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一劍直刺,眼看蒙鹽就要命喪當場。
忽然背後“嗖嗖嗖”幾聲輕微卻真切的破空聲,胡亥隻覺脖子一麻,便失去了意識。
等胡亥再醒過來時,隻見窗外落日熔金,竹屋內四壁綠意可愛,而他獨自躺在草墊積成的床上,身上換了新衣裳——抬起手來,卻見上麵的細密小傷口都處理過了,散著藥物的清香。
他掙紮著坐起來,一動渾身酸軟。
竹門“吱呀”一聲,劉螢推門進來,在她身後,還跟著兩名蜜色肌膚的女子、衣裳似楚地人士,然而頭戴花冠,頸墜翡翠,又似南越之人。
“您醒了!”劉螢驚喜道,她身後那兩名女子嘰嘰咕咕說了什麽,退出去了。
“這是哪裏?”胡亥摸了摸脖子,仍有僵直之感。
劉螢抿嘴一笑,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胡亥等人小船靠岸,島上岸邊的捕魚人便已察覺,當即迴去告知親族。他們隔著岩石小心查看,因不知來人用意,小心起見,先吹毒刺迷暈了胡亥等人;又因為見胡亥拔劍,格外多給他吹了幾下。
由是劉螢等人半日便醒來了,胡亥卻是昏迷了兩日一夜才醒。
劉螢雖勉強能行走,卻還是體虛,告了罪,坐下來,又道:“這些人原是故楚王族後裔,十餘年前,因楚哀王之亂,避禍南下,隱居於百越之地,與當地越族人雜居。”
胡亥問道:“那怎麽來了這島上?”
劉螢歎息一聲,道:“後來屠睢大將軍南伐……”
胡亥恍然大悟。
曆史上,強秦號稱有百萬精兵,然而陳勝揭竿而起,周文攻入函穀關,卻隻能讓章邯領七十二萬刑徒出戰——那百萬精兵去哪裏了呢?
分作兩端,一半在北方上郡戍邊,另一半則是著名的南方兵團。
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便派與蒙恬齊名的屠睢為主將,以趙佗而副手,令他們領大軍南下攻打百越之地;等到胡亥繼位之時,南方兵團五十萬大軍都在外。
曆史上,屠睢與原南海郡郡守任囂死後,趙佗見秦末戰亂,於是封關、絕道,割據嶺南,自立為“南越武王”,傳位五代,直到近百年後才重歸中原統治。
如今,北方上郡的大軍,胡亥留了十萬戍邊,令王離領兵二十萬迴來拱衛朝廷、節製在外將領;而南方兵團的五十萬大軍,雖然還未自立一國,但是卻已經不聽差遣,至今未有迴信。
“……他們心知不敵,又不願降秦,於是聚集了數百族人,先是逃到了海南島上;可是後來連海南島也被趙佗等攻打下來了,於是無法,隻得再往南逃來,最終來到了這處群島之上。”劉螢又道:“他們問我們身份,我說咱們也是逃亡之人。他們見咱們來時形狀狼狽、生死一線,暫時也信了。”
胡亥點頭,道:“你做得很好。”
既然這些人能來,自然也有離開的方法。
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忽然竹門輕響,卻是李婧等人得了消息也來了。
李婧一進來,就道:“等會兒你可不要漏了餡兒。人家問你為什麽提劍要殺蒙鹽,我說你倆為了阿螢姐姐爭風吃醋,你小心眼要殺他。”
胡亥咳笑道:“我還當你隻會雕木頭,原來也會撒謊。”
李婧哼道:“若不是我機靈,咱們可都被拋下海喂魚了。阿螢姐姐,你說是不是?”
劉螢麵上微紅,點頭也不是,搖頭也不是。
正說著,一名須發俱白的本地長者走進來,身後跟著那兩名半故楚半越人打扮的女子。
胡亥便要起身相迎。
長者微笑慈祥,示意他不必起身,溫和道:“醒了就好,我那孫子實在淘氣,傷了你……”他說著語調古怪的雅言,聽起來極為生澀,很可能是逃離大陸之前學過一點,卻並不常用。
胡亥道謝,問了最關心的問題,“聽聞您們也是從大陸而來,敢問船隻可還在?”
