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謝皇後娘娘教誨。”是呀,她還有兒子,不是她不心疼依月,而有些事無法改變,皇家格格享受了公主的榮耀,同樣也要付出。
看著齊妃那清澈傷心的眼眸,皇後知道她又成了以前的齊妃,這樣就好,“去吧。”皇後也不再多留她。
在婉蓉並不知道的時候,皇後為她免去日後可能有的災難,婉蓉現在又一門心思投入研究之中,她想試試研究體積小能按在船上的炮,這樣對於在海上作戰很有利,要考慮船的承重,要考慮大炮的威力,現代倒是有很多,可是那些以現代技術是做不出來,還是隻能在目前的技術上改良,威力可能大大降低,但有總比沒有好。
婉蓉又陷入研究之中,這次的事同樣給胤礽敲了個警鍾,大清同樣需要能海上作戰的將領以及軍隊,同樣還要有相對完善的裝備,胤礽已經在想如何建立海軍,為此召見了索額圖允禛等重要軍機大臣商議此事,眾大臣是很讚同,隻是具體方案還拿不出來。
胤礽覺得有必要聽聽皇阿瑪的意見,皇阿瑪領兵打仗多年,應該會有見解,康熙得知兒子想法很支持,“保成呐,你說這海上作戰跟陸地上有何區別?”
“因為在海上,受到了海水的限製。”胤礽如實迴答。
“是呀,因為在海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除開地理環境以外,其他的跟陸地上有區別嗎?”怎麽領兵怎麽打仗靠的還是謀略,謀略時要考慮海上天氣環境行動受限的因素,其他的不一樣都是打嗎?誰的武功好,誰就贏。
“多謝皇阿瑪,兒臣明白了。”是呀,隻要八旗士兵熟悉水性,能在水中行動自如,跟陸地上的區別並不大,因為他們在水中受限,敵人也一樣。
胤礽被康熙一點就清晰,主要是選出適合領兵的人選,這也不是著急的事,胤礽同時還想發展商業,上次出海帶迴來的商業讓他震驚,當然並不是為了再次出海,出海畢竟存在很大的風險,但是不應該重農輕商,應該同等發展,這樣才是最好。
胤礽想著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轉眼過去了兩個多月,傳來了福全的捷報,信上說倭寇他們的國君先不同意談,更不說簽下不平等條約,他們雙方都登上船在海中準備開戰的時候,福全下令讓每個船上的火銃編隊人員,對敵方開始射擊,壓根不等他們人到敵方船上,敵方已經被子彈打死不少人,嚇得倉皇而逃,而他們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快的都讓他們覺得是錯覺,他們的國君被逼無奈答應和談。
看到這胤礽就放心了,他可是很相信允禩他們談判的能力。
果不其然半個月以後,再次傳來捷報,對方國君很憋屈的簽下不平等條約,此條約明確寫明是他們先無緣無故越境殺人,交出主事一幹等人給大清處理,並罰款一百萬兩,同時接受大清的友好幫助,每年向大清進貢十萬兩,每三個月向大清進貢多少魚蝦跟珍珠,以及不準組建軍隊隨時接受大清官員視察,甚至東海將歸大清所有,他們不得隨便進入,還有一些其他允禩他們想出的條約,而允禩他們把這份條約命名為海之條約。
允禩對外宣稱倭寇國君當麵道歉,並以重罰,大清很大方的原諒並協助他們管理好國家,大清是友好熱愛和平的國家,大清是在幫助他們!
