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穿成六零反派媽媽[穿書] 作者:遠芳古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跑過來打算救兩個孩子的村民們,也被這一幕驚得目瞪口呆,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發呆。
明亮聽到這一聲槍響,就知道是有人幫了他。這一槍如果不打,以明亮那擲尖頭木棍的力道,這野豬也能被射個半死,但是他也鐵定會被撞上,最後被撞成什麽樣,無法想象,但可以肯定兵是當不成了。
好在,運氣不錯,野豬被人一槍打中了咽喉,死了。
他木訥地迴頭去找打槍的人,就見到他身後的一棵樹上爬下來一個人,手裏端著槍,那槍口還在冒著煙。那是個軍人,那一身的經軍裝,年齡不超過三十。
“小子,真行啊,麵對野豬眉眼都不眨,是條漢子。”那個軍人抬手拍著明亮的肩,一陣誇獎。
明亮的心裏其實是害怕的,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害怕也沒有,現在野豬死了,他身上的冷汗才下來,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剛才差點就被野豬撞了,非死也會被撞個半死。
他咽了咽口氣,對軍人說:“謝謝同誌的救命之恩,我叫明亮,就在這山腳下的蘇家村。”
“你就是明亮啊,我聽說過你,果然是個天生當兵的。”軍人咧嘴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襯托得他的臉更黑了,“我是西南軍區的戰士,我姓原,你叫我老兵就行。”
明亮又對他進行了感謝,邀請他去家裏坐坐。原老兵也不客氣,收了槍就跟著去了。至於那頭野豬,被村民們抬了下去,怎麽分配,就要看老兵了,畢竟這野豬是他打殺的。
太奶奶聽說是老兵救了明亮,對老兵可客氣了,一個勁的道謝,還留他在家裏吃飯。但被老兵拒絕了,“我們部隊有規矩,不能在老鄉家裏吃喝,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不管蘇家人怎麽說,他都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談話中,才知道老兵是西南軍區邕城部隊的一名排長,這次是跟著首長一起過來招兵的。那個首長他們也認識,就是李同誌。
正因為原老兵救了明亮,所以大家有點兒傾向於西南軍區,可惜他們已經跟武裝部說了自己的決定,服從組織安排。
老兵坐了會就走了,走之前深深地看了明亮一眼:“你是好樣的,我在英雄團等你。”對這個新兵,他很喜歡,作為老兵,最喜歡這樣高素質又有本事的兵了。
走的時候,老兵並沒有帶走野豬,而是把這野豬給了明亮:“這野豬也有你一份功勞在,我就不帶迴去了,就送給你們吧。”
這野豬,村民們打到是要交公的,但因為這是人家解放軍送給蘇家的,所以村民們也不敢眼饞。太奶奶卻決定,把野豬的一半上交給村委,人家解放軍也說了,他隻得一半,另一半是明亮打的。太奶奶覺得,這野豬他們不能獨吞,雖然村民們不會說什麽,但是畢竟這麽大的野豬,大家都看著呢,如果不上交一些,有人會眼紅,誰知道會整出什麽事。
這一上交,明亮一家就被村委誇了,讓大家都學習明亮一家。
村裏就開始分了這半隻野豬,每家倒也能分個幾斤,,吃到肉的村民們,在心裏可感激明亮一家了。
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分肉吃肉,原老兵卻迴了招待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了李同誌,這讓李同誌更加地堅定了要把明亮挖到自己團裏的決定。
1966年十二月十二日。
這一天,招兵的工作全部結束,大家也繼續地收到了通知。不管成功不成功,能不能順利入伍,收到通知書的那些人,心裏都落下了石頭。
唯獨明亮的通知書還沒有下來,這讓蘇家人很著急,就連村委都替明亮著急。要知道,明亮入伍那是鐵板釘釘上的事情,可是為什麽沒有消息?這讓大家都不明白。
為此,蘇耀宗和東升明亮三個人去了一趟縣武裝部,詢問這件事情的緣由,為什麽明亮沒有收到通知書,是被淘汰了嗎?