長者微笑道:“當初我們來了這島上,見此處土地肥沃、作物肥美,王說,自此就不迴紛爭中原了;於是將來時巨船付之一炬。”
胡亥難掩遺憾之色。
長者又笑道:“你們既然也是逃亡而來,又何必迴去?就在此安住。我們久不與外界通音信,如今從你們口中,得知世事變遷,也是既感慨又慶幸;若不是吾王英明,我們還留在故土,此刻子孫又遭戰火荼毒。”
胡亥心中慚愧,問道:“不知此島怎麽稱唿?”
長者撫須微笑,“金子島。”
“金子島?”
長者無奈笑道:“吾族公主自幼性喜金子,初登島時見金沙鋪地,隻當是金子,脫口而出‘金子島’,眾人劫後餘生,也都沿著這名字叫下來。”
胡亥附和著笑了兩聲。
“你們都且好生休養,等身體康複了,再隨我去見吾王。”長者留了那兩名女子,“這是阿花與阿草,你們若有事情,都可交給她倆去做。”
“敢問您怎麽稱唿?”
長者微笑道:“無名老朽,因須發俱白,族人都叫我白太公。”
“多謝白太公及族人救命之恩。”胡亥在榻上,衝白太公拱手致謝。
一時白太公離開,阿花與阿草在外漿洗,竹屋內隻剩了自己人。
胡亥環視眾人,問道:“事已至此,隻怕天下已經大亂,就算我們迴去,恐怕我的位子早已有別人坐了。我們是留是迴,你們作何想法?”
李婧無所謂道:“我都行。”
劉螢溫婉道:“我聽陛下的。”
李甲則是道:“當然是迴去。生靈塗炭,正是用我輩之時。”
蒙鹽沉默不語。
胡亥現在看到他就心煩,跳過他看向夏臨淵。
夏臨淵左看看,右看看,隻他是個遇事最沒用、凡事靠李甲幫他又或靠運氣的。見皇帝看過來,夏臨淵眼神閃爍,期期艾艾道:“我看……這兒也挺好的。再說,等咱們迴去,隻怕……隻怕……”
“隻怕什麽?”
夏臨淵眼睛一閉,衝口而出道:“隻怕大秦早就亡了!”
“混賬!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東西!”胡亥如何看不出來,一行人中除了李甲少年心誌最堅,餘者多多少少都生了退意。
便是他自己,海上漂了三個月,多少英雄壯誌都消磨盡了。
可是醒來靜心一想,他這個皇帝失蹤了,大秦便不堪一擊了嗎?而諸叛軍就能萬眾一心,勠力抗秦了嗎?
如今是他繼位二年冬。
真實曆史上,章邯叛秦,在三年七月;沛公入關,在三年八月;項羽召集眾諸侯,在三年十二月;沛公至霸上,在三年冬,子嬰降秦在十月。
而這中間秦二世做了什麽呢?他逼得右丞相馮去疾與兒子馮劫死於牢中;聽信趙高讒言與屈打成招的罪狀供認,將李斯滿門抄斬。
李斯之死,乃是秦朝國事的一大巨變。李斯死後,朝廷再無重臣。內亂紛起,章邯恐而叛秦,項羽吃掉秦軍主力,坑殺二十萬秦軍;而劉邦得以安然入關。
胡亥森然道:“叛軍難道又是一心嗎?這些反賊,起於匹夫,因為利益才走到一起。”否則,項羽巨鹿大戰之時,眾諸侯何以作壁上觀?以至於項羽大勝,殺卿子冠軍後,諸侯朝見,要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武信背叛陳勝張楚,自立為趙王;而燕又叛趙;齊王直到陳勝死的時候,都不肯出兵相救。這些跳梁小醜,舉著反秦的旗號,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難成大器!所行非王道!”
