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山歎了口氣,悶悶說道:“我的意思是,咱們搬出去做的痛快點,那點親戚情誼就還在,有娘在,大哥大嫂也都是厚道人,阿沛跟春雲的關係也不錯,就算春雲讀書不成器,他總也不會坐視不理,怎麽樣都比留在這裏礙著人家的眼強。”


    還有一點秦小山沒說,王氏看不清,他卻是知道這個大侄子的為人的,當年逃難路上都還沒到十歲呢,秦春沛就敢動手殺人,可見這孩子的心性有多厲害。


    他們仗著親戚身份固然可以占便宜,但要是把這點情分耗完了,等娘一死,大哥大嫂還能顧念他們不成,總不至於為了他們跟兒子對著幹的。


    羌家人為什麽隨著他們走了一路,最後到了京城卻率先走了,還不是想把關係用到刀刃上,不然的話他們家媳婦是阿沛的長姐,兒子是阿沛的下屬,住進來不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秦小山從小精明,為人處世看的透徹,他這一點大概是像了老鄭氏的,雖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卻知道怎麽做才不至於討人厭。


    見王氏還有些心動的樣子,秦小山下了最後通牒:“反正我跟兒子們是要一塊兒走的,你要留下就一個人留下來。”


    王氏一聽,見他是真的打定了主意要走,連忙說道:“這,這我肯定得跟著你們走啊。”


    秦小山這才放了心,又說了一句:“行啦,你看好了,等過幾天秦峰大哥他們就會告辭,秦峰大哥也看的明白,知道在這兒住一段時間可以,但住久了就討人嫌。”


    王氏對此不太相信,她覺得在這邊住著挺好的,白吃白喝的難道還有人嫌棄時間長不成!


    但王氏注定要失望了,事實上一開始秦峰一家是不打算住進裕國公府的,他們的關係畢竟是遠了,雖說這幾年來守望相助吧,但自家其實沒幫上什麽忙。


    不過秦春沛和秦大山熱情招待,他們也不好直接說走,就跟秦小山似的,秦峰看的更清楚一些,他琢磨著自家這些年攢下來的銀子,在城郊還是能買下一些田地的,以後有裕國公府在,他們在京城安頓下來肯定容易。


    相比起大人們,孩子們倒是光顧著興奮了,大一些的類似秦來娣,秦春雲還琢磨了一下心思,再小一輩的白天在院子裏頭瞎玩,嘻嘻哈哈的一頓鬧騰,晚上不用人催自己就睡著了。


    香雪鄔裏頭,明心看著已經熟睡的弟弟,看了一眼外頭的夜色,更加堅定了在京城定居的心,這裏與明城截然不同,卻更加適合他們明家。


    第八十八章真大方


    第二天一大早, 秦春沛照舊早早的起來先去了演武場,先是暖身,然後一番大開大合的鍛煉之後渾身是汗,也幸虧他現在地位高了,隨時隨地都能用熱水,不然一大清早渾身是汗也不太好受, 秦春沛偶爾覺得,古代人不喜歡鍛煉崇尚文靜之美, 是不是因為洗澡太麻煩。


    等他洗完澡收拾幹淨, 時辰也不算晚,原本秦春沛應該就在前院看會兒書,吃完早點就該出門辦公了,不過如今他請了長假, 早餐自然得陪著家人吃的。


    走到仁壽閣外頭, 秦春沛原本還想著老鄭氏會不會累了還在睡,誰知道人還未靠近,就聽見裏頭熱熱鬧鬧的聲音, 走進去一看, 嗬, 這些人居然起的比他還早。


    老鄭氏原本正被哄得高興呢,看見秦春沛更是樂嗬,招手說道:“阿沛來啦, 快過來坐。”


    秦春沛笑著走了過去一一叫人, 這才順勢坐在了老鄭氏的身邊, 一坐下來他才發現明心居然坐在老鄭氏的另一側,這樣一來倒像是他們兩人一左一右的簇擁著老人家了。


    心中的微妙一閃而過,秦春沛笑著問道:“大家夥兒怎麽都這麽早過來了?”


    王氏搶在所有人之前迴答道:“這不是想著娘一個人吃早點也孤單,想著早點過來一塊兒吃熱鬧,誰知道大家夥兒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老鄭氏拍了拍秦春沛的手,笑著說道:“既然你也來了,那咱們就讓人上菜吧。”


    話音剛落下,秦家人頗有幾分麵麵相覷不知道要做什麽,外頭的仆人卻已經行動起來,一個個行動自有規章,又是算著人口擺開桌子凳子,又是將吃的用的都端上來。


    這麽多人一桌自然是坐不下的,索性孩子們去了一桌,大人們坐在一桌,秦來娣和明心自願去孩子那桌看著弟弟們,秦春雲卻被王氏拉著留在了大人這桌。


    秦家的早點也簡單,幾個人也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一邊吃一邊說笑,倒是顯得其樂融融,秦春沛知道老鄭氏的口味,見有下人在場伺候,她便有幾分不好意思跟家裏頭似的站起來夾菜,索性就自己幫忙夾。