武裝部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蘇明亮並沒有被淘汰,隻是因為他的去向問題,組織正在緊急地調節與研究中,過不久就能有消息,你們不用擔心。
聽到武裝部的工作人員的迴答,父子三人這才放下了心,迴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太奶奶他們。太奶奶說:“還沒有結果,這是大家都搶了起來,所以才沒有結果嗎?”
想想,這樣也挺麻煩的,如果一直沒有消息,那明亮入伍的事情怎麽辦?聽說過十天,隊伍就要出發了。
蘇家人著急萬分,但又實在沒有辦法。人家部隊的首長沒有把這個結果弄出來,他們著急也沒有用。
時間又過去了兩天,在十二月十四日的清晨,武裝部接到了上級領導的通知,把蘇明亮編入了西南軍區。
這一個結果下來,那些等待著的其他部隊,都死心了,雖然不甘,但是也沒有辦法,搶不過人家西南軍區。而且西南那邊正在打仗,正是用人的地方,把蘇明亮這麽好的兵編入西南,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好兵需要好部隊來練,蘇明亮去西南,肯定會有所作為。
明亮得到消息的時候,是在那天中午,是武裝部的幹事親自過來給他遞交的消息,接到電話就往這邊趕了,一刻也沒有耽擱。
在收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明亮幾乎激動得落下淚來,他終於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了,他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起誓,我一定會在西南幹出一翻天地來。
在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蘇家人放下心中大石的同時,又滿滿的不舍。兒子/孫子就要去部隊了,以後一年見不了幾次,說不舍得那都是騙人的。
“走,明亮,我們去拍全家福。”這個時候,全家福就成了一份念想,太奶奶做下了決定,去拍全家福。
這段時間,是招兵的高峰期,凡是收到入伍通知書的人家,都會去縣裏拍全家福,明亮一家算是晚了,到照相館的時候,已經空了許多。
明亮穿著嶄新的軍裝,胸間戴著小紅花,跟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大家的臉上帶著笑意,卻也同時充滿著不舍。
在拿到照片的那一瞬間,大家的心裏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太奶奶不停地撫摸著照片,對明亮說:“明亮,太婆為你驕傲。”
明亮說:“太婆你放心,我會幹出一番事業的,一定給老蘇家再爭一個團長出來。”
蘇芝看著自己的小哥,在這一刻,她突然覺得,小哥的身影高大了起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這是她的第一個親人當兵,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
十二月二十三日,所有入伍的新兵,都在這一天被送上了卡車,遠赴各個部隊。
明亮也戴上了紅花,在敲鑼打鼓中,踏上了征程。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芳姐也想讓明亮去京城的,但是那個時候京城未必是安全的,京城部隊以後也會一樣奔赴西南戰事,但不如西南軍區可以無時無刻的直麵戰爭。那是明亮的一次機會,而且隻有在那裏,才能遇到男主,所以芳姐就給他安排到了西南。
文中,有一個重要角色出現過哦,是跟男主有關係的,大家猜到是誰了嗎?
紅包明天發。
第47章
接走明亮的, 是一輛大卡車,是在縣武裝部的大院被接走的。
蘇芝就站在接送的隊伍人群中, 看著小哥胸前戴著紅花, 被武裝部的領導推到了台上去講話, 心裏即驕傲, 同時又帶著一腔的不舍。
小哥,終於還是走了,帶著他的目標與理想, 去了部隊,肯定也能做出一番事業。小哥改變了他的命運, 肯定不會像書裏寫的那樣, 成為大反派, 將來被槍斃。這是一種理想的轉變,一種積極向上的轉變,也是對命運的抗爭和變化。
明亮被推在入伍新兵的講話台上, 一臉的緊張。看著下麵親人們對他的鼓勵, 他的心裏又是充滿著激情。隨後他發表著意見,激情澎湃的。
