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穿成六零反派媽媽[穿書] 作者:遠芳古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老蔡做的菜,味道一絕,連大首長都是滿口讚賞。平日裏這裏可是人滿為患,連預訂都需要提前一天預訂。”
這一點,蘇芝也看出來了,當時進入院子的時候,就看到不但每個房間裏已經擺滿了桌子,連外麵的院子裏也都坐滿了人,還有外麵等著的,可想而知,這生意有多麽的火爆。
並沒有讓他們等多久,菜就上來了,是老板親自送的:“老姚,聽說你的寶貝徒弟來了?”話間剛落,老板就推門而入。
蘇芝在看到這個老板時,愣住了,是他?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更新還算早,明天給你們準時半個時辰發放。
紅包已經在晚上發了,剩下的明天再發。
這一章,依然有紅包哦。
晚安,小仙女們,明天六點再見。
第131章
那個走進來的人, 她認識。不過不是在這一世認識的,而是在前世,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在前世的電視和報紙上見過。
這是一個大財團的董事長,平日裏很低調,很少會在公開場合出現,那天是因為他上了富豪排行榜的時候,還是被媒體采訪, 這才有了那次電視和報紙的報道。
她對他的事跡了解得不多, 他在電視上也說得不多, 隻聽說是從八十年代發家起來,才有了後來的淘天富貴。原來早在七十年代末,他就已經開了這家美珍味菜館?她就說, 為什麽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是那麽的熟悉。
美珍味的老板姓蔡, 蔡老板是禦廚的後代, 做得菜那味道自然是一絕了。後來又經營其他的食品, 發明了很多的點心, 味道個個都是極美味的。她沒有吃過他親手做的菜, 但卻吃過他們集團公司出口的食品,味道確實很好。
如果有機會吃到他親手做的菜,能不高興嗎?更何況是能近距離地看到他本人,而且這菜還是他親自送來的,怎麽能夠不讓她興奮?
美珍味的菜, 果然美味,吃在嘴裏滑如絲,色香味俱全。
“老姚,這就是你的小徒弟?”蔡老板推開門走了進來,手上端著最後的那道菜。“沒想到你在有生之年,竟然收了這麽小的一個徒弟。”
姚老笑道:“是啊,我也沒有想到呢,也是緣分,當時一見就看中了芝芝,覺得她就是我的關門弟子,這不就收下了?果然不負我所望,芝芝的在醫術上的天賦,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見他一個勁的誇張自己的徒弟,蔡老板也隻是淺淺地笑著,不過那一雙眼睛,卻是緊緊地盯著蘇芝,似在打量。
蘇芝也大方,任他打量。
“你這徒弟不錯。看到你也收了這麽一個乖巧的徒弟,我都有點兒想要收一個了。我蔡博明一生就收了一個徒弟,是不是太少了點?“蔡老板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以前一直都覺得,收徒弟太麻煩,收一個就夠,把他的手藝學去,以後繼承他的美珍味。而其他人他都不放心,所以他收的是自個的孫子,本來想教給兒子的,但是兒子不好這個,人家從政去了。要不是他的事情連累了兒子,可能兒子爬得會更高吧?
可惜了這一身的身份,苦了十年,總算是熬出頭了。因為這,他十分的感激大首長。
“你早就應該收了,就收了你孫子這麽一個徒弟,我都覺得不夠。咱這手藝啊,別藏著掩著,大大方方地,收徒弟,將手藝傳承出去,以後老了也不會對不起這門手藝,是吧?”
