都知道這西去是要入關中。項羽與手下將領,恐怕秦兵入關後不受控製,反為禍患,於是在新安城南坑殺了二十萬秦兵。


    而後,項羽入關,屠城、縱火、擄掠珠寶婦人而東。在楚兵去後,鹹陽大火三月不絕。


    對於楚人來說,秦亡的標誌,就是皇帝死了,子嬰都死了。秦皇室再無後裔。


    大秦累世基業,毀於一旦。


    可若不破,這就是必敗之局。


    要如何既能破,又免於二十萬秦兵被坑殺,鹹陽城被付諸一炬的慘痛過程呢?


    關中要保,二十萬投降的秦兵要保,他的獨苗小團子也要保。


    可若要保住這三樣,又如何能讓叛軍相信大秦再不足為敵,轉而陷入內部紛爭呢?


    在胡亥低頭瘋狂思索的時候,夏臨淵卻已經心態崩了。


    夏臨淵擦著紅腫的眼睛,道:“想當初,我和李甲奉陛下命令,出巡遊說眾叛將,先後收服趙王、吳王手下大將,幫著那章邯滅了複辟的六國。王離率領二十萬大軍,隨著陛下南下,如果不出意外,消滅故楚餘孽,撫定淮水之南黔首,原也是易如反掌之事。可是誰知道,誰知道……”他說到此處,咬牙切齒起來,通紅的眼睛盯著蒙鹽,叫道:“若不是你暗地裏下手,害得陛下流落海外,一去一迴大半年,天下早已太平了!我們哪裏會像現在這樣坐以待斃!”


    “這都是你的錯!”夏臨淵指著蒙鹽,叫道:“你這個眼裏隻有家人安危卻不顧天下的小人!你、你就是……”他氣得脖子通紅,憋了半天,憋出一個詞而來,“老鼠!”


    “你這隻老鼠!”夏臨淵狠狠呸了一聲,“若叛軍打進鹹陽去,你的家人都得死!”


    氣氛沉重,眾人都憂心鹹陽,竟也無人解勸。


    蒙鹽目露沉痛,啞聲道:“你罵我,能阻住叛軍入關?”


    夏臨淵一噎。


    “都少說兩句。”胡亥先是道:“我早已說了,當初的事情留在島上,再不許提及。夏臨淵你若再犯,以後也不必跟著我了。”


    夏臨淵目露委屈,卻到底咬住嘴唇,沒再吱聲。


    胡亥又道:“蒙鹽當初不過十七歲少年,有勇有謀、有情有義,朕欣賞他。誰也不是生下來就胸懷天下的。”


    他舒緩了口氣,笑道:“上蒼造人,要我們活到七老八十,自然有他的道理。人都是越長大越明白的。”


    蒙鹽聽出胡亥為他開脫之意,心中卻越發難受,簡直比被夏臨淵指著鼻子罵還難受。


    蒙鹽啞聲道:“陛下兵鋒所指,我願以血肉之軀為您開路。”


    胡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說什麽血肉之軀,怪嚇人的。我不比你們,不是打打殺殺的人。”他笑嘻嘻問道:“你跟項羽,關係不錯?”


    想當初蒙鹽跟項羽賣了胡亥,這關係豈止不錯。


    若論功行賞,那麽滅秦之後,項羽的十八路諸侯中,當再加一位蒙鹽才是。而且蒙鹽還得是封地較好、較大的。畢竟曆史上,投降項羽的章邯,和慫恿章邯的司馬欣、董翳都給封王了。


    提到項羽,蒙鹽麵上心裏都是一陣刺痛,“不必諷刺於我……”


    “嗐,諷刺這麽高超的語言藝術哪裏是我能玩的?”胡亥忙給他順毛,烏溜溜的眼睛裏滿是誠懇,“來,我跟你說說,我這個不成熟的小計劃……”


    看著胡亥如常嬉笑的神色,感受著他鎮定的情緒,夏臨淵、劉螢等人也漸漸緩過來,都附耳上前,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胡亥口中“不成熟的小計劃”上。


    胡亥手按在蒙鹽肩膀上,與他四目相對,真誠道:“你去跟著項羽。”


    蒙鹽:我真的要爆炸了!


    眾人:喵喵喵?


    第125章


    胡亥想出了讓蒙鹽詐降項羽這關鍵一步, 接下來的一切難題忽然都迎刃而解。


    事有輕重緩急,當下他不暇跟眾人詳細解釋,比如他怎麽知道項羽會火燒鹹陽,又怎麽會知道項羽會分封諸侯, 最後又如何知道楚漢相爭的局麵。


    胡亥將即將發生的大變動迅速捋了一遍, 目光鎖定在夏臨淵與李甲身上, “你們倆趕緊往三川郡趕去,一定要在項羽西行之前,攔住投降的二十萬秦兵。”


    夏臨淵眼睛瞪得雞蛋一樣大, “我們倆——攔住二十萬秦兵?”


