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被判斷失敗,胡亥還是比較平靜就接受了,畢竟當時初來乍到,又沒有原主記憶能力,很可能操作不對。可是這一次又被判定失敗,胡亥就拒絕了——他自己感覺明明做得很好!
壓著脾氣,胡亥盡量微笑問道:“能告訴我,是哪裏出了錯麽?”
綠衣服的小姑娘眼皮一翻,努嘴道:“喲,你還敢不服氣是麽?”
胡亥直覺不妙。
就見綠衣服的小姑娘揮著紫色小皮鞭,在虛空中一通亂畫,嬌聲斥道:“姐妹們,上!”
隻見從她身上,忽然幻化出成千上百個綠衣服小姑娘。
這群綠衣服小姑娘,每一個都隻有小蜜蜂那麽大點,揮著薄薄的兩片翅膀,尖叫著衝胡亥撲過來,瞬間就把他包圍住了。
無數揮著翅膀的小仙女,露著小小的尖牙,對胡亥發動了聲波攻擊。
“秦朝人參不貴重,跟蘿卜差不多,你還給李斯上參湯,辣雞!”
“司馬遷寫什麽你信什麽,壓著原主的記憶跟感情都出不來,辣雞!”
“你怎麽就那麽信史書?秦始皇駕崩的時候,那寫曆史的人是就在車裏看著嗎?動動你的腦子,辣雞!”
“以為信重章邯,人家就不會背叛了嗎?司馬欣的事兒你實際了解了嗎?以為看過點曆史,就能在這會兒冒充先知了?到時候你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辣雞!”
“不會動腦子,至少學學你爹,問問他當初滅楚之戰是怎麽打的!能力不夠還不會開口問,辣雞!”
“對,你多問幾個人,看看他們說的是否一樣!不提醒你,你根本想不到,辣雞!”
一片“辣雞”聲中,胡亥頭暈腦脹,自信心大受打擊,往地上一跪,捂住耳朵,大叫一聲,“大仙,收了神通!”
就聽長鞭破空聲一響,嗡嗡聲盡收。
綠色空間裏隻剩了綠衣服小姑娘。
她笑吟吟瞅著跪地求饒的胡亥,歪頭問道:“怎麽?這下服氣了麽?”
服氣!胡亥可太服氣了!
他服氣得都快哭了。
“總之,你現在隻有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失敗了,你會離開係統,迴到你原本的軀殼中。”綠衣服小姑娘照本宣科道:“所以,你一定要珍惜這最後一次機會,千萬不能亡國喲。”
胡亥還能說什麽?還敢說什麽?隻能沉痛點頭。
綠衣服小姑娘送他走之前,又低下頭去,萌噠噠得對著手指,小聲道:“對啦……你失敗的這兩次,會開啟懲罰副本……”
胡亥沒能聽全,人已經被拋出了係統,又迴到了公元前209年的秦朝。
他仰麵倒在馬車裏,中箭的左肩已經被包紮起來,李斯、趙高還有太醫等人圍著他。
見他醒了,外圈的人也唿啦圍上來。
胡亥動動嘴唇。
趙高忙俯身問道:“陛下,您要什麽?”
胡亥罵道:“都離遠點……朕要給你們憋死了。”
他強撐著坐起身來,左肩如火燒般劇痛,定定心神,問道:“行刺之人抓到了嗎?”