新兵入伍,他們這一期的兵, 高中文化的可不多, 甚至在全國, 高中文化當兵的都為數不多。這批兵,就連初中畢業的,都是寶貝疙瘩, 多數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這也是部隊首長要搶著明亮的原因了。
此時一起過來送兵的,蘇家人都過來了,太奶奶看著曾孫子的優秀,心裏又一陣感歎。
這就是她的小曾孫,她看著他出生又一步一步的茁壯成長,現在就要遠離家長,去西南當兵了。
她想起了當年送走兒子上戰場的場景,也如現在這般,她送走了兒子,卻再也沒等來兒子的迴歸。現在她又送曾孫去部隊,心境是一樣的,舍不得,同時也有著擔心。
老人暗暗地抹著淚,卻要笑臉迎上。
蘇芝將這一幕都看在眼裏,她情不自禁地握上了太奶奶的手。老人將她抱了起來,抱著她就像抱著希望一樣。
蘇芝被抱高之後,視線更加的開闊起來,看的更高也更仔細。
原老兵就站在台上,和李同誌站在一起,也在往下麵看著。在人群裏,他看到了蘇芝那雙眨著烏溜溜的眼睛,不禁多看了兩眼。對這個小女孩他還有印象,那是在蘇家的時候,她一臉認真地問著他,她小哥如果去了西南,會有怎樣的待遇,會不會遇到戰爭。
那認真的樣子,讓他想起了另一個也是這樣認真的麵孔的人,忍不住輕輕地笑了起來。
蘇芝當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某個老兵的注意,更不知道自己當初擔心明亮會遇到戰爭的時候,問老兵的那些話讓老兵對她產生了興趣。
明亮激情澎湃的演講,終於說完,大家發出了掌聲,武裝部的領導還有部隊的領導,都發了言,之後就讓新兵們坐上了卡車,打算去往市裏的火車站,奔赴各個部隊。
縣裏是沒有火車站的,總共有五輛大卡車,載著新兵們前往火車站。
當真正的離別來臨的時候,蘇芝才感覺到了那種不舍之情,看著太奶奶、父母兄弟抱在一起抱頭痛哭的場景,她的心裏那也是一陣的落淚想哭。
這樣的場景在其他人家身上也在同時上演著,大家都在那抱頭痛哭著,都在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孫子上戰場。
“走吧,在部隊好好幹,太婆等著你向我報喜。”太奶奶拍著明亮的背。
明亮用力地點著頭,眼淚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掉。這個時候,他才感受到了跟家人分離的那種悲傷的感情,那種不舍,可是再不舍也得走。他有自己的理想,雛鳥總要起飛,飛上藍天翱翔,那才是他的人生,而不是在這個農村裏揮霍青春。
卡車終於載著新兵們,駛向了終點,而送行的人們,心裏一陣的悲傷,同時心裏也有著向往。
蘇芝是能夠猜到,小哥去了西南,等待他的肯定有一場戰爭。雖然她對那段的曆史不太了解,但也隱約知道,那個時候是暴發過戰爭的,從60年到90年之間,斷斷續續地一直有戰爭暴發。最大的戰爭卻是在79年之後,很激烈的戰爭。
戰爭有危險,但同時又是明亮的一次機會,走向人生頂峰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讓蘇芝心裏又是一陣的火熱。隻有明亮在部隊裏立功並提幹,才能真正地在部隊裏繼續呆下去,才能真正的避開大革命。否則過三年,他還得迴來,到那個時候,大革命的浪潮更加的激烈,迴來之後,對他來說也並不有利。
蘇家人在明亮走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從那種離別的傷感中迴過神來。太奶奶總是會喊漏,總會情不自禁地喊著明亮的名字。等喊出聲的時候,才想起來,明亮已經去當兵,暫時迴不來了。這可跟上學不一樣,上學的時候,他們沒有感覺到這種遠離,因為明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迴家,他們感受不到那種明亮不在身邊的感覺。
蘇芝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反應過來,總是在想念的時候才想起來,小哥已經當兵去了。
她扳著手指著計算著,小哥已經走了有五個月了,他應該已經度過了新兵期,現在正式加入了軍隊了吧?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吃得好睡得好?訓練辛不辛苦,有沒有遇上戰爭。
在蘇芝想著明亮的時候,明亮也在同時想著家人。
西南的月亮,很圓很亮,但卻透著一種淒涼。
