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


    無論是話本,還是卓璉自身的記憶,都沒有關於親戚的印象。


    “據娘所說,來人是姨母的一雙兒女,早些年姨母遠嫁到金陵,後來被夫家苛待撒手人寰。表哥表姐聽說二哥成了鎮國公,便前來京城投奔。”


    “那他們住在何處?”


    “還呆在宅子裏呢,母親對兄妹倆格外疼惜,認定他們吃了不少苦,必須好生彌補才行,庫房裏堆著的珠釵首飾,全都送到楊珍兒屋裏,就連原本要給琳姐姐的玉佩,也因為楊珍兒說了句喜歡,便直接給了她。”桓芸咬著下唇,氣哼哼道。


    那對兄妹一個叫楊煥林,一個叫楊珍兒,年紀都不算大。因著是死去妹妹留下的骨血,桓母對他二人格外優容,甚至連芸娘都及不上。


    卓璉帶著妹妹往迴趕,甫一走到正堂前,便有笑鬧聲傳出來。


    “以前母親在世時,就經常提到姨母,說你們二人幼時在山裏摘果子,險些被野狗咬著了,幸虧及時爬到樹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話音剛落,楊煥林聽到一陣腳步聲,待看清了來人的麵容,他怔愣半晌,借由喝茶掩飾自己的失態。


    早在進京前,楊煥林就聽說桓慎成親了,娶的還是自己的寡嫂。當時他絞盡腦汁,思索許久也不明白堂堂鎮國公為什麽要這麽做。


    但此時此刻,他終於清楚了緣由。卓氏是世間難尋的美人,杏眼水光盈盈,唇瓣紅豔似火,再配上如白玉般細膩的肌膚,這樣嬌豔的寡嫂主動勾引,桓慎又不是柳下惠,哪能拒絕得了?


    察覺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卓璉忍不住皺了皺眉。


    楊珍兒站在旁邊,兩手攪動著帕子,強壓住心頭的妒意,笑盈盈走上前,“這就是表嫂吧?果真光彩照人,珍兒遠遠不及。”


    “表妹快別這麽說,你年方二八,正是最好的時候,堪比盛放的嬌蕊。”卓璉迴了幾句場麵話,礙於有外男在場,她沒過多久就帶著芸娘離開了正堂。


    兩人走到花園裏,少女踮起腳尖,扯了片柳葉放在手中,語氣透著絲絲憋悶:“嫂嫂,我不喜歡楊家兄妹。”


    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卓璉輕聲安撫,“不妨事的,他們到底是客人,在家裏呆不了幾日,咱們在城東還有一座二進的小院兒,讓客人去住著剛好合適。”


    “但願如此吧。”


    桓芸摟住女子纖細的胳膊,臉蛋在柔軟的布料上蹭了蹭。


    也不知是不是她多想了,她總覺得楊煥林眼神閃躲,明顯不像什麽好人;楊珍兒也是個貪得無厭的,將她和琳姐姐的東西搶去大半,偏偏母親對外甥們非常在意,就算桓芸心裏再不痛快,也不好開口攆人。


    作者有話要說:  安利一篇基友的文《迴到1973》,內容非常好看,真的!真的!真的!重要的話說三遍,球球各位長官快去收藏叭,小姐姐可好了,人好文也好,收藏一下不吃虧滴


    書名:迴到1973 作者:孺人


    文案:齊小芳以為自己做了一個夢,夢到了悲慘的童年。


    夢裏有許久未見的渣爹,於是齊小芳一個氣不順,就把她那好吃懶做的爸爸的一條腿給弄折了。


    後來,齊小芳才知道,這丫的根本就不是夢。


    她隻不過是重生了,重迴到了一九七三。


    第90章 番外四


    因無人阻攔,楊珍兒與楊煥林便在鎮國公府中住下了, 兄妹倆從正堂離開, 經過一座涼亭, 索性在裏麵歇腳。


    女子從袖裏取出錦帕扇扇風, 腦海中迴憶起卓氏的皮囊,麵色霎時間陰沉不少。


    “卓氏生得美,又曾獻出過人中黃丸的方子, 想來國公爺對她上心至極,否則哪至於將人娶為正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初剛得知二表哥身份時, 楊珍兒便動了心思,這才費盡口舌慫恿楊煥林上京。她自詡容貌不差, 即使在金陵那等美女如雲的地界兒,依舊算得上出挑,豈料剛才與卓氏麵對麵站著, 才發現自己竟被壓了一頭。


    楊煥林看出胞妹的不忿, 嘴角勾了勾, “上不上心都不重要, 世間沒有不偷腥的貓, 隻要你攀附上了桓慎, 就算隻成了個小小妾室,依咱們的身份來看,仍然算不得委屈。”


    “早些年卓氏嫁給桓謹,如今又成了桓慎的妻子, 肚子沒有任何動靜,未免忒不爭氣了,若我能替二表兄綿延後嗣,姨母肯定會善待咱們……”


    楊珍兒眼神閃爍,算盤打得啪啪響,要不是看中了鎮國公府的權勢,他們何至於千裏迢迢從金陵趕過來?


