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錦心閣。
陶氏凍得打哆嗦,兩個宮女手忙腳亂地給她燒水沐浴。足足泡了小兩刻陶氏才緩過來了一些,熱水帶來的溫暖將浸入骨髓的寒氣一分分驅了出去。她重重地舒了口氣,迴到臥房後,幾乎癱倒在床上。
楚良娣……可真是飛揚跋扈。
陶氏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床架上的雕花,在滿心的憤慨與懵然中,忽地笑出了一聲。
嗬。
太子看見了,太子什麽都看見了。
不僅看見了,而且進玉斕苑時神色難看得可怕。
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事麽?
楚良娣跟太子解釋不清楚的,畢竟在太子看來,她就是什麽也沒有做——她隻是在園子裏走動而已,雖然到了楚良娣的院外,但院外就不算楚良娣的地盤了,總不能是她院外就平白招惹了楚良娣。
楚良娣亦不能指責她什麽,難不成說她想勾引太子?她可什麽也沒幹,楚良娣那麽說了,就反是證明自己嫉妒心強不容人了。
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誰也不會喜歡那樣的女人。
楚良娣勢必會失寵,這比她今日直接引得太子關注來得更好。
盛寵穩固的人是不容易被動搖的,唯獨太子自己對她心生厭惡,旁人才會有機會。和楚良娣到底已這樣“穩固”了兩年,陶氏先前都不敢設想如何讓太子厭惡她,沒想到她自己出來作死。
過去的兩年裏,東宮裏春風得意的隻有她。
這黃曆終於可以改上一改了。
陶氏想得心中舒坦,加上受了凍後身上乏力,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
等到醒來時已是下午,陶氏撐坐起身喚人進來服侍梳妝,卻一眼就看見身邊的宮女哭喪著臉。
“怎麽了?”她隨口問。宮女秀眉皺著,支吾了半天,才說:“娘子……怕是不好了,聽聞太子殿下照常同楚良娣一道用了膳,下午也一直在玉斕苑裏,好似沒生楚良娣的氣。”
宮女怕的是楚良娣沒遭殃,後續就該來找陶氏的麻煩了。但陶氏一時尚未想到那兒,騰地站了起來:“怎麽可能?!”
她的心思全在太子身上,被這結果驚得不能自已:“豈會?楚氏那樣的飛揚跋扈,殿下又什麽都瞧見了,豈會還護著她?”
宮女低著頭搖了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陶氏愣在了那兒,愣了好半晌才又問:“殿下……什麽都沒說?”
“反正……反正奴婢沒聽說。”宮女囁嚅著小心地抬眸睃了睃她的神情,複又低下頭去。
.
玉斕苑中,沈晰差了人去陶氏那邊盯著,就把這事放下了。
而後他專心致誌地看了大半日的折子,大多是東宮官呈過來的,也有些是父皇交給他的事。晚上臨睡前倚在床上,沈晰好巧不巧地看到了一封楚成遞過來的一封,裏麵是件需要朝廷來決斷的案子,但他讀來覺得有趣,就把楚怡拉過來當個故事講給她了。
這個案子是這樣的,婦人付盧氏十五年前丈夫病故,她安心守了十五年的寡。這十五年裏,她孝順公婆、撫養年幼兒女,幾年前當地官衙還賜過她一塊貞節牌坊。
但去年,付盧氏外出買東西時與一個路過經商的商賈見了麵,二人竟一見鍾情,春心萌動。付盧氏跟公婆提過改嫁,公婆應允,但族中不答應。過了三兩個月,付盧氏忍不住了,就與那商賈趁夜一道私奔了。
那一整個村子都是付家人,他們沒跑出太遠就被抓了迴來。
族中便將二人交送給了官府,付姓鄉賢們聯名要求按律處以嚴刑。案子從一個小村鎮一直鬧到湖南巡撫那裏,巡撫給判了個秋後問斬,但底下的官員卻是意見不一。
“我看反對的這波人,基本都是你哥哥攛掇的。”沈晰笑道。
楚怡一聲輕哼:“那我哥哥攛掇得對!”
