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生產隊這次一共報考了一百四十八個人。除了有一百二十個知青,剩下的全是生產隊的隊員。
但這次通過初試的隻有九十八人。其中,張向陽的初試成績最高,兩門都是一百。
何方芝語文是一百,數學也有九十五分。
張母聽到這個成績的時候,喜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拜菩薩,“哎喲,我的老天爺,我兒子可真能耐,居然考了個第一名。怪不得他讓我不要擔心呢,原來他是信心十足啊。”
張大隊長無語,之前一直說喪氣話的,好像都是你吧。
因為這兩人初試成績不錯,其他人都過來問他們問題。何方芝煩不勝煩。
為了讓他媳婦能清淨,張向陽隻好跟來人說,“我每周奇數去知青點學習,其他時間就在家裏幫我媳婦複習功課。”
大家見此,也都能理解。誰的時間都是寶貴的,他能抽出一半時間解答他們的問題,大家已經很滿足了。
其實張向陽才沒有那麽好心,他也是擔心大家說他太心黑,才不得不為之。
畢竟之前那書賣得那麽貴,他再不幫大夥兒解答,也有點太說不過去了。
就這樣,何方芝得到了寧靜,其他人也滿足了,隻是苦了張向陽,大冬天的還要往外跑。
如果隻是跑也就罷了,這知青點冷得要命。
本來這些知青就是嬌生慣養,不愛幹活,一聽說有了高考的機會,一個個全都貓在知青點看書,連地也不肯下。更不用說去撿柴禾了。
每人輪著做飯,那柴禾也都是去現撿的,有那怕耽誤功夫,就花點錢跟旁邊的隊員們換。頗有一種什麽事都要為高考讓道的意思,倒是跟前世有些方麵不謀而合了。
張向陽在家裏複習功課,坐在熱騰騰的炕上,身子暖暖的。還能跟媳婦一起探討學問。
可到了知青點,直接冷了十度不止。知青點的房子也是泥草房,這種房子一到陰雨天,屋裏就會非常潮濕,他們又不燒炕,所以空氣裏很濕冷。
張向陽一整天都坐在涼板凳上,凍得他屁股都僵了。
“好了,都十點半了,我該迴去了。”張向陽給最後一個知青解答完習題,就開始收拾書本,準備迴去。
林嶽川走過來,拍著他的肩膀送他出來,“沒想到你之前說的都是真的。早知如此,我當初應該聽你的話。”
張向陽笑笑,“你也別說喪氣話,你現在還有機會。”
林嶽川也通過初試了,隻是成績有點不理想。他這人是偏科的,跟他媳婦剛好相反。
死記硬背的東西,林嶽川忘得特別快,重拾起來也是相當慢。所以林嶽川是少數不用讓他講課的人。
張向陽出了知青點,這才發現外麵飄了雪花。一點一點的,已經積了厚厚一層。
張向陽心裏暗道,幸好明天不用過來了,否則他的手非得凍僵不可。
隻是讓張向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雪會下得這麽長。
一連好幾天,沒完沒了的下,一開始隻是小雪花,後來就上升到鵝毛大雪,他穿著膠鞋過來,雪都沒過腳踝了。
來了好幾次知青點,他的身體都凍僵了,手冰冷至極。
迴到家裏,何方芝十分心疼,給他倒熱水擦臉,又給他搓手,“我先給你搓熱了,把那硬疙瘩去掉,要不然明天該腫了。”
張向陽見她垂著眼睛認真給自己搓手,心裏暖的不像話,他聲音有點幹澀,“媳婦,你真好!”
何方芝一抬頭就對上他亮晶晶的眼神,每當他露出這種神情,她就知道他要幹壞事了,她嗔了他一眼,“這麽冷的天,你給我老實一點。”
張向陽心裏癢,“媳婦,炕上是暖的,不礙事的。咱們還是來吧!”