    卓璉並不清楚兄妹倆的心思,等到夜裏桓慎迴來,她端著熱湯走上前,將事情提了一嘴。


    “那兩人雖是母親的外甥,到底也不同姓,芸娘跟琳兒都到了議親的年歲,萬一被衝撞著,事情恐怕就不好收場了,還不如將他們送到城東的小院,那處景色清幽,修建的十分雅致,住著也不算委屈了。”


    “此事由你決定便好。”


    桓慎對遠嫁的姨母都沒什麽印象,更甭提她產下的兩個孩子了。看在桓母的麵子上,扶持一把也算不得什麽,但若是礙著了自家人,他斷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翌日清早,桓慎來到母親院中,行禮問安後便直直站在原地,沒有發出半點響動。


    “時候不早了,慎兒怎麽還不去軍營?”桓母心覺奇怪,開口問了一嘴。


    “母親,咱家在外麵還有一座宅子,不如讓表弟表妹搬過去,免得傳出流言蜚語來,影響了芸兒,她總歸還沒議親。”


    桓母身為寡婦,自然清楚名聲對於婦道人家而言究竟有多重要,芸娘有個身為鎮國公的哥哥,也算是金貴人家的小姐,但往日的桓家卻是商戶出身,許多勳貴都瞧不上這個,挑挑揀揀,才耽擱到了現在。


    “慎兒言之有理,待會為娘便將事情告知煥林兄妹。”


    得到了滿意的答複,桓慎也沒在家中多做逗留,再次行禮後便離開了。


    等楊家人來給桓母請安時,卓璉芸娘她們恰好在場,隻聽桓母道:“珍兒,城東是好地方,那處風景極佳,周圍多是讀書人,住著十分安逸。”


    楊父寵妾滅妻,楊家的後宅同樣汙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楊珍兒雖隻有十六歲,心機卻算不得淺,僅憑隻言片語便判斷出桓母的想法——無非是覺得兄妹倆礙眼,想將他們逐出桓府罷了。


    女子眼眶瞬間通紅,淚珠噗噗往下掉,衝到桓母身畔,似受了天大的委屈那般。


    “姨母,珍兒與哥哥除您外,再也沒有其他親人了,可是我們做錯了什麽?竟惹您傷懷動怒,這才要離開家裏?”


    桓芸扯了扯甄琳的袖口,唇瓣輕啟,吐出了四個字:裝模作樣。


    見狀,卓璉既好氣又好笑,不住搖頭,終究沒說什麽。


    那廂楊珍兒還沒止住眼淚,哭得淒慘至極,桓母有些不忍,連連道:“罷了,不想搬走就先住下,過段日子再過去也不遲。”


    聞言,楊珍兒這才破涕為笑,挽著婦人的胳膊,一口一個姨母叫得極甜。


    傍晚桓慎迴來,還不等卓璉開口,站在旁邊的芸娘便忍不住抱怨,“二哥,您說這楊家兄妹為什麽非要留在家裏?我不願意跟他們呆在一起。”


    男子俊朗的麵龐無一絲一毫地波動,隻聽他沉聲道:“明日咱們搬到京郊的莊子裏,剛好那些莊戶們打了兩隻麅子,也能嚐嚐野味。”


    桓芸滿臉欣喜,明亮的鳳眼都眯成了一條線,不過她轉念一想,母親還留在府邸中,未免不太妥當吧?


    似是看出了妹妹的心思,桓慎並未多言,他很清楚自己與妹妹在桓母心中的分量,遠不是楊家兄妹能及得上的,現在搬到京郊,也不過是讓她做出個選擇而已,究竟是要外甥,還是要一雙兒女。


    既然已經下了決定,就沒有繼續拖延的理由,桓慎吩咐下人備好馬車,將女眷們送出門子,這才讓李嬤嬤帶了話。


    “你跟母親說一聲,家裏有外男,女眷們住著不妥當,便先去別莊歇息幾日。”


    聞言,李嬤嬤登時就愣住了,她完全沒想到公爺居然要帶著夫人小姐離開,府裏隻剩下老夫人一個,這、這哪裏說得出口啊?


    不管李嬤嬤有多為難,在桓慎等人離開後,她都必須把話一字不漏地帶到桓母麵前。


    將主子憋屈的神情收入眼底,她不由勸道:“胳膊肘還分裏外拐呢,表姑娘確實惹人憐惜,但總不能因她那幾滴淚,就耽誤了小姐的婚事啊……”