大清周圍的國家一直都盯著這件事,當聽到大清皇室給出的宣言,沙俄的彼得大帝扯扯嘴角,幫助到成了大清的附屬國嗎?那他們也想這樣幫助大清好吧?大清皇帝能友好同意嗎?看來想蠶食大清邊境領土得想個別的辦法。
其他小國聽了後,表示他們還是安安分分過自己的日子,好在大清新君不是個好戰的,但絕對不是個好脾氣的,看看倭寇就懂了,他們還想自由的生活。
胤礽聽了這個消息,對允禩他們非常滿意,沒錯,他們就是友好的幫助他們,免得他們不懂得怎麽做人,胤礽為此召見允祉,“允祉,允禩他們傳迴來的消息,你也聽見了,這輿論就交給你了,咱們大清一向是有禮待人,別人不懂道理,咱們教別人懂道理。”胤礽一副朕多麽寬宏大量。
允祉被皇上的無恥驚呆了,不過他這嘚瑟樣真是好樣的,他喜歡,的確嘛,他們大清是很寬宏大量,沒滅了就是龍恩浩蕩,“臣遵旨。”怎麽控製輿論導向他清楚,寫點東西就是了。
經過允祉的操作這件事很快成了百姓閑餘談論的話題,百姓都在說皇上英明,咱們大清大氣,越境殺人隻殺了主事一幹人等,罰銀一百萬兩,以及東海和日後年年進貢,真是寬宏大量,絕口不提開槍打死不少敵方士兵。
一時之間百姓們也十分高興,覺得自己是大清子民太幸運,誰也不是傻子,皇上如此做吃虧的是誰,他們豈會不清楚?身為大清國子民,自然是要維護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家強大,他們這些百姓也跟著腰杆子硬。
一個月以後他們順利凱旋而歸,胤礽對他們重重有賞,同時第二天提出擴建火銃編隊,成立一個火銃軍,以前那些對火銃有質疑的武將,當看到那場戰役以後,腸子都悔青了,如今全部都異口同聲讚同,跟胤礽預計的一樣,“還是自願報名,再來朕想成立海軍,類似倭寇之事以後也許還會有,咱們大清應該有自己的海上作戰軍隊,海軍以海上作戰為主,當然不僅僅會海上,陸地上也能驍勇善戰。”胤礽提出自己的想法。
“啟稟皇上,臣等以為此想法甚好。”經過這場越境殺人,文官也不反對。
“臣等附議。”眾大臣都讚同。
這件事具體就容後再議,胤礽提出農商並齊發展的政策,立馬就遭到大臣的反對,“啟稟皇上,這件事臣以為不妥,自古農業十分重要,農業乃是國之根本。”
其他大臣都議論紛紛,胤礽豈會給他們反對的機會,“行了,上次恭親王出海帶迴來的效益你們也看見了,但出海並不是上上之策,看看允禟一年給國庫繳納多少稅,可見發展商業同樣重要,百姓的日子也會過的很好。”
大臣還想爭辯說什麽,就見皇上一臉你再有說的,你每年就給國庫上繳那麽多銀子,那些大臣隻能閉嘴。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又過去半年,這半年裏胤礽實施商農並齊發展,整頓財政,加強密折製度一係列措施,大清在胤礽的治理之下欣欣向榮,而海軍的領將是常寧主導,福全協助,畢竟福全已經負責火銃軍,實在忙不過來。
允褆負責兵部,允俄負責火銃軍,海軍還差人將來接手,其他兄弟,實在沒有武將之風,胤礽把目光瞄準了十四,他一直有關注著皇阿瑪其他兒子的學業,當然十四一個人是不行的,還得找個人協助他,還有時間慢慢選。
在胤礽為國為民操勞的時候,婉蓉也在努力想船上武器的設計圖,真是設計了改,改了設計,到現在都沒有滿意的,不是射程不夠,就是威力太小,婉蓉依舊努力中。
又過去大半年,離當初胤礽說的年後選秀又多過了半年,皇上不著急,大臣們著急啊!他們家閨女等不了那麽久,年紀都不算小了,正是含苞待放的好年華,於是壯著膽子重提,這次胤礽並沒有阻攔,很爽快的答應了。
爽快的讓大臣們都覺得莫不是錯覺?
“怎麽?要朕選秀的是你們,朕答應了,你們反而不高興了?”胤礽好笑道。
“請皇上恕罪。”還不是之前皇上態度太過堅決。
“如今朝中一切穩定的進行,朕自然有心思選幾個秀女,沒其他事就跪安吧。”胤礽想著在選秀之前帶小媳婦出宮轉轉,等有了新人進宮,總會有那麽幾個自以為出身高貴會得寵的惹她心煩,不選還行!
大臣們得了皇上的準信,自然高興的跪安了。
胤礽決定明兒帶小媳婦出去轉轉,當然單獨帶小媳婦肯定不行,太顯眼了,於是決定帶上湯圓跟團子,胤礽跟倆孩子說好這件事,當晚胤礽宿在婉蓉這,把事情告訴了婉蓉,婉蓉自然十分的開心,“皇上,臣妾想起一件事,湯圓都滿十一歲了,還沒取大名,再過一年就可以入朝,你不會想他入朝被人叫湯圓吧?”
胤礽:……他把這事給忘記了。
婉蓉要是胤礽所想,一定覺得其實這不是親爹吧?
第129章
小媳婦從來都是叫孩子的乳名,哪怕後來皇阿瑪給團子他們賜了大名,也沒看她叫過,大家也都跟這樣叫,時間久了,他也就習慣了,今兒被小媳婦一提,這還真是個問題,“等朕帶你們出去迴來後,問問皇阿瑪的意見再說。”皇阿瑪有多重視這個長孫,他心裏清楚,要是問都不問一聲,皇阿瑪指不定怎麽生氣呢!
“恩。”反正隻要在湯圓入朝之前取好就行。
很快月夜被陽光衝散,天亮了以後,胤礽去上朝,下朝之後換好衣服,婉蓉母子三人早就準備就緒,小胖墩圓圓可精可精了,發現今兒額娘起的早,眉宇之間都是興奮,就知道肯定有什麽好事,也不出去瘋,一直盯著自家額娘。
“額娘大哥姐姐你們這是做什麽?”看樣子這是要出去?