老兵告訴他,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他也是到了軍營才知道,他們這一批兵,將來是要上戰場的。現在國際的形勢很緊張,西南邊上的越國目前正在遭受著戰爭,作為鄰居,華國需要派兵援糧。越國缺人,也缺物資,所以華國派了很多兵過去,也援助了很多的物資,有糧食,也有槍炮。
明亮他們這一支部隊,並沒有被派去援助越國小鄰居,但是他們的兄弟部隊卻被派過去了。聽說打得很激烈,跟越國打仗的,卻是實力強悍的m國,這一點華國也知道,這仗並不好打。曾經在建國初期,華國也曾經在東北派過部隊去支援過高麗國,那個時候打得那叫一個慘烈,如今想起來,都忍不住噓唏。
仗打得太慘,傷亡也太大。
如今,在西南爆發的這個戰爭,對於華國來說,依然是那樣的難熬,同樣的激烈與緊張。傷亡在所難免,但是這也是一種機會,明亮是希望自己能夠去戰場上的,隻有上了戰場,他才能立功,才有機會提幹,他希望提幹,幹出一番事業出來。他可不希望自己當兵三年,什麽貢獻也沒做出來,就退伍迴家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此時,他正在給自己加練。訓練早就結束了,但是他自己給自己加練,隻有把軍事訓練好了,以後上戰場的時候,才不會吃虧。
他大汗淋漓,正在揮灑著,在訓練場上不停地加著練。
這一幕落入了李同誌的眼裏,對這個自己拚命爭取來的新兵,很滿意。他對旁邊的原老兵說:“好好地培養訓練蘇明亮,這是一塊好鋼,以後上戰場的好鋼。”
原老兵說:“我會好好地特訓蘇明亮的。”
明亮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加練,竟然入了部隊領導的眼,更加激烈殘酷的訓練在等著他。當然,他也喜歡這種激烈殘酷的訓練,隻有把軍事訓練好了,他才能在戰場上如魚得水。
…………
蘇芝並不知道,自己的小哥正在這樣的加練自己,更不知道小哥已經被部隊領導記在了心裏,此刻她也等來了自己的入學。
在別的地方,有很大一部分的學校已經停學,在縣級的小學初中高中,很多都出現了癱瘓狀態,隻有幾個村小學,還在正常的教學著,特別是蘇家村,村委很重視孩子們的教學情況。
村小學並沒有被解散,蘇家村的小學,被村委們把關著,所以並沒有鬧起來。村小學的老師,是幾個知青,老知青,新來的知青,並沒有被下放到村小學中授課。
知青們都喜歡這種教學工作,這可比在村子裏幹活舒服多了。幹農活多累,這對於一些從城裏下放到農村的知青來說,這工作太辛苦。但是去了學校教學就不一樣了,這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一樣賺著工分。所以知青們都擠破頭皮想要擠進村小學去當老師。
但是小學中用不了那麽多的老師,村委總共指派了三個老師,來當這個村小學的老師。
適齡的學生很多,但是真正把孩子送到學校的,又不是那麽多,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都可以下地幹活賺工分了,又有多少家長願意讓孩子放棄工分去學校上學?
所以小學的教室,都坐不滿,很多都是幾個年級段合在一起教學。
蘇家卻與村子裏其他人不一樣。
蘇芝已經六歲了,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對於蘇家人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擺在最主要的位子上。
蘇芝坐在課堂上,聽著知青老師在上麵教著課,她並沒有產生那種厭學的心理,也沒有看不起小學的知識重新再上一遍小學,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經曆。
小學是基礎,再打一次基礎,沒有什麽不好,她覺得這是一種全新的經曆,也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一種經曆。隻有沉得下心,才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中更加的出色。
大革命的浪潮,可才經曆了兩年,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地熬。隻有熬過大革命,迎來高考的恢複,她才能夠更加的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不過她也在擔心著,以後她上初中的時候,還能不能正常上課的問題。但隨後,她又不再為這個問題所困擾,因為等到恢複高考,什麽學曆都可以參加高考,她可有這個自信,能夠考上大學。