    先前李嬤嬤就想說這話了,隻是苦於沒有機會,此刻終於憋不住了。


    “慎兒還真是胡鬧,不過是留自家親戚住上一段時日,哪能有這麽大的脾氣?”桓母心裏湧起幾分悔意,嘴上卻不肯服軟。


    端量著主子閃爍的眼神,李嬤嬤暗自發笑。


    別莊位於京郊,地廣人稀,比皇城根兒清淨不少。為了不耽誤卓璉釀酒,桓慎早就吩咐陳莊頭修建了蒸房、泥屋,裏麵裝了燒鍋等器具,隻要將糧食運過來,便能著手造酒了。


    先前泡發的鬆脂裝在木盆裏,每斤鬆脂要搭配一石釀米,七鬥水,二兩上好的曲末。


    卓璉在酒坊中忙活了二十多年,早就將所有的步驟爛熟於心,這會兒也不用旁人插手,自己淘米蒸飯,忙得不亦樂乎。


    想要釀出品相出眾的鬆膏酒,萬萬不能操之過急,等天色黑透後,卓璉迴了屋,便看到桓慎坐在桌前翻書。


    女子詫異地挑了挑眉,默默走到青年身後,還沒等她瞧見書中的內容,隻聽啪的一聲,書本被倒扣在桌麵上,什麽都看不清。


    “公爺是在看兵書?”


    桓慎麵無表情地頷首,“的確如、”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卓璉彎著腰,將書本搶了過來,伸手翻了兩頁,待辨認出紙頁上露骨的圖畫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你、你看這個作甚?”


    見自己的謊話被拆穿了,桓慎絲毫不顯窘迫,啞聲解釋,“聽說女子很難享受到閨房之樂,我仔細研習一番,也能……”


    卓璉捏著這本薄薄的畫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渾身血液都朝麵上湧去,緩了好半晌才道:“別聽那些軍漢說胡話,他們整日扯謊,根本作不得準。”


    “好,璉璉說什麽就是什麽。”


    女子鬧了個大紅臉,將畫冊扔在桌麵上,一語不發地走到屏風後,剛解開腰間的係帶,身畔便多出一道黑影,竟是桓慎跟了過來。


    ---


    轉眼過了兩個多月,一家子在年關前折迴京城。楊珍兒扶著桓母的胳膊走到院裏,看著並肩而行的一對男女,她腳步略頓了頓,貝齒也不自覺地咬了下唇瓣。


    “姨母天天叨念著表哥表嫂,千盼萬盼,總算將你們給盼迴來了。”


    卓璉抿唇笑笑,剛想開口,便發現楊煥林的目光落在桓芸身上,秀眉微不可察地皺了皺。


    “快進屋吧,外麵風雪大,受寒就不好了。”


    桓芸扶著嫂嫂的胳膊,提著十二萬分的小心,眼神不住往女子平坦的肚腹瞟去,隻要一想到再過九個月,自己的小侄兒或小侄女就要出世,她便忍不住笑出聲來。


    注意到芸娘的舉動,跟在後方的甄琳樂不可支,等對上楊珍兒飽含妒意的眸光,笑意才收斂了些許。


    丫鬟給諸位主子上了茶,楊珍兒垂首吹了吹水麵上的熱氣,狀似無意地說:“表哥表嫂成親的日子也不短了,準備何時生個娃娃?也好讓府裏熱鬧熱鬧。”


    桓芸臉一沉,用力將瓷盞放迴桌上,發出哐當一聲響,她皮笑肉不笑,“表姐這麽想要孩子,自己成親生一個便是,管別人作甚?我哥哥麾下也有不少將士,人品貴重的不在少數,表姐看上哪個直說即可,咱們都是親戚,千萬別客氣。”


    聽到這夾槍帶棒的言辭,楊珍兒眼裏蒙上了淡淡水汽,用目光向桓慎求助,那副模樣顯得十分柔弱可憐。


    隻可惜男人早就將全副心力都投注在發妻身上,哪會在不相幹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到了後來,還是桓母看不下去了,咳嗽兩聲以掩飾尷尬。


    楊珍兒內心忿忿不平,但桓芸到底是鎮國公的親妹妹,即便性情再刁蠻,她也必須忍讓,否則離開了桓府,哪能過上這樣的舒坦日子?


    第91章 番外五


    桓慎坐在八仙椅上, 粗糙指尖劃過光潤的杯沿, 掃也不掃坐在對麵的那對兄妹,聲音冰冷至極, “煥林珍娘在府裏呆的時間也不算短了,還是盡快找別的地方落腳,免得生出事端。”


    楊珍兒霎時間愣住了,她本以為桓慎看在姨母的麵上,不會把事情做的這麽絕, 豈料他竟被卓璉迷得昏頭轉向,連自己的親娘都不顧了,還真是忤逆不孝。


    “表哥,近段時日你們在京郊,是我跟哥哥陪在姨母身邊的, 若乍然分開,怕是不太妥吧?”


    “有什麽不妥的?親戚歸親戚,卻也沒有一直賴在旁人家不走的道理,要不是你們,我何至於前往京郊……”


    桓芸這話說得不中聽,連帶著桓母的臉色也不太好,外甥雖親,到底比不過十月懷胎產下來的兒女, 現在因為楊家兄妹,將慎兒芸娘逼得兩月未進家門,老太太心裏能好受才是怪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之惡嫂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上清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上清泉並收藏穿書之惡嫂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