“問你皇阿瑪呀。”婉蓉表示壞人還是得貓陛下來做。
圓圓轉悠著黑眸見著胤礽換了常服而來,上去就是一個熊抱,死死保抱住他的雙腿,“皇阿瑪你怎麽能偏心呢?怎麽能隻帶哥哥姐姐出去呢?兒臣也要出去!”
別看圓圓才五歲,不是虛胖,那是真壯,壓在胤礽雙腿上,還真讓人有點吃不消。
胤礽剛要開口,就見圓圓抬頭雙眼閃閃發光的看著他,“皇阿瑪不用說了,兒臣知道皇阿瑪不會偏心的,所以皇阿瑪也會帶兒臣一起去對吧?兒臣這就去換衣服。”壓根不等胤礽開口拒絕一溜煙跑去換衣服。
胤礽覺得這兒子的無賴樣像誰呀?“要不走吧?”反正他迴房間去了。
婉蓉笑笑看著胤礽,“皇上要是不怕,你迴來的時候,你那兒子像殺豬一樣的嚎,臣妾沒意見的。”婉蓉聳聳肩。
胤礽頭上一排省略號,那還是算了,這小子小小年紀學什麽不好,學的鬼哭狼嚎,一有什麽事幹打雷不下雨,可那小眼神不知多委屈,仿佛他就是後爹。
其實最疼孩子的就是貓陛了,不然能允許圓圓那麽鬼哭狼嚎嗎?看看皇阿瑪在位的時候,哪個皇子敢?
胤礽自己是從皇子太子一步步走過來,他不希望兒子們將來為了皇位手足相殘,他給予其他兒子更多的縱容,也是很明確的告訴他們,自己的態度,對於湯圓胤礽一向是嚴父。
湯圓心裏也清楚皇阿瑪的所謂,有這樣的阿瑪額娘是他的福氣。
圓圓換好衣服跑過來,“讓皇阿瑪久等了,可以走了。”圓圓很懂事道。
胤礽在怎麽寵孩子也不可能朝著紈絝去寵。
胤礽帶著小媳婦跟孩子們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去了,出了宮門,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帶孩子們出來,胤礽安排了不少大內侍衛暗中跟著,免得太引人注意,到了繁華的街道,他們就下了馬車,明麵上隻有何柱兒跟兩個大內侍衛跟著。
圓圓看著滿街好吃好喝好玩的,雙眼直發光,圓圓偷偷看了看額娘,婉蓉沒他那麽誇張,但也很興奮,母子倆心意相通,看的一旁的胤礽臉都黑了,還想亂吃東西?想都別想。
一路上因為胤礽的管製,加上他們沒有錢,壓根買不了吃食,要玩的胤礽眼都沒眨,何柱兒連忙付錢,要吃的,不好意思,那是什麽?他沒看見。
何柱兒從出門開始心裏就在發抖,皇上做太子的時候,次次出門都不平安,如今成了皇上,上麵更是沒人壓著,要是在吃病了迴去,他真的會被太上皇砍了,一路上膽戰心驚,結果皇上壓根沒一點貪食,反倒是皇貴妃跟四阿哥這熟悉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
逛了好久實在有些餓了,胤礽準備帶他們去允禟開的酒樓,婉蓉攔住了他,“爺竟然你出來了,就不想看看外麵到底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嗎?去了那,爺覺得經過以前的事,掌管的還能忘記你這張臉不成?”
胤礽:……合著他在允禟名下的酒樓還出名了!
“那你想去哪?”既然出來,他自然也想看看他所治理的大清,天子腳下的京城吏治如何。
“當然是除開他開的酒樓,隨便找家就是了。”京城的酒樓滿大街都是。
去哪家胤礽倒是無所謂,於是就在附近找了一家看起來十分氣派的酒樓,選了個包間,包間的窗戶正好能看見外麵,胤礽把菜單遞給小媳婦,婉蓉點了許多好吃的,圓圓其實一直惦記著剛才路過小孩子吃的零嘴,圓圓看了看窗外,思緒飛快的運轉,噠噠跑到胤礽麵前,“阿瑪阿瑪給我一些銅板唄,我去樓下買些小玩意。”
胤礽豈會不知兒子是真想買小玩意還是想其他的呢?