胡亥聲音尚虛弱,語氣卻很重。
更何況,若大秦已亡,他早被係統收迴去了。
由是,胡亥鏗鏘道:“隻要朕一日不死,大秦便一日未亡!”
他說的是實話,可是聽在李甲等人耳中就不是那麽迴事兒了。
皇帝這樣有信念感,跟隨的人也有了底氣。
李甲少年眸中全是熱血,道:“您在一日,我就追隨一日!”
劉螢想到她嘔心瀝血輔佐出來的新政,還未普及,也是心中焦灼,歎道:“唯盼早歸。”
李婧坐在窗台上,翹腳搖晃著雙腿,道:“有我祖父和馮伯父在,總能支撐個一年半載的。”
夏臨淵左看看、右看看,有點慚愧,小聲道:“我聽陛下的……”
“好。”胡亥捂住一陣抽痛的胸口,“當下第一要務,是如何迴去。”
蒙鹽始終沉默,他垂眸望著地上,那裏有陽光投下的胡亥半身影子。
這個才脫生死,非但毫不泄氣,反能鼓舞眾人,肩負天下之人;與那個聽信讒言,屠戮功臣,殺他父兄的昏君,果真是同一個人嗎?
第108章
胡亥等人客居島上, 一開始待遇是蠻好的。
畢竟島上已經多年未有外人來,所以聽說胡亥等人從故土而來,臨近的家家戶戶都尋來相看,帶著好吃的好喝的, 款待他們,要聽他們講故土新事。
胡亥等人隱去天下紛爭,隻道秦始皇如今已經駕崩, 其十八子繼位為秦二世, 新政普惠天下黔首。眾人聽到最後, 老人惆悵,稚童不解。
海水再廣, 時間再久,也隔不斷那悠悠思鄉之情。
胡亥見這金子島上的民眾,都淳樸熱情,年長者或許還有世事曆練出來的機敏戒心,年少者卻都一片天真、毫無防人之心。他不知怎得想起關中農人張伯來, 想起張伯那農人式的狡猾與裝傻。倘使中土富庶如此地, 又無賦稅徭役之重擔,大秦黔首是否也能如這金子島上的少年人般,不生欺瞞爭搶之心, 永葆天真赤誠呢?
如是十餘日, 胡亥等人身體漸漸複原。
白太公原說,要將胡亥等人引薦給他們的王。
可是王年事已高,正在病中, 暫時並未召見胡亥等人。
胡亥等大男人有手有腳,也不好白吃白喝。見島上民眾掘沙土建造台子,說是要備著大節慶之用,尉阿撩與蒙鹽、李甲都去幫忙。
胡亥也不好閑著。他的優勢不在幹體力活上。
起初,他找到白太公,問是否需要教島上的孩子們讀書識字。
白太公長須飄飄,慈祥笑道:“不需要,不需要。在這島上,他們隻要會日常所需的計數與字詞就足夠了。”
他那雙蒼老卻睿智的眼睛裏蘊著精光,望向胡亥,仿佛能看透他的心肝脾肺腎,“若是識字多了,讀書多了。他們將來難免會好奇,書上所寫的泰山何在,孔子獲麟又是何物……”他搖著頭走遠了,喃喃誦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那是屬於他少年時光的詩篇,屬於他故鄉的詩篇。
正是,人生憂患識字始。
胡亥想做文差事的路是被堵上了。
他決定參考一下其他人。
胡亥在海邊椰樹下,找到了被一圈妙齡少女圍住的夏臨淵。
夏臨淵不知道從哪裏捉了隻毛色鮮亮的野雞,又幹起了冒充真人的老本行,給小姑娘們算情緣。他本就生得一雙天真大眼睛,哪怕不算情緣,小姑娘們都願意找他說說話。
胡亥走過去的時候,就見夏臨淵抱著花野雞,捏著小姑娘的柔荑。
“我看看,哎唷,你這個情路可不得了!老實說,暗中喜歡你的小夥子是不是好幾個?”
