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道:“蕭主管最是細心公正,你來我們都放心。”
於是蕭何在十張竹簡上都刻下了劉邦的名字。
史書上記載,劉邦此後知道,於是感慨蕭何是真的推崇自己、擁戴自己啊。
可是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麽迴事兒。
蕭何會擁戴劉邦做大哥,而不是別人,這說明了他對劉邦領導能力的肯定。
可是蕭何身為劉邦的大上級,為什麽不自立呢?
蓋因蕭何乃是高級公務員,起義成了固然大善,可是萬一不成呢?
從概率上來看,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一旦失敗了,為首的人別想跑,落在朝廷手中那就是被誅三族;落在別的對手那裏,大哥就算僥幸不死,也一定會被提防。
這就是做大哥的代價。
可是做老二就不一樣了。
不管成與不成,換個地方,隻要有能力,他照樣還能做老二。
這就是為何自古以來,臣子可以投降;皇帝投降卻隻是死路一條。
這道理蕭何明白、曹參明白,劉邦個人精難道能不明白?
所以火光下,看著蕭何抽出來高舉著那支寫著自己名字的竹簽,劉邦迎上去,笑嗬嗬道:“蕭何啊,你可真他娘的優秀啊!”
一麵說著,一麵用力拍了拍蕭何的肩膀,險些把人給拍趴下。
蕭何被拍得連聲咳嗽,露出個靦腆的笑容,慢條斯理道:“沛公,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第35章 不皮了
卻說劉邦已奪沛縣之權, 自立為沛公, 率領眾少年豪吏, 如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 與縣中子弟、王虎眾小弟, 共計三千餘人。
當下趁著高漲的士氣, 劉邦決定去攻打胡陵,眾人都紛紛讚同。
閑雜人等退出,劉邦往榻上四仰八叉地一仰,吩咐夏侯嬰道:“叫倆侍女來給老子洗個腳。”
他在山上流竄了一年多, 又奔波了一整夜,精神雖然好極了,身體卻已經乏透了。
看了一眼還待著沒走的蕭何,劉邦笑嗬嗬問道:“蕭主管, 你也試試不?舒服著呢。”
蕭何靦腆笑道:“我還得清點縣裏名冊呢。”他話鋒一轉,問道:“沛公,咱們既然要打胡陵,那此前所說響應招安一事, 是不是就作廢了?”
“作什麽廢?我看你是浪費!”劉邦笑罵道, “老蕭啊,這就是你太君子了。咱們造著反就不能歸順了嗎?”
蕭何畢竟是讀書人,一時沒跟上劉邦無賴的思路, “您的意思是說……”
“你看, 朝廷不是說什麽時候都歡迎咱們歸順嗎?如今縣城裏的守兵雖然不足為懼, 可是郡中卻有秦朝精兵, 若是朝廷調撥郡中軍隊來打我們,我們多半要落荒而逃。咱們先把歸順的意思遞上去,朝廷就先緊著沒歸順的了——咱們不就能借機發展發展?”劉邦笑嗬嗬把自己的意思一說。
蕭何恍然大悟,他以為自己此前出的,先讓王虎歸順再看動向的主意,已經夠刁鑽的了。沒想到人外有人。
蕭何長揖,心悅誠服道:“沛公高哉!”
洗腳的侍女已經來了。
劉邦笑嗬嗬道:“哪裏哪裏,我這不過是些無賴手段,比不得你做官的優秀。真不一起洗個腳?”
蕭何忙辭別出去,安排遞歸順書等事。
卻說鹹陽宮中,胡亥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天下烽煙四起,可不就忙壞了皇帝嗎?
“這麽說朝廷除了章邯、王離二人,竟再無將才了?”胡亥連著幾日議事,已是喉嚨微啞。
禦史大夫馮劫垂首恭敬道:“陛下,餘者可以為章、王二人副手,卻沒有能獨當一麵之大將軍。”
“朕不要求是名將,隻要能做主將就行。名將何其難得——有的一朝都不見得能有一個,朕現在還敢有這樣的奢望嗎?”