“何柱兒你去買。”胤礽壓根不給他機會。
圓圓撇撇嘴,“阿瑪你真不可愛,阿瑪兒子去對麵的店裏買些零嘴可以吧?”指著前麵看起來很大很華貴的店鋪。
胤礽這次到沒有反對,“用完膳再去。”
“謝謝阿瑪。”圓圓開心的笑。
胤礽看兒子這樣,覺得兒子的貪吃真是把小媳婦的壞習慣學全了,一家人一起用膳,溫馨而歡樂,胤礽覺得沒有什麽比這一刻更美好,酒足飯飽以後,“爺你們就先坐著歇會,妾身帶圓圓去!”她也要買。
“額娘,我也一起去。”團子也跟著一起去。
於是就剩下胤礽湯圓父子倆喝茶坐著等,母子三人來到對麵的店鋪選零嘴,婉蓉他們選了好一會後,選的差不多了,圓圓小心翼翼的問,“額娘你說我們可能偷偷出去的買?”還是忘不了之前的零嘴,其實小孩子常吃的糖葫蘆。
“你信不信你現在出去不是迴酒樓的話,立馬有人跳到你麵前給你攔路,有眼睛一直盯著你呢!”她敢說貓陛下的眼睛就沒離開這,大有他們敢假公濟私的舉動,立馬大內侍衛就來了。
圓圓垂頭喪氣,“好吧,那我要多選點。”圓圓眼見不可行,也不再失望,興奮的接著選。
孩子的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尤其圓圓是個懂事不愛計較的孩子。
等他們選的差不多的時候,聽見外麵突然吵鬧聲不斷,胤礽自然也聽見了,連忙帶著兒子下去看看,婉蓉帶著孩子們出來,見胤礽湯圓過來,“爺,咱們也去看看?”聽著聲音像是打鬥之聲。
婉蓉他們也來到現場,看到被人群圍著中間,兩個身著華麗服裝的少年郎,其中一個少年郎麵如冰山,優雅氣定神閑的躲避另外一個少年郎的攻擊,那位次次都打不中的少年明顯有些焦急,“你躲什麽躲?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打一場?”
冰山少年看都懶得看他一眼,兩家的小廝見怪不怪了,隻是覺得忒丟臉,尤其是那名主動攻擊少年的小廝連忙上去攔著,“少爺您別再亂來,老爺知道您又該受罰了。”
“怕什麽?我隻是想找他比試,有什麽見不得人?”少年脾氣火爆,卻沒什麽壞心,“再說我鈕祜祿氏家也不是不講道理。”
鈕祜祿?圓圓他們看了看婉蓉,婉蓉囧了,“姓鈕祜祿多得去了,誰知道他是誰?”
那看來不是額娘本家,胤礽看了看何柱兒,何柱兒連忙上前一步低語,“迴主子的話,這好像是敦郡王母族的本家表弟。”何柱兒受了李德全啟發,學著怎麽更好的伺候主子,各方麵動向都加緊學習,深怕皇上問了,他答不上來。
允俄的表弟?難道他們家都是如此耿直?這小子看起來也就十四歲的樣子,功夫不錯,就是太過性急,那位少年又是誰呢?何柱兒也不太清楚。
允俄的表弟見他不搭理自己,簡直氣爆了,對他各種騷擾,婉蓉見他這樣不厚道笑了,引得胤礽他們全疑惑的盯著她,“爺你覺不覺得十弟這表弟有點像想引起主人注意的狗?”各種亂來想吸引主子。
眾人:……
別說還真像!
被他總是攻擊的冰山少年煩了,“就憑你這份傻勁,一輩子都別想贏我!”
話音剛落,允俄的表弟就被冰山少年一腳踹飛,整個人落在別人的攤位上,砸爛了別人的東西,“你竟然偷襲我!不算,再來!”少年不服氣。
“都像你似得橫衝直撞,遲早小命玩沒,記得砸爛別人攤販的錢一人賠一半。”冰山少年的小廝問了價錢後,付了一半錢。
這個時候一個四歲多的小孩子在小廝的帶領下跑過來,看了看被打的少年,“巴彥哥哥你又來找打?你就不能少禍害我二哥嗎?我二哥的零花錢都被你禍害光了!”
“我說傅雲,你們富察家不會窮到這個地步?這能有幾個錢?”鈕祜祿巴彥才不覺得他會缺這點銀子。
“是不窮,但架不住巴彥哥哥你隔三差五打架害我二哥砸攤子,有的時候一天砸兩三次,再多錢也經不住這樣花,二哥還說這個月的例錢給我買玩具的。”傅雲覺得巴彥哥哥忒討厭了。
“行行行,我給你買。”鈕祜祿巴彥也是個爽快的人。
“不用,我還沒窮到需要你買。”傅雲的二哥難得開口說這麽多字。
“我說傅軒你就不能不這麽冷?像誰欠你似得。”巴彥覺得這小子像個老頭子一樣的沉默寡言。
“你贏不了我的,迴去休息吧,不要在練了,欲速則不達,你不想腿廢了,你就好好休息,想贏我不著急這一時半會,當然什麽時候你都可不能贏我,傅雲走了。”傅軒說完就往前走。
巴彥被最後一句氣的半死,等他們離開低語,“原來他早發現了,他是怎麽發現的?”
富察傅軒嗎?看來迴去的關注關注,要是個人才,他一定給機會。
而傅軒也一直很關注皇上早年做太子發明的那些東西,甚至沒任何人知道,傅軒每次想起那些發明,眼神就會變得不一樣,也十分關注皇上一係列舉動,更沒人知道這是為何?