蔡老板一想也對,確實是這麽個理。如果他一直舍不得將手藝教出去,那萬一以後孫子收不到徒弟怎麽辦?萬一蔡家沒有人喜歡這個,還不是得教外人?還不如現在多收幾個徒弟,多教幾個,也不至於將廚藝埋沒了。
“行,我聽你的,以後看看有誰有沒有天賦,我收一個天賦高的。”
蘇芝也在心裏想著蔡老板的徒弟,據她所知,他總共有五個徒弟,其他的徒弟確實天賦不高,就連他的孫子天賦也不高,但是在晚年的時候他收了一個徒弟,天賦極高。那個小徒弟是個孤兒,當年汶川地震時,父母親人都喪生在了天災下,就她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無依無靠,後來蔡老收養了她,教了她一身的廚藝,也是因為她的加入,美珍味更加的出名。
“蔡爺爺,你肯定能收得一個理想的高天賦徒弟的。”
蔡老板聽了蘇芝的話,樂在了心裏,果然是個乖巧懂事的。
“芝芝,叫他蔡伯伯就行,不用叫爺爺,他和師父同輩,別把他叫老了。”姚老可不願意這老家夥比高他一級。
蔡老板又怎麽會不知道姚老的那點心思:“就叫伯伯,哪天我讓我孫子過來,你們年輕人能夠玩在一起。”
姚老說:“老蔡啊,你可別打我徒弟的主意,芝芝已經有對象了。”
蔡老板說:“我打什麽主意?再說,年輕人嘛,大家一起玩玩,這不挺好?”
蘇芝卻是尷尬地笑著,都不敢插入兩個長輩的話裏。
“行了老蔡,既然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我們就別摻和了。而且,芝芝的對象是人家原老的孫子,你敢從中插一腳,小心人家原老跟你急。”
蔡老板說:“我也沒摻和在內,隻是想帶我那孫子過來而已,你自己瞎想,能怪我?”
蘇芝看著,覺得這兩人雖然鬥著嘴,但是感情卻極好,因為是老朋友了。她就更不參與了,直到兩人鬥完了嘴,看到蘇芝在那裏坐著不動筷子,蔡老板說:“看我們兩人,竟然在這裏鬥嘴,把小蘇給扔一邊了。”蔡老板自覺地就把蘇芝當了自己人,“行了,你們吃,我迴去做菜了,這菜記在賬上,是我送給侄女的。”
蔡老板走後,姚老在那解釋:“我和老蔡很早就認識了,那個時候在延安他是給大首長們做菜的,而我是給大首長們看病的。後來建國後,我去了總部醫院,他則依然是給大領導們做菜。如今出來開這一家店,也是大首長要試點改革開放,他做這個領頭人呢。”
蘇芝算是明白了,並不是蔡老板要開這個菜館,人家給大首長做菜的,也沒必要開這個菜館,但是因為響應大首長的決策,所以身先士卒,就開了這個店,那是為了大首長呢。怪不得大首長會親自給他的店名提詞,原來是這個原因。
“要從固有的思維中慢慢開放出來,沒有那麽快的。大首長做下這個決策,也是有很多人反對的。大家都在試水,具體會怎樣誰也不知道。所以你說你大哥在縣裏的工作不好開展,這個我理解。但是腳步是需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雖然難了點,但是我相信肯定能成功的。”姚老歎道。
可不就是最後成功了嗎?自從改革之後,國家發展的有多麽的快速,作為從前世穿過來的蘇芝是深有體會的。
但是正如師父說的,一開始哪那麽容易,她隻看到了最後的成果,卻不知道當初在做這個決策的時候,大首長又是頂著怎樣的壓力。魔都那邊私人飯店的失敗,並不是偶爾性的,這是國有與私有之間的碰撞,最後失敗了,錯不在這個決策,而是有太多的壓力與難度。
或許,先從小事做起,也不玩大票,等到那些先驅者都賺了錢,擁有了第一批萬元戶,或許那種固有的思維才會被打破吧?
她記得直到九十年代,這種私有製的經濟才真正的發展,八十年代還是在試水中的。但也正因為有了八十年代這些先驅者的試水,才有了九十年代的遍地是黃金。
“肯定會好的,我們都要相信大首長。”蘇芝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隻能發自內心的感慨。
這一頓飯,前期吃得很輕鬆,後麵倒是有些沉重了。但很快,兩人就調動了心態,那些事情也不管他們的事情,議論也沒有什麽用。到後來,兩人又輕鬆起來。
菜特別的好吃,這是蘇芝吃完這頓飯之後的第一感覺。
從菜館出來,蔡老板已經給他們打包好了新菜,拿迴去隻要熱一下就能吃。姚老在家廚藝不行,蘇芝的廚藝也不行,家裏倒是有個廚師,但是味道肯定是不能跟美珍味比的。
“今天你剛來燕京,休息一天,明天我們開始考核。這段時間,你可別真把中醫給忘了。”
蘇芝早就猜到了是你會讓她考核中醫,沒想到會這麽快。她以為怎麽滴都要休息幾天,再慢慢地考查她的學業。
“也不算急,還有二十來天就要過年了,時間緊迫啊。師父平日工作也好,正好考查完你的學業之後,就帶你去總部醫院,正好實習實習,也帶你去見幾個老家夥。”
蘇芝知道,姚老這是要給她開路呢,帶她認識那些老專家們,把他的那些資源慢慢地給她,以後她可以少奮鬥很多年。
師父的一片心,她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呢?