在村小學上學的學生,實則不多,就拿蘇芝他們那班來說。一個教室能夠坐六十個人,課桌椅都是村民們湊的。在這個教室裏,一排坐著小學一年紀,二排坐的是二年級,三排和四排分別坐的是三年級。一個教室,混合了三個年級段,老師上一刻在教一年級學拚音,下一刻又給二年級讀課文,又讓三年級自習。
明亮聽到這一聲槍響,就知道是有人幫了他。這一槍如果不打,以明亮那擲尖頭木棍的力道,這野豬也能被射個半死,但是他也鐵定會被撞上,最後被撞成什麽樣,無法想象,但可以肯定兵是當不成了。
好在,運氣不錯,野豬被人一槍打中了咽喉,死了。
他木訥地迴頭去找打槍的人,就見到他身後的一棵樹上爬下來一個人,手裏端著槍,那槍口還在冒著煙。那是個軍人,那一身的經軍裝,年齡不超過三十。
“小子,真行啊,麵對野豬眉眼都不眨,是條漢子。”那個軍人抬手拍著明亮的肩,一陣誇獎。
明亮的心裏其實是害怕的,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害怕也沒有,現在野豬死了,他身上的冷汗才下來,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剛才差點就被野豬撞了,非死也會被撞個半死。
他咽了咽口氣,對軍人說:“謝謝同誌的救命之恩,我叫明亮,就在這山腳下的蘇家村。”
“你就是明亮啊,我聽說過你,果然是個天生當兵的。”軍人咧嘴笑了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襯托得他的臉更黑了,“我是西南軍區的戰士,我姓原,你叫我老兵就行。”
明亮又對他進行了感謝,邀請他去家裏坐坐。原老兵也不客氣,收了槍就跟著去了。至於那頭野豬,被村民們抬了下去,怎麽分配,就要看老兵了,畢竟這野豬是他打殺的。
太奶奶聽說是老兵救了明亮,對老兵可客氣了,一個勁的道謝,還留他在家裏吃飯。但被老兵拒絕了,“我們部隊有規矩,不能在老鄉家裏吃喝,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不管蘇家人怎麽說,他都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談話中,才知道老兵是西南軍區邕城部隊的一名排長,這次是跟著首長一起過來招兵的。那個首長他們也認識,就是李同誌。
正因為原老兵救了明亮,所以大家有點兒傾向於西南軍區,可惜他們已經跟武裝部說了自己的決定,服從組織安排。
老兵坐了會就走了,走之前深深地看了明亮一眼:“你是好樣的,我在英雄團等你。”對這個新兵,他很喜歡,作為老兵,最喜歡這樣高素質又有本事的兵了。
走的時候,老兵並沒有帶走野豬,而是把這野豬給了明亮:“這野豬也有你一份功勞在,我就不帶迴去了,就送給你們吧。”
這野豬,村民們打到是要交公的,但因為這是人家解放軍送給蘇家的,所以村民們也不敢眼饞。太奶奶卻決定,把野豬的一半上交給村委,人家解放軍也說了,他隻得一半,另一半是明亮打的。太奶奶覺得,這野豬他們不能獨吞,雖然村民們不會說什麽,但是畢竟這麽大的野豬,大家都看著呢,如果不上交一些,有人會眼紅,誰知道會整出什麽事。
這一上交,明亮一家就被村委誇了,讓大家都學習明亮一家。
村裏就開始分了這半隻野豬,每家倒也能分個幾斤,,吃到肉的村民們,在心裏可感激明亮一家了。
村民們熱火朝天的分肉吃肉,原老兵卻迴了招待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了李同誌,這讓李同誌更加地堅定了要把明亮挖到自己團裏的決定。
1966年十二月十二日。
這一天,招兵的工作全部結束,大家也繼續地收到了通知。不管成功不成功,能不能順利入伍,收到通知書的那些人,心裏都落下了石頭。
唯獨明亮的通知書還沒有下來,這讓蘇家人很著急,就連村委都替明亮著急。要知道,明亮入伍那是鐵板釘釘上的事情,可是為什麽沒有消息?這讓大家都不明白。
為此,蘇耀宗和東升明亮三個人去了一趟縣武裝部,詢問這件事情的緣由,為什麽明亮沒有收到通知書,是被淘汰了嗎?
武裝部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蘇明亮並沒有被淘汰,隻是因為他的去向問題,組織正在緊急地調節與研究中,過不久就能有消息,你們不用擔心。
聽到武裝部的工作人員的迴答,父子三人這才放下了心,迴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太奶奶他們。太奶奶說:“還沒有結果,這是大家都搶了起來,所以才沒有結果嗎?”