忽然背後“嗖嗖嗖”幾聲輕微卻真切的破空聲,胡亥隻覺脖子一麻,便失去了意識。
等胡亥再醒過來時,隻見窗外落日熔金,竹屋內四壁綠意可愛,而他獨自躺在草墊積成的床上,身上換了新衣裳——抬起手來,卻見上麵的細密小傷口都處理過了,散著藥物的清香。
他掙紮著坐起來,一動渾身酸軟。
竹門“吱呀”一聲,劉螢推門進來,在她身後,還跟著兩名蜜色肌膚的女子、衣裳似楚地人士,然而頭戴花冠,頸墜翡翠,又似南越之人。
“您醒了!”劉螢驚喜道,她身後那兩名女子嘰嘰咕咕說了什麽,退出去了。
“這是哪裏?”胡亥摸了摸脖子,仍有僵直之感。
劉螢抿嘴一笑,娓娓道來。
原來當日胡亥等人小船靠岸,島上岸邊的捕魚人便已察覺,當即迴去告知親族。他們隔著岩石小心查看,因不知來人用意,小心起見,先吹毒刺迷暈了胡亥等人;又因為見胡亥拔劍,格外多給他吹了幾下。
由是劉螢等人半日便醒來了,胡亥卻是昏迷了兩日一夜才醒。
劉螢雖勉強能行走,卻還是體虛,告了罪,坐下來,又道:“這些人原是故楚王族後裔,十餘年前,因楚哀王之亂,避禍南下,隱居於百越之地,與當地越族人雜居。”
胡亥問道:“那怎麽來了這島上?”
劉螢歎息一聲,道:“後來屠睢大將軍南伐……”
胡亥恍然大悟。
曆史上,強秦號稱有百萬精兵,然而陳勝揭竿而起,周文攻入函穀關,卻隻能讓章邯領七十二萬刑徒出戰——那百萬精兵去哪裏了呢?
分作兩端,一半在北方上郡戍邊,另一半則是著名的南方兵團。
早在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便派與蒙恬齊名的屠睢為主將,以趙佗而副手,令他們領大軍南下攻打百越之地;等到胡亥繼位之時,南方兵團五十萬大軍都在外。
曆史上,屠睢與原南海郡郡守任囂死後,趙佗見秦末戰亂,於是封關、絕道,割據嶺南,自立為“南越武王”,傳位五代,直到近百年後才重歸中原統治。
如今,北方上郡的大軍,胡亥留了十萬戍邊,令王離領兵二十萬迴來拱衛朝廷、節製在外將領;而南方兵團的五十萬大軍,雖然還未自立一國,但是卻已經不聽差遣,至今未有迴信。
“……他們心知不敵,又不願降秦,於是聚集了數百族人,先是逃到了海南島上;可是後來連海南島也被趙佗等攻打下來了,於是無法,隻得再往南逃來,最終來到了這處群島之上。”劉螢又道:“他們問我們身份,我說咱們也是逃亡之人。他們見咱們來時形狀狼狽、生死一線,暫時也信了。”
胡亥點頭,道:“你做得很好。”
既然這些人能來,自然也有離開的方法。
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忽然竹門輕響,卻是李婧等人得了消息也來了。
李婧一進來,就道:“等會兒你可不要漏了餡兒。人家問你為什麽提劍要殺蒙鹽,我說你倆為了阿螢姐姐爭風吃醋,你小心眼要殺他。”
胡亥咳笑道:“我還當你隻會雕木頭,原來也會撒謊。”
李婧哼道:“若不是我機靈,咱們可都被拋下海喂魚了。阿螢姐姐,你說是不是?”
劉螢麵上微紅,點頭也不是,搖頭也不是。
正說著,一名須發俱白的本地長者走進來,身後跟著那兩名半故楚半越人打扮的女子。
胡亥便要起身相迎。
長者微笑慈祥,示意他不必起身,溫和道:“醒了就好,我那孫子實在淘氣,傷了你……”他說著語調古怪的雅言,聽起來極為生澀,很可能是逃離大陸之前學過一點,卻並不常用。
胡亥道謝,問了最關心的問題,“聽聞您們也是從大陸而來,敢問船隻可還在?”