看著齊妃那清澈傷心的眼眸,皇後知道她又成了以前的齊妃,這樣就好,“去吧。”皇後也不再多留她。
在婉蓉並不知道的時候,皇後為她免去日後可能有的災難,婉蓉現在又一門心思投入研究之中,她想試試研究體積小能按在船上的炮,這樣對於在海上作戰很有利,要考慮船的承重,要考慮大炮的威力,現代倒是有很多,可是那些以現代技術是做不出來,還是隻能在目前的技術上改良,威力可能大大降低,但有總比沒有好。
婉蓉又陷入研究之中,這次的事同樣給胤礽敲了個警鍾,大清同樣需要能海上作戰的將領以及軍隊,同樣還要有相對完善的裝備,胤礽已經在想如何建立海軍,為此召見了索額圖允禛等重要軍機大臣商議此事,眾大臣是很讚同,隻是具體方案還拿不出來。
胤礽覺得有必要聽聽皇阿瑪的意見,皇阿瑪領兵打仗多年,應該會有見解,康熙得知兒子想法很支持,“保成呐,你說這海上作戰跟陸地上有何區別?”
“因為在海上,受到了海水的限製。”胤礽如實迴答。
“是呀,因為在海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除開地理環境以外,其他的跟陸地上有區別嗎?”怎麽領兵怎麽打仗靠的還是謀略,謀略時要考慮海上天氣環境行動受限的因素,其他的不一樣都是打嗎?誰的武功好,誰就贏。
“多謝皇阿瑪,兒臣明白了。”是呀,隻要八旗士兵熟悉水性,能在水中行動自如,跟陸地上的區別並不大,因為他們在水中受限,敵人也一樣。
胤礽被康熙一點就清晰,主要是選出適合領兵的人選,這也不是著急的事,胤礽同時還想發展商業,上次出海帶迴來的商業讓他震驚,當然並不是為了再次出海,出海畢竟存在很大的風險,但是不應該重農輕商,應該同等發展,這樣才是最好。
胤礽想著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轉眼過去了兩個多月,傳來了福全的捷報,信上說倭寇他們的國君先不同意談,更不說簽下不平等條約,他們雙方都登上船在海中準備開戰的時候,福全下令讓每個船上的火銃編隊人員,對敵方開始射擊,壓根不等他們人到敵方船上,敵方已經被子彈打死不少人,嚇得倉皇而逃,而他們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快的都讓他們覺得是錯覺,他們的國君被逼無奈答應和談。
看到這胤礽就放心了,他可是很相信允禩他們談判的能力。
果不其然半個月以後,再次傳來捷報,對方國君很憋屈的簽下不平等條約,此條約明確寫明是他們先無緣無故越境殺人,交出主事一幹等人給大清處理,並罰款一百萬兩,同時接受大清的友好幫助,每年向大清進貢十萬兩,每三個月向大清進貢多少魚蝦跟珍珠,以及不準組建軍隊隨時接受大清官員視察,甚至東海將歸大清所有,他們不得隨便進入,還有一些其他允禩他們想出的條約,而允禩他們把這份條約命名為海之條約。
允禩對外宣稱倭寇國君當麵道歉,並以重罰,大清很大方的原諒並協助他們管理好國家,大清是友好熱愛和平的國家,大清是在幫助他們!
大清周圍的國家一直都盯著這件事,當聽到大清皇室給出的宣言,沙俄的彼得大帝扯扯嘴角,幫助到成了大清的附屬國嗎?那他們也想這樣幫助大清好吧?大清皇帝能友好同意嗎?看來想蠶食大清邊境領土得想個別的辦法。
其他小國聽了後,表示他們還是安安分分過自己的日子,好在大清新君不是個好戰的,但絕對不是個好脾氣的,看看倭寇就懂了,他們還想自由的生活。
胤礽聽了這個消息,對允禩他們非常滿意,沒錯,他們就是友好的幫助他們,免得他們不懂得怎麽做人,胤礽為此召見允祉,“允祉,允禩他們傳迴來的消息,你也聽見了,這輿論就交給你了,咱們大清一向是有禮待人,別人不懂道理,咱們教別人懂道理。”胤礽一副朕多麽寬宏大量。
允祉被皇上的無恥驚呆了,不過他這嘚瑟樣真是好樣的,他喜歡,的確嘛,他們大清是很寬宏大量,沒滅了就是龍恩浩蕩,“臣遵旨。”怎麽控製輿論導向他清楚,寫點東西就是了。
經過允祉的操作這件事很快成了百姓閑餘談論的話題,百姓都在說皇上英明,咱們大清大氣,越境殺人隻殺了主事一幹人等,罰銀一百萬兩,以及東海和日後年年進貢,真是寬宏大量,絕口不提開槍打死不少敵方士兵。