李斯道:“小兒與鹹陽令閻樂已經合並追蹤,徹查鹹陽城上下,務必將賊人抓到。”
“不必了。”胡亥沉聲道:“既然當時沒有抓到,搜捕起來也難,反倒鬧得人心惶惶。”
當此開戰之際,最忌人心動搖。
“迴宮。”胡亥簡明扼要下了令,“令人對外宣揚,便道朕毫發無傷,實乃先帝庇佑。”
秦朝皇帝被刺殺,那是從秦始皇就流傳下來的老傳統了。
單隻秦始皇一生,比較有名的刺殺就有四次。
最出名的當然是“荊軻刺秦王”,不過當時六國尚未被滅,大家各為其主,也還算在秦始皇心理預期中。
可是此後,荊軻好友高漸離,因為擊築這個特長,得以侍奉秦始皇身邊。他卻在築中暗藏鉛塊,有一次趁著為秦始皇奏樂時,舉築猛擊嬴政,奈何雙目已瞎,反被嬴政拔劍反殺。但是這會兒秦已經統一天下,秦始皇是高漸離名義上的君主了。自此以後,秦始皇終身不近六國之人。
接下來,還有韓國相國公子張良策劃的博浪沙椎擊事件。
第四次有史記載的刺殺,則發生在鹹陽附近的藍池,當時秦始皇正率領眾郎官遊樂。結果刺客皆被擒殺,而幕後主使也成為千古之謎。
以此看來,胡亥這次遇刺,簡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是遊戲中,應該會顯示,“已解鎖成就:帝王之遇刺”。
胡亥剛迴宮,就有謁者來報,說是夏臨淵求見。
夏坑坑?
胡亥差點忘了這號人——不是把他丟到太常所去數星星了嗎?
“讓他進來。”
夏臨淵進門就“噗通”跪下了,含淚急切道:“陛下!小臣昨日夜觀天象,見有客星衝撞帝星,帝星黯淡,周星沉浮……陛下,您千萬要保重龍體啊!謹防小人呐!”
要不是這會兒傷口劇痛,胡亥真要給他氣樂了。
胡亥毫不給夏坑坑麵子,涼涼道:“你可拉倒。別人不清楚你怎麽去的太常所,朕還不清楚嗎?”
夏臨淵眨巴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誠懇道:“陛下難道不是看出了小臣有窺探天機之能?”
胡亥隨手抄起一卷竹簡,敲得夏臨淵滿頭包,“就你還窺探天機?你說得出幾個星宿名字啊?知道哪顆是帝星嗎?知道月亮為什麽跟著人走嗎?知道嗎?知道嗎?啊!”
胡亥遇刺的痛與被係統攻擊的鬱悶,此刻發泄得淋漓盡致。
夏臨淵膝行躲避,抱頭求饒。
胡亥敲爽了,把竹簡一丟,道:“謹防小人是不是?朕看你就是朕要防的小人!”
夏臨淵委屈巴巴道:“陛下……”
“聽說朕遇刺了,就跑過來‘未卜先知’是不是?”
夏臨淵生氣了,“陛下,您怎麽能如此質疑小臣的忠心與能力?小臣……”
“行行行。”胡亥做了個“打住”的手勢,“你是嘴炮王,朕說不過你。你就直說來找朕有什麽事兒。”
夏臨淵起身,一拂衣袖,正義凜然道:“小臣隻為示警君王而來,絕無它意。若陛下無事,小臣這便退下了。”
胡亥看著夏臨淵委委屈屈遠去的身影——喲嗬,這醫術平平的家夥倒還生氣了?
夏臨淵到底怎麽想的,胡亥這會兒也沒工夫去細思。
他打算把尉氏阿撩召迴來了。
身為一個很可能會經常遇刺的皇帝,身邊有個武藝高強的保鏢可太重要了。
雜事都處理完了,胡亥靜坐殿中,想起係統中眾綠意小姑娘懟他的話來。
史書所寫,就果然是真實的曆史了嗎?
如果不是,那什麽才是曆史本來的模樣?
第20章 秦二世這
新晉博士叔孫通又被陛下召見啦!
眾儒生原本以為叔孫通被陛下揍了一頓,一定是已經失了上意,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現在看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叔孫通可沒這麽樂觀的想法,一顆心七上八下,拖著還沒好全的屁股,一瘸一拐進了鹹陽宮。
還沒進殿,先在路上遇到了左丞相李斯與中郎將李甲這對父子。
“等下進去見陛下的時候,我說什麽,你都答應著,知道嗎?”李斯正對幼子諄諄教導。
李甲滿臉不情願,“我本就打算自己一個人去的。父親您還是迴家歇息。請罪哪裏還有帶著爹的?”
這也就是李甲身為幼子,被寵愛慣了,才敢這麽跟做著丞相的爹這麽說話。
要是換了他大哥李由來,打死都不敢這麽跟李斯說話。
叔孫通走近了,避無可避,咳嗽一聲,向李斯拱手問安,“見過丞相大人。您是有事兒要麵見陛下麽?”