“早點驗收完,早點實驗。”姚老關心的,是她這些年來的學習情況。
他一直都在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她,教完之後就讓她自己學習。如今,好不容易來了燕京,該準備準備了。
“師父,我都聽你的,明天就開始考核。”蘇芝做下了決定。
師徒兩人迴了姚老的住處,那也是一個四合院,二進小四合院,不是特別的大,但是老人一個人住,也用不了太多的房間。
蘇芝的房間,就在東廂房,姚老一早就讓人收拾了。房間擺設很古樸,很有那種大家閨秀住的感覺,蘇芝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裏。
美美地休息了一夜,在鳥叫聲中醒來,卻發現姚老已經在那裏晨練了。老人練得是一套太極,養生用的。
“起來了?洗漱一下,起來吃早飯。”姚老也看到了她,急忙跟她打招唿。
在屋簷下麵有個鳥籠,鳥籠中有個畫眉鳥,那是姚老在閑暇之餘逗著玩的。
老人太孤單了,徒弟雖多,但平日裏大家都忙,老人也就隻有畫眉鳥能陪陪他了,這讓蘇芝看著很心酸,心裏更加地堅定了要帶著姚老迴去過年的想法。
“來了,我們開始考核吧。”見她已經吃完早飯,姚老也放下了逗弄畫眉的動作,洗淨了手,翻開了醫書。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七點才起來,還是起晚了啊,昨天睡得晚,我好幾個鬧鍾都沒把我叫醒,汗。
我碼字去了,紅包晚上給你們發。
第132章 第一個病人
姚老平時很疼她, 但是在考核的時候,卻是一點情麵也不講,嚴肅而又嚴格。他翻開的那本書不是別的,就是黃帝內經,這本書是蘇芝一直都在看的。從十歲那年開始,她就沒有間斷過。姚老說過,真正的醫術,並不需要看多少本醫術, 而是在那些精典書籍中把所有的病例全部吃透。
所以姚老一問黃帝內經中的病例案例, 還有方子, 就知道他是動了真格了。他之前說的要讓她去總部醫院實踐,並不是說說,看來是真的有此打算了。
蘇芝以前在西南戰區當姚老助手的時候, 基本上是處理傷員的包紮, 並不是真正的實踐怎麽開方子怎麽治病。所以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她從三歲看本草綱目到七歲真正接觸到醫學到現在已經快十八歲了, 十幾年過去了, 她感覺自己才學了點皮毛。
中醫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 也許等到她三四十歲, 也達不到師父一半的水平。
姚老眯著眼睛, 一連問了她好幾個問題,全是黃帝內經中有的。這次他並沒有問書中以外的案例,不過也還是會舉一反三,然後問她如果遇到那樣的病例,該怎麽處理。蘇芝剛開始迴答得很慢, 隨後慢慢地快了起來。
姚老問得仔細,在聽到她在迴答病例時的處理方案,並沒有死板地按書上寫的,也會有自己的思考,這一點讓他很滿意。當然蘇芝大多數的迴答,都是逃不開書中的方子,隻不過會在細節方麵會加入自己的思考而已。
“很好,一年時間沒有考核了,進步得很快。”姚老放下了書本,對她的迴答十分的滿意。
蘇芝卻搖頭:“我還是不夠,感覺跟師父交行下來的標準,還差得遠了。”
“已經不錯了,你才學了多少年?能有這樣的成就,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你知道你那幾個師兄學了多少年?你最小的師兄今年三十五歲了,跟著我學了二十年,如今也算堪堪出師,在魔都一家中醫醫院當主治醫生。”