一時之間百姓們也十分高興,覺得自己是大清子民太幸運,誰也不是傻子,皇上如此做吃虧的是誰,他們豈會不清楚?身為大清國子民,自然是要維護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國家強大,他們這些百姓也跟著腰杆子硬。
一個月以後他們順利凱旋而歸,胤礽對他們重重有賞,同時第二天提出擴建火銃編隊,成立一個火銃軍,以前那些對火銃有質疑的武將,當看到那場戰役以後,腸子都悔青了,如今全部都異口同聲讚同,跟胤礽預計的一樣,“還是自願報名,再來朕想成立海軍,類似倭寇之事以後也許還會有,咱們大清應該有自己的海上作戰軍隊,海軍以海上作戰為主,當然不僅僅會海上,陸地上也能驍勇善戰。”胤礽提出自己的想法。
“啟稟皇上,臣等以為此想法甚好。”經過這場越境殺人,文官也不反對。
“臣等附議。”眾大臣都讚同。
這件事具體就容後再議,胤礽提出農商並齊發展的政策,立馬就遭到大臣的反對,“啟稟皇上,這件事臣以為不妥,自古農業十分重要,農業乃是國之根本。”
其他大臣都議論紛紛,胤礽豈會給他們反對的機會,“行了,上次恭親王出海帶迴來的效益你們也看見了,但出海並不是上上之策,看看允禟一年給國庫繳納多少稅,可見發展商業同樣重要,百姓的日子也會過的很好。”
大臣還想爭辯說什麽,就見皇上一臉你再有說的,你每年就給國庫上繳那麽多銀子,那些大臣隻能閉嘴。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又過去半年,這半年裏胤礽實施商農並齊發展,整頓財政,加強密折製度一係列措施,大清在胤礽的治理之下欣欣向榮,而海軍的領將是常寧主導,福全協助,畢竟福全已經負責火銃軍,實在忙不過來。
允褆負責兵部,允俄負責火銃軍,海軍還差人將來接手,其他兄弟,實在沒有武將之風,胤礽把目光瞄準了十四,他一直有關注著皇阿瑪其他兒子的學業,當然十四一個人是不行的,還得找個人協助他,還有時間慢慢選。
在胤礽為國為民操勞的時候,婉蓉也在努力想船上武器的設計圖,真是設計了改,改了設計,到現在都沒有滿意的,不是射程不夠,就是威力太小,婉蓉依舊努力中。
又過去大半年,離當初胤礽說的年後選秀又多過了半年,皇上不著急,大臣們著急啊!他們家閨女等不了那麽久,年紀都不算小了,正是含苞待放的好年華,於是壯著膽子重提,這次胤礽並沒有阻攔,很爽快的答應了。
爽快的讓大臣們都覺得莫不是錯覺?
“怎麽?要朕選秀的是你們,朕答應了,你們反而不高興了?”胤礽好笑道。
“請皇上恕罪。”還不是之前皇上態度太過堅決。
“如今朝中一切穩定的進行,朕自然有心思選幾個秀女,沒其他事就跪安吧。”胤礽想著在選秀之前帶小媳婦出宮轉轉,等有了新人進宮,總會有那麽幾個自以為出身高貴會得寵的惹她心煩,不選還行!
大臣們得了皇上的準信,自然高興的跪安了。
胤礽決定明兒帶小媳婦出去轉轉,當然單獨帶小媳婦肯定不行,太顯眼了,於是決定帶上湯圓跟團子,胤礽跟倆孩子說好這件事,當晚胤礽宿在婉蓉這,把事情告訴了婉蓉,婉蓉自然十分的開心,“皇上,臣妾想起一件事,湯圓都滿十一歲了,還沒取大名,再過一年就可以入朝,你不會想他入朝被人叫湯圓吧?”
胤礽:……他把這事給忘記了。
婉蓉要是胤礽所想,一定覺得其實這不是親爹吧?
第129章
小媳婦從來都是叫孩子的乳名,哪怕後來皇阿瑪給團子他們賜了大名,也沒看她叫過,大家也都跟這樣叫,時間久了,他也就習慣了,今兒被小媳婦一提,這還真是個問題,“等朕帶你們出去迴來後,問問皇阿瑪的意見再說。”皇阿瑪有多重視這個長孫,他心裏清楚,要是問都不問一聲,皇阿瑪指不定怎麽生氣呢!
“恩。”反正隻要在湯圓入朝之前取好就行。
很快月夜被陽光衝散,天亮了以後,胤礽去上朝,下朝之後換好衣服,婉蓉母子三人早就準備就緒,小胖墩圓圓可精可精了,發現今兒額娘起的早,眉宇之間都是興奮,就知道肯定有什麽好事,也不出去瘋,一直盯著自家額娘。
“額娘大哥姐姐你們這是做什麽?”看樣子這是要出去?
