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鹽見皇帝沉默不語,心知有異,道:“左丞相的請罪書怕是寫得太精彩了,叫陛下手不釋卷。”
胡亥尷尬一笑,合上請罪書,道:“對了,你大侄子阿南,現在跟朕的兒子一起,讀書識字呢。朕給他們請了算術大家張蒼做老師,又請了博士叔孫通做啟蒙老師。等你再迴鹹陽,阿南說不定都能作詩了……”
胡亥的話題轉移顯然並不成功,蒙鹽直直道:“末將請一觀左丞相的請罪書。”
胡亥舔了舔嘴唇,也不好眾目睽睽之下藏著掖著,反而更顯得有事,無奈地把請罪書遞給謁者,傳給蒙鹽。
胡亥溫和道:“蒙小將軍,李卿也是朝廷的老臣了,他又在病中,前番被朕傷了顏麵,氣性大些也是有的……你、你青春年少的,不要跟老人計較……”
蒙鹽捏著那請罪書,幾乎要把竹簡捏碎,冷笑道:“好一個請罪書!寫著是七宗大罪,卻是左丞相的萬世功勳。”
他嘶聲念道:“老臣三十多年前來秦國之時,秦國土地不過千裏,士卒不過十萬。老臣以微薄才能,奉行法令,派遣謀臣遊說各國,善用百官,獎勵功臣,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最終輔佐先王登上帝位。這是老臣的第一宗罪。”
“北逐胡貉,南平百越,使秦國越發壯大。這是老臣的第二宗罪。”
……
“建立社稷,修建宗廟,這是老臣的第四宗罪。”
……
“緩刑罰,薄賦斂,使得萬民歸心於陛下。這是老臣的第七宗罪。”
……
蒙鹽冷笑著念到最後道:“像老臣這樣作臣子的,罪足以死固久矣!願陛下察之。”
蒙鹽一邊念著,胡亥一邊往案幾底下滑:尷尬太尷尬!
在胡亥印象中,李斯雖然老謀深算,但是大事情總是很配合他的。就比如廢除肉刑一事,雖然李斯一開始百般阻攔,可是明白了胡亥意圖後,大方向上還是順著皇帝的意思去安排了。
萬萬沒想到請罪書一事,李斯明麵上答應地好好的,背地裏來了這麽個下馬威。
胡亥仿佛透過所謂的“請罪書”,看到李斯站在跟前,翹著白胡須,怒問道:“憑什麽陛下要收蒙氏子之心,老臣就要低下頭顱,給個乳臭未幹的小子賠禮道歉?老臣為大秦立下的汗馬功勞,便是兩個蒙氏全族也抵得過了。”
胡亥撐住額頭——都怪趙高。
你看趙高多聽話啊。叫他假死他就假死,叫他藏起來就藏起來。
導致胡亥形成了思維定式,還以為李斯也會像趙高一樣配合。
其實李斯違背上意,寫了這麽一份名為請罪、實為邀功的東西了激怒蒙鹽,並非無跡可尋。
畢竟當初李斯舉薦蒙氏子,告訴皇帝蒙氏還有二子逃亡在外,就不是安著好心的。
蒙氏全族男丁,死於趙高的唆使,也死於李斯的不作為。
這等血仇,結下了,就別想解開。
與胡亥不同,李斯對蒙鹽根本沒報幻想,壓根沒想過握手言和這迴事兒。
他當初告訴皇帝蒙氏子未死的消息,也並非真是為了國家舉薦將才,而是要借機把隱患徹底清楚。
畢竟在李斯舉薦之時,胡亥在他眼中的形象,還是個心狠手辣卻又愚蠢的年輕帝王。在李斯當初想來,皇帝知道這則消息後,最大的可能便是斬草除根弄死蒙氏子,說不定還會遷怒於幫助蒙氏子活下去的右丞相馮去疾。
可是李斯萬萬沒想到,皇帝還真就起用了蒙氏子,還真就給了蒙氏子兵權。
等到蒙氏子真正壯大了,那就是他李斯遭遇滅頂之災之時。
李斯正發愁該怎麽搞掉蒸蒸日上的蒙氏子,誰知道蒙氏子提了要陛下問罪於他的要求。
這可真是正瞌睡有人遞枕頭。
麵對皇帝要求他寫請罪書的禦令,李斯一口答應下來,捉筆操刀,發了大招。
丞相為百官之首,能不要臉嗎?說道歉就道歉,丞相的威嚴何在?