蘇芝是知道自己那七個師兄的成就,大師兄就不用說了,現在是西南軍醫院的主任醫師,還有一個二師兄,成就最高,目前也在總部醫院,也是主任醫師。三師兄及後麵的幾個師兄,哪一個不是高成就,所以最平凡的也就是她了。她現在什麽也不是,就在軍醫大學讀書,連出師都還沒出。
“師父,我給你丟臉了。”蘇芝很不好意思。
“你這孩子。”姚老最看重的也就是蘇芝為人處事,不驕傲,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下次再接再勵。學醫的人,最重要的,一是品德,二是能沉得住氣,而這兩點,蘇芝身上都有,所以當時看到有天賦的蘇芝他才能如獲至寶一樣。
“今天你就準備準備,跟著是你去總部醫院,正好也見見你兩師兄。”
蘇芝當然不會拒絕,而且去總部醫院實習,這是多好的機會,這可不是誰都能去的,哪怕是作為姚老的助手,那都是一次機會。要不是看在姚老的麵子上,人家總部醫院還不一定能讓她這個新手入場。
她很快就收拾好了,把該帶的東西都帶全了。她的東西不多,除了一整套的銀針等醫院器具之外,也沒有帶什麽東西。反正她已經作好了去了總部醫院,全程就是觀望的狀態,因為沒有誰是敢讓她這麽一個新人看病的。
“不用緊張,去了總部醫院,就當是以前在西南021醫院一樣,別有太大壓力。”姚老安慰。
蘇芝倒真沒緊張,因為她去總部醫院也不會真遇到什麽看病的人,就跟去報道一樣。既然都不會有病患來找她,那她還緊張什麽?
總部醫院位於城中,在鬧市區。姚老在這是專家醫師,在他門前預約看診的人,已經排到一個月後了,要不是預約最多接受一個月的,估計排到半年甚至一年後都不奇怪。姚老年紀大了,一天看不了太多病患,所以隻接受五六個病人。盡管如此,依然還是有人要預約他看診,哪怕他說了病情別耽擱,依然有人想讓他看診。當然也聽了他的話,急症的都不會預約他,而是轉到其他醫師那裏。
蘇芝跟著姚老去了中醫科的在二樓的李醫師辦公室,這就是她的二師兄了。進去的時候,李醫師已經在看診了,在他的門外排了不少隊,都是過來找他看病的。
看來,二師兄也是個牛人。
姚老直接就推門而入,外麵等著的人喊:“喂,得有個先來後……”那人的話戛然而止,他轉頭問旁邊的人,“剛才好像是姚老?”
那個被問的人帶著一絲的鄙視:“正是姚神醫,你什麽眼神?”
蘇芝正好進入門裏,自然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她摸摸鼻子,直接就把門關上了,怕外麵的人衝進門來。
裏麵的病人正好站了起來,看好診打算出去,就跟姚老碰上了。
“下……”李醫師正要叫號,一抬頭就看到了師父站在麵前,他暫停了叫號,對那個病人說,“你去跟外麵的人說一下,等下再叫號,他們若是等不及,可以去隔壁的孫醫師那裏。”
那個病人點頭,出去自然把這事跟外麵的病人說了,但病人沒一個去隔壁,都老實地等著,而且很能夠理解李醫師暫停叫號的舉動。
“師父,你怎麽來了?”李醫師又驚又喜。平日裏師父雖然和他一個醫院,但很少來他辦公室,今天過來了,肯定是有事情的,他說:“你老有事情,可以打個電話,我過去就行了。”
姚老說:“我過來找你,沒別的事情,就是帶著你師妹過來,讓你帶帶她。如果你不願意帶她,那麽就讓她跟著我,我把病人分一些給她。”
