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虎看顧明德陷入兩難,也跟著不好受,他的性子和顧明德有些像,都是那種古道熱腸又不愛記仇,他能理解顧明德的難處。


    眾人僵持不下,顧水秀無法,隻能在心裏細細琢磨,過了一會兒才道:“這樣吧,爹,他們不是說隻是借而已,既然如此要借就要立個字據,您可以對外說,因為許多人家都要給咱們借錢糧,咱們家怕弄混了,所以每個來借東西都要立字據,這些字據都是要拿到鎮長那邊備案的,這樣他們也不敢不還,娘您說怎麽樣?”


    趙氏能怎麽說,自然是舉雙手讚成。


    顧明德眼裏閃過一絲猶豫,他心裏很清楚,那些人就是打算光明正大的打秋風,壓根沒打算還的,現在說要他們立字據,恐怕什麽難聽的話都有,可是看到其他人都盯著他,顧明德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嶽父,這樣吧,我和二牛再陪你去那些宗親家裏走一遭,要是想借東西就到咱家來立字據,截止今天,過時不候,我跟水秀還打算去縣裏走一走,順便看看大牛,不能在草籽村待太久。”


    顧明德被趕鴨子上架,在董成虎和顧二牛的陪同下出了門,三人知道午時過後才迴來,幾人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尤其是顧明德,幾乎都快黑成鍋底了。


    趙氏看這樣子,有些擔心地詢問顧二牛,“怎麽迴去?怎麽出去一趟大家都吊著個臉?”


    “哼!”顧明德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恨聲道:“我本來顧忌著宗族血親,打算借他們東西,沒想到他們竟是這麽看我們的,從今天咱家跟他們斷絕關係,不許再有往來!”


    顧明德啦下這句話就氣哼哼地迴了房間,趙氏趕緊追上去。


    這態度前後簡直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看得顧水秀都懵了,一旁小透明似的姐弟倆也是一臉害怕。


    董成虎見顧水秀向他投來疑惑的眼神,這才壓低聲音解釋道:“我們去了那些人家裏,他們看我們上門還很熱情,一聽說借東西要立字據,立馬變臉了,還有人說嶽父有了幾個臭錢就不認人了,還有的直接翻出以前祖輩的老黃曆,說什麽他們當初怎麽接濟你們家什麽,說嶽父忘恩負義。


    還有一家媳婦甚至直接潑了嶽父一身水,嶽父氣急了,當場就放話了,要借就立字據,不借拉到,以後也別有事沒事就找上咱們家。這樣也算是和那些人家徹底撕破臉了,幸好我在一旁罩著,那些人不敢對嶽父怎麽樣,不過嶽父還是被氣得不輕。”


    這些情況全在顧水秀的預料之中,倒是董成虎有些唏噓,他本就沒有宗親的概念,董家就一家,平時也沒機會接觸過這些,這次刷新了他對宗親的認知,導致以後董成虎一聽到宗親就異常反感,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董家日後的發展。


    夫妻倆合計了一下,看樣子趙氏和顧明德是不會那麽早出屋子了,顧水秀讓董成虎幫著帶孩子,自己去廚房做吃的,趙妮子見狀,趕緊拉著趙寶兒跟著進了廚房,兩個小的一個給顧水秀燒火,一個繼續摘豆子,勤快得令人心疼。


    顧水秀經過這大半天的觀察,發現趙家這姐弟倆都是極有眼色的,而且本分,這點令她很是滿意,心中有一個想法,不過顧水秀現在還不打算說出來,打算再看看。


    第一卷 山裏篇 第一百零六章 紅燒肉,前往縣城


    因著顧水秀帶了海魚過來,所以晚飯便燜了一鍋飯,炒了兩盤青菜,外加清蒸海魚,還有趙氏割的兩斤豬肉,直接被顧水秀做成了紅燒肉,還有一大鍋老母雞湯,雖然隻有四菜一湯,不過分量足,幾分吃得滿嘴流油,尤其是趙氏姐弟倆。


    他們到了顧家這幾天,吃東西都是小心翼翼的,趙氏煮什麽他們就吃什麽,不敢挑食,也不敢吃太多,顧明德有時候看不過,會讓他們多盛一些,他們卻是不敢多吃菜,就著飯幹吃。


    趙氏掌家向來節儉,若不是家中來了客人,一般就吃飯陪菜,從不買肉,最多就是加個雞蛋,就算是肉了。


    顧二牛深知趙氏的做派,所以他都是到外麵捉田鼠或者打鳥雀烤著吃,在外麵吃過了再迴來,現在家中多了表妹表弟,他不好一個人吃獨食,偶爾也會給兩個小的帶一點,鳥雀和田鼠考過之後根本就沒多少肉,這是兩個小的,到了顧家吃到的唯一算是肉的東西。