長者微笑道:“當初我們來了這島上,見此處土地肥沃、作物肥美,王說,自此就不迴紛爭中原了;於是將來時巨船付之一炬。”
胡亥難掩遺憾之色。
長者又笑道:“你們既然也是逃亡而來,又何必迴去?就在此安住。我們久不與外界通音信,如今從你們口中,得知世事變遷,也是既感慨又慶幸;若不是吾王英明,我們還留在故土,此刻子孫又遭戰火荼毒。”
胡亥心中慚愧,問道:“不知此島怎麽稱唿?”
長者撫須微笑,“金子島。”
“金子島?”
長者無奈笑道:“吾族公主自幼性喜金子,初登島時見金沙鋪地,隻當是金子,脫口而出‘金子島’,眾人劫後餘生,也都沿著這名字叫下來。”
胡亥附和著笑了兩聲。
“你們都且好生休養,等身體康複了,再隨我去見吾王。”長者留了那兩名女子,“這是阿花與阿草,你們若有事情,都可交給她倆去做。”
“敢問您怎麽稱唿?”
長者微笑道:“無名老朽,因須發俱白,族人都叫我白太公。”
“多謝白太公及族人救命之恩。”胡亥在榻上,衝白太公拱手致謝。
一時白太公離開,阿花與阿草在外漿洗,竹屋內隻剩了自己人。
胡亥環視眾人,問道:“事已至此,隻怕天下已經大亂,就算我們迴去,恐怕我的位子早已有別人坐了。我們是留是迴,你們作何想法?”
李婧無所謂道:“我都行。”
劉螢溫婉道:“我聽陛下的。”
李甲則是道:“當然是迴去。生靈塗炭,正是用我輩之時。”
蒙鹽沉默不語。
胡亥現在看到他就心煩,跳過他看向夏臨淵。
夏臨淵左看看,右看看,隻他是個遇事最沒用、凡事靠李甲幫他又或靠運氣的。見皇帝看過來,夏臨淵眼神閃爍,期期艾艾道:“我看……這兒也挺好的。再說,等咱們迴去,隻怕……隻怕……”
“隻怕什麽?”
夏臨淵眼睛一閉,衝口而出道:“隻怕大秦早就亡了!”
“混賬!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東西!”胡亥如何看不出來,一行人中除了李甲少年心誌最堅,餘者多多少少都生了退意。
便是他自己,海上漂了三個月,多少英雄壯誌都消磨盡了。
可是醒來靜心一想,他這個皇帝失蹤了,大秦便不堪一擊了嗎?而諸叛軍就能萬眾一心,勠力抗秦了嗎?
如今是他繼位二年冬。
真實曆史上,章邯叛秦,在三年七月;沛公入關,在三年八月;項羽召集眾諸侯,在三年十二月;沛公至霸上,在三年冬,子嬰降秦在十月。
而這中間秦二世做了什麽呢?他逼得右丞相馮去疾與兒子馮劫死於牢中;聽信趙高讒言與屈打成招的罪狀供認,將李斯滿門抄斬。
李斯之死,乃是秦朝國事的一大巨變。李斯死後,朝廷再無重臣。內亂紛起,章邯恐而叛秦,項羽吃掉秦軍主力,坑殺二十萬秦軍;而劉邦得以安然入關。
胡亥森然道:“叛軍難道又是一心嗎?這些反賊,起於匹夫,因為利益才走到一起。”否則,項羽巨鹿大戰之時,眾諸侯何以作壁上觀?以至於項羽大勝,殺卿子冠軍後,諸侯朝見,要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武信背叛陳勝張楚,自立為趙王;而燕又叛趙;齊王直到陳勝死的時候,都不肯出兵相救。這些跳梁小醜,舉著反秦的旗號,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難成大器!所行非王道!”