李醫師這才看到了姚老身後那個小姑娘,長得白白淨淨的,特別的好看,年齡太小,都可以當他女兒了。他一早就知道自己的師父在鄉下收了一個關門弟子,小師妹年齡特別的小,如今看來就是這個小姑娘了。
“師妹你好,我叫李解放,是你的二師兄。”
這一點,蘇芝也看出來了,當時進入院子的時候,就看到不但每個房間裏已經擺滿了桌子,連外麵的院子裏也都坐滿了人,還有外麵等著的,可想而知,這生意有多麽的火爆。
並沒有讓他們等多久,菜就上來了,是老板親自送的:“老姚,聽說你的寶貝徒弟來了?”話間剛落,老板就推門而入。
蘇芝在看到這個老板時,愣住了,是他?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的更新還算早,明天給你們準時半個時辰發放。
紅包已經在晚上發了,剩下的明天再發。
這一章,依然有紅包哦。
晚安,小仙女們,明天六點再見。
第131章
那個走進來的人, 她認識。不過不是在這一世認識的,而是在前世,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在前世的電視和報紙上見過。
這是一個大財團的董事長,平日裏很低調,很少會在公開場合出現,那天是因為他上了富豪排行榜的時候,還是被媒體采訪, 這才有了那次電視和報紙的報道。
她對他的事跡了解得不多, 他在電視上也說得不多, 隻聽說是從八十年代發家起來,才有了後來的淘天富貴。原來早在七十年代末,他就已經開了這家美珍味菜館?她就說, 為什麽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 是那麽的熟悉。
美珍味的老板姓蔡, 蔡老板是禦廚的後代, 做得菜那味道自然是一絕了。後來又經營其他的食品, 發明了很多的點心, 味道個個都是極美味的。她沒有吃過他親手做的菜, 但卻吃過他們集團公司出口的食品,味道確實很好。
如果有機會吃到他親手做的菜,能不高興嗎?更何況是能近距離地看到他本人,而且這菜還是他親自送來的,怎麽能夠不讓她興奮?
美珍味的菜, 果然美味,吃在嘴裏滑如絲,色香味俱全。
“老姚,這就是你的小徒弟?”蔡老板推開門走了進來,手上端著最後的那道菜。“沒想到你在有生之年,竟然收了這麽小的一個徒弟。”
姚老笑道:“是啊,我也沒有想到呢,也是緣分,當時一見就看中了芝芝,覺得她就是我的關門弟子,這不就收下了?果然不負我所望,芝芝的在醫術上的天賦,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見他一個勁的誇張自己的徒弟,蔡老板也隻是淺淺地笑著,不過那一雙眼睛,卻是緊緊地盯著蘇芝,似在打量。
蘇芝也大方,任他打量。
“你這徒弟不錯。看到你也收了這麽一個乖巧的徒弟,我都有點兒想要收一個了。我蔡博明一生就收了一個徒弟,是不是太少了點?“蔡老板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他以前一直都覺得,收徒弟太麻煩,收一個就夠,把他的手藝學去,以後繼承他的美珍味。而其他人他都不放心,所以他收的是自個的孫子,本來想教給兒子的,但是兒子不好這個,人家從政去了。要不是他的事情連累了兒子,可能兒子爬得會更高吧?
可惜了這一身的身份,苦了十年,總算是熬出頭了。因為這,他十分的感激大首長。
“你早就應該收了,就收了你孫子這麽一個徒弟,我都覺得不夠。咱這手藝啊,別藏著掩著,大大方方地,收徒弟,將手藝傳承出去,以後老了也不會對不起這門手藝,是吧?”