“問你皇阿瑪呀。”婉蓉表示壞人還是得貓陛下來做。
圓圓轉悠著黑眸見著胤礽換了常服而來,上去就是一個熊抱,死死保抱住他的雙腿,“皇阿瑪你怎麽能偏心呢?怎麽能隻帶哥哥姐姐出去呢?兒臣也要出去!”
別看圓圓才五歲,不是虛胖,那是真壯,壓在胤礽雙腿上,還真讓人有點吃不消。
胤礽剛要開口,就見圓圓抬頭雙眼閃閃發光的看著他,“皇阿瑪不用說了,兒臣知道皇阿瑪不會偏心的,所以皇阿瑪也會帶兒臣一起去對吧?兒臣這就去換衣服。”壓根不等胤礽開口拒絕一溜煙跑去換衣服。
胤礽覺得這兒子的無賴樣像誰呀?“要不走吧?”反正他迴房間去了。
婉蓉笑笑看著胤礽,“皇上要是不怕,你迴來的時候,你那兒子像殺豬一樣的嚎,臣妾沒意見的。”婉蓉聳聳肩。
胤礽頭上一排省略號,那還是算了,這小子小小年紀學什麽不好,學的鬼哭狼嚎,一有什麽事幹打雷不下雨,可那小眼神不知多委屈,仿佛他就是後爹。
其實最疼孩子的就是貓陛了,不然能允許圓圓那麽鬼哭狼嚎嗎?看看皇阿瑪在位的時候,哪個皇子敢?
胤礽自己是從皇子太子一步步走過來,他不希望兒子們將來為了皇位手足相殘,他給予其他兒子更多的縱容,也是很明確的告訴他們,自己的態度,對於湯圓胤礽一向是嚴父。
湯圓心裏也清楚皇阿瑪的所謂,有這樣的阿瑪額娘是他的福氣。
圓圓換好衣服跑過來,“讓皇阿瑪久等了,可以走了。”圓圓很懂事道。
胤礽在怎麽寵孩子也不可能朝著紈絝去寵。
胤礽帶著小媳婦跟孩子們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去了,出了宮門,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帶孩子們出來,胤礽安排了不少大內侍衛暗中跟著,免得太引人注意,到了繁華的街道,他們就下了馬車,明麵上隻有何柱兒跟兩個大內侍衛跟著。
圓圓看著滿街好吃好喝好玩的,雙眼直發光,圓圓偷偷看了看額娘,婉蓉沒他那麽誇張,但也很興奮,母子倆心意相通,看的一旁的胤礽臉都黑了,還想亂吃東西?想都別想。
一路上因為胤礽的管製,加上他們沒有錢,壓根買不了吃食,要玩的胤礽眼都沒眨,何柱兒連忙付錢,要吃的,不好意思,那是什麽?他沒看見。
何柱兒從出門開始心裏就在發抖,皇上做太子的時候,次次出門都不平安,如今成了皇上,上麵更是沒人壓著,要是在吃病了迴去,他真的會被太上皇砍了,一路上膽戰心驚,結果皇上壓根沒一點貪食,反倒是皇貴妃跟四阿哥這熟悉的既視感是怎麽迴事?
逛了好久實在有些餓了,胤礽準備帶他們去允禟開的酒樓,婉蓉攔住了他,“爺竟然你出來了,就不想看看外麵到底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樣嗎?去了那,爺覺得經過以前的事,掌管的還能忘記你這張臉不成?”
胤礽:……合著他在允禟名下的酒樓還出名了!
“那你想去哪?”既然出來,他自然也想看看他所治理的大清,天子腳下的京城吏治如何。
“當然是除開他開的酒樓,隨便找家就是了。”京城的酒樓滿大街都是。
去哪家胤礽倒是無所謂,於是就在附近找了一家看起來十分氣派的酒樓,選了個包間,包間的窗戶正好能看見外麵,胤礽把菜單遞給小媳婦,婉蓉點了許多好吃的,圓圓其實一直惦記著剛才路過小孩子吃的零嘴,圓圓看了看窗外,思緒飛快的運轉,噠噠跑到胤礽麵前,“阿瑪阿瑪給我一些銅板唄,我去樓下買些小玩意。”
胤礽豈會不知兒子是真想買小玩意還是想其他的呢?