何方芝掐了下他的臉,“都凍成這樣了,你還折騰,你不怕感冒啊。”
張向陽搖頭,雙眼放光,“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說著就拿著自己被她暖過的手往她懷裏鑽。
何方芝沒奈何,隻能隨了他的心思。
北方的炕是真的暖,哪怕外麵下著大雪,屋裏也暖得像春天似的。
第二日一早,張向陽精神抖擻地從炕上起來。何方芝正坐在炕上學習。
“咱們今天就隨便對付一頓得了。”何方芝見他開始穿衣下床,心疼他。
張向陽想了想也就應了,“那我就在煤爐上蒸紅薯,再煮鍋大米粥吧。”
這頓飯吃得很簡單,兩個孩子倒也沒有嫌棄。不過中午的時候,楊素蘭冒著大雪給兩人送菜。
“咱娘擔心你們倆為了學習,不好好吃飯,就讓我炒了兩個菜給你們送過來。你們可要愛惜身體。別還沒考試就把身子給累垮了。”
說完,她也不敢耽擱兩人學習,又冒著大雪走了,連屋都沒進。
張向陽端著菜把菜放到堂屋矮桌上,迴到房間,何方芝頭也不抬,“又有人來問你題目?”
張向陽搖頭,“不是。是大嫂給我送菜來了,我請她進來,她怕耽誤我們複習,不肯進來。”
何方芝心裏很是感激。
等張向陽再次迴到知青點的時候,那些知青病倒了一大半。大多數人的手腳都腫了,可卻沒有一個躺在床上不起來,全都抱著病體,拿著書繼續看。
張向陽倒是被他們的拚勁兒震撼到了。這些人其實也並不是不夠勤快。他們隻是不喜歡幹農活而已。
很快,正式考試時間到了。
這次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天公依舊不作美。狂風席卷大地,刮得人腦袋都嗡嗡作響,樹上的枯枝咯吱咯吱地往下掉。
張向陽和何方芝這次沒有騎車,而是選擇和大家一起步行。
到了目的地,張向陽叮囑何方芝,“你準備得這麽充分,別擔心考不上,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何方芝點頭,也不忘提醒他,“你也太驕傲,一定要仔細檢查,千萬別粗心大意。我還想著你掙個高考狀元,給我臉上添點光呢。”
張向陽鄭重點頭,“我會努力的。”
這次是考兩天,三天後就得填寫誌願,成績二十天後再公布。
何方芝迴到家裏跟張向陽對成績,語文數學相差倒不大。可張向陽學文的,何方芝是學理的,這就沒法對成績了。
而知青點的其他人,成績參差不齊,也不具備參考性,何方芝心裏有些打鼓。
“我看你還是報首都醫學院吧。說不定你真的能考上呢。”張向陽見她一直拿不準,就給她出主意。
首都醫學院當然好,可何方芝並沒有多大信心,“如果我考不上呢。”
“不是還有兩個誌願嗎?”張向陽安慰她。
“你不是考試都是先緊著第一個誌願嗎?”何方芝露出難色。
“但也有第二個誌願錄取的。”張向陽安慰她。可似乎沒有安慰到她。
張向陽見她遲遲下不定決心,決定去趟高中,尋求高中的幫助。
比張向陽還有優勢的就是這些應屆畢業生。他們可沒有忘過一次課程。
張向陽迎著寒風到縣城最好的高中,把自己的來意跟校長說了。
因為是三天內交誌願,所以學校裏還有不少學生。校長倒是找到班主任,讓他們把自己做過的試卷拿給他作個參考。
張向陽對著老師們千恩萬謝。
迴到家裏,何方芝照著試卷估了下成績,張向陽算了好幾次,“你這分數應該能成吧?”
四張試卷,一共四百分,他媳婦估的分數差不多是三百二十分。
何方芝倒是比之前多了點信心,“那我還是報這個首都醫學院,專業就選中醫吧。”
張向陽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個挺不錯的。”
第 70 章
填報風誌願之後, 兩人並沒有輕鬆。何方芝要給呂秀英做鞋子。張向陽天天去水庫那邊冰釣。
買完那些古董之後, 兩人身上隻有張向陽後來那半年存的錢。這還是他省吃儉用省下來的。
一連好幾天都是一無所獲,張向陽有些急了,“我聽說縣城已經管得不嚴了,我想把咱們生產隊的東西弄點去賣。”
“你要賣什麽?”何方芝想不到他能做什麽。東方生產隊並不靠山, 所以不存在山貨,這又是冬天, 家家戶戶的雞也都停止下蛋了。他能賣什麽?
“你之前不是說你會做糕點嗎?你把步驟寫出來, 我來做。咱家不是還剩下下紅豆和綠豆嗎?”張向陽腦子轉了一圈突然覺得這主意不錯。
吃食在哪個地方都不愁賣。
何方芝一想也行,“咱家正好還剩下半斤白糧,不過你沒有模子啊,咋整?”