畢竟曆史上馮去疾、馮劫父子為了不受刀筆吏的質詢,都直接抹了脖子。
李斯這封名不符實的請罪書,雖然出人意料,卻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殿內形勢一觸即發。
章邯咳嗽一聲,起身道:“為了迎接陛下前來,軍中安排了兵團演練……”
胡亥眼睛一亮,看向章邯——救朕!讓朕離開這兩難的處境。
章邯仿佛接收到了皇帝的信號,點了點頭。
胡亥忙道:“嗬嗬,朕這就隨大將軍去……”
誰知道章邯一句話大喘氣,恭敬道:“底下士卒的旗語尚不甚熟練,末將再去操練幾遍。”
胡亥:……
胡亥伸手向著章邯離開的方向,無語凝噎。
“陛下!”蒙鹽一聲唿喊,手中竹簡捏為兩段。
胡亥清清嗓子,道:“那個……聽說故楚項氏,已複立楚國,並於今年二月,率兵北過大河——你對這事兒感興趣嗎?”
蒙鹽目中含淚,嘶聲道:“家父領兵三十萬,北擊匈奴,戍邊十載。這左丞相倒好意思把北逐胡貉列為他的功勞!”
胡亥小聲道:“那什麽……一個管打仗,一個管後勤,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辦……”他看了一眼蒙鹽,大聲道:“對!這李斯太不像話了!朕一定狠狠罰他!”
蒙鹽凝視著皇帝,半響,灰心道:“蒙氏所遭受的不白之冤,陛下從未真心想要平複過。”
第86章
胡亥麵對蒙鹽的時候, 到底還是心虛的。
雖然可以用“又不是他做的, 都是原主的錯”來逃避責任, 可是既然繼承了原主的皇帝尊位, 自然也要繼承原主的“債”。
不然隻要權利, 不要義務, 豈不是耍流氓嗎?
這也是為何胡亥會對蒙鹽一再縱容的原因。
可是此刻聽了蒙鹽這一句灰心之語,胡亥那些心虛理虧便煙消火滅了。
他原本半身都滑到案幾底下了,聞言卻挺身而起。
“真心。”胡亥咀嚼著這個詞兒,像是咂摸著一枚青橄欖, 他盯著蒙鹽,淡聲道:“你確定要跟朕談‘真心’?”
蒙鹽微愕。
胡亥目如利刃,刺向蒙鹽, 詰問道:“你收複泗水郡,為何蓄意放走賊首劉邦?”
蒙鹽先是一愣, 繼而冷笑道:“陛下原來疑心末將, 在末將軍中安插了眼睛。”
“嗬,朕何須安插眼睛。”胡亥拂去袖口塵埃, 道:“你上奏說是劉邦提前得了消息, 早有準備, 這才隻削去他一隻耳朵,而未能殺他。可是你既然知道蕭何族人對朕的重要性,怎麽就不想想——難道劉邦不知道嗎?他太知道了!若劉邦早已得了消息,那他第一件事就是轉移蕭何族人。你盡然俘獲了蕭何族人,那麽隻有兩種可能。”
“要麽, 你蓄意放走了劉邦。”
“要麽,你跟劉邦勾了手。”
蒙鹽一凜,昂首道:“是又如何?”
“是又如何?”胡亥冷笑道:“你事君之心不誠,又何來臉麵向朕要‘真心’?!”
蒙鹽仍是昂首立著,滿麵桀驁。
胡亥繞殿快步疾走,見蒙鹽無狀,更是麵色脹紅,且怒且諷,道:“你大約以為朝廷缺主將,朕拿你沒辦法。朕告訴你!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尉阿撩!”
時刻守護在胡亥身邊的尉阿撩朗聲應道:“喏!”
胡亥語速迅疾,問道:“何為將領?”
尉阿撩道:“將者,上不製於天,下不製於地,中不製於人。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可以為將矣。”
“何為善用兵者?”
“善用兵者,能奪人而不奪於人。上無疑令,眾不二聽。”
“何為勝兵?”
“勝兵似水。至柔弱者,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
這一番快問快答,叫人應接不暇。
蒙鹽再沒想到皇帝身旁這位不起眼的郎官,竟也精通兵法。
胡亥衝著蒙鹽走上兩步,獰笑問道:“如何?朕這郎官,乃是尉繚子後人。你等修習的兵書,乃是他先人所撰!朕告訴你!似尉阿撩這等英才,苦等朕給兵權,尚且等不到!朕留尉阿撩在身邊為郎官,乃是耽誤了他。”
尉阿撩張了張嘴。
胡亥一擺手,對蒙鹽森然道:“朕給你兵權,是給你機會。你要朕殺趙高,要朕問罪李斯,不就是要朕低頭給蒙氏賠罪嗎?朕告訴你!給你兵權,這就是朕給蒙氏最高的賠罪!你若不滿意,那沒辦法,兵權還歸朝廷,你要怎麽複仇,都照著你的心意來!”
