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水秀語氣中無不諷刺。
------題外話------
晚上還有兩章哦o(* ̄︶ ̄*)o
第一卷 山裏篇 第六十四章 交底,秋收
董成虎對顧水秀的大膽心驚,幸好這裏是翠竹山,隻有他們一家,也不用擔心說話被外人給聽了去。
夫妻倆看過張管家給的信封又去看了其他東西,裏邊有一個質樸厚重的首飾盒,裏麵裝的東西大多都是半新不舊的飾品,看著價格不菲,應該是家傳的物什。
另一個包袱就簡單得多,裏麵除了六錠金子,還有十錠大銀錠,另外有一些玉佩飾品,還有些女子用的首飾金簪,都是些尋常款式,值錢但不稀奇,即使戴出去也不會引人注意。
“這些金銀珠寶合著大概值個一千兩,對咱們平頭百姓來說確實是大銀子了。隻是咱們自家有銀子,也用不上這些,等下把這兩個包袱都還給孩子吧。”
顧水秀說著把銀錢還迴去的話,眼皮子眨都不眨的。
董成虎對顧水秀的敬重又升了一個高度,就連他自己剛看到這些金銀珠寶心裏也不平靜,水秀卻這般鎮定,他要多加努力跟上水秀的步伐了。
張星馳正在院子裏跟董青青玩得不亦樂乎,猛不丁被董成虎帶到房間還有些愣神,這些天他主要是跟著董雲梅生活,對顧水秀有些陌生,小孩子最是敏感,知道這個家中的女主人是顧水秀,因此多了幾分小心翼翼。
顧水秀看得直心疼,這孩子也才四歲,若不是家中出現變故,應該是集寵愛於一身的,現在卻要寄人籬下,小小年紀就學會看人眼色。
顧水秀特地放柔了聲音,輕聲道:“星馳,嬸嬸已經知道你的名字了,到嬸嬸這邊坐。”
董成虎把張星馳抱到顧水秀的身邊,顧水秀直接拿出那兩個包袱,也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緩緩說道:“小星馳,你家的事情叔叔跟嬸嬸已經知道了,這裏邊是你爹娘留給你的東西,嬸嬸給你看一下,從今天之後嬸嬸就把這個盒子給鎖上。
等你大了再交給你們兄弟,另外這些金銀珠寶是你爹娘給我們的,叔叔跟嬸嬸也不要,全給你們兄弟留著,你要數一下嗎?”
張星馳茫然地搖搖頭,他隻知道這些東西可以換很多銀子,這是奶娘跟他說的,其他的他都不知道。
“既然這樣,嬸嬸就當著你的麵給你放在這個大盒子裏麵,一起給鎖起來,以後你們兄弟長大了,叔叔跟嬸嬸再還給你們怎麽樣?”
張星馳這會兒聽懂了,乖巧地搖搖頭,奶聲奶氣地說道:“奶娘說,這個是爹娘給你們的,不是給星馳的。”
顧水秀看張星馳的眼神更柔了,摸了摸張星馳的小腦袋,溫和地說道:“真是個乖孩子,叔叔嬸嬸不要你的銀錢,我們替你們兄弟保管好了,長大給你們成家立業用。出去玩吧。”
小星馳知道顧水秀的意思,當即給顧水秀和董成虎跪下磕頭,“奶娘說,做人要感恩。”
這下顧水秀真是繃不住了,當即抱起地上的張星馳,在懷裏哄了許久才讓董成虎把孩子抱出去。
因著董家的悉心照顧,小星馳越來越有歸屬感,已經慢慢卸下心裏的防禦,開始把翠竹山當成自己的家。
中秋過後七八日,董成虎把秦家和左青鬆都請了過來,原因是董家地裏的莊稼已經成熟了。
秦大叔已經等不及看水稻的收成,董成虎過來請人的時候,秦大叔第一個表示要馬上出發,要不是郝氏拉著,估計秦大叔會立馬衝去董家田裏。
顧水秀趁著天氣好,讓董成虎做了一架簡易的脫粒機,有這個脫粒機也方便一些。
眾人拿著鐮刀背著籮筐,雄赳赳氣昂昂地跟著董成虎去了田裏,董雲梅仍是留在家中煮飯看孩子。