“何柱兒你去買。”胤礽壓根不給他機會。
圓圓撇撇嘴,“阿瑪你真不可愛,阿瑪兒子去對麵的店裏買些零嘴可以吧?”指著前麵看起來很大很華貴的店鋪。
胤礽這次到沒有反對,“用完膳再去。”
“謝謝阿瑪。”圓圓開心的笑。
胤礽看兒子這樣,覺得兒子的貪吃真是把小媳婦的壞習慣學全了,一家人一起用膳,溫馨而歡樂,胤礽覺得沒有什麽比這一刻更美好,酒足飯飽以後,“爺你們就先坐著歇會,妾身帶圓圓去!”她也要買。
“額娘,我也一起去。”團子也跟著一起去。
於是就剩下胤礽湯圓父子倆喝茶坐著等,母子三人來到對麵的店鋪選零嘴,婉蓉他們選了好一會後,選的差不多了,圓圓小心翼翼的問,“額娘你說我們可能偷偷出去的買?”還是忘不了之前的零嘴,其實小孩子常吃的糖葫蘆。
“你信不信你現在出去不是迴酒樓的話,立馬有人跳到你麵前給你攔路,有眼睛一直盯著你呢!”她敢說貓陛下的眼睛就沒離開這,大有他們敢假公濟私的舉動,立馬大內侍衛就來了。
圓圓垂頭喪氣,“好吧,那我要多選點。”圓圓眼見不可行,也不再失望,興奮的接著選。
孩子的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尤其圓圓是個懂事不愛計較的孩子。
等他們選的差不多的時候,聽見外麵突然吵鬧聲不斷,胤礽自然也聽見了,連忙帶著兒子下去看看,婉蓉帶著孩子們出來,見胤礽湯圓過來,“爺,咱們也去看看?”聽著聲音像是打鬥之聲。
婉蓉他們也來到現場,看到被人群圍著中間,兩個身著華麗服裝的少年郎,其中一個少年郎麵如冰山,優雅氣定神閑的躲避另外一個少年郎的攻擊,那位次次都打不中的少年明顯有些焦急,“你躲什麽躲?就不能堂堂正正的打一場?”
冰山少年看都懶得看他一眼,兩家的小廝見怪不怪了,隻是覺得忒丟臉,尤其是那名主動攻擊少年的小廝連忙上去攔著,“少爺您別再亂來,老爺知道您又該受罰了。”
“怕什麽?我隻是想找他比試,有什麽見不得人?”少年脾氣火爆,卻沒什麽壞心,“再說我鈕祜祿氏家也不是不講道理。”
鈕祜祿?圓圓他們看了看婉蓉,婉蓉囧了,“姓鈕祜祿多得去了,誰知道他是誰?”
那看來不是額娘本家,胤礽看了看何柱兒,何柱兒連忙上前一步低語,“迴主子的話,這好像是敦郡王母族的本家表弟。”何柱兒受了李德全啟發,學著怎麽更好的伺候主子,各方麵動向都加緊學習,深怕皇上問了,他答不上來。
允俄的表弟?難道他們家都是如此耿直?這小子看起來也就十四歲的樣子,功夫不錯,就是太過性急,那位少年又是誰呢?何柱兒也不太清楚。
允俄的表弟見他不搭理自己,簡直氣爆了,對他各種騷擾,婉蓉見他這樣不厚道笑了,引得胤礽他們全疑惑的盯著她,“爺你覺不覺得十弟這表弟有點像想引起主人注意的狗?”各種亂來想吸引主子。
眾人:……
別說還真像!
被他總是攻擊的冰山少年煩了,“就憑你這份傻勁,一輩子都別想贏我!”
話音剛落,允俄的表弟就被冰山少年一腳踹飛,整個人落在別人的攤位上,砸爛了別人的東西,“你竟然偷襲我!不算,再來!”少年不服氣。
“都像你似得橫衝直撞,遲早小命玩沒,記得砸爛別人攤販的錢一人賠一半。”冰山少年的小廝問了價錢後,付了一半錢。
這個時候一個四歲多的小孩子在小廝的帶領下跑過來,看了看被打的少年,“巴彥哥哥你又來找打?你就不能少禍害我二哥嗎?我二哥的零花錢都被你禍害光了!”
“我說傅雲,你們富察家不會窮到這個地步?這能有幾個錢?”鈕祜祿巴彥才不覺得他會缺這點銀子。
“是不窮,但架不住巴彥哥哥你隔三差五打架害我二哥砸攤子,有的時候一天砸兩三次,再多錢也經不住這樣花,二哥還說這個月的例錢給我買玩具的。”傅雲覺得巴彥哥哥忒討厭了。
“行行行,我給你買。”鈕祜祿巴彥也是個爽快的人。
“不用,我還沒窮到需要你買。”傅雲的二哥難得開口說這麽多字。
“我說傅軒你就不能不這麽冷?像誰欠你似得。”巴彥覺得這小子像個老頭子一樣的沉默寡言。
“你贏不了我的,迴去休息吧,不要在練了,欲速則不達,你不想腿廢了,你就好好休息,想贏我不著急這一時半會,當然什麽時候你都可不能贏我,傅雲走了。”傅軒說完就往前走。
巴彥被最後一句氣的半死,等他們離開低語,“原來他早發現了,他是怎麽發現的?”
富察傅軒嗎?看來迴去的關注關注,要是個人才,他一定給機會。
而傅軒也一直很關注皇上早年做太子發明的那些東西,甚至沒任何人知道,傅軒每次想起那些發明,眼神就會變得不一樣,也十分關注皇上一係列舉動,更沒人知道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