胡亥此前一直包容甚至是迴避蒙鹽的攻擊性要求,突然態度一變,強硬起來。
蒙鹽處在輕微的錯亂情緒中,失焦的眼睛裏一片墨色,喃喃道:“我要怎麽複仇……”
胡亥清清嗓子,別真給人懟到複仇路上了啊。他正色道:“當初你在鹹陽宮中,與你家人相見之時,曾與你大嫂方氏單獨說話。”
蒙鹽眉間閃過不悅之色——宮中自然到處都是皇帝的眼睛。
“朕的人並沒有聽到你們具體說了什麽。”胡亥摸摸鼻子,撒謊不帶臉紅的,“不過,朕猜也能猜到。你大嫂一定是勸你,萬一再出什麽事兒,叫你以自身為重,先逃了再說,不要管她和阿南等人,是也不是?”
蒙鹽也不傻,淡聲道:“陛下都知道了,還來問末將作甚?”
胡亥情緒漸漸平複了,麵上紅色漸退,道:“你逃了之後,會來殺朕嗎?”
蒙鹽眉眼一動,淡聲道:“如果會呢。”
胡亥歎了口氣,瞅著蒙鹽,像是瞅著個大傻子,“那你還真沒有眼力勁!”
蒙鹽:……
胡亥嫌棄地瞅著他,道:“你大嫂叫你不用管家裏人,你就真的不管了嗎?”
蒙鹽:……日他媽媽,被懟得啞口無言。
胡亥乘勝追擊,道:“兩條路朕都給你指明了。你若要複仇,那就解了官印虎符,堂堂正正走出去,以後隨你來找朕的麻煩。你若這次沒有放下手中兵權,那以後就再也休提複仇之事。”
殿上一片死寂。
蒙鹽垂在身側的雙拳越收越緊。
胡亥轉身,攤開了案上地圖,給了他個台階下,平靜道:“若還願意做這一方主將,就上前來,與朕商討東南戰事。”
蒙鹽靜止般停了三息,而後沉默著走上前來,沉鬱道:“末將遵旨,自今而後,再不言及舊怨。”
胡亥微愣,他知道蒙鹽有貴族遺風,與他這種插科打諢、十句話裏九句假不同,蒙鹽是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
胡亥尷尬一笑,合上請罪書,道:“對了,你大侄子阿南,現在跟朕的兒子一起,讀書識字呢。朕給他們請了算術大家張蒼做老師,又請了博士叔孫通做啟蒙老師。等你再迴鹹陽,阿南說不定都能作詩了……”
胡亥的話題轉移顯然並不成功,蒙鹽直直道:“末將請一觀左丞相的請罪書。”
胡亥舔了舔嘴唇,也不好眾目睽睽之下藏著掖著,反而更顯得有事,無奈地把請罪書遞給謁者,傳給蒙鹽。
胡亥溫和道:“蒙小將軍,李卿也是朝廷的老臣了,他又在病中,前番被朕傷了顏麵,氣性大些也是有的……你、你青春年少的,不要跟老人計較……”
蒙鹽捏著那請罪書,幾乎要把竹簡捏碎,冷笑道:“好一個請罪書!寫著是七宗大罪,卻是左丞相的萬世功勳。”
他嘶聲念道:“老臣三十多年前來秦國之時,秦國土地不過千裏,士卒不過十萬。老臣以微薄才能,奉行法令,派遣謀臣遊說各國,善用百官,獎勵功臣,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最終輔佐先王登上帝位。這是老臣的第一宗罪。”
“北逐胡貉,南平百越,使秦國越發壯大。這是老臣的第二宗罪。”
……
“建立社稷,修建宗廟,這是老臣的第四宗罪。”
……
“緩刑罰,薄賦斂,使得萬民歸心於陛下。這是老臣的第七宗罪。”
……
蒙鹽冷笑著念到最後道:“像老臣這樣作臣子的,罪足以死固久矣!願陛下察之。”
蒙鹽一邊念著,胡亥一邊往案幾底下滑:尷尬太尷尬!