顧水秀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非要跟著眾人一塊兒去,急得董成虎說話都不利索了。
最後還是顧水秀再三保證不下田才被允許跟著一塊兒去。
“叔,你們割完水稻先別收,就這麽攤在田裏晾曬就成了,我跟成虎說了,讓他弄了一些草簾子,晚上就給稻子蓋上,白天就掀開晾曬,這樣曬個五六日就能脫粒了。”
秦大叔聽了眼睛一亮,大聲稱讚道:“不愧是從小伺候莊稼的,照你的法子不僅省事還省力氣。”
董成虎洋溢著引以為豪的笑容,帶頭割下第一鐮刀。
秦大叔等人也不甘落後,那鐮刀揮得那叫一個利索,看著賞心悅目。
最令顧水秀側目的是左青鬆,這家夥身強體壯,估摸著身手還不錯,割鐮刀的動作看著就很有講究,速度也比秦大叔他們快上不少,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列,一群人分工明確,六個人分工明確,一天的功夫就把所有的水稻收割完畢。
第二天收割的就是小麥跟玉米,還有采摘辣椒等等,這些可就不是快功夫了。
秦大叔跟秦川被指派去割小麥,郝氏跟左青鬆、董成虎摘玉米,玉米的葉子會割手,顧水秀事先給他們一人一身麻衣,還給他們弄了一套簡單的麻衣手套。
有了這手套,幾個幹活完全不用顧忌,都是山裏生活的好手,做起事來麻利得很,花了兩天功夫,這山穀的莊稼也都采摘完畢。
如今董家的院子裏可熱鬧了,到處都是玉米小麥辣椒等等,堆得都快沒有下腳的地兒了。
秦大叔滿心歡喜,因為董家豐收了就是意味著來年他們家也能豐收。
“水秀啊,你家水稻脫粒的時候跟嬸子說一聲,嬸子過來給你幫忙。”郝氏比以前還要熱情幾分,看顧水秀的眼神滿是火熱。
那天割稻子的時候她可是最清楚的,每顆稻穗都是沉甸甸的,重的不得了,這都不用選種了,直接種都能豐收。
顧水秀在一旁篩辣椒,聽到郝氏的話便笑了。
“嬸子不說我們也會去請的,現在就成虎一人可忙不過來,今天玉米豐收,我先給你們煮幾個嫩玉米嚐嚐,剩下的都要曬幹了磨成玉米麵,以後可以當主食。
我打算讓成虎去買個磨,再買一頭驢,這樣家裏以後磨東西也方便一些。”
第一卷 山裏篇 第六十五章 莊稼豐收眾人喜
“喲!這磨可不便宜,咱們這十裏八鄉就沒聽過誰家買了磨的,倒是盤龍鎮上有一間磨坊,需要磨糧食的人家都是早早去預定,磨一次要六個銅板呢。山裏的村民大多都是自家晾曬之後用簸箕篩,很少有人會去鎮上磨。你要是想買就要讓成虎去鎮上問問。”
郝氏因為顧水秀答應請他們過來幫忙脫粒心情好得不行,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住了,見幾個孩子不在他們周圍,便小聲地問道:“嬸子剛剛就想問你,你家什麽時候又多了兩個孩子?”
顧水秀早就做好準備等人外人來問,郝氏問起來她也不慌張,很是隨意地說道:“那兩個孩子是我們去鎮上的時候救的,家裏遭了難,跟著父母一路逃到咱們這裏,孩子的父母最終沒有撐過去,我們正好碰上了,想著為肚子裏的孩子積德,家裏也養得起,就把孩子帶迴來了。”
郝氏聽了一臉同情,“你說這幾年是怎麽迴事?到處不是天災就是人禍,上迴我們當家的去鎮上賣獵物,還聽說一些逃難過來的難民因為沒吃的竟然打家劫舍,幸好這事情發生在縣城,咱們鎮上比較偏僻,想必難民也看不上。你說這好好的百姓,怎麽就這麽遭罪呢!”
“嬸子,這話咱們這裏說說就成了,你可別在兩個孩子麵前說起來,孩子聰明,聽得懂!”