馮劫仍是恭敬道:“小臣所說,便是主將。若論名將,從前王離的祖父王翦老將軍能算一個,除此之外,便是章邯、王離也難稱名將。”
胡亥壓住心中躁意,起身在大殿上繞行,太他媽缺人了!
真恨不能把這會兒不知道在哪兒受漂母一飯之恩的韓信給揪出來!
然而這念頭也隻能想想罷了,且不說這樣尋人好比大海撈針,單是一個“帝王親尋”的招牌砸下來,不等朝廷人馬找到韓信,附近的反動勢力早就近水樓台先得月把人弄走了。
胡亥掃視著殿內參與廷議的眾臣,忽見站在左首的李斯嘴唇微動、欲言又止,忙道:“李卿有何高見?”
李斯撫著白胡須,猶豫一瞬,低聲道:“昔日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有子尚在……”
原主繼位後,在趙高慫恿、李斯縱容下,殺了原本駐守長城的蒙恬大將軍,以及他的弟弟蒙毅將軍;而後更是誅殺了蒙氏全族成年男子——隻有不高過車輪的孩子才活了下來。
胡亥歎道:“不過七八歲的稚子,縱然是蒙大將軍之後,又能如何?”
李斯低聲道:“據老臣所知,當日蒙恬遭禍,有舊友暗中相助,保了兩名已經成人的兒子出去。”
胡亥一愣,“此二子能做主將?”
李斯道:“虎父無犬子,可為偏師主將。”
“勞李卿為朕尋來。”
“喏。”
一向對自己的意見很是保留的右丞相馮去疾卻忽然說話了。
馮去疾也是一把年紀,此刻顫顫巍巍道:“陛下三思。縱然這二子真有主將之能,然而與朝廷有殺父滅族之仇,果能為陛下盡忠否?”
胡亥道:“右相所慮極是。所以到時候,還要眾卿為朕出謀劃策,如何使蒙氏子迴心轉意,為我大秦出力才是。”
馮去疾便不再勸了。
除了叔孫通留下匯報任務完成情況,眾臣都散了廷議。
大殿外,都已胡須雪白的左右丞相,兩人互相拱了拱手。
馮去疾先道:“蒙氏已經覆滅,左相大人何必趕盡殺絕?連這二子也不能容嗎?”
李斯笑道:“右相大人哪裏的話——弟不過是為陛下分憂罷了。”
兩人同朝為相,從前先帝以馮氏製衡李斯,兩人彼此保持敬意、雖不親密但絕無齟齬。
馮去疾歎了口氣,不欲多言,拂袖欲去。
李斯又笑道:“再說,這二子能不能找到,還不是看您的心意嗎?右相勿憂。”幾乎是直指當初違抗聖旨保下蒙氏二子的人,便是當朝右相馮去疾。
馮去疾哼了一聲,呆著臉當先走了。
“左相大人,對不住。”禦史大夫馮劫給李斯道個歉,追著老父親也走了。
李斯看著一前一後離去的父子倆,不禁又想起自己在前線的長子與幼子來,也不知他們那裏情況如何了。
忙了一整天,胡亥直到夜深人靜,才能喘口氣放鬆一下,強撐著困意看了幾卷書,才叫沐浴更衣。
他縮在浴桶水中,閉目想著紛雜的政務,一忽兒掛心章邯在曹陽是否追上了周文,一忽兒又擔心滎陽城中李由的糧草還夠不夠,一忽兒又算著項羽若有迴信這二日就該送到了……
忽然肩頭貼來一雙柔荑小手。
胡亥嚇得一激靈,反手擒住來人,迴頭看時,卻是當日為他送湯的宮女劉螢。
劉螢吃痛不住,她也真要強,隻悶哼一聲。
胡亥放了手,怒喚道:“阿圓!阿圓!”
進來的卻不是阿圓,而是另一個侍者,“陛下,阿圓去催水了。”
“她怎得在此?”