    老鄭氏感受到大孫子的貼心,頓時笑得更加歡了,旁邊的錢氏倒是有些嫉妒,但看兒子也沒忘了照顧自己,心裏頭也開心起來。


    往後幾日,秦春沛果然沒去衙門,反倒是帶著家裏人裏裏外外的熟悉,京城有名的地方得走一走玩一玩,自家也得好好逛一逛。


    最重要的是裕國公府得買人了,光是伺候在老鄭氏和秦大山夫妻、秦來娣身邊的丫鬟就得不少,他們這邊也沒有能調理人的嬤嬤,秦春沛琢磨著外頭買進來的人,即使是□□過的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索性就去宮裏頭求了幾個。


    皇帝一聽倒是笑了起來,旁人都怕皇帝送過來的人,覺得是盯著自己的探子,這位倒是好,之前的收了使勁用不說,如今還上門來求了。


    皇帝忍不住問道:“你就不怕這些人背著你,偷偷給朕打小報告?”


    秦春沛一聽,反問道:“微臣自問忠君愛國,私下也奉公守法,就算這些人愛打小報告也沒事兒,再說了,陛下選的人,肯定是沒錯的。”


    在他看來,雖說身邊有皇帝的人會缺少隱私,但實際上這年頭想要完全有隱私是不可能的,他又不打算犯上作亂,這時候身邊有皇帝的眼睛,總比有其他人的眼睛要好的多。


    果然,皇帝略一思索,就揮手給了他五個女官,這五位女官的共同點是在宮中待了快二十年,可以說他們從秦春沛出生之前就已經進宮了,途徑四位皇帝還能活著,可見其中的本事,並且更難得的是,這幾位都是無父無母,也沒有親近的親人,為人也低調老實。


    秦春沛略略打聽之後就滿意的不得了,隻覺得這幾位都是為自己準備的。


    這五位女官裏頭,其中有兩位早年入宮,連自己姓氏都忘了,隻是宮中賜名一位叫做常春,曾在藏書閣做活;一位稱為紅玉,是茶房那邊的人。


    另外三位都是有姓氏,但在戰亂年間家裏頭人死的死,走的走,出生洗衣房那邊的夏嬤嬤最為年長,如今已經年近五十,眉宇之間帶著幾分苦意,卻是個最為謹慎妥帖不過的人,據說人也慈善,從來不會故意為難手底下的人。


    顧嬤嬤原本是管著花園這一塊的,頗有幾分精巧的心思,也是這五人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但也已經三十出頭,原本絕了出宮的心思。


    盧嬤嬤是裏頭最為不起眼的一位,她倒是還有親人活著,但自小就是被家人賣了,如今日子還過得去也不想再尋那些人,省的給自己找麻煩。


    大周朝的規矩,宮女一旦進宮,除非是恩赦否則跟太監一樣不能離宮,她們之中有些幸運的飛上枝頭變鳳凰,生了兒女還能有一個依靠。


    有些卻隻能在宮中苦熬,宮女因為知道的秘幸更多,心思又較男子更為敏感,壽命通常比太監還要短,多的是三十出頭就去了的,能活得久的通常心理素質非同一般。


    秦春沛剛知道這個規矩的時候很震驚,覺得這種規矩十分不人性化,怪不得還有詩句說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了,這可不在宮中熬到白頭。


    她們還能做事情的時候還好,等到老了,幹不動了,就隻能靠著原先攢著的貼己苦熬,這樣一來,秦春沛承諾了會給她們五人養老送終之後,五個嬤嬤對於宮中的事情反倒是積極主動,甚至眼底都帶著幾分雀躍了。


    等來到裕國公府見到了秦家人,幾個嬤嬤更是放下心來,她們一個個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來秦家人雖然都是鄉下來的暴發戶,但為人並不跋扈,甚至是有幾分出人意料的好相處,就是年紀最大的老太太也是個和善的。


    有了養老的保障,五個嬤嬤雖說不能立刻認可了國公府,對他們卻也盡心盡力。


    秦春沛把最為成熟穩重的常春嬤嬤和夏嬤嬤放在了老鄭氏身邊,紅玉嬤嬤和盧嬤嬤放到了秦大山夫婦這頭照顧,又把顧嬤嬤送到二妹來娣這兒。


    有著五人在,他們在買人挑人□□人的時候,果然就順利許多,秦春沛基本都不用多操心,隻讓張叔注意一些這些人的來曆即可。


    不過他找的是官牙子,帶來的人基本是沒有大問題的,查一下不過是更放心一些罷了。


    張叔等人原本是幹習慣打探消息的,管家裏頭的事情還覺得手忙腳亂,如今交給了幾個嬤嬤,專心打聽這些倒是熟絡的很,倒是比之前更有勁了。


    秦春沛隻能說一句術業有專攻,等這一切的事情理順了,秦春沛才把這些年的積蓄當著老鄭氏和爹娘的麵拿了出來,一擺出來他自己也嚇了一跳。


    戰爭財這個詞並不是新出現的,這些年的仗打下來,即使秦春沛並不是那種貪婪的人,但有時候他不拿,手底下的人也拿的不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說我是造反狂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生若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生若初並收藏聽說我是造反狂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