胡亥聲音尚虛弱,語氣卻很重。
更何況,若大秦已亡,他早被係統收迴去了。
由是,胡亥鏗鏘道:“隻要朕一日不死,大秦便一日未亡!”
他說的是實話,可是聽在李甲等人耳中就不是那麽迴事兒了。
皇帝這樣有信念感,跟隨的人也有了底氣。
李甲少年眸中全是熱血,道:“您在一日,我就追隨一日!”
劉螢想到她嘔心瀝血輔佐出來的新政,還未普及,也是心中焦灼,歎道:“唯盼早歸。”
李婧坐在窗台上,翹腳搖晃著雙腿,道:“有我祖父和馮伯父在,總能支撐個一年半載的。”
夏臨淵左看看、右看看,有點慚愧,小聲道:“我聽陛下的……”
“好。”胡亥捂住一陣抽痛的胸口,“當下第一要務,是如何迴去。”
蒙鹽始終沉默,他垂眸望著地上,那裏有陽光投下的胡亥半身影子。
這個才脫生死,非但毫不泄氣,反能鼓舞眾人,肩負天下之人;與那個聽信讒言,屠戮功臣,殺他父兄的昏君,果真是同一個人嗎?
第108章
胡亥等人客居島上, 一開始待遇是蠻好的。
畢竟島上已經多年未有外人來,所以聽說胡亥等人從故土而來,臨近的家家戶戶都尋來相看,帶著好吃的好喝的, 款待他們,要聽他們講故土新事。
胡亥等人隱去天下紛爭,隻道秦始皇如今已經駕崩, 其十八子繼位為秦二世, 新政普惠天下黔首。眾人聽到最後, 老人惆悵,稚童不解。
海水再廣, 時間再久,也隔不斷那悠悠思鄉之情。
胡亥見這金子島上的民眾,都淳樸熱情,年長者或許還有世事曆練出來的機敏戒心,年少者卻都一片天真、毫無防人之心。他不知怎得想起關中農人張伯來, 想起張伯那農人式的狡猾與裝傻。倘使中土富庶如此地, 又無賦稅徭役之重擔,大秦黔首是否也能如這金子島上的少年人般,不生欺瞞爭搶之心, 永葆天真赤誠呢?
如是十餘日, 胡亥等人身體漸漸複原。
白太公原說,要將胡亥等人引薦給他們的王。
可是王年事已高,正在病中, 暫時並未召見胡亥等人。
胡亥等大男人有手有腳,也不好白吃白喝。見島上民眾掘沙土建造台子,說是要備著大節慶之用,尉阿撩與蒙鹽、李甲都去幫忙。
胡亥也不好閑著。他的優勢不在幹體力活上。
起初,他找到白太公,問是否需要教島上的孩子們讀書識字。
白太公長須飄飄,慈祥笑道:“不需要,不需要。在這島上,他們隻要會日常所需的計數與字詞就足夠了。”
他那雙蒼老卻睿智的眼睛裏蘊著精光,望向胡亥,仿佛能看透他的心肝脾肺腎,“若是識字多了,讀書多了。他們將來難免會好奇,書上所寫的泰山何在,孔子獲麟又是何物……”他搖著頭走遠了,喃喃誦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那是屬於他少年時光的詩篇,屬於他故鄉的詩篇。
正是,人生憂患識字始。
胡亥想做文差事的路是被堵上了。
他決定參考一下其他人。
胡亥在海邊椰樹下,找到了被一圈妙齡少女圍住的夏臨淵。
夏臨淵不知道從哪裏捉了隻毛色鮮亮的野雞,又幹起了冒充真人的老本行,給小姑娘們算情緣。他本就生得一雙天真大眼睛,哪怕不算情緣,小姑娘們都願意找他說說話。
胡亥走過去的時候,就見夏臨淵抱著花野雞,捏著小姑娘的柔荑。
“我看看,哎唷,你這個情路可不得了!老實說,暗中喜歡你的小夥子是不是好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