想想,這樣也挺麻煩的,如果一直沒有消息,那明亮入伍的事情怎麽辦?聽說過十天,隊伍就要出發了。
蘇家人著急萬分,但又實在沒有辦法。人家部隊的首長沒有把這個結果弄出來,他們著急也沒有用。
時間又過去了兩天,在十二月十四日的清晨,武裝部接到了上級領導的通知,把蘇明亮編入了西南軍區。
這一個結果下來,那些等待著的其他部隊,都死心了,雖然不甘,但是也沒有辦法,搶不過人家西南軍區。而且西南那邊正在打仗,正是用人的地方,把蘇明亮這麽好的兵編入西南,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好兵需要好部隊來練,蘇明亮去西南,肯定會有所作為。
明亮得到消息的時候,是在那天中午,是武裝部的幹事親自過來給他遞交的消息,接到電話就往這邊趕了,一刻也沒有耽擱。
在收到入伍通知書的那一刻,明亮幾乎激動得落下淚來,他終於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了,他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起誓,我一定會在西南幹出一翻天地來。
在終於得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蘇家人放下心中大石的同時,又滿滿的不舍。兒子/孫子就要去部隊了,以後一年見不了幾次,說不舍得那都是騙人的。
“走,明亮,我們去拍全家福。”這個時候,全家福就成了一份念想,太奶奶做下了決定,去拍全家福。
這段時間,是招兵的高峰期,凡是收到入伍通知書的人家,都會去縣裏拍全家福,明亮一家算是晚了,到照相館的時候,已經空了許多。
明亮穿著嶄新的軍裝,胸間戴著小紅花,跟家人拍了一張全家福,大家的臉上帶著笑意,卻也同時充滿著不舍。
在拿到照片的那一瞬間,大家的心裏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太奶奶不停地撫摸著照片,對明亮說:“明亮,太婆為你驕傲。”
明亮說:“太婆你放心,我會幹出一番事業的,一定給老蘇家再爭一個團長出來。”
蘇芝看著自己的小哥,在這一刻,她突然覺得,小哥的身影高大了起來,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這是她的第一個親人當兵,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
十二月二十三日,所有入伍的新兵,都在這一天被送上了卡車,遠赴各個部隊。
明亮也戴上了紅花,在敲鑼打鼓中,踏上了征程。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芳姐也想讓明亮去京城的,但是那個時候京城未必是安全的,京城部隊以後也會一樣奔赴西南戰事,但不如西南軍區可以無時無刻的直麵戰爭。那是明亮的一次機會,而且隻有在那裏,才能遇到男主,所以芳姐就給他安排到了西南。
文中,有一個重要角色出現過哦,是跟男主有關係的,大家猜到是誰了嗎?
紅包明天發。
第47章
接走明亮的, 是一輛大卡車,是在縣武裝部的大院被接走的。
蘇芝就站在接送的隊伍人群中, 看著小哥胸前戴著紅花, 被武裝部的領導推到了台上去講話, 心裏即驕傲, 同時又帶著一腔的不舍。
小哥,終於還是走了,帶著他的目標與理想, 去了部隊,肯定也能做出一番事業。小哥改變了他的命運, 肯定不會像書裏寫的那樣, 成為大反派, 將來被槍斃。這是一種理想的轉變,一種積極向上的轉變,也是對命運的抗爭和變化。
明亮被推在入伍新兵的講話台上, 一臉的緊張。看著下麵親人們對他的鼓勵, 他的心裏又是充滿著激情。隨後他發表著意見,激情澎湃的。
新兵入伍,他們這一期的兵, 高中文化的可不多, 甚至在全國, 高中文化當兵的都為數不多。這批兵,就連初中畢業的,都是寶貝疙瘩, 多數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這也是部隊首長要搶著明亮的原因了。
此時一起過來送兵的,蘇家人都過來了,太奶奶看著曾孫子的優秀,心裏又一陣感歎。
這就是她的小曾孫,她看著他出生又一步一步的茁壯成長,現在就要遠離家長,去西南當兵了。