    李甲目光堅定, 哪怕是必死的任務, 也仍是熱血道:“好,我們這就啟程!”


    夏臨淵狠狠掐了李甲胳膊一把, 小聲道:“你瘋了!”


    胡亥笑道:“對,就是你們倆攔住二十萬秦兵。難嗎?其實也不難。”他先是收斂笑容, 嚴肅道:“那章邯帶著士卒投降了項羽, 他自然吃香的喝辣的, 高枕無憂。可是我隻怕這二十萬秦兵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聞言,眾人都是悚然一驚。


    劉螢顫聲問道:“何至於此?”


    胡亥道:“項羽接受章邯的投降, 不過是迫不得已。章邯曾經逼死了項羽的叔父項梁, 倘使項羽兵力稍勝, 若不是九場戰役中各有勝負,項羽絕對要將章邯趕盡殺絕。不過是情勢所逼,他這才接受了章邯的投降。而章邯所率領的軍隊裏, 精兵二十萬是秦兵的老底子,基本都是秦人——他們若知道實情,絕對不會這麽容易就同意投降於楚人。所以這投降,是章邯投降;卻不是二十萬秦兵投降。這些秦兵既然是被主將帶累暫時投降,那麽難免心思浮動。而項羽解決了巨鹿之難,當然會西行破關。而西行,對於這二十萬秦兵來說,就是迴家。到時候,項羽為了便於管控,很難說會對這二十萬秦兵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


    “所以說,夏臨淵和李甲此去,是救這二十萬秦兵。”胡亥沉聲道:“事情緊急,你們即刻便啟程。”


    夏臨淵聽得麵色凝重,知道若不插手,這二十萬秦兵多半要死在楚人手中,可是……


    “可是,我們去說——他們就聽嗎?”他們現在既沒有兵馬,又沒有身份。


    胡亥使勁戳著夏臨淵額頭,把他戳得往後直仰,“你呀,真是個榆木腦袋。這不是你最拿手的嗎?再去買隻仙鶴,做把羽扇,打出你抱鶴真人的名號去。再說了……”他清清嗓子,道:“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點神話故事嘛。比如在他們行軍之地旁邊挖出一塊大石頭來,上麵寫著;新安南,殺降秦。又或者給那些士卒營帳裏丟幾隻鳥,鳥嘴裏塞著絹布,絹布上寫點什麽‘抱鶴者,救眾生’。”


    夏臨淵越聽越是佩服,眼睛亮晶晶瞅著胡亥。


    胡亥隻覺心累,扭著他腦袋轉向一旁,不讓他再看自己,“去去,這些東西還要我教你嗎?當初那陳勝是怎麽反叛的?你自己路上研究研究,編這種故事你最在行了。”


    胡亥轉頭看向蒙鹽——蒙鹽這小子,當真是個做間諜的好材料!


    想當初,蒙鹽賣他的時候,可是毫無痕跡;現在反過來,也夠項羽喝一壺的。


    蒙鹽對上胡亥的目光,問道:“你說叫我去跟著項羽,那是什麽意思?”


    胡亥牙疼似地吸了口氣,若要詳細解答蒙鹽的疑問,可比打發夏臨淵麻煩多了。


    “這樣……”胡亥擼了擼袖子,道:“取筆墨和絹布來——劉螢,你去縫三隻錦囊。”


    胡亥翹了翹嘴角,躊躇滿誌道:“看朕三隻錦囊安天下。”


    一個月後,函穀關外來了一隊騎馬的年輕人。為首的青年雙目狹長,寬肩瘦腰,背上青霜劍映著盛夏正午的陽光,耀目生花。


    正是蒙鹽。


    他按照胡亥的吩咐,於一個月前,從長沙郡出發,帶著這隻二十人的小分隊,日夜兼程,趕到了關外。而根據胡亥的囑托,這就是該他打開第一隻錦囊的時候了。


    蒙鹽打開了第一隻黃色的錦囊,取出裏麵絹布。


    卻見上麵寫的是:將信密送趙高。待武安侯入關,再開第二隻錦囊。


    蒙鹽摸了摸懷中以牛皮紙封著的信——這是他臨行之前,胡亥連夜寫就的。


    原來這信是寫給趙高的。那個小人趙高。


    蒙鹽哼了一聲,目光凝在絹布最後一句——武安侯入關?皇帝就這麽篤定武安侯能入關麽?


    這想法也隻是一閃而過。


    蒙鹽夾緊馬肚,從小徑入關,進鹹陽城,尋到趙高府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的大秦要亡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色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色兔子並收藏朕的大秦要亡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