張向陽想了想,“我去找咱爹幫著做一個。他以前手藝好著呢。”
“行!”
她拿出紙筆開始寫步驟。綠豆糕的做法比較簡單。但材料還是不少的。
除了白糖,綠豆,還有麵粉,麻油,好在這兩樣家裏也都有的。
現在是冬天,大家都貓在家裏過冬,張大隊長聽說小兒子要模子。說了兩句胡鬧之後, 還是給他做了。
張向陽趁著這兩天, 又在生產隊搜羅了些原材料,爭取一次做個十來斤。
為了趕上過年送禮這一熱潮,他還特地去供銷社買了紅紙和牛皮紙,讓他媳婦幫著寫上吉祥字。
何方芝手是真的巧, 她還會剪窗花。一包放八個糕點,用牛皮紙包好之後,用麻繩紮緊,上麵貼個紅紙剪的福字,非常上檔次。
張向陽盤算了下成本,哪怕他賣得跟供銷社一個價,也照樣有賺頭。
不過為了多掙些錢,他還是打算賣得貴一點。
“一袋咱們賣四毛錢怎麽樣?”這一袋是半斤,供銷社賣的綠豆糕是散稱的,一斤要五毛。他這不要票,包裝得又這麽好看,貴一點很正常。
何方芝點頭,“如果你賣不掉,可以讓彭哥幫你賣給那些司機,這綠豆糕能放,不怕壞了。”
張向陽一想也是。
為了早點賣出去,張向陽還特地把趙誌義叫上。
“你在縣城混得熟,你幫我賣,到時候我給你一成好處費。”張向陽也不是個小氣人,當下就把這事給定下了。
趙誌義這次也參加高考了,可惜他初試就被刷下來了,但是李明秋考得卻不錯,成績僅次於張向陽。
他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人都瘦了一圈了。張向陽叫他出門,他人是出來了,可魂卻丟了。
張向陽一直跟他講話,趙誌義卻一聲不吭。
現在正是冰天雪地,張大隊長擔心他們路上滑倒,根本不借自行車,所以這兩人隻能步行往縣城走。
張向陽見他不迴答,拍了他一巴掌,“你咋啦?啞巴啦?”
趙誌義重重歎了口氣,“陽哥,你說我跟明秋能成嗎?”
但這次通過初試的隻有九十八人。其中,張向陽的初試成績最高,兩門都是一百。
何方芝語文是一百,數學也有九十五分。
張母聽到這個成績的時候,喜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拜菩薩,“哎喲,我的老天爺,我兒子可真能耐,居然考了個第一名。怪不得他讓我不要擔心呢,原來他是信心十足啊。”
張大隊長無語,之前一直說喪氣話的,好像都是你吧。
因為這兩人初試成績不錯,其他人都過來問他們問題。何方芝煩不勝煩。
為了讓他媳婦能清淨,張向陽隻好跟來人說,“我每周奇數去知青點學習,其他時間就在家裏幫我媳婦複習功課。”
大家見此,也都能理解。誰的時間都是寶貴的,他能抽出一半時間解答他們的問題,大家已經很滿足了。
其實張向陽才沒有那麽好心,他也是擔心大家說他太心黑,才不得不為之。
畢竟之前那書賣得那麽貴,他再不幫大夥兒解答,也有點太說不過去了。
就這樣,何方芝得到了寧靜,其他人也滿足了,隻是苦了張向陽,大冬天的還要往外跑。
如果隻是跑也就罷了,這知青點冷得要命。
本來這些知青就是嬌生慣養,不愛幹活,一聽說有了高考的機會,一個個全都貓在知青點看書,連地也不肯下。更不用說去撿柴禾了。
每人輪著做飯,那柴禾也都是去現撿的,有那怕耽誤功夫,就花點錢跟旁邊的隊員們換。頗有一種什麽事都要為高考讓道的意思,倒是跟前世有些方麵不謀而合了。
張向陽在家裏複習功課,坐在熱騰騰的炕上,身子暖暖的。還能跟媳婦一起探討學問。
可到了知青點,直接冷了十度不止。知青點的房子也是泥草房,這種房子一到陰雨天,屋裏就會非常潮濕,他們又不燒炕,所以空氣裏很濕冷。
張向陽一整天都坐在涼板凳上,凍得他屁股都僵了。
“好了,都十點半了,我該迴去了。”張向陽給最後一個知青解答完習題,就開始收拾書本,準備迴去。
林嶽川走過來,拍著他的肩膀送他出來,“沒想到你之前說的都是真的。早知如此,我當初應該聽你的話。”
張向陽笑笑,“你也別說喪氣話,你現在還有機會。”
林嶽川也通過初試了,隻是成績有點不理想。他這人是偏科的,跟他媳婦剛好相反。
死記硬背的東西,林嶽川忘得特別快,重拾起來也是相當慢。所以林嶽川是少數不用讓他講課的人。
張向陽出了知青點,這才發現外麵飄了雪花。一點一點的,已經積了厚厚一層。
張向陽心裏暗道,幸好明天不用過來了,否則他的手非得凍僵不可。
隻是讓張向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雪會下得這麽長。
一連好幾天,沒完沒了的下,一開始隻是小雪花,後來就上升到鵝毛大雪,他穿著膠鞋過來,雪都沒過腳踝了。
來了好幾次知青點,他的身體都凍僵了,手冰冷至極。
迴到家裏,何方芝十分心疼,給他倒熱水擦臉,又給他搓手,“我先給你搓熱了,把那硬疙瘩去掉,要不然明天該腫了。”
張向陽見她垂著眼睛認真給自己搓手,心裏暖的不像話,他聲音有點幹澀,“媳婦,你真好!”