    不過,顧家的飯菜比起他們家可是好太多了,以前他們窮,連吃雞蛋都是奢侈的。像今晚這樣的五花肉,他們長這麽還是第一次吃到,兩個小的,對著五花肉,眼睛都快看直了,口水不知覺地流了出來。


    正好被趙氏和顧水秀看到,趙氏趕緊往兩個小的碗裏一人夾了一塊五花肉,顧水秀也給他們一個夾了一塊,兩人看著碗裏的肉即使饞得很都舍不得吃。


    趙寶兒默默地流著眼淚細細品嚐五花肉的美味。


    顧二牛調侃道:“小表弟,是不是你表姐的廚藝太好了,讓你吃得都掉眼淚了。”


    趙氏這才發現趙寶兒哭了,趕緊安慰道:“這麽了這孩子?喜歡吃就給你們留著,以後姑姑再給你們做。”


    趙寶兒趕緊謝過趙氏,這才抽抽噎噎地說道:“爹娘和爺奶都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肉,寶兒想給他們留著,可是他們再也吃不上了。”


    趙妮子也跟著無聲哭泣,眾人聞言皆是心酸不已。


    趙氏一想起自己那苦命的爹娘兄嫂,這輩子都沒吃過一頓好的,就這麽去了,心裏也難受得緊,“好孩子,你們爹娘爺奶要是知道你們這麽孝順,他們也能瞑目了,你們好好長大,以後有出息了就是對他們最好的迴報。”


    兩個小人兒重重地點頭,悶聲吃飯。


    顧水秀指著那盤海魚對眾人說道:“這是深海魚,平時是見不到了,就算你們想吃也吃不上,咱們永嘉郡也沒地方買去,這迴機緣巧合,我們得了不少深海魚,給你們弄了兩條新鮮的過來,趕緊嚐嚐。


    這魚要海水才能養,給你們拿多了吃不完也是浪費,所以我另外弄了一些做成魚幹,下迴等成虎過來讓他給你們帶一些。”


    眾人一聽,這東西居然這麽稀罕,趕緊一人夾了一筷子嚐嚐,顧水秀給兩個小的也各夾了一塊。


    趙氏吃進嘴裏才一臉驚奇,“這魚沒有刺!”


    顧明德等人也跟著附和。


    “還真沒刺,而且沒什麽腥味,滑滑嫩嫩的,比河裏的魚要好吃幾百倍。”顧明德說完又夾了一筷子,有些停不下來了。


    幸好這魚塊頭大,要不顧明德這麽吃幾下子就沒了。


    “娘,還有一條,您明天給做了,可別再留了。”顧水秀會這麽交代也是因為深知趙氏的性子,要是她不說清,趙氏保不齊又要把好東西藏起來,等快壞了再拿出來吃。


    “知道,知道,娘又不是不曉事。”趙氏嗔怪地看了眼顧水秀。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誰也不戳破趙氏的話。


    一頓晚飯在和諧的氣氛中結束,夫妻倆帶著孩子進了屋子,這一天這麽折騰,顧水秀產後有些吃不消了,一躺下就沉睡過去了,就連半夜董元旭餓醒了也是董成虎起來伺候的。


    第二日一早,顧水秀把董元旭交給趙氏照顧,言明從縣裏迴來再接董元旭離開,小家夥似乎知道要和自己爹娘分開,竟然抓著顧水秀的頭發哇哇大哭,差點把鄰裏都招了過來。


    最後把孩子哄睡了,夫妻倆才駕著驢車出發。


    夏日的清晨微風吹得人微醺,顧水秀就這麽坐在驢車上吹著晨風,再次進入夢鄉,等她從嘈雜的環境裏麵清醒過來才發現他們已經到了盤龍鎮了。


    熱鬧的街上有許多叫賣討價還價聲。


    董成虎熟門熟路地到了一個包子攤,買了幾個包子幾個饅頭,還要了兩份清湯用竹筒帶走,爾後頭也不迴地往縣城趕去。


    現在趕路,他們能在天黑的時候找到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明兒天還沒亮再繼續趕路,這樣安排顧水秀也不會吃不消。


    等兩人到了知水縣已經是他們出發的第三日了,整個縣城比盤龍鎮要繁華許多,這裏並沒有收到地動的影響,也就一些荒廢失修的房子倒塌了,沒人什麽人員財產損失,百姓的臉上仍是帶著平和的笑容。


    兩人一路趕到縣衙後門,說明來意後給了點辛苦錢就被帶到之前董成虎去過的那間屋子。


    等了一會兒,顧大牛才急衝衝地趕了過來,還不停地喘著粗氣,看到他的衣著打扮,還有胖了一圈的身材,已經抽長的身子,顧水秀就知道他日子過得極好。


    顧大牛對顧水秀和董成虎的到來表達了極大的歡迎,一臉喜色地就要拉著他們去外麵的館子吃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裏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籬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籬清茶並收藏山裏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