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做事情,都是雷厲風行的。


    要嘛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要想完全勝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做好長遠的準備。


    破壞比建設快一萬倍。


    在朱元璋的遠景規劃之中,已經不再把起義的勝利做為最重要的事情了。


    按照他的規劃發展的話,群雄逐鹿最終的勝利之人,肯定是他。


    他在計劃至少十年之後,會發生什麽事情,他提前麵對。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次朱元璋對於自己這個教育計劃,那是非常重視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讓朱升負責這件事了。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升的地位那是僅次於劉伯溫的,比李善長的地位高。


    朱元璋在迴顧自己投軍以來的經曆。


    自己從至正十二年三月,投奔義父郭子興大帥,到現在四年有餘,今年他已經二十九歲了!


    現如今是至正十六年,天下大勢,北有大元,西有李思齊,明玉珍,東有張士誠,南有陳友諒,陳有定,方國珍。


    這些朱元璋都是如數家珍的。


    現在朱元璋還沒有和陳友諒直接開戰的打算,他要做的是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地盤。


    看著眼前的華夏地圖,朱元璋畫出來了一係列的地名。


    廣德,常州,寧國,江陰,常熟,徽州,這些都是他要攻下的。


    雖然陳友諒是最強磨刀石,但是現在他需要的是一步一步的增加自己的實力,穩紮穩打。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朱元璋要籌劃廣德之戰。


    雖然朱元璋已經封了四大戰域的大帥,但是他不能不管。


    畢竟這是為他自己打天下。


    還有一點隱憂,他投身義軍的時間比徐達,湯和他們的時間都短,要想讓他們對自己徹底信服,那是需要一些真正的業績來證明自己的。


    現在金陵這塊地盤,是靠智取得來的。


    不足以讓眾將心服口服。


    必須要打仗,打硬仗,以係列的全勝,才可以讓悠悠之口。


    其實朱元璋這樣想,那有點想多了。


    其實後世的朱建華的年齡和朱元璋也差不多。


    朱元璋確切的說,是不到三十,二十九歲多一些!


    人跟人的差別那是很大的。


    朱元璋小的時候,玩耍,那就是做皇帝,其他的小夥伴也是非常服氣。


    他的領袖氣質可以說是天生的。


    朱建華隻是一個大學生,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語。


    不過現在朱元璋也是在改變。


    但是他有的時候,還是疑神疑鬼的,總覺得人家會看穿他。


    他需要勝利來讓自己心安。


    這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朱元璋所有的心思都在籌劃廣德之戰上麵。


    還別說,現在朱元璋對於看地圖,那是越來越有興趣了。


    他對廣德這個地方還是有所耳聞的,當年嶽飛就是在廣德之戰後,一舉成名的。


    現在從地名上就可以看的出來,嶽飛溝等等地名,至今猶存。


    這會,朱元璋又想起來了漢高祖劉邦和韓信的對話,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大王不善於將兵,善於將將!


    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才謂之豪傑。


    這次朱元璋準備三管齊下,他準備派鄧愈,邵成,湯昌統兵進攻廣德,然後稍事休整,繼續向前,打通進軍浙東通道。


    派小寶以商隊的名義,提前進入廣德,做好內應。


    派二河在廣德附近的皇覺寺分院暗中指揮僧兵,以備不測。


    小寶,二河,那都是朱元璋的嫡係,是和他一起成長起來的,忠誠是不用說的。


    鄧愈,本名鄧有德,是去年領著一萬多人投奔他的,足見其誠心。


    朱元璋大喜,親自給他賜名鄧愈,現為廣興翼元帥。


    對於自己手下的這些將領,朱元璋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此次鄧愈為全軍主帥,邵成,湯昌為其副將,其實他這個組合已經是非常強大了。


    但是朱元璋做事為了能夠萬無一失,這才安排了另外兩路奇兵,但另外兩路的情況,他是自己掌握的,以免鄧愈等人錯會其意,造成軍心渙散。


    人都是這樣,一旦有所依靠,就會產生懈怠之心。


    為了激勵鄧愈,朱元璋讓人把鄧愈請到自己家中,讓夫人親自下廚招待鄧愈。


    這下讓鄧愈真的是非常的感動。


    “鄧愈,這次準備讓你領兵去攻打廣德,有信心嗎?”


    朱元璋端起酒杯,看著鄧愈。


    “大帥,我當然有信心,大帥請放心,拿不下廣德,我提頭來見!”


    “好!有誌氣!我要的就是你這句話,來!幹了!”


    朱元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治軍,特別是他的夫人對於手下將領的家眷,那更是關心。


    二人以其獨特的方式,團結這些將領,讓其歸心,舍生忘死,屢建奇功。


    朱元璋的夫人以其無邊的愛心,溫暖著將領的心,在某些方麵來說,起的作用比朱元璋還大。


    朱元璋知道,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做。


    而且他還要繼續積蓄力量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然後等待別人的衰落。


    朱元璋現在還奉小明王為其首領,自己不稱王,在默默的發展自己實力,雖然口上不說,但是實際上的事情,他是一步一步的在落實。


    鄧愈領命而去。


    本來朱元璋還想親自去帶兵攻克這些地方,但是他後來還決定讓其他將領去。


    他的特長不是領兵打仗,而是領導將領去攻打各個地方,他在後麵統領全局,因為他看得遠,因為他知道的多,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本來朱元璋在軍事上那是一個門外漢,但是現在隨著他學習的深入,特別是這些實際戰鬥的經驗,教訓的積累,讓朱元璋越來越喜歡上統兵打仗這件事了。


    確切的說,朱元璋就是統領這些將領,來實現他的戰略意圖。


    他對這些將領提出具體目標,具體怎麽打,讓將領自己在戰場上自己把握。


    畢竟現在的通信條件很差,他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去關注戰局的發展。


    但是在做好全麵準備的前提下,讓這些將領,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那勝利也是可以預計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是怎麽煉成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英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英雄並收藏朱元璋是怎麽煉成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