李斯道:“你也是來見陛下的?”
“陛下有召……”叔孫通倒是很希望李斯能半路截胡。如果李斯先去見陛下,說不定陛下就把他給忘了。
可惜李斯還是分得出輕重的,“既然是陛下有召,你便快去。”
叔孫通能說什麽?隻能帶著完美的微笑,拱手作別。
胡亥傷了左肩,太醫把他左胳膊也給吊起來了。
他這會兒正翻著本朝紀事,吊起的左胳膊蕩悠在胸前,看起來有幾分滑稽。
叔孫通一眼看到,不禁想起自己被裹成蠶蛹蕩來蕩去的那天,心中一樂:皇帝你也有今天!
不過他臉上卻是沉痛的關切,搶上前兩步,急切道:“陛下!驚聞您遇刺,小臣不勝惶恐擔憂——您龍體可好?”
胡亥抬頭看了他兩眼,涼涼道:“屁股好全了?”
叔孫通嚇得汗毛倒立。
胡亥挑眉,又道:“你自己還沒好,就這麽關心朕了?”
叔孫通戰戰兢兢道:“陛下身係天下,小臣擔心您,即是擔心小臣自身。”
胡亥似信似不信,倒也無意追究,徑直道:“給朕講講,當初我朝滅楚之戰。”
原來是找他來講史的——這個他拿手!
叔孫通一顆心落迴了肚子裏。
叔孫通定定神,清清嗓子,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講課。
“我朝滅楚之戰,要從先帝二十一年說起。這一年,將軍王賁率軍攻打楚國北部,拿下了十座城池。次年,先帝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分兵兩路進攻楚國。”
蒙恬這都知道。
胡亥問道:“為何用李信?”
叔孫通笑道:“李信將軍少年英才,此前曾經率領三千人馬追擊燕國太子丹十萬兵馬,並最終使得太子丹被斬首。先帝曾經說過,李信‘少年壯勇’。滅楚之戰,先帝任用李信與蒙恬這些青壯派將領,也是對他們的培養呐。”
壓著脾氣,胡亥盡量微笑問道:“能告訴我,是哪裏出了錯麽?”
綠衣服的小姑娘眼皮一翻,努嘴道:“喲,你還敢不服氣是麽?”
胡亥直覺不妙。
就見綠衣服的小姑娘揮著紫色小皮鞭,在虛空中一通亂畫,嬌聲斥道:“姐妹們,上!”
隻見從她身上,忽然幻化出成千上百個綠衣服小姑娘。
這群綠衣服小姑娘,每一個都隻有小蜜蜂那麽大點,揮著薄薄的兩片翅膀,尖叫著衝胡亥撲過來,瞬間就把他包圍住了。
無數揮著翅膀的小仙女,露著小小的尖牙,對胡亥發動了聲波攻擊。
“秦朝人參不貴重,跟蘿卜差不多,你還給李斯上參湯,辣雞!”
“司馬遷寫什麽你信什麽,壓著原主的記憶跟感情都出不來,辣雞!”
“你怎麽就那麽信史書?秦始皇駕崩的時候,那寫曆史的人是就在車裏看著嗎?動動你的腦子,辣雞!”
“以為信重章邯,人家就不會背叛了嗎?司馬欣的事兒你實際了解了嗎?以為看過點曆史,就能在這會兒冒充先知了?到時候你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辣雞!”
“不會動腦子,至少學學你爹,問問他當初滅楚之戰是怎麽打的!能力不夠還不會開口問,辣雞!”
“對,你多問幾個人,看看他們說的是否一樣!不提醒你,你根本想不到,辣雞!”
一片“辣雞”聲中,胡亥頭暈腦脹,自信心大受打擊,往地上一跪,捂住耳朵,大叫一聲,“大仙,收了神通!”
就聽長鞭破空聲一響,嗡嗡聲盡收。
綠色空間裏隻剩了綠衣服小姑娘。
她笑吟吟瞅著跪地求饒的胡亥,歪頭問道:“怎麽?這下服氣了麽?”