何方芝一抬頭就對上他亮晶晶的眼神,每當他露出這種神情,她就知道他要幹壞事了,她嗔了他一眼,“這麽冷的天,你給我老實一點。”
張向陽心裏癢,“媳婦,炕上是暖的,不礙事的。咱們還是來吧!”
何方芝掐了下他的臉,“都凍成這樣了,你還折騰,你不怕感冒啊。”
張向陽搖頭,雙眼放光,“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說著就拿著自己被她暖過的手往她懷裏鑽。
何方芝沒奈何,隻能隨了他的心思。
北方的炕是真的暖,哪怕外麵下著大雪,屋裏也暖得像春天似的。
第二日一早,張向陽精神抖擻地從炕上起來。何方芝正坐在炕上學習。
“咱們今天就隨便對付一頓得了。”何方芝見他開始穿衣下床,心疼他。
張向陽想了想也就應了,“那我就在煤爐上蒸紅薯,再煮鍋大米粥吧。”
這頓飯吃得很簡單,兩個孩子倒也沒有嫌棄。不過中午的時候,楊素蘭冒著大雪給兩人送菜。
“咱娘擔心你們倆為了學習,不好好吃飯,就讓我炒了兩個菜給你們送過來。你們可要愛惜身體。別還沒考試就把身子給累垮了。”
說完,她也不敢耽擱兩人學習,又冒著大雪走了,連屋都沒進。
張向陽端著菜把菜放到堂屋矮桌上,迴到房間,何方芝頭也不抬,“又有人來問你題目?”
張向陽搖頭,“不是。是大嫂給我送菜來了,我請她進來,她怕耽誤我們複習,不肯進來。”
何方芝心裏很是感激。
等張向陽再次迴到知青點的時候,那些知青病倒了一大半。大多數人的手腳都腫了,可卻沒有一個躺在床上不起來,全都抱著病體,拿著書繼續看。
張向陽倒是被他們的拚勁兒震撼到了。這些人其實也並不是不夠勤快。他們隻是不喜歡幹農活而已。
很快,正式考試時間到了。
這次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天公依舊不作美。狂風席卷大地,刮得人腦袋都嗡嗡作響,樹上的枯枝咯吱咯吱地往下掉。
張向陽和何方芝這次沒有騎車,而是選擇和大家一起步行。
到了目的地,張向陽叮囑何方芝,“你準備得這麽充分,別擔心考不上,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何方芝點頭,也不忘提醒他,“你也太驕傲,一定要仔細檢查,千萬別粗心大意。我還想著你掙個高考狀元,給我臉上添點光呢。”
張向陽鄭重點頭,“我會努力的。”
這次是考兩天,三天後就得填寫誌願,成績二十天後再公布。
何方芝迴到家裏跟張向陽對成績,語文數學相差倒不大。可張向陽學文的,何方芝是學理的,這就沒法對成績了。
而知青點的其他人,成績參差不齊,也不具備參考性,何方芝心裏有些打鼓。
“我看你還是報首都醫學院吧。說不定你真的能考上呢。”張向陽見她一直拿不準,就給她出主意。
首都醫學院當然好,可何方芝並沒有多大信心,“如果我考不上呢。”
“不是還有兩個誌願嗎?”張向陽安慰她。
“你不是考試都是先緊著第一個誌願嗎?”何方芝露出難色。
“但也有第二個誌願錄取的。”張向陽安慰她。可似乎沒有安慰到她。
張向陽見她遲遲下不定決心,決定去趟高中,尋求高中的幫助。
比張向陽還有優勢的就是這些應屆畢業生。他們可沒有忘過一次課程。
張向陽迎著寒風到縣城最好的高中,把自己的來意跟校長說了。
因為是三天內交誌願,所以學校裏還有不少學生。校長倒是找到班主任,讓他們把自己做過的試卷拿給他作個參考。
張向陽對著老師們千恩萬謝。
迴到家裏,何方芝照著試卷估了下成績,張向陽算了好幾次,“你這分數應該能成吧?”