沈晰凝神:“你說說看?”
楚怡便從他懷裏撐坐起來,鄭重道:“什麽宗族鄉賢,我看都是嘴裏說著仁義道德,行的是欺壓百姓之事!就說這事,人家當公婆的都點了頭了,和他們這些外人有什麽幹係!還敢說什麽‘按律處以嚴刑’——若是按律,女人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當公婆的點了頭我看她兒子也不會反對,她早就可以順順當當嫁過去了,用得著私奔?”
沈晰頗愛聽她這樣義憤填膺地打抱不平,沒聽夠,就又邊誇她邊給她提供更多線索:“你說得對,而且這事最初鬧起來也是她公婆子女出麵求情來著。她公婆家底頗豐,說原就願意備一份豐厚嫁妝讓她改嫁。”
楚怡明眸一瞪:“有豐厚家底在這裏,鄉賢們為什麽蹚這個渾水就更值得懷疑了!”她邊想邊陰謀論了起來,“她丈夫沒了,家產便是子女繼承。可若她的名聲髒了呢,是不是過些日子鄉賢們就能懷疑她子女是否是自家血脈?到時他們都不必把人逼死,隻消用這個疑點逼她公婆從別的支係過繼孩子,這家產歸誰也就不好說了!”
——這種古代家族裏的財產鬥爭,她在網上刷到過案例分析。擱在現代雖然大多沒有這麽複雜殘忍了,但類似的故事也是有的。
——放在北京,叫《第三調解室》;擱在上海,叫《老娘舅》。
沈晰聽得哭笑不得,擰著眉頭在她額上彈了一記:“你可真會想。”
“沒這種可能嗎?”楚怡揉著額頭看他,他一哂:“有可能。”
說罷他就翻身下床,但此時時辰已很晚了,兩人原已都準備睡覺,楚怡就問了句:“幹什麽去?”
剛要起身的沈晰轉過頭笑:“去見見新來的美人啊。”
楚怡:“?!”
他笑意愈濃:“你覺得史氏比較好麽,我去見見。”
說著又要起身,楚怡當然不肯,張牙舞爪地一把撲住他:“不許去!”
他已然在憋笑了。其實她也在憋笑,揚起臉正色道:“好什麽好,她們兩個都不好,你不許去!”
“哈哈哈哈哈哈。”沈晰不憋著了,心滿意足地笑了一通,跟她說,“你躺著,我去把這折子迴了叫人發迴去,讓她趕緊改嫁,省得兩個都押在牢裏。”
楚怡這才鬆了手,他去書桌邊迴了折子,不過多時就迴來躺著了。
她伸手抱住他,咂咂嘴:“陶氏的事你打算怎麽辦?”
“看看,若她不再惹事,這事就了了。畢竟這個天受凍也不舒服,你也算罰過她了。”
楚怡點點頭:“我同意,而且其實她也沒幹什麽。爭寵嘛,我能理解,隻是不待見她來我的地盤上爭寵!”
沈晰又被她逗笑了,笑得眼底一片柔和,接著又說:“但她若還不安分,我自會治她。你不用操心,我已安排好了。”
他這麽說,她就放心。楚怡便輕鬆地點了點頭,而後便將手從他衣襟下探了進去。
沈晰眼眸微眯,她手指輕撫著他緊實的肌肉,故意把語氣弄得十分撩人:“夫君這些天都好忙哦——”
沈晰輕咳了聲,但是繃住了臉。
她的柔荑繼續向上撫弄:“昨天、前天、大前天、大大前天、大大大前天……都沒有跟妾身親近!”
下一瞬,他就猛地侵了過來,一把將她箍在身下。
楚怡驚聲尖叫,叫到一半又添了笑意,床帳中的氛圍很快燥熱起來。
.