那侍者驚恐道:“陛下,奴……不知……”
“這要是個刺客,你也這麽放進來?”胡亥動了真怒,翻身出桶,帶起一陣水花。
劉螢與外麵進來的侍者都跪了下去,戰戰兢兢。
胡亥裹上外袍,冷笑道:“誰叫你來的?”
劉螢顫聲道:“迴陛下,是郎中令趙大人……”
“趙高?”
聽到這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名字,胡亥一時哭笑不得,“他怎麽跟你說的?”
其實當初被郎中令趙大人要求來服侍胡亥,劉螢並沒有太多的情緒。
她自從幼時被掠入宮中,一直便知道,要麽做個白頭宮女,要麽就為帝王姬妾。
她與皇帝見過一麵。
他比想象中年輕俊美,人也和氣,還說有機會讓她們返鄉。
他還賞了她兩匹綢緞——也許這賞賜本就意味著什麽。
穿上郎中令趙大人送來的香豔衣衫,劉螢一麵在內心說服自己,一麵卻又忍不住絕望。
如果能迴鄉再見爹娘……如果能逃出這深宮……
可是沒有如果。
劉螢來了,她認了命。
可是萬萬沒想到,那個她眼中還算和氣的帝王,竟然震怒了。
他不愛她的美色嗎?
劉螢匍匐在地上,看著那一角紫紅色的衣衫被水沾濕,色澤沉沉起來。
“趙大人說,”劉螢聲音微顫,卻竭力保持鎮定,“他說陛下日理萬機,我們為奴作婢的,要曉得為陛下分憂。”
“哦,怎麽為朕分憂?”
“奴不知……”劉螢輕聲道:“趙大人說,奴隻要讓陛下高興,便是為陛下分憂了。”
“說得好!”胡亥忽然撫掌一笑。
劉螢又嚇了一跳。
胡亥卻已經伸手扶她起來,“你來得正是時候,朕有一事——還真隻有你們能分憂。”
於是蕭何在十張竹簡上都刻下了劉邦的名字。
史書上記載,劉邦此後知道,於是感慨蕭何是真的推崇自己、擁戴自己啊。
可是實際上,並不完全是這麽迴事兒。
蕭何會擁戴劉邦做大哥,而不是別人,這說明了他對劉邦領導能力的肯定。
可是蕭何身為劉邦的大上級,為什麽不自立呢?
蓋因蕭何乃是高級公務員,起義成了固然大善,可是萬一不成呢?
從概率上來看,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一旦失敗了,為首的人別想跑,落在朝廷手中那就是被誅三族;落在別的對手那裏,大哥就算僥幸不死,也一定會被提防。
這就是做大哥的代價。
可是做老二就不一樣了。
不管成與不成,換個地方,隻要有能力,他照樣還能做老二。
這就是為何自古以來,臣子可以投降;皇帝投降卻隻是死路一條。
這道理蕭何明白、曹參明白,劉邦個人精難道能不明白?
所以火光下,看著蕭何抽出來高舉著那支寫著自己名字的竹簽,劉邦迎上去,笑嗬嗬道:“蕭何啊,你可真他娘的優秀啊!”
一麵說著,一麵用力拍了拍蕭何的肩膀,險些把人給拍趴下。
蕭何被拍得連聲咳嗽,露出個靦腆的笑容,慢條斯理道:“沛公,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第35章 不皮了
卻說劉邦已奪沛縣之權, 自立為沛公, 率領眾少年豪吏, 如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 與縣中子弟、王虎眾小弟, 共計三千餘人。
當下趁著高漲的士氣, 劉邦決定去攻打胡陵,眾人都紛紛讚同。
閑雜人等退出,劉邦往榻上四仰八叉地一仰,吩咐夏侯嬰道:“叫倆侍女來給老子洗個腳。”
他在山上流竄了一年多, 又奔波了一整夜,精神雖然好極了,身體卻已經乏透了。
看了一眼還待著沒走的蕭何,劉邦笑嗬嗬問道:“蕭主管, 你也試試不?舒服著呢。”
蕭何靦腆笑道:“我還得清點縣裏名冊呢。”他話鋒一轉,問道:“沛公,咱們既然要打胡陵,那此前所說響應招安一事, 是不是就作廢了?”