顧水秀故意一臉認真地叮囑郝氏,這下郝氏那還會有什麽懷疑。
------題外話------
晚上還有兩章哦o(* ̄︶ ̄*)o
第一卷 山裏篇 第六十四章 交底,秋收
董成虎對顧水秀的大膽心驚,幸好這裏是翠竹山,隻有他們一家,也不用擔心說話被外人給聽了去。
夫妻倆看過張管家給的信封又去看了其他東西,裏邊有一個質樸厚重的首飾盒,裏麵裝的東西大多都是半新不舊的飾品,看著價格不菲,應該是家傳的物什。
另一個包袱就簡單得多,裏麵除了六錠金子,還有十錠大銀錠,另外有一些玉佩飾品,還有些女子用的首飾金簪,都是些尋常款式,值錢但不稀奇,即使戴出去也不會引人注意。
“這些金銀珠寶合著大概值個一千兩,對咱們平頭百姓來說確實是大銀子了。隻是咱們自家有銀子,也用不上這些,等下把這兩個包袱都還給孩子吧。”
顧水秀說著把銀錢還迴去的話,眼皮子眨都不眨的。
董成虎對顧水秀的敬重又升了一個高度,就連他自己剛看到這些金銀珠寶心裏也不平靜,水秀卻這般鎮定,他要多加努力跟上水秀的步伐了。
張星馳正在院子裏跟董青青玩得不亦樂乎,猛不丁被董成虎帶到房間還有些愣神,這些天他主要是跟著董雲梅生活,對顧水秀有些陌生,小孩子最是敏感,知道這個家中的女主人是顧水秀,因此多了幾分小心翼翼。
顧水秀看得直心疼,這孩子也才四歲,若不是家中出現變故,應該是集寵愛於一身的,現在卻要寄人籬下,小小年紀就學會看人眼色。
顧水秀特地放柔了聲音,輕聲道:“星馳,嬸嬸已經知道你的名字了,到嬸嬸這邊坐。”
董成虎把張星馳抱到顧水秀的身邊,顧水秀直接拿出那兩個包袱,也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緩緩說道:“小星馳,你家的事情叔叔跟嬸嬸已經知道了,這裏邊是你爹娘留給你的東西,嬸嬸給你看一下,從今天之後嬸嬸就把這個盒子給鎖上。
等你大了再交給你們兄弟,另外這些金銀珠寶是你爹娘給我們的,叔叔跟嬸嬸也不要,全給你們兄弟留著,你要數一下嗎?”
張星馳茫然地搖搖頭,他隻知道這些東西可以換很多銀子,這是奶娘跟他說的,其他的他都不知道。
“既然這樣,嬸嬸就當著你的麵給你放在這個大盒子裏麵,一起給鎖起來,以後你們兄弟長大了,叔叔跟嬸嬸再還給你們怎麽樣?”
張星馳這會兒聽懂了,乖巧地搖搖頭,奶聲奶氣地說道:“奶娘說,這個是爹娘給你們的,不是給星馳的。”
顧水秀看張星馳的眼神更柔了,摸了摸張星馳的小腦袋,溫和地說道:“真是個乖孩子,叔叔嬸嬸不要你的銀錢,我們替你們兄弟保管好了,長大給你們成家立業用。出去玩吧。”
小星馳知道顧水秀的意思,當即給顧水秀和董成虎跪下磕頭,“奶娘說,做人要感恩。”
這下顧水秀真是繃不住了,當即抱起地上的張星馳,在懷裏哄了許久才讓董成虎把孩子抱出去。
因著董家的悉心照顧,小星馳越來越有歸屬感,已經慢慢卸下心裏的防禦,開始把翠竹山當成自己的家。
中秋過後七八日,董成虎把秦家和左青鬆都請了過來,原因是董家地裏的莊稼已經成熟了。
秦大叔已經等不及看水稻的收成,董成虎過來請人的時候,秦大叔第一個表示要馬上出發,要不是郝氏拉著,估計秦大叔會立馬衝去董家田裏。
顧水秀趁著天氣好,讓董成虎做了一架簡易的脫粒機,有這個脫粒機也方便一些。
眾人拿著鐮刀背著籮筐,雄赳赳氣昂昂地跟著董成虎去了田裏,董雲梅仍是留在家中煮飯看孩子。
顧水秀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非要跟著眾人一塊兒去,急得董成虎說話都不利索了。