次日,陶氏起了個大早,精細地梳了妝,打算到太子妃那邊去。
楚良娣的事總不能就這麽完了,那麽大的錯處換過誰都不會輕易放過。太子寵著楚良娣,她總歸還能找別人鳴不平,她不信皇宮這樣規矩森嚴的地方能由得楚良娣這樣橫著走!
收拾妥當後陶氏便出了院門,然而沒走兩步,兩個宦官就橫到了她麵前。
她嚇了一跳,都沒注意到他們是打哪兒冒出來的,隻從服色看出他們是太子跟前的人。
“什麽事?”陶氏強定著心,兩個宦官似乎都已在這裏等了許久了,臉上頗有點疲色,但還是堆起了點兒笑:“娘子這是去哪兒?”
“我去向太子妃問安。”她說。
二人相視一望,接著,右邊那個伸手一引:“問安不急,殿下有旨,請您過去一敘。”
陶氏頓時周身都打了個激靈,昨天聽聞的事令她完全無法覺得太子此時傳她有什麽好事。但說不去又不行,陶氏隻得硬著頭皮跟著兩個宦官走了。
玉斕苑中,沈晰今日難得地容許自己睡了個懶覺,原本上午想再稍微歇歇,聽張濟才說陶氏來了時,不禁皺了眉頭。
他並不知陶氏是否真的會去找太子妃,隻是覺得若她心有不甘,找太子妃鳴不平是個比較容易想到的法子。
他也沒料到陶氏會這麽起個大早就往那邊趕,目下他還在玉斕苑呢,若讓楚怡和陶氏見了,大概多少會有點尷尬。
他又抬眸瞧了瞧,坐在妝台前的楚怡也明擺著不想見陶氏,現下臉色都不對!
沈晰笑了聲,告訴張濟才:“不必讓她進來,我去院子裏問話。”
張濟才應聲,躬身退下,沈晰笑看看楚怡就轉身走了。楚怡一時還真好奇得像跟出去看看他到底要跟陶氏說什麽,但轉念又覺這會兒她一出去那勢必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隻好作罷。
院子裏,陶氏一看見太子便誠惶誠恐地跪下了,沈晰淡淡地掃了她一眼,坐在了廊下:“會被帶過來,說明你方才想找太子妃去。”
“……是。”陶氏不敢不認,嗓中發哽地道,“臣妾正想去向太子妃殿下問安。”
第67章
太子淡看著她:“是不是問安,你自己心裏清楚。”
陶氏嗓中頓時像被頂了塊石頭,噎了好一會兒,惶然抬起頭,看了眼太子。
在和太子冷峻的目光相觸的一刹,她又猛然低了頭。
太子又說:“昨天你為什麽會到玉斕苑外,你自己心裏也清楚。”
陶氏趕忙爭辯:“臣妾對園中尚不熟悉,隨處閑逛,一不小心就……”
“深冬時節,穿著夏衣隨處閑逛麽?”太子截斷了她的話。
陶氏再度噎住。
“那一盆水潑下來,凍得不輕。”楚怡潑水的過程他沒瞧見,但想象著她當時怒氣衝衝的模樣,他忍不住地輕笑了聲。
這聲輕笑落在陶氏耳中讓她慌得緊,一時連頭皮都麻了。
太子又道:“外麵那片花圃裏的花是楚良娣親手打理的。你心術不正自己非逛過來,便也怨不得旁人如常澆花時失手潑了你。”
……他在說什麽?
陶氏一懵,怔怔道:“殿下,不是,當時楚良娣……”
“楚良娣在東宮已兩年有餘,不會做你所想的那種有失身份的事的。”太子一字一頓,意有所指的意味讓讓陶氏好生倒吸了一口深冬的寒涼。
“可殿下……”她惶惑不已。
太子鎖眉:“聽懂了麽?”