在胡亥印象中,李斯雖然老謀深算,但是大事情總是很配合他的。就比如廢除肉刑一事,雖然李斯一開始百般阻攔,可是明白了胡亥意圖後,大方向上還是順著皇帝的意思去安排了。
萬萬沒想到請罪書一事,李斯明麵上答應地好好的,背地裏來了這麽個下馬威。
胡亥仿佛透過所謂的“請罪書”,看到李斯站在跟前,翹著白胡須,怒問道:“憑什麽陛下要收蒙氏子之心,老臣就要低下頭顱,給個乳臭未幹的小子賠禮道歉?老臣為大秦立下的汗馬功勞,便是兩個蒙氏全族也抵得過了。”
胡亥撐住額頭——都怪趙高。
你看趙高多聽話啊。叫他假死他就假死,叫他藏起來就藏起來。
導致胡亥形成了思維定式,還以為李斯也會像趙高一樣配合。
其實李斯違背上意,寫了這麽一份名為請罪、實為邀功的東西了激怒蒙鹽,並非無跡可尋。
畢竟當初李斯舉薦蒙氏子,告訴皇帝蒙氏還有二子逃亡在外,就不是安著好心的。
蒙氏全族男丁,死於趙高的唆使,也死於李斯的不作為。
這等血仇,結下了,就別想解開。
與胡亥不同,李斯對蒙鹽根本沒報幻想,壓根沒想過握手言和這迴事兒。
他當初告訴皇帝蒙氏子未死的消息,也並非真是為了國家舉薦將才,而是要借機把隱患徹底清楚。
畢竟在李斯舉薦之時,胡亥在他眼中的形象,還是個心狠手辣卻又愚蠢的年輕帝王。在李斯當初想來,皇帝知道這則消息後,最大的可能便是斬草除根弄死蒙氏子,說不定還會遷怒於幫助蒙氏子活下去的右丞相馮去疾。
可是李斯萬萬沒想到,皇帝還真就起用了蒙氏子,還真就給了蒙氏子兵權。
等到蒙氏子真正壯大了,那就是他李斯遭遇滅頂之災之時。
李斯正發愁該怎麽搞掉蒸蒸日上的蒙氏子,誰知道蒙氏子提了要陛下問罪於他的要求。
這可真是正瞌睡有人遞枕頭。
麵對皇帝要求他寫請罪書的禦令,李斯一口答應下來,捉筆操刀,發了大招。
丞相為百官之首,能不要臉嗎?說道歉就道歉,丞相的威嚴何在?
畢竟曆史上馮去疾、馮劫父子為了不受刀筆吏的質詢,都直接抹了脖子。
李斯這封名不符實的請罪書,雖然出人意料,卻也算在情理之中了。
殿內形勢一觸即發。
章邯咳嗽一聲,起身道:“為了迎接陛下前來,軍中安排了兵團演練……”
胡亥眼睛一亮,看向章邯——救朕!讓朕離開這兩難的處境。
章邯仿佛接收到了皇帝的信號,點了點頭。
胡亥忙道:“嗬嗬,朕這就隨大將軍去……”
誰知道章邯一句話大喘氣,恭敬道:“底下士卒的旗語尚不甚熟練,末將再去操練幾遍。”
胡亥:……
胡亥伸手向著章邯離開的方向,無語凝噎。
“陛下!”蒙鹽一聲唿喊,手中竹簡捏為兩段。
胡亥清清嗓子,道:“那個……聽說故楚項氏,已複立楚國,並於今年二月,率兵北過大河——你對這事兒感興趣嗎?”
蒙鹽目中含淚,嘶聲道:“家父領兵三十萬,北擊匈奴,戍邊十載。這左丞相倒好意思把北逐胡貉列為他的功勞!”
胡亥小聲道:“那什麽……一個管打仗,一個管後勤,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辦……”他看了一眼蒙鹽,大聲道:“對!這李斯太不像話了!朕一定狠狠罰他!”
蒙鹽凝視著皇帝,半響,灰心道:“蒙氏所遭受的不白之冤,陛下從未真心想要平複過。”
第86章
胡亥麵對蒙鹽的時候, 到底還是心虛的。
雖然可以用“又不是他做的, 都是原主的錯”來逃避責任, 可是既然繼承了原主的皇帝尊位, 自然也要繼承原主的“債”。
不然隻要權利, 不要義務, 豈不是耍流氓嗎?
這也是為何胡亥會對蒙鹽一再縱容的原因。
可是此刻聽了蒙鹽這一句灰心之語,胡亥那些心虛理虧便煙消火滅了。
他原本半身都滑到案幾底下了,聞言卻挺身而起。
“真心。”胡亥咀嚼著這個詞兒,像是咂摸著一枚青橄欖, 他盯著蒙鹽,淡聲道:“你確定要跟朕談‘真心’?”
蒙鹽微愕。
胡亥目如利刃,刺向蒙鹽, 詰問道:“你收複泗水郡,為何蓄意放走賊首劉邦?”