服氣!胡亥可太服氣了!
他服氣得都快哭了。
“總之,你現在隻有最後一次機會了。如果失敗了,你會離開係統,迴到你原本的軀殼中。”綠衣服小姑娘照本宣科道:“所以,你一定要珍惜這最後一次機會,千萬不能亡國喲。”
胡亥還能說什麽?還敢說什麽?隻能沉痛點頭。
綠衣服小姑娘送他走之前,又低下頭去,萌噠噠得對著手指,小聲道:“對啦……你失敗的這兩次,會開啟懲罰副本……”
胡亥沒能聽全,人已經被拋出了係統,又迴到了公元前209年的秦朝。
他仰麵倒在馬車裏,中箭的左肩已經被包紮起來,李斯、趙高還有太醫等人圍著他。
見他醒了,外圈的人也唿啦圍上來。
胡亥動動嘴唇。
趙高忙俯身問道:“陛下,您要什麽?”
胡亥罵道:“都離遠點……朕要給你們憋死了。”
他強撐著坐起身來,左肩如火燒般劇痛,定定心神,問道:“行刺之人抓到了嗎?”
李斯道:“小兒與鹹陽令閻樂已經合並追蹤,徹查鹹陽城上下,務必將賊人抓到。”
“不必了。”胡亥沉聲道:“既然當時沒有抓到,搜捕起來也難,反倒鬧得人心惶惶。”
當此開戰之際,最忌人心動搖。
“迴宮。”胡亥簡明扼要下了令,“令人對外宣揚,便道朕毫發無傷,實乃先帝庇佑。”
秦朝皇帝被刺殺,那是從秦始皇就流傳下來的老傳統了。
單隻秦始皇一生,比較有名的刺殺就有四次。
最出名的當然是“荊軻刺秦王”,不過當時六國尚未被滅,大家各為其主,也還算在秦始皇心理預期中。
可是此後,荊軻好友高漸離,因為擊築這個特長,得以侍奉秦始皇身邊。他卻在築中暗藏鉛塊,有一次趁著為秦始皇奏樂時,舉築猛擊嬴政,奈何雙目已瞎,反被嬴政拔劍反殺。但是這會兒秦已經統一天下,秦始皇是高漸離名義上的君主了。自此以後,秦始皇終身不近六國之人。
接下來,還有韓國相國公子張良策劃的博浪沙椎擊事件。
第四次有史記載的刺殺,則發生在鹹陽附近的藍池,當時秦始皇正率領眾郎官遊樂。結果刺客皆被擒殺,而幕後主使也成為千古之謎。
以此看來,胡亥這次遇刺,簡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是遊戲中,應該會顯示,“已解鎖成就:帝王之遇刺”。
胡亥剛迴宮,就有謁者來報,說是夏臨淵求見。
夏坑坑?
胡亥差點忘了這號人——不是把他丟到太常所去數星星了嗎?
“讓他進來。”
夏臨淵進門就“噗通”跪下了,含淚急切道:“陛下!小臣昨日夜觀天象,見有客星衝撞帝星,帝星黯淡,周星沉浮……陛下,您千萬要保重龍體啊!謹防小人呐!”
要不是這會兒傷口劇痛,胡亥真要給他氣樂了。
胡亥毫不給夏坑坑麵子,涼涼道:“你可拉倒。別人不清楚你怎麽去的太常所,朕還不清楚嗎?”
夏臨淵眨巴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誠懇道:“陛下難道不是看出了小臣有窺探天機之能?”
胡亥隨手抄起一卷竹簡,敲得夏臨淵滿頭包,“就你還窺探天機?你說得出幾個星宿名字啊?知道哪顆是帝星嗎?知道月亮為什麽跟著人走嗎?知道嗎?知道嗎?啊!”
胡亥遇刺的痛與被係統攻擊的鬱悶,此刻發泄得淋漓盡致。
夏臨淵膝行躲避,抱頭求饒。
胡亥敲爽了,把竹簡一丟,道:“謹防小人是不是?朕看你就是朕要防的小人!”
夏臨淵委屈巴巴道:“陛下……”
“聽說朕遇刺了,就跑過來‘未卜先知’是不是?”