蔡老板一想也對,確實是這麽個理。如果他一直舍不得將手藝教出去,那萬一以後孫子收不到徒弟怎麽辦?萬一蔡家沒有人喜歡這個,還不是得教外人?還不如現在多收幾個徒弟,多教幾個,也不至於將廚藝埋沒了。
“行,我聽你的,以後看看有誰有沒有天賦,我收一個天賦高的。”
蘇芝也在心裏想著蔡老板的徒弟,據她所知,他總共有五個徒弟,其他的徒弟確實天賦不高,就連他的孫子天賦也不高,但是在晚年的時候他收了一個徒弟,天賦極高。那個小徒弟是個孤兒,當年汶川地震時,父母親人都喪生在了天災下,就她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無依無靠,後來蔡老收養了她,教了她一身的廚藝,也是因為她的加入,美珍味更加的出名。
“蔡爺爺,你肯定能收得一個理想的高天賦徒弟的。”
蔡老板聽了蘇芝的話,樂在了心裏,果然是個乖巧懂事的。
“芝芝,叫他蔡伯伯就行,不用叫爺爺,他和師父同輩,別把他叫老了。”姚老可不願意這老家夥比高他一級。
蔡老板又怎麽會不知道姚老的那點心思:“就叫伯伯,哪天我讓我孫子過來,你們年輕人能夠玩在一起。”
姚老說:“老蔡啊,你可別打我徒弟的主意,芝芝已經有對象了。”
蔡老板說:“我打什麽主意?再說,年輕人嘛,大家一起玩玩,這不挺好?”
蘇芝卻是尷尬地笑著,都不敢插入兩個長輩的話裏。
“行了老蔡,既然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我們就別摻和了。而且,芝芝的對象是人家原老的孫子,你敢從中插一腳,小心人家原老跟你急。”
蔡老板說:“我也沒摻和在內,隻是想帶我那孫子過來而已,你自己瞎想,能怪我?”
蘇芝看著,覺得這兩人雖然鬥著嘴,但是感情卻極好,因為是老朋友了。她就更不參與了,直到兩人鬥完了嘴,看到蘇芝在那裏坐著不動筷子,蔡老板說:“看我們兩人,竟然在這裏鬥嘴,把小蘇給扔一邊了。”蔡老板自覺地就把蘇芝當了自己人,“行了,你們吃,我迴去做菜了,這菜記在賬上,是我送給侄女的。”
蔡老板走後,姚老在那解釋:“我和老蔡很早就認識了,那個時候在延安他是給大首長們做菜的,而我是給大首長們看病的。後來建國後,我去了總部醫院,他則依然是給大領導們做菜。如今出來開這一家店,也是大首長要試點改革開放,他做這個領頭人呢。”
蘇芝算是明白了,並不是蔡老板要開這個菜館,人家給大首長做菜的,也沒必要開這個菜館,但是因為響應大首長的決策,所以身先士卒,就開了這個店,那是為了大首長呢。怪不得大首長會親自給他的店名提詞,原來是這個原因。
“要從固有的思維中慢慢開放出來,沒有那麽快的。大首長做下這個決策,也是有很多人反對的。大家都在試水,具體會怎樣誰也不知道。所以你說你大哥在縣裏的工作不好開展,這個我理解。但是腳步是需要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雖然難了點,但是我相信肯定能成功的。”姚老歎道。
可不就是最後成功了嗎?自從改革之後,國家發展的有多麽的快速,作為從前世穿過來的蘇芝是深有體會的。
但是正如師父說的,一開始哪那麽容易,她隻看到了最後的成果,卻不知道當初在做這個決策的時候,大首長又是頂著怎樣的壓力。魔都那邊私人飯店的失敗,並不是偶爾性的,這是國有與私有之間的碰撞,最後失敗了,錯不在這個決策,而是有太多的壓力與難度。
或許,先從小事做起,也不玩大票,等到那些先驅者都賺了錢,擁有了第一批萬元戶,或許那種固有的思維才會被打破吧?
她記得直到九十年代,這種私有製的經濟才真正的發展,八十年代還是在試水中的。但也正因為有了八十年代這些先驅者的試水,才有了九十年代的遍地是黃金。
“肯定會好的,我們都要相信大首長。”蘇芝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隻能發自內心的感慨。
這一頓飯,前期吃得很輕鬆,後麵倒是有些沉重了。但很快,兩人就調動了心態,那些事情也不管他們的事情,議論也沒有什麽用。到後來,兩人又輕鬆起來。
菜特別的好吃,這是蘇芝吃完這頓飯之後的第一感覺。
從菜館出來,蔡老板已經給他們打包好了新菜,拿迴去隻要熱一下就能吃。姚老在家廚藝不行,蘇芝的廚藝也不行,家裏倒是有個廚師,但是味道肯定是不能跟美珍味比的。
“今天你剛來燕京,休息一天,明天我們開始考核。這段時間,你可別真把中醫給忘了。”
蘇芝早就猜到了是你會讓她考核中醫,沒想到會這麽快。她以為怎麽滴都要休息幾天,再慢慢地考查她的學業。
“也不算急,還有二十來天就要過年了,時間緊迫啊。師父平日工作也好,正好考查完你的學業之後,就帶你去總部醫院,正好實習實習,也帶你去見幾個老家夥。”
蘇芝知道,姚老這是要給她開路呢,帶她認識那些老專家們,把他的那些資源慢慢地給她,以後她可以少奮鬥很多年。
師父的一片心,她又怎麽可能會不知道呢?