“作什麽廢?我看你是浪費!”劉邦笑罵道, “老蕭啊,這就是你太君子了。咱們造著反就不能歸順了嗎?”
蕭何畢竟是讀書人,一時沒跟上劉邦無賴的思路, “您的意思是說……”
“你看, 朝廷不是說什麽時候都歡迎咱們歸順嗎?如今縣城裏的守兵雖然不足為懼, 可是郡中卻有秦朝精兵, 若是朝廷調撥郡中軍隊來打我們,我們多半要落荒而逃。咱們先把歸順的意思遞上去,朝廷就先緊著沒歸順的了——咱們不就能借機發展發展?”劉邦笑嗬嗬把自己的意思一說。
蕭何恍然大悟,他以為自己此前出的,先讓王虎歸順再看動向的主意,已經夠刁鑽的了。沒想到人外有人。
蕭何長揖,心悅誠服道:“沛公高哉!”
洗腳的侍女已經來了。
劉邦笑嗬嗬道:“哪裏哪裏,我這不過是些無賴手段,比不得你做官的優秀。真不一起洗個腳?”
蕭何忙辭別出去,安排遞歸順書等事。
卻說鹹陽宮中,胡亥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天下烽煙四起,可不就忙壞了皇帝嗎?
“這麽說朝廷除了章邯、王離二人,竟再無將才了?”胡亥連著幾日議事,已是喉嚨微啞。
禦史大夫馮劫垂首恭敬道:“陛下,餘者可以為章、王二人副手,卻沒有能獨當一麵之大將軍。”
“朕不要求是名將,隻要能做主將就行。名將何其難得——有的一朝都不見得能有一個,朕現在還敢有這樣的奢望嗎?”
馮劫仍是恭敬道:“小臣所說,便是主將。若論名將,從前王離的祖父王翦老將軍能算一個,除此之外,便是章邯、王離也難稱名將。”
胡亥壓住心中躁意,起身在大殿上繞行,太他媽缺人了!
真恨不能把這會兒不知道在哪兒受漂母一飯之恩的韓信給揪出來!
然而這念頭也隻能想想罷了,且不說這樣尋人好比大海撈針,單是一個“帝王親尋”的招牌砸下來,不等朝廷人馬找到韓信,附近的反動勢力早就近水樓台先得月把人弄走了。
胡亥掃視著殿內參與廷議的眾臣,忽見站在左首的李斯嘴唇微動、欲言又止,忙道:“李卿有何高見?”
李斯撫著白胡須,猶豫一瞬,低聲道:“昔日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有子尚在……”
原主繼位後,在趙高慫恿、李斯縱容下,殺了原本駐守長城的蒙恬大將軍,以及他的弟弟蒙毅將軍;而後更是誅殺了蒙氏全族成年男子——隻有不高過車輪的孩子才活了下來。
胡亥歎道:“不過七八歲的稚子,縱然是蒙大將軍之後,又能如何?”
李斯低聲道:“據老臣所知,當日蒙恬遭禍,有舊友暗中相助,保了兩名已經成人的兒子出去。”
胡亥一愣,“此二子能做主將?”
李斯道:“虎父無犬子,可為偏師主將。”
“勞李卿為朕尋來。”
“喏。”
一向對自己的意見很是保留的右丞相馮去疾卻忽然說話了。
馮去疾也是一把年紀,此刻顫顫巍巍道:“陛下三思。縱然這二子真有主將之能,然而與朝廷有殺父滅族之仇,果能為陛下盡忠否?”