夏臨淵生氣了,“陛下,您怎麽能如此質疑小臣的忠心與能力?小臣……”
“行行行。”胡亥做了個“打住”的手勢,“你是嘴炮王,朕說不過你。你就直說來找朕有什麽事兒。”
夏臨淵起身,一拂衣袖,正義凜然道:“小臣隻為示警君王而來,絕無它意。若陛下無事,小臣這便退下了。”
胡亥看著夏臨淵委委屈屈遠去的身影——喲嗬,這醫術平平的家夥倒還生氣了?
夏臨淵到底怎麽想的,胡亥這會兒也沒工夫去細思。
他打算把尉氏阿撩召迴來了。
身為一個很可能會經常遇刺的皇帝,身邊有個武藝高強的保鏢可太重要了。
雜事都處理完了,胡亥靜坐殿中,想起係統中眾綠意小姑娘懟他的話來。
史書所寫,就果然是真實的曆史了嗎?
如果不是,那什麽才是曆史本來的模樣?
第20章 秦二世這
新晉博士叔孫通又被陛下召見啦!
眾儒生原本以為叔孫通被陛下揍了一頓,一定是已經失了上意,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現在看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叔孫通可沒這麽樂觀的想法,一顆心七上八下,拖著還沒好全的屁股,一瘸一拐進了鹹陽宮。
還沒進殿,先在路上遇到了左丞相李斯與中郎將李甲這對父子。
“等下進去見陛下的時候,我說什麽,你都答應著,知道嗎?”李斯正對幼子諄諄教導。
李甲滿臉不情願,“我本就打算自己一個人去的。父親您還是迴家歇息。請罪哪裏還有帶著爹的?”
這也就是李甲身為幼子,被寵愛慣了,才敢這麽跟做著丞相的爹這麽說話。
要是換了他大哥李由來,打死都不敢這麽跟李斯說話。
叔孫通走近了,避無可避,咳嗽一聲,向李斯拱手問安,“見過丞相大人。您是有事兒要麵見陛下麽?”
李斯道:“你也是來見陛下的?”
“陛下有召……”叔孫通倒是很希望李斯能半路截胡。如果李斯先去見陛下,說不定陛下就把他給忘了。
可惜李斯還是分得出輕重的,“既然是陛下有召,你便快去。”
叔孫通能說什麽?隻能帶著完美的微笑,拱手作別。
胡亥傷了左肩,太醫把他左胳膊也給吊起來了。
他這會兒正翻著本朝紀事,吊起的左胳膊蕩悠在胸前,看起來有幾分滑稽。
叔孫通一眼看到,不禁想起自己被裹成蠶蛹蕩來蕩去的那天,心中一樂:皇帝你也有今天!
不過他臉上卻是沉痛的關切,搶上前兩步,急切道:“陛下!驚聞您遇刺,小臣不勝惶恐擔憂——您龍體可好?”
胡亥抬頭看了他兩眼,涼涼道:“屁股好全了?”
叔孫通嚇得汗毛倒立。
胡亥挑眉,又道:“你自己還沒好,就這麽關心朕了?”
叔孫通戰戰兢兢道:“陛下身係天下,小臣擔心您,即是擔心小臣自身。”
胡亥似信似不信,倒也無意追究,徑直道:“給朕講講,當初我朝滅楚之戰。”
原來是找他來講史的——這個他拿手!
叔孫通一顆心落迴了肚子裏。
叔孫通定定神,清清嗓子,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講課。
“我朝滅楚之戰,要從先帝二十一年說起。這一年,將軍王賁率軍攻打楚國北部,拿下了十座城池。次年,先帝派李信和蒙恬率領二十萬大軍,分兵兩路進攻楚國。”
蒙恬這都知道。
胡亥問道:“為何用李信?”
叔孫通笑道:“李信將軍少年英才,此前曾經率領三千人馬追擊燕國太子丹十萬兵馬,並最終使得太子丹被斬首。先帝曾經說過,李信‘少年壯勇’。滅楚之戰,先帝任用李信與蒙恬這些青壯派將領,也是對他們的培養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