最後還是顧水秀再三保證不下田才被允許跟著一塊兒去。
“叔,你們割完水稻先別收,就這麽攤在田裏晾曬就成了,我跟成虎說了,讓他弄了一些草簾子,晚上就給稻子蓋上,白天就掀開晾曬,這樣曬個五六日就能脫粒了。”
秦大叔聽了眼睛一亮,大聲稱讚道:“不愧是從小伺候莊稼的,照你的法子不僅省事還省力氣。”
董成虎洋溢著引以為豪的笑容,帶頭割下第一鐮刀。
秦大叔等人也不甘落後,那鐮刀揮得那叫一個利索,看著賞心悅目。
最令顧水秀側目的是左青鬆,這家夥身強體壯,估摸著身手還不錯,割鐮刀的動作看著就很有講究,速度也比秦大叔他們快上不少,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列,一群人分工明確,六個人分工明確,一天的功夫就把所有的水稻收割完畢。
第二天收割的就是小麥跟玉米,還有采摘辣椒等等,這些可就不是快功夫了。
秦大叔跟秦川被指派去割小麥,郝氏跟左青鬆、董成虎摘玉米,玉米的葉子會割手,顧水秀事先給他們一人一身麻衣,還給他們弄了一套簡單的麻衣手套。
有了這手套,幾個幹活完全不用顧忌,都是山裏生活的好手,做起事來麻利得很,花了兩天功夫,這山穀的莊稼也都采摘完畢。
如今董家的院子裏可熱鬧了,到處都是玉米小麥辣椒等等,堆得都快沒有下腳的地兒了。
秦大叔滿心歡喜,因為董家豐收了就是意味著來年他們家也能豐收。
“水秀啊,你家水稻脫粒的時候跟嬸子說一聲,嬸子過來給你幫忙。”郝氏比以前還要熱情幾分,看顧水秀的眼神滿是火熱。
那天割稻子的時候她可是最清楚的,每顆稻穗都是沉甸甸的,重的不得了,這都不用選種了,直接種都能豐收。
顧水秀在一旁篩辣椒,聽到郝氏的話便笑了。
“嬸子不說我們也會去請的,現在就成虎一人可忙不過來,今天玉米豐收,我先給你們煮幾個嫩玉米嚐嚐,剩下的都要曬幹了磨成玉米麵,以後可以當主食。
我打算讓成虎去買個磨,再買一頭驢,這樣家裏以後磨東西也方便一些。”
第一卷 山裏篇 第六十五章 莊稼豐收眾人喜
“喲!這磨可不便宜,咱們這十裏八鄉就沒聽過誰家買了磨的,倒是盤龍鎮上有一間磨坊,需要磨糧食的人家都是早早去預定,磨一次要六個銅板呢。山裏的村民大多都是自家晾曬之後用簸箕篩,很少有人會去鎮上磨。你要是想買就要讓成虎去鎮上問問。”
郝氏因為顧水秀答應請他們過來幫忙脫粒心情好得不行,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住了,見幾個孩子不在他們周圍,便小聲地問道:“嬸子剛剛就想問你,你家什麽時候又多了兩個孩子?”
顧水秀早就做好準備等人外人來問,郝氏問起來她也不慌張,很是隨意地說道:“那兩個孩子是我們去鎮上的時候救的,家裏遭了難,跟著父母一路逃到咱們這裏,孩子的父母最終沒有撐過去,我們正好碰上了,想著為肚子裏的孩子積德,家裏也養得起,就把孩子帶迴來了。”
郝氏聽了一臉同情,“你說這幾年是怎麽迴事?到處不是天災就是人禍,上迴我們當家的去鎮上賣獵物,還聽說一些逃難過來的難民因為沒吃的竟然打家劫舍,幸好這事情發生在縣城,咱們鎮上比較偏僻,想必難民也看不上。你說這好好的百姓,怎麽就這麽遭罪呢!”
“嬸子,這話咱們這裏說說就成了,你可別在兩個孩子麵前說起來,孩子聰明,聽得懂!”
顧水秀故意一臉認真地叮囑郝氏,這下郝氏那還會有什麽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