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平韓國,趙晃又出使齊國。


    齊國和秦國,隔著魏韓魯宋等諸侯國,在他們看來,強秦吞並天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但又如何?離著自己遠隔著幾個國家,而齊國人的心性,又決定了他們的態度,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富足的生活讓他們非常吝惜生命,沒有必要為人家火中取粟。


    至於周天子的號召,在齊國人的心中,那就是一張廢紙,自己都是王了,不久就要和秦相約稱東帝了,比周天子還高一級呢,我沒有直接將你推翻,就已經算是厚道,在我這裏指手畫腳,根本就不好使。


    同時,因為在鹽鐵的事情上,被大唐國給予巨大的競爭打擊,齊國的公族早就對此已經深惡痛絕,你張羅出來的事情,我必須拆台。


    帶著這樣的情緒,趙晃當然沒有被熱情的招待,反倒是被晾了幾日,才敷衍的接見了一下。


    趙晃麵對齊王,笑眯眯的道:“天下強大富足的國家沒有超過齊國的,大臣及其父兄興旺發達、富足安樂。然而,替大王出謀劃策的人,都為了暫時的歡樂,不顧國家長遠的利益。如今秦、楚兩國嫁女娶婦,結成兄弟盟國。韓國若是丟失了宜陽,魏國已經獻出河外。在這樣的局麵下,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國,秦國就會驅使韓國、魏國進攻齊國的南方,燕國的軍隊全部出動,渡過清河,直指博關、臨菑,即墨。那麽這個天下,就不再為大王所擁有了。國家一旦被進攻,即使是想要臣事秦國?也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它。”


    齊王沉思不語,因為現在他最頭疼的是?不是上麵趙晃說的?而是燕國正在虎視眈眈,準備討伐齊國。再加上前麵的種種原因?他原則上是有心無力。


    趙晃道:“如果其他諸侯都響應了周天子的號召,就等於天下都繼續承認周天子?為天下共主?隻要齊王也真心誠意的加入,也就等於承認天下的固有規矩,削弱了秦國,就等於幫助了韓國和魏國以及魯國宋國等國?讓他們能堅持更久?為齊國做一個阻擋秦國的屏障。而如果燕國進攻齊國,您就可以象周天之請求,指責燕國的不仁,你就可以拿著這個天下道理,占據道義的製高點?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齊王恍然:“大夫說的對啊,我怎麽沒有想到呢?那這事情,我決定參加?出兵四萬。”


    趙晃到了魏國。


    魏王已經虛弱無比,麵對強悍的趙國?魏王其實已經決定聯合秦國?對付眼前的心腹大患了。


    趙晃對魏王道;“魏國真正的心腹大患?並不是趙國而是秦國,大王想一想,原先,每一次引來趙國的進攻,不都是因為魏國的主動挑釁嗎?結果現在魏國被趙國威脅,魏王卻去求遠在天邊的秦國,我認為真是不智啊。天堂太遠,惡鄰在旁,這怎麽能夠長久的存活下去呢?依照外臣的建議,我唐國君上誠心的侍奉天子,而我的君上,又是趙國國君的老師。如果魏王能夠響應我們國君擁戴天子的意思,我的國君自然而然就會壓製住趙國,不再壓迫魏國,這樣省心省力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魏王總是認為這個道理非常正確。


    趙晃繼續道:“我們的國君非常感謝您將河西和四通關封賞給了我們,所以,隻要魏國出兵響應天子召喚,我們的四通關將成為魏國對抗強秦的第一道防線。有我們隔斷魏國和秦國,那麽,您還有什麽擔心的呢?如果,我們放開四通關——”


    “不要說了,我們出兵。”魏王堅定的許諾。


    趙晃說的對啊,隻要趙興不放棄四通關,四通關其實就是魏國的屏障,這事,絕對不能得罪趙興。


    一圈下來,趙晃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在兩個月裏,趙興就為周天子聚集了二十萬諸侯聯軍。讓曆史上周天子出五千老弱女子的天子“大軍”這次是真的名副其實了。


    在趙晃大撒金錢雨,大送軍援下,各國諸侯總算是在自身安危和金錢利益下,紛紛派出多寡不等的戰車軍隊,響應號召,兵聚函穀關。


    周天子得以再現往日輝煌,暫時再次成為天下共主,在周公和樂毅的帶領下,集結二十萬大軍,討伐秦國不臣。


    這次趙興是下了血本的,他知道周天子之前,蘇秦就曾經聯合天下五國諸侯,攻打函穀關,結果還沒正式接戰呢,大家就一哄而散跑了個沒影。


    這事情絕對不能再在自己身上發生。


    雖然不期望這次能滅秦,但在自己的糧草物資的資助下,怎麽的也得讓秦國灰頭土臉。不能讓自己過億的錢,打了水漂,至少,自己得能聽個響動。


    於是,趙興準備派樂毅帶自己的一萬鐵騎,三千潑喜軍去統帥七國聯軍。同時,趙興也還了樂毅一個五國聯軍統帥的曆史故事。


    當然,趙興也知道雖然自己可以用物資來要挾周天子和聯軍承認樂毅為帥,但畢竟樂毅言微人輕,是不能服眾的,到時候一個不從調動,反倒事為不美。


    於是,他寫信請趙雍出麵推薦樂毅,自己在走動周公支持,事情就好多了。


    趙雍這次在趙興的鼓動下,出兵三萬鐵騎,參加了周天子的聯軍,本來他準備派大將軍樂潛為帥的,但一聽說趙興派出樂毅,當時大喜。他可是見識過樂毅之能,用他做過一段自己的大將軍的,但後來群臣逼迫趙興出走,樂毅毫不猶豫的放棄了自己的封君和軍權,直接跟著趙興跑了。當時趙雍還為自己失去了樂毅這個帥才而惋惜過呢。


    現在好了,趙興派出樂毅,這正和了趙雍心思,也將本來派出三萬騎兵到函穀關前,打瓶醬油就迴來的趙雍改變了想法,直接將自己的三萬人馬交給了樂毅,希望能在這次得戰爭中,能給自己的宿敵秦國迎頭一擊,消耗一下他的實力,讓自己再緩個三五年,讓自己徹底的恢複代郡,消化中山。


    同時,樂毅本來就是這三萬大軍的主帥,士兵對樂毅也是深深愛戴,想來樂毅也不會拿自己的趙軍故人當炮灰。


    再加上韓國的三萬,樂毅手中掌握七萬大軍,在七國之中,也算是出兵最大的,請樂毅當七國聯軍統帥,也就有實力,有理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改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奔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奔叔並收藏戰國改革家最新章節