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以來,沉長青都是醉心於修煉。


    漸漸的。


    他已經是摸透了灰色發絲狀先天一炁的規律。


    自身練就的灰色氣流狀先天一炁,每一次被對方留下的先天一炁衝散重組,都會把那股力量掠奪過來,使得自身得到晉升。


    但是。


    每一次的觸碰,都會讓對方留下的先天一炁暴動。


    而且。


    愈演愈烈。


    三次碰撞的話,已經是能威脅到洞天,五次碰撞,基本上就是洞天能承受的極限。


    如果第六次碰撞的話,爆發出來的力量,足以摧毀整個洞天。


    再有就是。


    這股力量並非是可持續性的。


    換句話來講,在數次碰撞灰色發絲狀先天一炁以後,便要停歇一段時間,等其重新迴歸平靜以後,才能繼續開始。


    如此反複。


    便能真正的把那股力量煉化掉。


    ……


    歲月流逝。


    在沉長青安心閉關的時候,天宗的一切都是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忽有一日,有天雷滾滾而來,惶惶天威自天穹碾壓下來,讓宗門弟子都是駭然色變。


    神刀峰上。


    曆天看著那滾滾而來的天雷,眼神不由閃爍了下:“神王天劫,看來宗門又要多出一尊神王強者了!”


    自沉長青閉關至今,已有三年時間。


    三年來。


    天宗的發展可謂是極為迅速。


    紫雲、北離兩方氏族投靠天宗,有兩方老牌氏族源源不斷的信仰供給,再加上天宗本身的底蘊,三年間弟子實力突飛猛進。


    除卻一些天資較差或者是根基淺薄的修士以外,餘下者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踏入了神境行列。


    可以說。


    天宗如今的神境修士,已經突破五位數。


    要知道天宗滿打滿算,也才隻有一萬六千弟子而已,數年間能有如此多的弟子打破藩籬晉升神境,這個比例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對此。


    曆天也深深明白,天宗為何會有這麽大的變化。


    除了宗門資源雄厚以外,真正造成如此原因的,就是天宗龐大的氣運。


    老牌氏族臣服。


    期間又有一些勢力臣服於天宗。


    在得到這些勢力臣服的前提下,天宗的氣運已然是增長的極為可怕。


    更別說天宗內的強者也是眾多,能比肩神王的絕世道兵,更是為數不少。


    每一件道兵拿出來,放在其他氏族裏麵,都能作為鎮壓一族氣運的存在。


    這麽多的道兵聚集在一個宗門內,可想而知會給天宗的氣運帶來怎樣的變化。


    宗門氣運雄渾。


    宗門內的弟子自然就會受到氣運庇護,突破也會變得簡單許多。


    這就是氣運雄渾的好處。


    可以說。


    氣運雄渾以後,乃是良性循環。….不斷的有弟子突破,隨著眾多強者誕生反哺宗門,氣運便會越來越雄厚,從此生生不息。


    同樣的。


    若是氣運衰落,便是陷入惡性循環。


    數年來,曆天把天宗內的變化都是看在眼中,神境修士眾多,能入神境圓滿的修士也比三年多了一些。


    這些修士中,能有修士恰好悟出神王契機,繼而證道神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唯一讓曆天感到好奇的是,到底是哪一個修士悟出神王契機。


    “以宗門規矩,能證道神王的強者,當有資格獨立開辟一脈,布道自身種族的傳承。


    就算其本身隻是普通的弟子,也一樣能擁有此等待遇。”


    曆天暗忖。


    證道神王,就如同潛龍升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正當他暗自好奇的時候。


    隨即就見到某個山峰劇烈震動,有如同山脈般綿延浩大的黑影撕裂虛空,直入青冥。


    所有弟子此刻都是看清楚了,所謂的黑影究竟是什麽東西。


    蜈蚣!


    一頭數萬丈的蜈蚣!


    通體漆黑如墨,無數的肢節舞動,輕易間便是破碎空間,逸散出來的可怕威壓,讓所有弟子都是膽寒不已。


    “天蜈氏族!”


    “證道神王的是天蜈氏族的強者!”


    在見到直入青冥的蜈蚣時,所有弟子都已經明白,如今證道神王的強者不是來自於別的種族,赫然是天蜈氏族。qqxsnew


    嚴格來講。


    天蜈氏族在天宗算是主宗一脈。


    畢竟沉長青明麵上仍然是天蜈氏族的皇,對方又為天宗宗主,所以天蜈氏族便是默認主宗一脈。


    隻可惜的是。


    除了沉長青以外,主宗一脈並無其他神王出世。


    如今有天蜈氏族的強者證道神王,也是正常的很。


    虛空中。


    黑色蜈蚣直入天穹,隨即就現出天地道體,赫然就是閉關已久的邱興。


    跟往日不同的是,如今的邱興麵色肅穆,一雙童孔金光氤氳,腳踏虛空而立的時候,身上散發出鎮壓天地的可怕威壓。


    “神王天劫!”