“早點驗收完,早點實驗。”姚老關心的,是她這些年來的學習情況。
他一直都在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她,教完之後就讓她自己學習。如今,好不容易來了燕京,該準備準備了。
“師父,我都聽你的,明天就開始考核。”蘇芝做下了決定。
師徒兩人迴了姚老的住處,那也是一個四合院,二進小四合院,不是特別的大,但是老人一個人住,也用不了太多的房間。
蘇芝的房間,就在東廂房,姚老一早就讓人收拾了。房間擺設很古樸,很有那種大家閨秀住的感覺,蘇芝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裏。
美美地休息了一夜,在鳥叫聲中醒來,卻發現姚老已經在那裏晨練了。老人練得是一套太極,養生用的。
“起來了?洗漱一下,起來吃早飯。”姚老也看到了她,急忙跟她打招唿。
在屋簷下麵有個鳥籠,鳥籠中有個畫眉鳥,那是姚老在閑暇之餘逗著玩的。
老人太孤單了,徒弟雖多,但平日裏大家都忙,老人也就隻有畫眉鳥能陪陪他了,這讓蘇芝看著很心酸,心裏更加地堅定了要帶著姚老迴去過年的想法。
“來了,我們開始考核吧。”見她已經吃完早飯,姚老也放下了逗弄畫眉的動作,洗淨了手,翻開了醫書。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七點才起來,還是起晚了啊,昨天睡得晚,我好幾個鬧鍾都沒把我叫醒,汗。
我碼字去了,紅包晚上給你們發。
第132章 第一個病人
姚老平時很疼她, 但是在考核的時候,卻是一點情麵也不講,嚴肅而又嚴格。他翻開的那本書不是別的,就是黃帝內經,這本書是蘇芝一直都在看的。從十歲那年開始,她就沒有間斷過。姚老說過,真正的醫術,並不需要看多少本醫術, 而是在那些精典書籍中把所有的病例全部吃透。
所以姚老一問黃帝內經中的病例案例, 還有方子, 就知道他是動了真格了。他之前說的要讓她去總部醫院實踐,並不是說說,看來是真的有此打算了。
蘇芝以前在西南戰區當姚老助手的時候, 基本上是處理傷員的包紮, 並不是真正的實踐怎麽開方子怎麽治病。所以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她從三歲看本草綱目到七歲真正接觸到醫學到現在已經快十八歲了, 十幾年過去了, 她感覺自己才學了點皮毛。
中醫真的是太博大精深了, 也許等到她三四十歲, 也達不到師父一半的水平。
姚老眯著眼睛, 一連問了她好幾個問題,全是黃帝內經中有的。這次他並沒有問書中以外的案例,不過也還是會舉一反三,然後問她如果遇到那樣的病例,該怎麽處理。蘇芝剛開始迴答得很慢, 隨後慢慢地快了起來。
姚老問得仔細,在聽到她在迴答病例時的處理方案,並沒有死板地按書上寫的,也會有自己的思考,這一點讓他很滿意。當然蘇芝大多數的迴答,都是逃不開書中的方子,隻不過會在細節方麵會加入自己的思考而已。
“很好,一年時間沒有考核了,進步得很快。”姚老放下了書本,對她的迴答十分的滿意。
蘇芝卻搖頭:“我還是不夠,感覺跟師父交行下來的標準,還差得遠了。”
“已經不錯了,你才學了多少年?能有這樣的成就,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你知道你那幾個師兄學了多少年?你最小的師兄今年三十五歲了,跟著我學了二十年,如今也算堪堪出師,在魔都一家中醫醫院當主治醫生。”