陶氏的銀牙一下子緊咬住嘴唇。
她沒料到是這樣的結果。她知道太子護著楚氏,可依舊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自然而然產生的不忿令她想要與太子爭辯,但還好,在出言之前,她刹住了這種不忿。
陶氏隻得垂首:“是,臣妾記住了。”
錦心閣。
陶氏凍得打哆嗦,兩個宮女手忙腳亂地給她燒水沐浴。足足泡了小兩刻陶氏才緩過來了一些,熱水帶來的溫暖將浸入骨髓的寒氣一分分驅了出去。她重重地舒了口氣,迴到臥房後,幾乎癱倒在床上。
楚良娣……可真是飛揚跋扈。
陶氏躺在床上怔怔地望著床架上的雕花,在滿心的憤慨與懵然中,忽地笑出了一聲。
嗬。
太子看見了,太子什麽都看見了。
不僅看見了,而且進玉斕苑時神色難看得可怕。
還有什麽比這更好的事麽?
楚良娣跟太子解釋不清楚的,畢竟在太子看來,她就是什麽也沒有做——她隻是在園子裏走動而已,雖然到了楚良娣的院外,但院外就不算楚良娣的地盤了,總不能是她院外就平白招惹了楚良娣。
楚良娣亦不能指責她什麽,難不成說她想勾引太子?她可什麽也沒幹,楚良娣那麽說了,就反是證明自己嫉妒心強不容人了。
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誰也不會喜歡那樣的女人。
楚良娣勢必會失寵,這比她今日直接引得太子關注來得更好。
盛寵穩固的人是不容易被動搖的,唯獨太子自己對她心生厭惡,旁人才會有機會。和楚良娣到底已這樣“穩固”了兩年,陶氏先前都不敢設想如何讓太子厭惡她,沒想到她自己出來作死。
過去的兩年裏,東宮裏春風得意的隻有她。
這黃曆終於可以改上一改了。
陶氏想得心中舒坦,加上受了凍後身上乏力,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
等到醒來時已是下午,陶氏撐坐起身喚人進來服侍梳妝,卻一眼就看見身邊的宮女哭喪著臉。
“怎麽了?”她隨口問。宮女秀眉皺著,支吾了半天,才說:“娘子……怕是不好了,聽聞太子殿下照常同楚良娣一道用了膳,下午也一直在玉斕苑裏,好似沒生楚良娣的氣。”
宮女怕的是楚良娣沒遭殃,後續就該來找陶氏的麻煩了。但陶氏一時尚未想到那兒,騰地站了起來:“怎麽可能?!”
她的心思全在太子身上,被這結果驚得不能自已:“豈會?楚氏那樣的飛揚跋扈,殿下又什麽都瞧見了,豈會還護著她?”
宮女低著頭搖了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陶氏愣在了那兒,愣了好半晌才又問:“殿下……什麽都沒說?”
“反正……反正奴婢沒聽說。”宮女囁嚅著小心地抬眸睃了睃她的神情,複又低下頭去。
.
玉斕苑中,沈晰差了人去陶氏那邊盯著,就把這事放下了。
而後他專心致誌地看了大半日的折子,大多是東宮官呈過來的,也有些是父皇交給他的事。晚上臨睡前倚在床上,沈晰好巧不巧地看到了一封楚成遞過來的一封,裏麵是件需要朝廷來決斷的案子,但他讀來覺得有趣,就把楚怡拉過來當個故事講給她了。
這個案子是這樣的,婦人付盧氏十五年前丈夫病故,她安心守了十五年的寡。這十五年裏,她孝順公婆、撫養年幼兒女,幾年前當地官衙還賜過她一塊貞節牌坊。
但去年,付盧氏外出買東西時與一個路過經商的商賈見了麵,二人竟一見鍾情,春心萌動。付盧氏跟公婆提過改嫁,公婆應允,但族中不答應。過了三兩個月,付盧氏忍不住了,就與那商賈趁夜一道私奔了。
那一整個村子都是付家人,他們沒跑出太遠就被抓了迴來。
族中便將二人交送給了官府,付姓鄉賢們聯名要求按律處以嚴刑。案子從一個小村鎮一直鬧到湖南巡撫那裏,巡撫給判了個秋後問斬,但底下的官員卻是意見不一。
“我看反對的這波人,基本都是你哥哥攛掇的。”沈晰笑道。
楚怡一聲輕哼:“那我哥哥攛掇得對!”