    他抬頭看著天穹孕育的雷霆,旋即撕裂虛空離去。


    此地乃是天宗,渡劫容易波及宗門。


    因此。


    邱興要想渡神王天劫,隻能離開天宗範圍才行。


    當邱興離去的時候,本來蔓延開來的天劫,也是緩緩消失不見,好似跟隨對方一同離去一般。


    那股壓在所有弟子心頭的可怕威壓,如今才算是退散開來。


    “邱長老能渡劫成功嗎?”


    “想來沒什麽問題,再怎麽說,邱長老也是天蜈氏族的強者,就算是邱長老不敵神王天劫,想來宗主也有把握補救。”


    “如此說來,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一些弟子暗自議論,部分弟子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是很有同感的點了下頭。


    不說邱興底蘊如何,隻憑對方乃是主宗一脈的修士,就沒有渡劫失敗的可能。….哪怕是對方真的難以抗衡天劫,那位宗主想來也有應對的辦法。


    神王天劫可怕,也得看是誰在麵對。


    若是能比肩神主的強者,未必就沒有相助其他修士渡神王天劫的可能。


    再不濟。


    給予對方一兩件至寶護身,估計都能直接渡劫成功。


    正當所有弟子暗自議論的時候,溥宗也是自閉關中清醒過來,看著撕裂虛空離去的邱興,老臉上也是有一抹激動神色。


    “終於是走到這一步了,不枉老夫傾盡全族之力相助!”


    天蜈氏族傾盡全族之力相助邱興,為的是什麽,無非就是想要讓天蜈氏族真正多出一尊神王。


    但是。


    證道神王,不僅僅是依靠資源就夠了,還要講究契機機緣。


    邱興能否真正的悟出那一層契機,溥宗也沒有任何把握。


    眼下見神王天劫出世,他便明白自己賭對了。


    接下來就看邱興到底能不能渡過天劫,如果對方能成功,天蜈氏族將真正的迎來大興。


    同理。


    如果對方渡劫失敗,天蜈氏族勢必受到沉重打擊。


    但有天宗在,天蜈氏族不至於陷入被滅的困境,可也得步入虛弱期,用多少時間才能走出虛弱期,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


    溥宗現在隻希望,邱興能安穩渡劫成功。


    在他暗自猜想的時候,天宗外已是有一方神國虛影浮現出來,緊接著就見到密密麻麻的天劫降臨,欲要劈碎神國。


    然而神國穩固,硬生生承受了數道天劫以後,才搖搖欲墜,一副隨時都要破碎的樣子。


    不等天劫再度落下,就見有古樹自下方升起,融入到了神國當中。


    在見到古樹升起的那一刻,溥宗就認了出來,那赫然是沉長青交給天蜈氏族的兩件承載物中的一件。


    承載物的玄妙,溥宗隻在傳聞中有所了解,哪怕他得到了承載物,也沒能參悟出太多的東西。


    眼下。


    在他視線中。


    能見到古樹狀的承載物升起,融入到神國的時候,本來搖搖欲墜的神國瞬間穩固了下來,無數神力自神國中蔓延出來,宛如密集的根莖般插入虛空當中。


    隨後。


    邱興一步踏入神國當中,無上神力凝聚神位,直接將他的身影承托住。


    轟隆隆!!


    天劫一道接一道的落下,不斷的轟擊在神國上麵。


    每一道天劫轟擊,都是讓溥宗心頭一顫。


    神王天劫的力量過於強大,任何一道落下的天劫,都讓他嗅到了死亡的氣息。


    如果是自己來麵對的話,不用三道天劫,自身就得徹底灰飛煙滅。


    “要渡劫成功了!”


    丹殿外麵,丹聖看著落下的天劫,以及沐浴於無盡雷光中的神國,他麵上有澹澹的笑意。


    其他修士看不出什麽,但以丹聖規則神王的眼界,怎會看不出端倪。


    天劫看似兇悍。


    實則難以撼動神國多少。


    以神王天劫持續的時間,如今已是到了最後關頭,再有數道天劫落下,便會徹底煙消雲散。


    目前神國穩如泰山,絲毫沒有破碎的跡象,想要撐過後麵幾道天劫,完全不是問題。


    “邱興的天資底蘊在一眾天宗長老中,不算是出眾,能積攢此等底蘊,估計天蜈氏族也是付出了莫大的代價。


    隻是天蜈氏族有宗主坐鎮,為何要如此著急催生一尊新的神王出來?”


    丹聖看著渡劫的邱興,老眼中也是閃過一抹疑惑。


    他跟邱興接觸雖然不多,可也明白對方的底細。


    以這位的實力底蘊,想要像現在這般安穩渡劫,基本上是沒什麽可能。


    因此就隻剩下一個可能,那就是天蜈氏族傾斜資源,才有可能讓對方短期內成長至今。


    正常來說。


    天蜈氏族有沉長青坐鎮,不應該著急催生新的神王才對。


    眼下的情況,讓丹聖內心有些疑慮,但又很快被他埋在了心底。.


    白駒易逝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族鎮守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駒易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駒易逝並收藏人族鎮守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