蘇芝是知道自己那七個師兄的成就,大師兄就不用說了,現在是西南軍醫院的主任醫師,還有一個二師兄,成就最高,目前也在總部醫院,也是主任醫師。三師兄及後麵的幾個師兄,哪一個不是高成就,所以最平凡的也就是她了。她現在什麽也不是,就在軍醫大學讀書,連出師都還沒出。
“師父,我給你丟臉了。”蘇芝很不好意思。
“你這孩子。”姚老最看重的也就是蘇芝為人處事,不驕傲,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下次再接再勵。學醫的人,最重要的,一是品德,二是能沉得住氣,而這兩點,蘇芝身上都有,所以當時看到有天賦的蘇芝他才能如獲至寶一樣。
“今天你就準備準備,跟著是你去總部醫院,正好也見見你兩師兄。”
蘇芝當然不會拒絕,而且去總部醫院實習,這是多好的機會,這可不是誰都能去的,哪怕是作為姚老的助手,那都是一次機會。要不是看在姚老的麵子上,人家總部醫院還不一定能讓她這個新手入場。
她很快就收拾好了,把該帶的東西都帶全了。她的東西不多,除了一整套的銀針等醫院器具之外,也沒有帶什麽東西。反正她已經作好了去了總部醫院,全程就是觀望的狀態,因為沒有誰是敢讓她這麽一個新人看病的。
“不用緊張,去了總部醫院,就當是以前在西南021醫院一樣,別有太大壓力。”姚老安慰。
蘇芝倒真沒緊張,因為她去總部醫院也不會真遇到什麽看病的人,就跟去報道一樣。既然都不會有病患來找她,那她還緊張什麽?
總部醫院位於城中,在鬧市區。姚老在這是專家醫師,在他門前預約看診的人,已經排到一個月後了,要不是預約最多接受一個月的,估計排到半年甚至一年後都不奇怪。姚老年紀大了,一天看不了太多病患,所以隻接受五六個病人。盡管如此,依然還是有人要預約他看診,哪怕他說了病情別耽擱,依然有人想讓他看診。當然也聽了他的話,急症的都不會預約他,而是轉到其他醫師那裏。
蘇芝跟著姚老去了中醫科的在二樓的李醫師辦公室,這就是她的二師兄了。進去的時候,李醫師已經在看診了,在他的門外排了不少隊,都是過來找他看病的。
看來,二師兄也是個牛人。
姚老直接就推門而入,外麵等著的人喊:“喂,得有個先來後……”那人的話戛然而止,他轉頭問旁邊的人,“剛才好像是姚老?”
那個被問的人帶著一絲的鄙視:“正是姚神醫,你什麽眼神?”
蘇芝正好進入門裏,自然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她摸摸鼻子,直接就把門關上了,怕外麵的人衝進門來。
裏麵的病人正好站了起來,看好診打算出去,就跟姚老碰上了。
“下……”李醫師正要叫號,一抬頭就看到了師父站在麵前,他暫停了叫號,對那個病人說,“你去跟外麵的人說一下,等下再叫號,他們若是等不及,可以去隔壁的孫醫師那裏。”
那個病人點頭,出去自然把這事跟外麵的病人說了,但病人沒一個去隔壁,都老實地等著,而且很能夠理解李醫師暫停叫號的舉動。
“師父,你怎麽來了?”李醫師又驚又喜。平日裏師父雖然和他一個醫院,但很少來他辦公室,今天過來了,肯定是有事情的,他說:“你老有事情,可以打個電話,我過去就行了。”
姚老說:“我過來找你,沒別的事情,就是帶著你師妹過來,讓你帶帶她。如果你不願意帶她,那麽就讓她跟著我,我把病人分一些給她。”
李醫師這才看到了姚老身後那個小姑娘,長得白白淨淨的,特別的好看,年齡太小,都可以當他女兒了。他一早就知道自己的師父在鄉下收了一個關門弟子,小師妹年齡特別的小,如今看來就是這個小姑娘了。
“師妹你好,我叫李解放,是你的二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