沈晰凝神:“你說說看?”
楚怡便從他懷裏撐坐起來,鄭重道:“什麽宗族鄉賢,我看都是嘴裏說著仁義道德,行的是欺壓百姓之事!就說這事,人家當公婆的都點了頭了,和他們這些外人有什麽幹係!還敢說什麽‘按律處以嚴刑’——若是按律,女人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當公婆的點了頭我看她兒子也不會反對,她早就可以順順當當嫁過去了,用得著私奔?”
沈晰頗愛聽她這樣義憤填膺地打抱不平,沒聽夠,就又邊誇她邊給她提供更多線索:“你說得對,而且這事最初鬧起來也是她公婆子女出麵求情來著。她公婆家底頗豐,說原就願意備一份豐厚嫁妝讓她改嫁。”
楚怡明眸一瞪:“有豐厚家底在這裏,鄉賢們為什麽蹚這個渾水就更值得懷疑了!”她邊想邊陰謀論了起來,“她丈夫沒了,家產便是子女繼承。可若她的名聲髒了呢,是不是過些日子鄉賢們就能懷疑她子女是否是自家血脈?到時他們都不必把人逼死,隻消用這個疑點逼她公婆從別的支係過繼孩子,這家產歸誰也就不好說了!”
——這種古代家族裏的財產鬥爭,她在網上刷到過案例分析。擱在現代雖然大多沒有這麽複雜殘忍了,但類似的故事也是有的。
——放在北京,叫《第三調解室》;擱在上海,叫《老娘舅》。
沈晰聽得哭笑不得,擰著眉頭在她額上彈了一記:“你可真會想。”
“沒這種可能嗎?”楚怡揉著額頭看他,他一哂:“有可能。”
說罷他就翻身下床,但此時時辰已很晚了,兩人原已都準備睡覺,楚怡就問了句:“幹什麽去?”
剛要起身的沈晰轉過頭笑:“去見見新來的美人啊。”
楚怡:“?!”
他笑意愈濃:“你覺得史氏比較好麽,我去見見。”
說著又要起身,楚怡當然不肯,張牙舞爪地一把撲住他:“不許去!”
他已然在憋笑了。其實她也在憋笑,揚起臉正色道:“好什麽好,她們兩個都不好,你不許去!”
“哈哈哈哈哈哈。”沈晰不憋著了,心滿意足地笑了一通,跟她說,“你躺著,我去把這折子迴了叫人發迴去,讓她趕緊改嫁,省得兩個都押在牢裏。”
楚怡這才鬆了手,他去書桌邊迴了折子,不過多時就迴來躺著了。
她伸手抱住他,咂咂嘴:“陶氏的事你打算怎麽辦?”
“看看,若她不再惹事,這事就了了。畢竟這個天受凍也不舒服,你也算罰過她了。”
楚怡點點頭:“我同意,而且其實她也沒幹什麽。爭寵嘛,我能理解,隻是不待見她來我的地盤上爭寵!”
沈晰又被她逗笑了,笑得眼底一片柔和,接著又說:“但她若還不安分,我自會治她。你不用操心,我已安排好了。”
他這麽說,她就放心。楚怡便輕鬆地點了點頭,而後便將手從他衣襟下探了進去。
沈晰眼眸微眯,她手指輕撫著他緊實的肌肉,故意把語氣弄得十分撩人:“夫君這些天都好忙哦——”
沈晰輕咳了聲,但是繃住了臉。
她的柔荑繼續向上撫弄:“昨天、前天、大前天、大大前天、大大大前天……都沒有跟妾身親近!”
下一瞬,他就猛地侵了過來,一把將她箍在身下。
楚怡驚聲尖叫,叫到一半又添了笑意,床帳中的氛圍很快燥熱起來。
.