四張試卷,一共四百分,他媳婦估的分數差不多是三百二十分。
何方芝倒是比之前多了點信心,“那我還是報這個首都醫學院,專業就選中醫吧。”
張向陽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個挺不錯的。”
第 70 章
填報風誌願之後, 兩人並沒有輕鬆。何方芝要給呂秀英做鞋子。張向陽天天去水庫那邊冰釣。
買完那些古董之後, 兩人身上隻有張向陽後來那半年存的錢。這還是他省吃儉用省下來的。
一連好幾天都是一無所獲,張向陽有些急了,“我聽說縣城已經管得不嚴了,我想把咱們生產隊的東西弄點去賣。”
“你要賣什麽?”何方芝想不到他能做什麽。東方生產隊並不靠山, 所以不存在山貨,這又是冬天, 家家戶戶的雞也都停止下蛋了。他能賣什麽?
“你之前不是說你會做糕點嗎?你把步驟寫出來, 我來做。咱家不是還剩下下紅豆和綠豆嗎?”張向陽腦子轉了一圈突然覺得這主意不錯。
吃食在哪個地方都不愁賣。
何方芝一想也行,“咱家正好還剩下半斤白糧,不過你沒有模子啊,咋整?”
張向陽想了想,“我去找咱爹幫著做一個。他以前手藝好著呢。”
“行!”
她拿出紙筆開始寫步驟。綠豆糕的做法比較簡單。但材料還是不少的。
除了白糖,綠豆,還有麵粉,麻油,好在這兩樣家裏也都有的。
現在是冬天,大家都貓在家裏過冬,張大隊長聽說小兒子要模子。說了兩句胡鬧之後, 還是給他做了。
張向陽趁著這兩天, 又在生產隊搜羅了些原材料,爭取一次做個十來斤。
為了趕上過年送禮這一熱潮,他還特地去供銷社買了紅紙和牛皮紙,讓他媳婦幫著寫上吉祥字。
何方芝手是真的巧, 她還會剪窗花。一包放八個糕點,用牛皮紙包好之後,用麻繩紮緊,上麵貼個紅紙剪的福字,非常上檔次。
張向陽盤算了下成本,哪怕他賣得跟供銷社一個價,也照樣有賺頭。
不過為了多掙些錢,他還是打算賣得貴一點。
“一袋咱們賣四毛錢怎麽樣?”這一袋是半斤,供銷社賣的綠豆糕是散稱的,一斤要五毛。他這不要票,包裝得又這麽好看,貴一點很正常。
何方芝點頭,“如果你賣不掉,可以讓彭哥幫你賣給那些司機,這綠豆糕能放,不怕壞了。”
張向陽一想也是。
為了早點賣出去,張向陽還特地把趙誌義叫上。
“你在縣城混得熟,你幫我賣,到時候我給你一成好處費。”張向陽也不是個小氣人,當下就把這事給定下了。
趙誌義這次也參加高考了,可惜他初試就被刷下來了,但是李明秋考得卻不錯,成績僅次於張向陽。
他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人都瘦了一圈了。張向陽叫他出門,他人是出來了,可魂卻丟了。
張向陽一直跟他講話,趙誌義卻一聲不吭。
現在正是冰天雪地,張大隊長擔心他們路上滑倒,根本不借自行車,所以這兩人隻能步行往縣城走。
張向陽見他不迴答,拍了他一巴掌,“你咋啦?啞巴啦?”
趙誌義重重歎了口氣,“陽哥,你說我跟明秋能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