胡亥道:“右相所慮極是。所以到時候,還要眾卿為朕出謀劃策,如何使蒙氏子迴心轉意,為我大秦出力才是。”
馮去疾便不再勸了。
除了叔孫通留下匯報任務完成情況,眾臣都散了廷議。
大殿外,都已胡須雪白的左右丞相,兩人互相拱了拱手。
馮去疾先道:“蒙氏已經覆滅,左相大人何必趕盡殺絕?連這二子也不能容嗎?”
李斯笑道:“右相大人哪裏的話——弟不過是為陛下分憂罷了。”
兩人同朝為相,從前先帝以馮氏製衡李斯,兩人彼此保持敬意、雖不親密但絕無齟齬。
馮去疾歎了口氣,不欲多言,拂袖欲去。
李斯又笑道:“再說,這二子能不能找到,還不是看您的心意嗎?右相勿憂。”幾乎是直指當初違抗聖旨保下蒙氏二子的人,便是當朝右相馮去疾。
馮去疾哼了一聲,呆著臉當先走了。
“左相大人,對不住。”禦史大夫馮劫給李斯道個歉,追著老父親也走了。
李斯看著一前一後離去的父子倆,不禁又想起自己在前線的長子與幼子來,也不知他們那裏情況如何了。
忙了一整天,胡亥直到夜深人靜,才能喘口氣放鬆一下,強撐著困意看了幾卷書,才叫沐浴更衣。
他縮在浴桶水中,閉目想著紛雜的政務,一忽兒掛心章邯在曹陽是否追上了周文,一忽兒又擔心滎陽城中李由的糧草還夠不夠,一忽兒又算著項羽若有迴信這二日就該送到了……
忽然肩頭貼來一雙柔荑小手。
胡亥嚇得一激靈,反手擒住來人,迴頭看時,卻是當日為他送湯的宮女劉螢。
劉螢吃痛不住,她也真要強,隻悶哼一聲。
胡亥放了手,怒喚道:“阿圓!阿圓!”
進來的卻不是阿圓,而是另一個侍者,“陛下,阿圓去催水了。”
“她怎得在此?”
那侍者驚恐道:“陛下,奴……不知……”
“這要是個刺客,你也這麽放進來?”胡亥動了真怒,翻身出桶,帶起一陣水花。
劉螢與外麵進來的侍者都跪了下去,戰戰兢兢。
胡亥裹上外袍,冷笑道:“誰叫你來的?”
劉螢顫聲道:“迴陛下,是郎中令趙大人……”
“趙高?”
聽到這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名字,胡亥一時哭笑不得,“他怎麽跟你說的?”
其實當初被郎中令趙大人要求來服侍胡亥,劉螢並沒有太多的情緒。
她自從幼時被掠入宮中,一直便知道,要麽做個白頭宮女,要麽就為帝王姬妾。
她與皇帝見過一麵。
他比想象中年輕俊美,人也和氣,還說有機會讓她們返鄉。
他還賞了她兩匹綢緞——也許這賞賜本就意味著什麽。
穿上郎中令趙大人送來的香豔衣衫,劉螢一麵在內心說服自己,一麵卻又忍不住絕望。
如果能迴鄉再見爹娘……如果能逃出這深宮……
可是沒有如果。
劉螢來了,她認了命。
可是萬萬沒想到,那個她眼中還算和氣的帝王,竟然震怒了。
他不愛她的美色嗎?
劉螢匍匐在地上,看著那一角紫紅色的衣衫被水沾濕,色澤沉沉起來。
“趙大人說,”劉螢聲音微顫,卻竭力保持鎮定,“他說陛下日理萬機,我們為奴作婢的,要曉得為陛下分憂。”
“哦,怎麽為朕分憂?”
“奴不知……”劉螢輕聲道:“趙大人說,奴隻要讓陛下高興,便是為陛下分憂了。”
“說得好!”胡亥忽然撫掌一笑。
劉螢又嚇了一跳。
胡亥卻已經伸手扶她起來,“你來得正是時候,朕有一事——還真隻有你們能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