蒙鹽先是一愣, 繼而冷笑道:“陛下原來疑心末將, 在末將軍中安插了眼睛。”
“嗬,朕何須安插眼睛。”胡亥拂去袖口塵埃, 道:“你上奏說是劉邦提前得了消息, 早有準備, 這才隻削去他一隻耳朵,而未能殺他。可是你既然知道蕭何族人對朕的重要性,怎麽就不想想——難道劉邦不知道嗎?他太知道了!若劉邦早已得了消息,那他第一件事就是轉移蕭何族人。你盡然俘獲了蕭何族人,那麽隻有兩種可能。”
“要麽, 你蓄意放走了劉邦。”
“要麽,你跟劉邦勾了手。”
蒙鹽一凜,昂首道:“是又如何?”
“是又如何?”胡亥冷笑道:“你事君之心不誠,又何來臉麵向朕要‘真心’?!”
蒙鹽仍是昂首立著,滿麵桀驁。
胡亥繞殿快步疾走,見蒙鹽無狀,更是麵色脹紅,且怒且諷,道:“你大約以為朝廷缺主將,朕拿你沒辦法。朕告訴你!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尉阿撩!”
時刻守護在胡亥身邊的尉阿撩朗聲應道:“喏!”
胡亥語速迅疾,問道:“何為將領?”
尉阿撩道:“將者,上不製於天,下不製於地,中不製於人。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可以為將矣。”
“何為善用兵者?”
“善用兵者,能奪人而不奪於人。上無疑令,眾不二聽。”
“何為勝兵?”
“勝兵似水。至柔弱者,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
這一番快問快答,叫人應接不暇。
蒙鹽再沒想到皇帝身旁這位不起眼的郎官,竟也精通兵法。
胡亥衝著蒙鹽走上兩步,獰笑問道:“如何?朕這郎官,乃是尉繚子後人。你等修習的兵書,乃是他先人所撰!朕告訴你!似尉阿撩這等英才,苦等朕給兵權,尚且等不到!朕留尉阿撩在身邊為郎官,乃是耽誤了他。”
尉阿撩張了張嘴。
胡亥一擺手,對蒙鹽森然道:“朕給你兵權,是給你機會。你要朕殺趙高,要朕問罪李斯,不就是要朕低頭給蒙氏賠罪嗎?朕告訴你!給你兵權,這就是朕給蒙氏最高的賠罪!你若不滿意,那沒辦法,兵權還歸朝廷,你要怎麽複仇,都照著你的心意來!”
胡亥此前一直包容甚至是迴避蒙鹽的攻擊性要求,突然態度一變,強硬起來。
蒙鹽處在輕微的錯亂情緒中,失焦的眼睛裏一片墨色,喃喃道:“我要怎麽複仇……”
胡亥清清嗓子,別真給人懟到複仇路上了啊。他正色道:“當初你在鹹陽宮中,與你家人相見之時,曾與你大嫂方氏單獨說話。”
蒙鹽眉間閃過不悅之色——宮中自然到處都是皇帝的眼睛。
“朕的人並沒有聽到你們具體說了什麽。”胡亥摸摸鼻子,撒謊不帶臉紅的,“不過,朕猜也能猜到。你大嫂一定是勸你,萬一再出什麽事兒,叫你以自身為重,先逃了再說,不要管她和阿南等人,是也不是?”
蒙鹽也不傻,淡聲道:“陛下都知道了,還來問末將作甚?”
胡亥情緒漸漸平複了,麵上紅色漸退,道:“你逃了之後,會來殺朕嗎?”
蒙鹽眉眼一動,淡聲道:“如果會呢。”
胡亥歎了口氣,瞅著蒙鹽,像是瞅著個大傻子,“那你還真沒有眼力勁!”
蒙鹽:……
胡亥嫌棄地瞅著他,道:“你大嫂叫你不用管家裏人,你就真的不管了嗎?”
蒙鹽:……日他媽媽,被懟得啞口無言。
胡亥乘勝追擊,道:“兩條路朕都給你指明了。你若要複仇,那就解了官印虎符,堂堂正正走出去,以後隨你來找朕的麻煩。你若這次沒有放下手中兵權,那以後就再也休提複仇之事。”
殿上一片死寂。
蒙鹽垂在身側的雙拳越收越緊。
胡亥轉身,攤開了案上地圖,給了他個台階下,平靜道:“若還願意做這一方主將,就上前來,與朕商討東南戰事。”
蒙鹽靜止般停了三息,而後沉默著走上前來,沉鬱道:“末將遵旨,自今而後,再不言及舊怨。”
胡亥微愣,他知道蒙鹽有貴族遺風,與他這種插科打諢、十句話裏九句假不同,蒙鹽是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