次日,陶氏起了個大早,精細地梳了妝,打算到太子妃那邊去。
楚良娣的事總不能就這麽完了,那麽大的錯處換過誰都不會輕易放過。太子寵著楚良娣,她總歸還能找別人鳴不平,她不信皇宮這樣規矩森嚴的地方能由得楚良娣這樣橫著走!
收拾妥當後陶氏便出了院門,然而沒走兩步,兩個宦官就橫到了她麵前。
她嚇了一跳,都沒注意到他們是打哪兒冒出來的,隻從服色看出他們是太子跟前的人。
“什麽事?”陶氏強定著心,兩個宦官似乎都已在這裏等了許久了,臉上頗有點疲色,但還是堆起了點兒笑:“娘子這是去哪兒?”
“我去向太子妃問安。”她說。
二人相視一望,接著,右邊那個伸手一引:“問安不急,殿下有旨,請您過去一敘。”
陶氏頓時周身都打了個激靈,昨天聽聞的事令她完全無法覺得太子此時傳她有什麽好事。但說不去又不行,陶氏隻得硬著頭皮跟著兩個宦官走了。
玉斕苑中,沈晰今日難得地容許自己睡了個懶覺,原本上午想再稍微歇歇,聽張濟才說陶氏來了時,不禁皺了眉頭。
他並不知陶氏是否真的會去找太子妃,隻是覺得若她心有不甘,找太子妃鳴不平是個比較容易想到的法子。
他也沒料到陶氏會這麽起個大早就往那邊趕,目下他還在玉斕苑呢,若讓楚怡和陶氏見了,大概多少會有點尷尬。
他又抬眸瞧了瞧,坐在妝台前的楚怡也明擺著不想見陶氏,現下臉色都不對!
沈晰笑了聲,告訴張濟才:“不必讓她進來,我去院子裏問話。”
張濟才應聲,躬身退下,沈晰笑看看楚怡就轉身走了。楚怡一時還真好奇得像跟出去看看他到底要跟陶氏說什麽,但轉念又覺這會兒她一出去那勢必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隻好作罷。
院子裏,陶氏一看見太子便誠惶誠恐地跪下了,沈晰淡淡地掃了她一眼,坐在了廊下:“會被帶過來,說明你方才想找太子妃去。”
“……是。”陶氏不敢不認,嗓中發哽地道,“臣妾正想去向太子妃殿下問安。”
第67章
太子淡看著她:“是不是問安,你自己心裏清楚。”
陶氏嗓中頓時像被頂了塊石頭,噎了好一會兒,惶然抬起頭,看了眼太子。
在和太子冷峻的目光相觸的一刹,她又猛然低了頭。
太子又說:“昨天你為什麽會到玉斕苑外,你自己心裏也清楚。”
陶氏趕忙爭辯:“臣妾對園中尚不熟悉,隨處閑逛,一不小心就……”
“深冬時節,穿著夏衣隨處閑逛麽?”太子截斷了她的話。
陶氏再度噎住。
“那一盆水潑下來,凍得不輕。”楚怡潑水的過程他沒瞧見,但想象著她當時怒氣衝衝的模樣,他忍不住地輕笑了聲。
這聲輕笑落在陶氏耳中讓她慌得緊,一時連頭皮都麻了。
太子又道:“外麵那片花圃裏的花是楚良娣親手打理的。你心術不正自己非逛過來,便也怨不得旁人如常澆花時失手潑了你。”
……他在說什麽?
陶氏一懵,怔怔道:“殿下,不是,當時楚良娣……”
“楚良娣在東宮已兩年有餘,不會做你所想的那種有失身份的事的。”太子一字一頓,意有所指的意味讓讓陶氏好生倒吸了一口深冬的寒涼。
“可殿下……”她惶惑不已。
太子鎖眉:“聽懂了麽?”
陶氏的銀牙一下子緊咬住嘴唇。
她沒料到是這樣的結果。她知道太子護著楚氏,可依舊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自然而然產生的不忿令她想要與太子爭辯,但還好,在出言之前,她刹住了這種不忿。
陶氏隻得垂首:“是,臣妾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