她想起了當年送走兒子上戰場的場景,也如現在這般,她送走了兒子,卻再也沒等來兒子的迴歸。現在她又送曾孫去部隊,心境是一樣的,舍不得,同時也有著擔心。
老人暗暗地抹著淚,卻要笑臉迎上。
蘇芝將這一幕都看在眼裏,她情不自禁地握上了太奶奶的手。老人將她抱了起來,抱著她就像抱著希望一樣。
蘇芝被抱高之後,視線更加的開闊起來,看的更高也更仔細。
原老兵就站在台上,和李同誌站在一起,也在往下麵看著。在人群裏,他看到了蘇芝那雙眨著烏溜溜的眼睛,不禁多看了兩眼。對這個小女孩他還有印象,那是在蘇家的時候,她一臉認真地問著他,她小哥如果去了西南,會有怎樣的待遇,會不會遇到戰爭。
那認真的樣子,讓他想起了另一個也是這樣認真的麵孔的人,忍不住輕輕地笑了起來。
蘇芝當然不知道自己引起了某個老兵的注意,更不知道自己當初擔心明亮會遇到戰爭的時候,問老兵的那些話讓老兵對她產生了興趣。
明亮激情澎湃的演講,終於說完,大家發出了掌聲,武裝部的領導還有部隊的領導,都發了言,之後就讓新兵們坐上了卡車,打算去往市裏的火車站,奔赴各個部隊。
縣裏是沒有火車站的,總共有五輛大卡車,載著新兵們前往火車站。
當真正的離別來臨的時候,蘇芝才感覺到了那種不舍之情,看著太奶奶、父母兄弟抱在一起抱頭痛哭的場景,她的心裏那也是一陣的落淚想哭。
這樣的場景在其他人家身上也在同時上演著,大家都在那抱頭痛哭著,都在舍不得自己的兒子/孫子上戰場。
“走吧,在部隊好好幹,太婆等著你向我報喜。”太奶奶拍著明亮的背。
明亮用力地點著頭,眼淚再也止不住地往下掉。這個時候,他才感受到了跟家人分離的那種悲傷的感情,那種不舍,可是再不舍也得走。他有自己的理想,雛鳥總要起飛,飛上藍天翱翔,那才是他的人生,而不是在這個農村裏揮霍青春。
卡車終於載著新兵們,駛向了終點,而送行的人們,心裏一陣的悲傷,同時心裏也有著向往。
蘇芝是能夠猜到,小哥去了西南,等待他的肯定有一場戰爭。雖然她對那段的曆史不太了解,但也隱約知道,那個時候是暴發過戰爭的,從60年到90年之間,斷斷續續地一直有戰爭暴發。最大的戰爭卻是在79年之後,很激烈的戰爭。
戰爭有危險,但同時又是明亮的一次機會,走向人生頂峰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讓蘇芝心裏又是一陣的火熱。隻有明亮在部隊裏立功並提幹,才能真正地在部隊裏繼續呆下去,才能真正的避開大革命。否則過三年,他還得迴來,到那個時候,大革命的浪潮更加的激烈,迴來之後,對他來說也並不有利。
蘇家人在明亮走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從那種離別的傷感中迴過神來。太奶奶總是會喊漏,總會情不自禁地喊著明亮的名字。等喊出聲的時候,才想起來,明亮已經去當兵,暫時迴不來了。這可跟上學不一樣,上學的時候,他們沒有感覺到這種遠離,因為明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迴家,他們感受不到那種明亮不在身邊的感覺。
蘇芝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反應過來,總是在想念的時候才想起來,小哥已經當兵去了。
她扳著手指著計算著,小哥已經走了有五個月了,他應該已經度過了新兵期,現在正式加入了軍隊了吧?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吃得好睡得好?訓練辛不辛苦,有沒有遇上戰爭。
在蘇芝想著明亮的時候,明亮也在同時想著家人。
西南的月亮,很圓很亮,但卻透著一種淒涼。
老兵告訴他,戰爭隨時可能爆發。他也是到了軍營才知道,他們這一批兵,將來是要上戰場的。現在國際的形勢很緊張,西南邊上的越國目前正在遭受著戰爭,作為鄰居,華國需要派兵援糧。越國缺人,也缺物資,所以華國派了很多兵過去,也援助了很多的物資,有糧食,也有槍炮。
明亮他們這一支部隊,並沒有被派去援助越國小鄰居,但是他們的兄弟部隊卻被派過去了。聽說打得很激烈,跟越國打仗的,卻是實力強悍的m國,這一點華國也知道,這仗並不好打。曾經在建國初期,華國也曾經在東北派過部隊去支援過高麗國,那個時候打得那叫一個慘烈,如今想起來,都忍不住噓唏。
仗打得太慘,傷亡也太大。
如今,在西南爆發的這個戰爭,對於華國來說,依然是那樣的難熬,同樣的激烈與緊張。傷亡在所難免,但是這也是一種機會,明亮是希望自己能夠去戰場上的,隻有上了戰場,他才能立功,才有機會提幹,他希望提幹,幹出一番事業出來。他可不希望自己當兵三年,什麽貢獻也沒做出來,就退伍迴家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此時,他正在給自己加練。訓練早就結束了,但是他自己給自己加練,隻有把軍事訓練好了,以後上戰場的時候,才不會吃虧。
他大汗淋漓,正在揮灑著,在訓練場上不停地加著練。
這一幕落入了李同誌的眼裏,對這個自己拚命爭取來的新兵,很滿意。他對旁邊的原老兵說:“好好地培養訓練蘇明亮,這是一塊好鋼,以後上戰場的好鋼。”
原老兵說:“我會好好地特訓蘇明亮的。”
明亮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加練,竟然入了部隊領導的眼,更加激烈殘酷的訓練在等著他。當然,他也喜歡這種激烈殘酷的訓練,隻有把軍事訓練好了,他才能在戰場上如魚得水。
…………
蘇芝並不知道,自己的小哥正在這樣的加練自己,更不知道小哥已經被部隊領導記在了心裏,此刻她也等來了自己的入學。
在別的地方,有很大一部分的學校已經停學,在縣級的小學初中高中,很多都出現了癱瘓狀態,隻有幾個村小學,還在正常的教學著,特別是蘇家村,村委很重視孩子們的教學情況。
村小學並沒有被解散,蘇家村的小學,被村委們把關著,所以並沒有鬧起來。村小學的老師,是幾個知青,老知青,新來的知青,並沒有被下放到村小學中授課。
知青們都喜歡這種教學工作,這可比在村子裏幹活舒服多了。幹農活多累,這對於一些從城裏下放到農村的知青來說,這工作太辛苦。但是去了學校教學就不一樣了,這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一樣賺著工分。所以知青們都擠破頭皮想要擠進村小學去當老師。
但是小學中用不了那麽多的老師,村委總共指派了三個老師,來當這個村小學的老師。
適齡的學生很多,但是真正把孩子送到學校的,又不是那麽多,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的,都可以下地幹活賺工分了,又有多少家長願意讓孩子放棄工分去學校上學?
所以小學的教室,都坐不滿,很多都是幾個年級段合在一起教學。
蘇家卻與村子裏其他人不一樣。
蘇芝已經六歲了,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對於蘇家人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擺在最主要的位子上。
蘇芝坐在課堂上,聽著知青老師在上麵教著課,她並沒有產生那種厭學的心理,也沒有看不起小學的知識重新再上一遍小學,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經曆。
小學是基礎,再打一次基礎,沒有什麽不好,她覺得這是一種全新的經曆,也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一種經曆。隻有沉得下心,才能夠在以後的人生中更加的出色。
大革命的浪潮,可才經曆了兩年,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地熬。隻有熬過大革命,迎來高考的恢複,她才能夠更加的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不過她也在擔心著,以後她上初中的時候,還能不能正常上課的問題。但隨後,她又不再為這個問題所困擾,因為等到恢複高考,什麽學曆都可以參加高考,她可有這個自信,能夠考上大學。
在村小學上學的學生,實則不多,就拿蘇芝他們那班來說。一個教室能夠坐六十個人,課桌椅都是村民們湊的。在這個教室裏,一排坐著小學一年紀,二排坐的是二年級,三排和四排分別坐的是三年級。一個教室,混合了三個年級段,老師上一刻在教一年級學拚音,下一刻又給二年級讀課文,又讓三年級自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